《桩基质量通病防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质量通病防治.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1.桩倾斜插桩初压即有较大幅度的桩端走位和倾斜。碰到此种情况,很可能在地面下不远处有障碍物。处理的措施主要是在压桩施工前将地面下旧建筑物基础、块石等障碍物彻底清理干净。2.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静压管桩施工时,若发生个别桩长达不到设计深度,其原因可能是:(1)桩尖碰到了局部的较厚夹层或其他硬层。(2)中断沉桩时间过长。由于设备故障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沉桩过程突然中断,若延续时间过长,沉桩阻力增加,使桩无法沉到设计深度。(3)接桩时,桩尖停留在硬土层,若时间拖长,很可能不能继续沉桩。发生管桩沉不下去时,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才能继续施工,切不要盲目加大压桩力强行沉桩。3.
2、基坑开挖不当引起大面积群桩倾斜挖土引起基桩的倾斜,直接起因是挖土方法不当,将基坑挖得太深或将挖出的土堆放在基坑边坡附近,因而产生侧向压力;加上淤泥本身的流动性以及土体中未消散的超孑L 隙水压力乘机向开挖方向释放,加剧了淤泥向开挖方向流动,而管桩对水平力的抵抗能力小,于是随着土体的位移而向开挖方向倾斜,造成桩顶大量位移。发生这样的事故先要进行调查分析,弄清哪些桩报废,哪些桩还可以用,哪些桩应折减其承载力,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桩。为防止此类工程事故的发生,应严禁边压桩边开挖;开挖宜在基桩全部完成并至少隔15 天后进行,挖土宜逐层均匀进行,桩周土体高差不宜超过1m;注意保持基坑围护结构或边坡土体的
3、稳定;基坑顶部周边不得堆土或堆放其他重物等。4.桩身上浮当工程桩较短或桩较密集时较容易发生桩身上浮的情况,此时采取复压是一较有效的补救措施。所谓复压指的是已经压好的桩再进行静压的一种措施。五、静压管桩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必须根据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的各有关管理制度,在项目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实施奖罚措施,以及前面已提及的桩机资质及特种作业上岗证等必须齐全。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起重机作业前,应对转动部位进行润滑,检查部件紧固程度,钢丝绳是否磨损。2.起重臂下严禁站人,重物停在空中时驾驶员不得离开操作室。3.起重围不得超过起重性能规定的指标,起重机吊桩进入
4、夹持机构,压桩开始之前,必须在起重机、卷扬机构放松起吊的钢丝绳、吊钩脱离后方可压桩,以免拉断钢丝绳和拉弯起重机吊臂。4.接桩时焊接用的各种气瓶应作标识,气瓶要距离明火点 10m 以上,气瓶间距必须大于5m,气瓶必须加防震圈和防护帽,气瓶使用和存放时严禁平放或倒放。5.停止作业时,短履需运行到桩机中间位置,停落在乎整地面上,其余油缸回程缩进。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桩机。6.施工完毕的桩的桩头上面要加盖,以防行人或杂物等掉陷。六、结语虽然目前静压管桩工程实践经验尚不够丰富,但随着静压管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以及人们对静压管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相信静压管桩技术应用水平将会不断
5、地得到提高。1/4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1、挤土效应和振动影响原因分析:静压法施工预应力管桩属于挤土类型,往往由于沉桩时使桩四周的土体结构受到扰动,改变了土体的应力状态,产生挤土效应;桩机施工过程中焊接时间过长;桩的接头较多而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歇在硬夹层;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不当,每天成桩数量太多、压桩速率太快、布桩过多过密,加剧了挤土效应。防治方法:(1)控制布桩密度,对桩距较密部分的管桩可采用预钻孔沉桩方法,孔径约比桩径小50100MM,深度宜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打;或采用间隔跳打法,但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形成封闭桩。(2)控制沉桩速率,一般控制在 1m
6、/min 左右;并制定有效的沉桩流水路线,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宜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桩数多于30 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静压管桩,宜先压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这样的施工顺序可以避免由于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使压桩的土体无法扩散,造成先施工的管桩被后施工的管桩挤上来,使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又避免了在基坑的
7、压桩过程中土体扩散而挤坏四周的围护结构及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同时应对日成桩量进行必要的控制。(3)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现象;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开挖地面排土沟,消除挤土效应。(4)沉桩过程中应加强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观测、监护,对靠近特别重要的管线及建筑物处可改其它桩型。(5)控制施工过程中停歇时间,避免由于停歇时间过程,摩阻力增大影响桩机施工,造成沉桩困难。同时,应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制定合理的桩长组合。桩机施工时应注意同一承台的群桩,需接桩的接头不宜在同一截面,应相互错开,避免产生土压力以及水压力效应较大时,对整体桩身产生
8、剪切破坏;同时应认真查看地质报告,了解土层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桩体组合长度,避免接头处于土层分界处及土层活动较多处,以防土层活动时对桩身的破坏。2沉桩时遇到浅层障碍无法继续沉桩原因分析:由于地质勘察报告中未能特别强调浅层障碍物及局部的土层分布深度和性质,导致沉桩时遇到浅部(34M)的老基础、大孤石,较深部(20M 左右)的硬塑老粘土和非常密实砂层、沙砾石层等情况无法施工。2/4防治办法:(1)打桩前应对场地原有建筑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安排进行探桩施工;对浅层障碍物可采用挖土机挖除,当无法操作施工时,可采用钻机将障碍物钻穿,然后在孔插桩后沉桩,严禁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的方法纠偏。(2)当桩已入土较
9、深,桩无法拔出时,可采用小型钻机将钻具放入管桩中间的空洞中钻孔,将障碍物钻穿后继续沉桩。(3)选用的桩机能量大小应与设计要求、桩径、桩长及地质条件相匹配,即桩机选型、配重应符合施工要求。3斜桩原因分析:(1)静压桩机机械维修不及时,如液压系统漏油导致桩机支撑下滑;(2)静压桩机自重加配重总重量大,桩机基础如不平整坚硬,沉桩过程中,桩机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桩身极易发生偏移;(3)施工中桩身不垂直,桩帽、桩身不在同一直线上;(4)接桩时桩身、桩帽不在同一直线上;(5)施工顺序不当,导致应力扩散不均匀;尤其是有地下室深基坑的承台相邻桩身过近过密,使先施工的一边已有孔洞,再施工一面时桩身极易滑动。(6
10、)沉桩过程中遇到大块坚硬物,把桩挤向一侧;(7)采用预钻孔法时,钻孔垂直偏差较大,沉桩过程桩又沿着钻孔倾斜方向发生偏移;(8)桩布置过多过密,沉桩时发生挤土效应;(9)基坑开挖方法不当,一次性开挖深度太深,使桩的一侧承受很大的土压力,使桩身弯曲变形。防治方法:(1)静压桩桩机施工前注意机械设备的维修,以避免影响施工质量;(2)场地要平整坚硬,在较软的场地中适当铺设道渣,不能使桩机在打桩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静压桩桩机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由于桩机及配重达 500 吨以上,为防止桩机下陷而造成桩身倾斜、桩机挤压对桩位的影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局部回填平整,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
11、地基承载力,使其达到静压桩施工要求。(3)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桩身垂直度,重点应放在第一节桩上,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 0.5,桩帽、桩身及送桩杆应在同一直线上,沉桩时宜设置经纬仪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校准。(4)尽量减少接桩,预制管桩接头不宜超过3 个,接桩宜在桩尖进入硬土层后进行。接桩时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5)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桩基施工后的孔洞应及时回填,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垂直度的控制。(6)当遇到障碍物时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沉桩;沉桩时发现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必要3/4时应把桩拔出重打,桩进入一定深度后,不宜采用移动机架进行校正,以免发生
12、断桩,应采取其他措施。(7)采用预钻孔法时,严格控制钻孔垂直度。(8)合理布置桩位,桩与桩的中心距不小于3 倍桩径。(9)桩基施工后应在停歇期后再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基坑开挖应分层均匀进行,必须加强围护措施,防止土体对桩的侧压力在桩身上产生附加弯矩,以确保桩基工程的桩身结构的完整性。4、桩身破坏:原因分析:(1)施工过程中由于斜桩现象的出现或桩端、送桩杆不平整导致桩端应力集中,使桩帽滑落或桩头爆裂。(2)桩机施工压力值超高。(3)桩机施工过程中桩机擅自移动机架进行校正桩位、桩身垂直度,导致桩身断裂;施工结束后人工凿桩野蛮施工以及桩机施工后不合理的土方开挖。(4)桩身材料质量;防治方法:(1)选用
13、桩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控制桩身的垂直度,避免斜桩的发生。(2)控制好桩机施工终止条件,对纯摩擦桩,终止条件宜以设计桩长为控制条件;对长度大于 21m 的端承摩擦桩,宜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终压力值作对照;对长 1421m 静压桩,应以终压力达满载值为控制条件,开挖后采用截桩处理;当压力值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桩顶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宜继续送桩(1m 围),直至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结束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出具处理方案。(3)桩机施工结束后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以及凿桩施工,必须强调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与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桩基成功的关键,施工过程中要慎之又慎。(4)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桩身原材料的检查验收。施工中发生桩身破坏,宜采用小应变等有效的手段检测桩身情况,确定处理方法。5、桩身抬高原因分析:施工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可能引起局部桩身抬高,尤其是端承桩或端承摩擦桩会由此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防治方法:(1)桩基完成后宜对桩身进行复压 12 次,甚至多次,即所谓“跑机”。同时,桩基完成以后应在嵌固期后才能进行土方施工,嵌固期根据土质有不同要求,一般721 天。(2)桩基施工完成后宜进行必要的静载检测,以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