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方案.pdf(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目录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02第二章 编制目的及依据03 1.编制目的03 2.编制依据03第三章 质量通病防治目标04第四章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04 1.建立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04 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各级职责06 3.过程控制07第五章 质量通病的防治08 1.混凝土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08 2.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14 3.直螺纹连接20 4.模板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22 5.防水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26 6.土方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28 7.砌体、抹灰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30 8.楼地面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2、技术措施35 9.门窗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37 10. 装饰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38 11. 屋面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38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40 1.物资采购保障40 2.技术保障40 3.工程实行样板制度40 4.劳务素质保障40 5.经济保证措施40 6.成品保护措施41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南川金科世界城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川区新城 09-1 地块,是集商业、住宅、地下车库及附属设施为一体的大型居住社区。本工程承包范围为南川金科世界城一期二标段,由 7 栋花园洋房(2124,2729#楼)、2 栋高层(6、7#楼)、1 个地下车库(32#楼)及附
3、属设施组成。本工程结构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高层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洋房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耐火等级高层为一级,洋房为二级。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表表 1-11-1工程简介工程简介序号1234567891011项目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质量监督单位安全监督单位合同承包范围总建筑面积栋号12建筑楼层分布2124,2729#楼6、7#楼32#楼1314合同造价合同工期内容南川项目 9-1 地块一期二标段 6-7 号、21-24 号、27-29 号、32 号车库土建及普
4、通水电安装工程重庆市南川区新城重庆金科金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重庆兴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川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重庆市南川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站土建及一般水电安装工程层数7+1F/-133F/-2F-2F/-1F约 11798 万元760 天建筑高度第二章第二章 编制目的及依据编制目的及依据1.1.编制目的编制目的本工程施工工期紧,工程质量要求高。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必将对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结构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必须贯彻我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消除和避免质量通病,才能保证工程优质、高效的进行施工。根据我公
5、司的一贯做法,本工程将实行“过程控制、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结构安全,以达到“降本增效,单位工程合格率 100%”的目标。2.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ISO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2008)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
6、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施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本工程施工
7、图纸及其他设计文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第三章 质量通病防治目标质量通病防治目标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分部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检验批合格率 100%,每个检验批的主控项目必须合格,一般项目达到合格,一般项目中允许偏差项目 90%在允许偏差内,其余 10%最大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允许偏差的最大偏差,并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允许偏差的倍。合同履约率 100%,顾客满意。为实现此目标,我公司将在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实现质量达标。第四章第四章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1.建立
8、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通病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本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管理中,我们将根据我司质量体系文件,建立项目经理领导、项目各部门主管中层控制、工长和质检员基层控制、 班组长一线控制的多级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桉照 GB/T19001-2008标准、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形成目标任务明确、职责权限清晰、互相团结协作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从各级管理人员,到作业班组长,均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使工程质量通病处于有效的监督控制状态。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坚持事前预防、系统管理、过程控制、技术领先的原则,按照“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
9、、严格奖罚”的要求,以文件化管理体系实施对影响质量的过程监控,使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推广“四新技术”,实施目标管理、全过程跟踪、阶段性检查、重奖重罚。为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把质量通病防治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应的职位和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施工各级管理及技术、施工、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让人人对质量通病各负其责。坚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项目经理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负全面责任;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对承担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负技术责任。 项目生产经理负责对本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进行落实,并对实施中的质量进行跟踪。推行施工现场工程管理负责人技术管
10、理工作责任制。 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和见证取样制度。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测。严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工程中使用。严禁检试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南川金科世界城一期二标段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南川金科世界城一期二标段项目部质量保证体
11、系组织机构图2.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各级职责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各级职责 .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负总责;领导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持续改进,批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资源;组织进行质量策划,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方针,质量目标、组织进行管理评审;确定项目内各级的职责和权限,负责职责的协调与沟通,进行满足业主要求和法律法规重要性教育; .生产经理对项目施工生产、设备、物资、质量管理,协调解决生产中重大问题;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置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技术负责人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负责质量实施,协助项目经理编制质量策划等管理文件;领导技术管理、环境管理、职业
12、健康安全管理等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新技术和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协调解决实施中重大问题;领导检验和试验及监测设备的管理工作,解决实施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审批质量事故处理中的技术方案和重大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和处置意见。 .项目商务负责人在经理领导下,负责并对经营管理质量负责;负责项目质量事故处理中的经济意见。 .质量负责人抓好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在施工中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对出现的质量通病处理进行跟踪落实;认真贯彻执行项目部的质量规划和质量通病防治目标; 组织定期的质量检查与不定期质量的抽查; 检查项目部的质量创优和通病防治活动执行情况;对施工人员检查发现带
13、有普遍性的质量问题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制定措施,并组织落实。 .各部门职责负责本项目相关的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颁发的规范、规程和各项质量标准,检查施工质量;协助领导组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不定期的质量抽查, 对查出的问题和存在的通病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督促落实、整改;严把质量关,对工序质量全过程检验评定;认真按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规定施工,做好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保质保量进行施工,检查前一道工序的作业成果,不偷工减料,对发现的问题不隐瞒,保护好前一道工序的施工成果,施工后及时做好场地清理工作。3.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关键;本工程严格按国家有关施工和验
14、收规范、规程以及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在过程控制中突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验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 质检员、 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 隐蔽工程在做好 “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坚持“三级”检查制度。公司每月对项目工程质量全面检查一次,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纠正,并进行跟踪验证。项目每月组织各施工队进行质量全面检查,并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各施工队不定期的对质量进行排查, 在上道工序施工完成后由下到工序接管人检查
15、上道工序的质量,不合格时可不接受。.围绕工序质量,落实质量职能,进行动态控制。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本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 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公司的技术工作的复核。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
16、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 (管)和预留孔的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抓关键促一般,对关键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和特殊管理,如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修等主要分部分项。.开展质量攻关活动,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第五章第五章质量通病的防治质量通病的防治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通病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 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工程重点防治的质量通病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工程,钢筋工
17、程,模板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砌体、抹灰工程,楼地面,门窗,装饰工程和屋面防水工程等。要做好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必须分析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通常是设计、材料、施工、使用和维护四个因素之一或多个因素的综合的结果造成的。以下列举常见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为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混凝土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混凝土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 砂浆少、 石子多, 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使结构受力截面受到削弱,强度和耐久性降低。产生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
18、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振捣时水泥浆大量流失;或模板未支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松动或位移,或真到过度严重漏浆;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较密,而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防治技术措施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 混凝土浇筑中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筑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拼缝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麻面现象混凝
19、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拆模过早,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粘在模板上,也会产生麻面。防治技术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海绵条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拆模不应过早。.孔洞现
20、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产生的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防治技术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露筋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
21、表面。产生的原因灌筑混凝土时, 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 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防治技术措施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 3/4。截面较小钢
22、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 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的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 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正确掌握脱模时间, 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缝隙、夹层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使结构整体性下降。产生的原因施工缝或后浇带未经接缝处理、将表面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清除掉,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及杂物清除,并充分湿润,就浇筑混凝土;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
23、净;混疑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防治技术措施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后浇带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筑前应先浇50一 100mm 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缺棱掉角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产生的原因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 造成脱水, 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
24、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防治技术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并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 1:2 或1: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板裂缝板裂缝的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
25、过于干燥, 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也易引起裂缝。浇筑后砼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浇好后保养不及时,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上人上料过早,上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原因分析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坍落度较大,因此水灰比也较大。而混凝土中参与水化反应的水量仅为游离水的 2025,而大部分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这些游离水在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 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
26、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裂缝防治技术措施顶板浇筑时及时振捣,及时进行找平收面,先用木抹子搓毛,再用铁抹子压光,然后扫毛。混凝土强度达到以前不得上人。吊放材料时不得集中堆放,应分散进行吊放。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一周。模板支撑体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上下层位置对应。.现浇楼板、阳角、转角处裂缝的控制裂缝产生的施工原因阳角、转角处,梁板配筋不足或截面过小,使板成型后刚度较差。施工不当,如支撑钢度较差,施工负弯矩筋踩扁。楼板早期受压过大。砼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浇好后保养不及时,使砼强度降低或过早上人放料施工。治理措施和操作
27、方法材料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 12%。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粗骨料的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预拌混凝土应检查入模坍落度,取样频率同混凝土试块的取样频率,但对坍落度有怀疑时应随时检查,并作检查记录。施工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建筑物两端开间及变形缝两侧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
28、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 100mm。其它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 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 1/3,且不应小于 2000mm;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洞口削弱处等易引起应力集中处,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 100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室外悬臂板挑出长度 L400mm、宽度B3000mm 时,应配抗裂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抗裂分布筋;转角处圈梁钢筋应伸入另面梁内40d 搭接,提高转角的整体性。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
29、应大于 300mm,中间不宜大于 800mm。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顶板模采用高质量模板支设,钢管支撑,设木方支垫,加强模板的钢度, 以减少上部受重压而产生的挠度。 根据工期要求, 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一般在上层砼浇完三天后才能拆下层的模板。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 的钢筋保护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 保证钢筋不位移。现浇板中的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并设置垫块,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水管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楼板、屋面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
30、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现浇板浇筑时, 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 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60d 后再施工,浇筑时,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日平均气温低于 5时,不应淋水。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养护时间应该达到
31、规范的要求。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时,不应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 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2.2.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措施.钢筋原材料现象钢筋进场时没有出场合格证或材质证明,或证料不符,批量不清;钢筋进场后没有按规格、批量取样复试,或复试报告不全;钢筋混对,不同规格、或不同厂的砼规格钢筋混堆不清;钢筋锈蚀或污染。原因分析钢筋进入仓库或现场时,管理不好,制度不严,没有分规格、分批量进行堆放验收,核对材质证明。钢筋进场后没有及时按规定进行取样复试,或复试合格后的
32、实验报告不及时存档。钢筋露天堆放,管理不好,受雨雪侵蚀或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存放期过长,使钢筋呈片状褐锈,有麻坑或受到油污等。工程中途停工,裸露钢筋未加保护,产生老锈。工程施工中托模剂、油泵等漏油,污染钢筋,砼浇筑时,水泥浆污染钢筋。防治技术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钢筋进入仓库或现场时,应有专人检查验收,检查送料单和出场材质证明,做到证随物到,证物相符,核验品种、等级、规格、数量、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钢筋堆放应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砼墩、垫木等垫起,离地200mm 以上;工地露天堆放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的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按不同厂家、不同等
33、级、不同规格和批号分别堆放整齐,每捆钢筋的标签在明显处,对每堆钢筋应建立标牌进行标识,表明其品种、等级、直径及受检状态。进场的钢筋应及时按规定分等级、规格、批量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进口钢筋还应进行化学分析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更换合格标识;试验报告与材料证明及时归入技术档案存查。钢筋进场后,应尽量缩短堆放期,先进场的先用,防止和减少钢筋的锈蚀。钢筋红褐色锈斑、老锈等经除锈后才能使用,严重锈蚀的钢筋如出现麻坑等经有关方面鉴定才能使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托模剂和各种油料污染钢筋,一旦发生污染必须清擦干净;砼浇柱中钢筋上污染的水泥浆, 应在浇筑完后将水泥浆清刷干净;工程中途停工外露
34、的钢筋应采取防锈措施予以保护。.钢筋加工现象钢筋下料后尺寸不准、不顺直、有弯曲、端头不平。级钢筋末端没有作 180度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符合要求。级或级钢筋末端需作 90或 135弯折时,弯曲直径不符合要求。箍筋尺寸偏差大,不方正,拐角不成 90,两对角线长不等,弯钩长度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配料尺寸有误,下料时尺寸误差大,画线方法不对,下料不准。钢筋下料前对原材料没有调直,钢筋切断时,一次切断根数偏多或切断机刀片间隙过大,使端头歪斜不平。级钢筋端头没有作 180弯钩和平直长度不够,一是管理人员未作技术交底,二是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施工,加工时尺寸控制不
35、好。级或级钢筋端头弯折的弯曲直径往往偏小,一是管理人员交底不清,二是操作人员对不同级别、不同直径钢筋的弯曲直径不了解或操作不认真,三是弯曲机上的弯心配件未及时更换或规格不配套、不齐全。箍筋成型时工作台上画线尺寸误差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每个对齐,箍筋下料长度不够,致使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足。防治技术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首先要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按搭接锚固和钢筋的形状计算出钢筋的尺寸,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的调整值(弯曲类型、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钢筋直径等);配料时考虑周到,确定钢筋的实际下料长度。在大批成型弯曲前先行试
36、成型,做出样板,在调整好下料长度,正式加工。钢筋下料前对原材料弯曲的应先予以调直,下料时控制好尺寸,对切断机的刀片间隙等调整好,一次切断根数适当,防止端头歪斜不平。钢筋加工前管理人员应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提出质量要求。级钢筋加工时末端要作 180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钢或级筋需作90或 135弯折时,其弯曲直径:级或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弯曲机的弯心配件规格必须配套,钢筋直径变化时及时调换配件。箍筋的下料长度要确保弯钩平直长度的要求,北京市抗震地区,平直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而且弯
37、钩成 135,成型时按图纸尺寸在工作台上画线准确,弯折时严格控制弯曲角度,达到 90,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在弯折处必须逐个对齐,成型后进行检查核对,发现误差进行调整后再大批加工成型。.钢筋绑扎安装现象钢筋绑扎搭接的接头长度不符合要求,接头处没有绑三个扣,同一断面上搭接接头超过规定;钢筋的间距、 排距位置不准, 偏差大, 受力钢筋砼保护层不符合要求, 有的偏大,有的紧贴模板;梁板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柱、梁箍筋不垂直主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箍筋接头位置未错开,箍筋弯钩未弯成 135,四肢箍不到位。抗震地区框架结构的柱、柱梁节点未按规定加密箍筋或加密的间距、长度不符合要求;柱、板主筋
38、的弯钩朝向不符合要求;墙双排钢筋排距位移,板双层钢筋,上层钢筋踩下,挑沿等悬挑结构主筋位置错误;墙、板钢筋绑扎中绑扣松动、缺扣。原因分析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对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的要求, 配料中疏忽大意,钢筋长度不足; 配料时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的长度,对构件统一截面的接头数量安排计算有误。钢筋绑扎前没有按图纸尺寸进行放样划线,或划线不准,或不按线绑扎,造成钢筋的间距、排距等几何尺寸超过规定;绑扎时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绑扎没有拧紧,有的绑一顺扣、缺口,钢筋搭接处没按规定绑扎三个扣。柱梁箍筋绑扎时,没有按间距用粉笔划线,或划线不准,或不按划线绑扎;没有按所需箍筋将接头错开后一次套在柱
39、梁上; 四肢箍的加工尺寸不准, 或绑扎时位置不准,柱梁转角处绑扣未按缠扣或套扣操作,使绑扣松动、间距不准、主筋不到位;特别在柱梁钢筋实现绑扎后安装、搬运时,造成变形;保护层没有及时垫架调整或垫块间距大,不合要求;箍筋绑完后弯钩未完成 135。对框架柱梁按抗震要求对核心区箍筋加密的要求不熟悉,未向操作班组详细交底,或加密的箍筋事先一次套够,绑扎未按工艺规程操作。柱、墙伸出楼面的钢筋在砼浇筑时未采取临时固定措施,或措施不当,或浇砼时碰撞钢筋, 未及时调正, 造成钢筋间距、 排距位置偏移, 楼板的双层钢筋或负弯距钢筋,未采取有效的垫架措施,或措施不力,在砼浇筑时钢筋被踩未及时纠正。挑沿等悬挑结构的主
40、筋位置,对操作人员交底不认真,或操作人员素质低,绑扎时绑反,造成操作错误。柱、墙、板钢筋主筋有弯钩的在绑扎安装中,弯钩朝向没有按要求施工,影响锚固。墙、板双向受力的钢筋网和剪力墙钢筋的绑扎交底不清,或操作人员不按规程施工,造成缺扣、花扣、松扣等问题。防治技术措施钢筋配料时,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掌握钢筋原材料的长度,按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要求,明确绑扎接头、焊接接头的位置和错开的数量,认真配料,下料单中的钢筋编号要标注清楚,特别对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时要加文字说明。钢筋绑扎前,管理人员要对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对加工成型的钢筋和箍筋进场后在绑前进行复查,合格后进行试绑,确认
41、合格后,再全面施工。钢筋绑扎前按图纸尺寸进行放线,对伸出楼板面的柱、墙钢筋的位置、间距进行校正。在柱、墙的钢筋上梁板的模板上用粉笔将钢筋的间距划准,并按线进行绑扎。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要按规定执行。a.在受拉区内级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应作弯钩;b.钢筋绑扎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c.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要按砼强度等级的不同和钢筋类型不同确定, 按规范施工;d.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 L1 的倍区段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 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柱钢筋的绑扎。a.按图纸要求的间距,计
42、算好每根柱箍筋的数量,将箍筋接头交叉错开,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b.立好柱钢筋后,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从上至下绑扎箍筋,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叉处应用缠扣每点绑扎;c.柱钢筋有弯钩的,弯钩的角度在柱角处应为 45,其他的应与模板垂直。柱高度超过 4m 时应有临时固定措施;d.有抗震要求的柱上下端的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长度及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的平直长度不小于 10d,端头应弯成 135;如采用 90搭接,搭接处应单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 10d;e.柱筋绑完后应及时将砼保护层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其间距按方案规定执行,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f.为避免柱主筋位移,在绑柱
43、筋时,上口宜用定位卡固定或用临时箍筋固定,在浇筑砼前检查位置正确后,与模板或梁、板钢筋做好连接,浇筑砼时不得碰撞钢筋,浇筑完砼后立即修整钢筋位置;g.当钢筋有明显位移时必须处理,处理方案应经设计单位同意。位移不大的一般可按 1:6 坡度进行调正,加垫钢筋或钢板进行焊接的方法处理。墙钢筋的绑扎a.先立 2-4 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划出水平钢筋间距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 并在横筋上画好钢筋间距标志,接着绑竖筋,最后绑横筋。b.竖筋与伸出搭接钢筋搭接处需绑 3 根水平钢筋。 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c.剪力墙的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和
44、支撑筋,其纵横间距由施工方案确定,间距为 1000mm,钢筋外皮应绑好保护层用塑料卡。d.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水平钢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抗震要求。e.剪力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抗震要求。f.模板安装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检查定位钢筋,浇筑砼时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正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g.为防止墙钢筋骨架不垂直,竖向钢筋绑扎时应吊直后再绑扣,层高超过 4m 的墙要搭架子进行绑扎,并对墙钢筋采取固定措施。梁钢筋的绑扎a.在梁模板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其接头要错开。
45、b.穿梁上下钢筋时,要注意钢筋型号;框架梁上部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下部钢筋应伸入中间节点, 其锚固长度及伸过梁中心线的长度和端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c.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主筋要与箍筋拐角紧贴,特别是四肢箍的位置、间距要调整好,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要交错绑扎,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不小于 10d;梁端第一个箍筋距柱边 50mm。d.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e.主次梁受力钢筋底部和梁侧面均应加垫保护层塑料卡,以确保保护层的正确。f.梁受力钢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间距不小于 25mm。楼板钢筋的绑扎a.清扫模板
46、, 处理好板缝, 刷好脱模剂, 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和分布筋的间距。b.铺设受力主筋,再放分布筋,钢筋必须调直,不得有弯曲现象,确保纵横钢筋顺直;有弯钩的钢筋,其弯钩应与板面垂直。c.钢筋搭接的位置和长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特别是绑扎接头的位置和错开的要求,必须认真落实。d.钢筋绑扎时,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防止缺扣、松扣;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e.楼板上的预埋件、预留洞及电线管、盒等,在施工中及时配合安装,不得任意切断、移动、踩踏钢筋,有双层钢筋的,尽可能在上层钢筋绑扎前,将有关预埋件机电
47、线管盒布置好,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洞口模板及电线盒等。挑梁等悬挑结构的钢筋绑扎前,对操作人员要进行专门的交底,对第一个构件做出样板,进行样板交底; 绑扎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安放主筋位置,确保上层负弯距钢筋的位置和锚固长度正确,架好马凳,保持其高度,在浇筑砼时,采取措施,防止上层钢筋被踩踏,影响受力。3.3.直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一般常见质量通病采用螺纹连接钢筋接头在攻丝前没有切割;攻丝后的螺纹连接接头没有及时打磨,接头处不平整;攻丝后的有效螺纹过长或者偏短,不符合规范要求;攻丝后牙顶及牙底有不完整螺纹,或丝扣加工不符规范要求;攻丝后螺纹大径偏小,套筒连接后过于松动;螺纹连接接头处钢筋不直、变
48、形、丝扣损坏,导致钢筋连接困难;螺纹连接完毕后的钢筋接头有松动,或连接套筒未用管钳加力连接紧密;攻丝后的螺纹连接接头未保护好,丝扣破坏造成连接困难;钢筋对接连接时不到位,对接钢筋间间隙过大;需要以正反丝扣连接的钢筋没有按正反丝扣连接。.防治技术措施1)检查钢筋加工机械是否满足精度和技术要求;2)凡参加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和学习,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未经培训人员严禁上岗,操作人员负责钢筋直螺纹加工和螺纹质量的检查,辅助人员负责搬运和对加工完的钢筋丝头安装螺纹保护帽,并互检螺纹质量等辅助工作;3)工地质检人员负责滚压直螺纹加工作业的监督和质量抽检。
49、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作业,待解决后方可继续;4)用于钢筋连接用的连接套筒,必须有出厂合格证;5)钢筋加工前应逐一检查,距钢筋端头不得有影响直螺纹加工的质量缺陷,距端头不得粘结沙士、砂浆等附着物,若有则用钢丝刷清除干净。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连接母材的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 不得有马蹄形或翘曲, 否则应切除端头不规则段。切除端头时宜用切割机下料,不得用气割下料;6)钢筋连接时除检查套筒外,还应检查钢筋加工预拼接编号及标记是否完好、清晰;7)加工丝头的牙形、螺纹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 1/2。并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卡板检测合格;8) 滚轧钢筋直螺纹时
50、, 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 当气温低于 0时, 应掺入 15%20%的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切削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滚轧丝头;9)操作人员应按要求逐个检查丝头的质量;10)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按加工质量检验的方法要求,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 10%,且不得少于 10 个,并填写丝头加工检验记录。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11)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编号分类堆放整齐待用;12)钢筋连接时,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筒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丝头和连接套筒的丝扣干净、无损;13)被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