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集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集锦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集锦。 教师甘为学生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如何写一篇比较标准的教案呢?经过编辑精心整理,推出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初步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2.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1米
2、=10分米=100厘米。 2.会测量身边规则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持疑引入 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厘米、分米)厘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厘米用cm表示,分米用dm表示。) 2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分米作单位合适吗?课前大家预习了,你觉得用什么作单位好呢?(米) 3.揭示课题。米是国际长度单位,用字母m来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米(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探究疑释 (一)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1.学生轻轻握住米尺的两端,让学生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教师再抽掉米尺,学生
3、继续感知1米的长度。 2.学生闭上眼想想1米有多长。 3.学生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 4.抽生汇报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5.学生汇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米做单位。 (二)观察米尺,认识1米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米尺,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2.集体汇报交流(小组汇报员汇报自己所在小组的发现)。 (1)米尺的长度是1米, (2)米尺上有10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 (3)10个小格的长度是1分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分米,所以1米等于10分米。 (4)1米=10分米=100厘米 (三)用学生尺拼1
4、米长。 1.教师出示20厘米长的学生尺,学生猜一猜:1米里面有几把这样长的学生尺? 2.拼一拼。活动:要求2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拼啊。其他同学在桌上对着米尺拼一拼。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通过拼学生尺,再次知道了1米实际有多长。下面,我们以米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 (四)量黑板的长和宽 1.学生估一估教室前后的黑板大约有多长有多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和宽 (1)抽生汇报:在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时要注意什么?(卷尺的0刻度要和黑板的一端对齐;卷尺要和黑板的边沿保持平行。) (2)量黑板的长和宽:一个小组测量教室前面黑板的长和宽,一个小组测量教室后面黑板的长和宽。 (3)抽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5、(五)测量小组成员的身高 1.抽生汇报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身高? 2.学生思考测量身高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测出本组所有成员的身高。 4.小组汇报员汇报本组成员的身高。 5.教师抽测其中一组,检验他们的测量是否正确。 三、归纳点拨 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作单位?1米有多长?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填空(大屏幕出示练习题目)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 五、反思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六、课后设疑 这节课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学会了测量规则物体的长度,那么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怎样测量呢?下去以后以四人小组
6、为单位测量树干一圈的长度和小组成员的腰围。大家思考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树干一圈的长度和小组成员的腰围?下次上课请同学来汇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画、量整厘米的线段。 2.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学画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画、量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难点: 会用尺子画、量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用手比划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 2.请同学分别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或1米的物体。 3.口答1米等于多少厘米。 二、新
7、授。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指出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端点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判断第5页中的三个图形是不是线段,为什么,并指出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提问:不同的线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然后教师指出:黑板边可以看成线段,它的两端可以看作线段的端点,同样,书边,桌子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2)让学生看一看周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练习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3.量线段的长。教师指着黑板上面一条线段如(4)。 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线段,向学生说明线段都可以量出它的
8、长度,量的方法和前面学过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一样的,然后开始量线段的长度,边量边讲解: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子的刻度数,就可以得出这条线段的长度。 4.教学例4.利用软件,教师示范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边画边讲解画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利用幻灯机把画的过程现在屏幕上) 5.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画好后,让他们再量一量所画线段是不是5厘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8题,全班练习,个别同学回答,集体订正。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那么线段有什么特征?怎样画线段
9、?如何量一条线段的长度?(指名学生回答。)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材分析】 知识解读: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教材以古代人们用身体尺为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为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这样的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
10、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解读: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有所长都缺乏准确的认识。 目标解读: 1、创设情境,从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
11、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教学预设 1、师谈话引入,课件播放故事。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 3、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思考 以有趣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有声有色的故事讲述,提出“这是为什么呢?”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充分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发探究和解决问
12、题的浓厚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借助直观、建立1厘米的概念 教学预设 1、借助模型、建立表象 师出示1厘米的学具,感受厘米是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单位。 (1)记忆1厘米的长度 (2)找生活中的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设计思考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标准的1厘米小棒,同桌竞猜记忆1厘米、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认识几厘米等活动,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的长度观念,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制直尺,认识几厘米 教
13、学预设 1、同桌合作、制作直尺 2、拿出直尺,与自制尺子作比较。 (1)认识尺子上的元素:刻度、数字、单位(厘米cm) (2)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 3、明确不同尺子的1cm的长度一样。 4、认识尺子上的几厘米 设计思考 引导学生经历“造”尺子的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测量的本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四、实践运用、学会测量 教学预设 1、探究测量方法 思考:你能用直尺量出这张名片的长边是几厘米吗? (1)操作、交流 (2)呈现各种量法,比较量法的优劣。 (3)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理解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的好处。 2、测量身体上的数据 师:测量自己手掌
14、的宽度、拇指的长度、一拃的长度等 (1)学生选一个部位进行测量。 (2)填写测量记录单 (3)交流测量方法 设计思考 在测量长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测量,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通过交流,比较,辨析、评判,逐步完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积累了实际测量的经验后,将学生的认识延伸到“身体”这把尺子上,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得到培养。 五、全课总结。 六、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 尺子:刻度线、数字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2、在测量物体长度
15、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能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断尺测量 教学准备: 直尺、小棒1厘米,7厘米小棒、吸管,纸条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需要 通过听故事阿福作新衣的故事引发冲突,从而产生需要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引出课题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观察体验,探索方法 (一)了解人们常用来测量物体长度工具:米尺。 1、通过观察,同桌交流,集体汇报发现直尺上的(数字,刻度线,字母)等,达到初步认识直尺的目的。 2、认识1厘
16、米 (1)认识直尺上的1厘米 先课件演示0鈥?间的1厘米长的线段,认识1厘米的长度。然后通过学生找一找直尺上还有哪一段长1厘米?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然后集体汇报认识直尺上的1厘米的长度。并发现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通过比一比初步建立直尺上1厘米的表象。 (2)感受生活中的1厘米 通过找一找的活动真正建立实际生活中1厘米的表象。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杯子中1厘米的小棒,观察它长度是长还是短?(短)再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m? (3)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感受一下文字和用字母的优越性。 3、认识几厘米 (1)找一找:同桌合作在你直尺上分别找
17、出哪一段长2厘米,5厘米。 (2)分组练习,归纳出读数的一般方法,初步体验从0起读数的优越性。 (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1、探究测量方法。 (1)学生自主测量纸条,并把长度记录到纸条上。 生独立操作,师作巡视和作一定的指导。 (2)同桌交流量法和结果。 (3)抽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量法,并优化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量的?用实物投影展示,教师倾听并引导学生表述。及时请学生评价方法的对错。还有不同的量法吗?通过对比优化学生的方法。请小朋友们想想,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什么呢?(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要仔细看清楚) 2、量小棒和吸管,并记录到课练本上。巩固测量方法。 3、
18、测量纸条的长度,了解不是整刻度的该怎么读数。 三、强化训练,深入拓展。 1、完成练习十三1题。认刻度。 2、断尺测量,量出橡皮的长度。 3、判断测量方法和结果。 4、估计,并测量书的长度。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测量的这些物体的长度,你感觉在生活中属于长还是短?一般情况下,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直尺做工具,用厘米作单位。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表现最棒的组是哪组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
19、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明确目标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请他们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1米等长度。 师: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课件出示旗杆,让学生猜一猜它有多高。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2、自主学
20、习,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三、展示交流 1、小组内交流 组内交流各自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由于学生目前只学习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很容易作出不是13厘米,就是13米的推断。全班交流时,要避免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反思回顾 教师出示一支粉笔,告诉学生,一支粉笔的长度约是10厘米,2支粉笔叠起来就是20厘米,比13厘米长,所以一根旗杆的长
21、度是13米。 四、反馈评价 基础练习(课件集中呈现) 1、教材第7页做一做。 2、教材第9、10页练习一中第8、9题。 拓展练习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反思与回顾是有难度的,所以教师可以示范,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测量较短的物
22、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教学反思 虽然旗杆、课桌、教材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不知道它们的长度,他们只是有一个相对概念,即在比较中知道谁比谁长(或高),但是明确具体的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旗杆到底是13米还是13厘米呢?很多学生能很快说出是13米,因为旗杆比较长,所以就要选择长的长度单位米,而不会选择一个“标准量”进行比较,所以在学生自主解答和交流时,我们还是要耐心引导。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6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
23、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教学难点: 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用尺、米尺、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师:(教师出示两支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问:这两支铅笔哪支长些?哪支短些? 生:作答。教师引
24、导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师: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我们一起用铅笔、数学书、手指、动手量一量好吗? 生:好。(动手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生:我用数学书量的,课桌比三本数学书的长度短一点。 生:课桌有四支铅笔长。 生:桌子有两个文具盒那么长。 生:我用尺子量的,有53厘米。 生:我用作业本量的,有两个作业本那么长。 师: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量出了桌子的长度,真能干。想一想刚才大家量的结果,为什么大家的课桌都是一样长的,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我们量的工具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了。 师: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因为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大家测量数据也不一样,这给我们带
25、来不便,看来有必要统一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用什么单位呢? 生:作答。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一)认识直尺 师:出示直尺,问:这是什么? 生:尺子。 师:对,这是直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拿出你们手中的直尺,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多媒体课件出示直尺。 生:尺子上有一些长线和短线,还有数字和cm。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知道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什么吗? 生:叫刻度线。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问过姐姐的。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对,这些线叫刻度线。找一找,这些刻度线和数字是
26、怎样排列的。 生:0和第一根线是对着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把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你能学着给数字1对着的长刻度线取名吗 生:1刻度线。 师:真棒,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什么7呢? 生:5刻度线。7刻度线。 师: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1大格。,比较一下每一大格的长度怎样? 生:每一个大格的长度相等。 师:数一数,你的尺子上有几个大格? 生:有10个大格。 (二)认识1厘米 师: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大小格,告诉我们长度的。你知道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是表示多长吗 生:不知道。 生:1厘米。 师:对,直尺上这样的一大格表示1厘米,厘米可以写成cm。(多媒体课件闪动显示1厘米)
27、。从0到1是1厘米。你还能说出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吗? 生:从5到6是1厘米。 生:从1到2是1厘米。 师:看着自己的尺子说一说:从几刻度线到几刻度线的长度是1厘米。从0刻度线到4刻度线有几大格,是几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是从几刻度线到几刻度线。同桌互相说说。 (三)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从直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用手指从自己尺子上比划出1厘米,看看1厘米有多长?量量我们的手指宽度,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的手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多媒体课件显示)。呵呵,这个重大发现有价值吗 生:有,我能看它记住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真会动脑子。1厘米有这么长(手势比划)那2厘米呢4厘米呢(验证一下)
28、 (四)量长度 师:知道了长度单位,我们就能用它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了。请孩子们拿出小棒,猜一猜,小棒大约有多长 生:小棒大约有4厘米。 生:小棒大约有6厘米。 生:小棒大约有5厘米。 师:你能量出它的长度来验证吗?试试看。把你量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量好的? 生:(到前面边说边演示)我是这样量的,尺子和小棒的左边对整齐,小棒的右边对着尺子的4和5之间,小棒长大约4厘米。 生:我把小棒的一端对着0,另一端对着5,小棒长是5厘米。 生:我把小棒的一端对着2,另一端对着7,7减2是5,小棒长5厘米。 师: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小朋友量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来。你同意哪种方法?
29、为什么?(多媒体课件显示三种量小棒的方法) 生:我同意第二种。因为从0到5才是5厘米。第一种0前面没有刻度,不能量出那一部分的长度。 生:第二种也可以,但容易读错。 师:说得好,刚才都是那些孩子猜对了? 师:谁能说说怎样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生:用0刻度线对着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三、应用提高 (一)自主探究 1、量铅笔 师:小朋友会量物体的长度了,想不想知道你的铅笔的长度? 生:想。 师:选出你手中最长的一枝铅笔,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再量出它的长度告诉同桌,并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师:刚才你们量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 生:我的尺子没有那么长。 生:一次量不完,要量两次。 师
30、:你能说说你是怎样量的吗? 生:我是这样量的。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量到直尺的右端10厘米处时,我在铅笔上作上记号,把记号对着0刻度线再量。把两次的长度相加就是铅笔的长度。我的铅笔长12厘米。 师:真会动脑子,你是用这种方法量的同学真棒。如果不是的请大家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再量一次好吗? 2、量数学书的长度。 师:还想量吗? 生:想。 师:这一次量数学书,先猜一猜,数学书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 师:谁量出来了?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生:我先量了一次,看看剩下的与第一次量的差不多,我就知道大约是20厘米。 生:数学书长21厘米。我是这样量的,先把数学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在直尺的右端10厘米处作
31、上记号,把记号对着0刻度线再量。再作上记号,再量。把三次的长度相加就是数学书的长度。 师:真能干。 师小结:当尺子不够长时,量一次后,在直尺的右端作上记号,顺便写上量的数字,再量。把几次量的长度相加就是数学书的长度。 (二)小组合作 师:每人选一种你喜欢的物体,量给小组的伙伴看一看,并说出量出的长度。有时间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物体量。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量的这些物体你认为是长还是短? 生:短。 师:那你有什么发现? 生:用直尺可以量较短的物体。 生:用厘米作单位可以量较短的物体。 师:说得好,量较短的物体我们用厘米作单位。 四、交流评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
32、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生:我知道1厘米有一个手指的宽度。 生:我知道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直尺。 生:我知道量物体要把它的一端对准0刻度线。 生:我知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量较短的物体。 生: 师: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生活、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动手,多观察,多思考,测量长度的问题就难不到我们。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7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6、例7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和量线段。用刻度尺
33、画线段。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在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每次接到任务时,他们为什么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生:因为从铁管上滑下来比走楼梯快。) 师: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学生可能回答:铁管很直或楼梯要拐很多弯等。)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特征。(教学例6) (1)看看线段有什么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根细线。小组讨论、交流
34、。 教师引导小结:直的,有两个端点。 教师补充: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师:找一找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特征,并指出无论怎么摆放,只要是直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那么它就是线段。 2寻找身边的线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线段了,你还能在教室里找到线段吗? (学生可能回答:数学书的边、黑板的边或门、窗的边等都是线段。)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物体中找到了线段,那么你们能不能从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找到线段呢?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生说出这几个图形中的线段。
35、 3量线段的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固定,所以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出来的。 (板书:可以量出长度。)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那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呢?(测量线段的长度和测量物体的长度一样,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请同学们先估计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再测量出来。教师巡视指导。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4画线段。(教学例7) (1)尝试:让学生分组尝试画线段,画完后在小组内展示,并和学生一起及时进行评价。 (2)讨论: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3厘米)应注意什么? 步骤:右手拿铅笔,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画,左手按着尺子不动,笔尖沿
36、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并标上两个端点。 (3)演示:课件演示画法: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拿着笔,从0刻度开始画,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并标上两个端点。 (4)反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让小组的同学互相检查,评一评。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2、师:现在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铁管是直直的,楼梯是弯弯曲曲的,直直的路线近一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让我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6、7题。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智慧花朵
37、相关习题。 六、教学板书 认识线段 教后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因此在教学时应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多种实践形式,直观感受线段的特点,从而逐步建立线段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从实践中得出概念,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
38、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规学具。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 1.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 2.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 3.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 (一)教学例8。 1.教师谈话:欢迎大家来到动物王国,这里有几种动物,你觉得哪种动物最高 2.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 3.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比
39、,谁高?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 4.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我给大家提个问题:长颈鹿的高度是5厘米还是5米?同桌互相说说想法。 5.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方法一:排除法。 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5厘米就只有这么长,长颈鹿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是5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长颈鹿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长颈鹿的这个高度,所以长颈鹿应该是5米高。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5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长颈鹿的高度应该是5米。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
40、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探究练习,巩固新知。 1.问:学校的旗杆高是13厘米还是13米? 2.同桌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讨论。 2.辨析题。 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猜一猜。四人小组讨论,小军的身高是多少? 四、拓展提升,自主盘点。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确定长度单位 13厘米13米 铅笔旗杆 比较短、小比较长、高 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通常用米作单位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篇9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第3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 第4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课本5页及练习一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