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7111703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3年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7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7篇)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肯定没少参与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实力和自我教化实力,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敲定一个主题班会,都须要做哪些打算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化学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化学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探讨探究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爱好,培育求实、探究、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

2、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探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缘由,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学问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探讨探究,指导学法。 (2)老师导学,学生合作探讨,探讨试验设计及评价,激

3、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发觉。 (3)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育学生思维实力。 (4)多媒体协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探讨,增加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绽开探究,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实力。 (3)主动思索,擅长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力。 (4)探讨沟通,提高人际沟通实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识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识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起先提出问题,激发学

4、生的学习热忱。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缘由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是,呈碱性是。 A级问题三: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盐酸与NaOH溶液:, 盐酸与氨水:,A级问题四: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醋酸与NaOH溶液:, 醋酸与氨水:。 A级问题五:上述反应物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级问题六:若按酸、碱强弱不同,上述反应生成的四种盐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NaCl,NH4Cl,CH3COONa CH3COONH4

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引导学生思索,熬炼学生逻辑思维实力。 3、A级问题完成之后进入B级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然后依据学生的答题状况将不同的题分给不同的小组。让六个小组的学生同时上黑板演示。 B级问题一: 盐CH3COONa溶液酸碱性盐类型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设计意图:学生上黑板画图,指出优点和不足,老师能够知道学生差在哪。 B级问题二: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 电离方程式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学问的内在联系,熬炼学生的思维实力。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B级问题三: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 c(H

6、+)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电离方程式c(H+)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B级问题四:NaCl溶液为什么呈中性? B级问题五: 1.盐类水解的定义: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跟水电离出的生成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的与水电离出的结合成,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的条件: 盐必需溶于中。 盐中必需含有离子或离子 B级问题六:盐类水解规律 有就水解;无不水解; 越越水解;都双水解; 谁显谁性;同显中性。 例:酸性:乙酸碳酸次氯酸水解程度:乙酸钠碳酸钠次氯酸钠溶液碱性: CH3COONa Na2CO

7、3 NaClO 设计意图:通过思索分析,总结类推,让学生强化基础学问,关注学问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水解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4、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见课件 设计意图:供应反馈教学的信息,培育强化学生的对比归纳类推分析问题的思维实力。 教学反思 反思一:课堂还可以更高效 提前给学生发了导学案,然后收上来批阅,也就是在讲课之前,对学生已特别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上课。在学生分组答题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答一道,存在忽视其他同学的状况,同时也存在一个小组同学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其他问题。此外,视学生的驾驭状况,可以适当的链接高考题,这是我在本节课做的不足的地方,也是今后教学中应当留意的地方。 反

8、思二:加强课后练习,能够让学生驾驭的更好 课后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应当让学生多说,然后让学生总结,隔段时间复习。 化学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2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也都积累了肯定阅历,但面对课改的新教材,每个人都是新手。首先,我们仔细参与县教化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虽然在燥热的夏季,虽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但我们都自始至终仔细学习。接下来,我们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的总体脉络和布局,这对整体把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例第一章化学的魅力,重在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感知化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了解学习化学最基本的一般方法。这样,我们在实施第一章教学时,就把情感目标

9、放到比较突出的地位。第三步我们再集体探讨教案。经分工,由一名老师主讲,再集体补充、修改,往往在初始拿出的教案还是很陈旧的(难该习惯),但经过集体探讨后的教案肯定有发展、有突破、有新意,大家感觉到集体才智的能量是很大的。 一、“填补”新教材的“空白”,学生智能得以发展 新教材的版面上有许多“空档”,有的空档是试验的现象、结论,还有一些是问题的说明,这与老教材有明显的差别,我们起先觉得很不习惯。我们反复探讨是以怎样的方式“填补”这些“空档”,若直截了当地告知学生,那么编写者的意图就变成要我们老师去填空,这明显是一种误会。我们仔细学习二期课程标准,体会到这是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决不能简洁地由老师包办

10、代替。于是教材上支配的问题探讨,我们都仔细地组织学生探讨、沟通、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支配的试验,或由老师演示,或由学生完成,然后归纳现象、推出结论。即使是家庭小试验也激励学生去尝试,然后沟通、但试验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各自得到的现象和结论完全有可能不一样,那么如何去面对考试呢?我们组织学生分析缘由,然后得到比较客观的(一样的)结论,而且一般要求学生能在课本上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终归考试是不行避开的)。“填补”教材“空白”的过程,是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习得学问、又发展了实力的过程,新教材用得好,学生肯定发展得好。 二、变更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假如学生仍以接受性学习方式来学习新

11、教材,那么会遇到许多“不便利”。因为与老教材比,“可接受”的内容明显削减了,教材的体系并不是把全部的学问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肯定要变更学习方式。首先迫使老师要培育学生变更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刚好发觉其“成果”,帮助学生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当学生获得初步结果时,老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当探究遇到困难时,老师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干脆告知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作为一个激励者和启发者,作适当点拨,启发学生思索,真正让学生主体解决问题。同时,在提倡学生主体学习的过程

12、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育,通过表达和表演,增长沟通与沟通的实力,理解别人的观点或做法,擅长反思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从而作出推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而且培育了将来走向和谐社会所不行或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实力。 三、抓住学科特点,在试验中提高学习实力 化学新教材抓住了化学是一门理论指导下的试验学科的特点,在试验教学上给了学生发展的充分的空间,家庭小试验是要求学生学会就地取材,体验化学试验的爱好,并感悟生活和化学的亲密联系,所以我们一般都不轻易放弃这些试验,布置学生回家做,而且老师也在家中做,然后再沟通试验状况,理解试验的目的、原理、现象和结论。试验设计是新教材提出的新的高要求,即使

13、是完成一项很初级的设计,也要求学生对试验原理有肯定的认知基础,对试验仪器的功能有初步了解,对试验装置的组合有肯定阅历,而且不乏有创新的意识。所以看似一个简洁的设计,也是一项高级的综合性活动,对新教材试验教学的要求,正如县教研室汤老师在“解读新教材”的讲座上提出的四步曲:知道怎样做?学会如何做?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想想还可以怎样做?前二步是培育学生的动手、协作实力,第三步就须要理性的思维(试验不单纯会做就行),对每一种仪器(装置)的运用、对每一步试验的操作都要理解。第四步就是创新,是思维的高境界。 今年中考的两个简答题,都是试验载体。一题是试验探究的过程,解决了一些问题(NaCl中除去Na2CO3

14、杂质),又发觉了新的问题(引进了新的杂质),从而进一步探究,产生新的方案。一题是介绍了试验室制备氧气并测定其体积的全部装置和全过程,要求学生能解答试验中的某些问题,并在理解试验的基础上,归纳本试验目的(而不是以往的先填目的),要求考生很完整地理解“别人(试题)”完成的试验,才能正确答题。我认为这正体现了课改试验教学的方向。 通过二年新教材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体验到:新教材给我们变更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供应了平台。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勤于思索,大胆实践,不断反思,则在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老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化学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3 在几轮的中学化学教学(特殊是高三

15、毕业班复习教学中),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觉。有时通过自己查找有关材料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怀疑,有时通过同行们探讨来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一样看法,有时通过学生反馈建议来达到对教学的改进,有时通过试验解决存在问题,有时刚好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中胜利之处等。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老师都会经验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老师学科学问体系,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捷径。下面,就有关平常教学中所反思的内容,举几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CO2通入Ca(OH)2与SO2通入Ca(OH)2中试验现象相同。 有学生就此提出了自己看法:SO2溶解度很大,若SO2通入Ca(OH)2速率较大

16、,就有可能使SO2+Ca(OH)2=Ca(HSO3)2,也就无法看到现象中出现的浑浊。针对上述观点,我就着手做了有关CO2与SO2通入Ca(OH)2溶液中的试验,结果发觉SO2通入Ca(OH)2并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使之变浑浊又变澄清,而是始终保持澄清,后来,经过多次变更外界条件,如SO2进气速率及浓度大小限制,才能看到浑浊。 案例二:生物与化学中均提到的一个学问点:碘遇淀粉变蓝色。 有学生提出,淀粉与I2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这里面是否还存在I2?为此,我们经过探讨,得出应存在I2,并通过试验得以验证。 试验设计为:将饱和氯水逐滴滴入KI淀粉溶液中至过量。 视察到现象:溶液先呈蓝色;Cl2接着通

17、入,蓝色消逝无色。 缘由:Cl2+2I=I2+2ClI2遇淀粉变蓝色。 5Cl2+I2+6H2O=2IO3+COCl+12H2 案例三:在有关习题教学中,就能充分地意识到对题型归纳总结的重要性。其中在讲到酯的水解问题时,我就给学生归纳出主要三种考题,如有一有机物分子式为C4H8O2,在稀酸作用下水解生成A和B,其中A最终可被氧化成B,求C4H8O2结构简式。有一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O2,在稀酸作用下水解生成A和B,其中A最终能氧化成C,且B和C互为同系物,若C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C4H8O2的结构简式。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

18、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几种? 以上三种题型,解题关键可分两种状况,一种是提到的水解生成醇和酸,其中醇能最终氧化成酸,须满意醇中所含C原子与酸中所含C原子相同,且形态一样,并要使生成醇,羰基在碳链端点。另一种是提到酸水解生成醇和酸式相等,就要要求醇中所含C原子数与酸中多一个。通过上述归纳总结分析,学生对这一类型题目就能较好地驾驭。 这种教后反思内容还许多,照实验教学与近几年高考试验题相结合,我们就不难总结出近几年高考试验题特点及平常教学应留意问题;还有有机合成题通过习题教学中出现题型,就能想到此类型题且多以酯化反应为背景等等,若平常教学中,能够随时记录这些点滴教

19、学,自己将会受益菲浅。 化学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4 我所任教的高一化学三个班,一个是A班,俩个是平行班,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念上三方面。这种状况从客观上为我供应了因材施教的阵地,让我对同一年级不同层班级实行分层教学对策: 一、深度、广度弹性调整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肯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平行班学生会产生厌学心情,成果更差;若要求过低,A班学生会感觉太简洁、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果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驾驭学问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整。比如:在铝教学时,要求平行班学生驾驭

20、铝的两性及简洁方程式、简述试验现象、简洁计算。但A班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驾驭上述内容而且要知道铝的两性缘由和较困难的识图计算。再如:在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时,要求平行班驾驭含6个碳原子或6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驾驭碳链异构,了解位置异构和不同类烃的异构。要求A班学生驾驭含7个碳原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驾驭碳链、位置、不同类三种异构现象。再有就是还要考虑平行班中接受实力好一些、基础好一些的学生,按A班的标准要求他们。就这样对平行班实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A班学生实行以纲为纲,适当拔高,弹性调整的原则,让每层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学得有味。但同时给我的感觉是,无论是A班还是平行班基础很重要。

21、二、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依据学生的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他们原有学问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念强;其次类学生,他们原有学问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念时弱时强;第三类学生,他们原有学问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没有信念。针对学生这种状况,我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 在指导第一类学生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把学问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激励他们多做题,做综合题,有问题拿到学校问我,让学生学有余味。在指导其次类和第三类学生时,轻学问的拓展,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整,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老

22、师的教法干脆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依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试验,加强了直观教学,减了学生负担。但各层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如下: 1、节奏快慢不同:依据学生状况和目前的高考制度,A班的课堂教学是节奏稍快。而平行班的课堂上给学生肯定阅读、思索和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有时宁愿多用时间让学生思索、动手,也要防止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和老师都会很累,引起学生的抵触心情,其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反而事得其反。 2、容

23、量大小不同:A班因课堂节奏快,所以课堂的学问容量大,平行班容量相应小些。 四、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持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单元测试时我也给出了不同层次的题目,主要体现在选做题上。 当然有好多地方做的还是不好,主要是虽然指导思想是对的,但有时候把握得不好。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接着贯穿这种思想,同时要落到实处。 化学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5 一、分析教材(备教材) 备好课的前提是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就是我们老师要备课,要常备课,常备常新的缘由。正确理解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重点 (1)初中化学学问点 依据中学化学课标,从基础

24、学问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学问、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试验在中考说明中归类特别具体。 (2)学问点的作用 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要确定教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核心内容具有后持续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肯定是考点,有可能渗透在考点之中。 例如:原子的结构确定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确定化合价。 氧气的化学性质确定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确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药品的取用原则。 2、领悟教材的教学价值 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分析和挖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

25、对学生认知结构、技能、思维培育等的作用。 义务教化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提出:“老师要深化探讨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试验和限制试验条件进行探究等。” 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和挖掘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在,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案例 “第五章 燃料”的教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元素多种物质 本单元中涉及含碳元素的一系列物质,如碳的多种单质、氧化物及碳酸、碳酸钙等,一方面是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多样性的详细体现。另一方面,碳的多种

26、单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等内容,反映了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化学观念,加深了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多样性的相识。 2、初步形成结构确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确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肯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 3、建立试验室制取气体思路 初步学习运用简洁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试验技能。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 4、学会“对比”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蕴含着“对比”这一科

27、学方法的学习。如碳跟氧气的反应,试验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也不同。通过比照、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质性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寻共性可以建立物质之间的必定联系;而发觉特性是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分,从而理解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不同物质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5、相识学问与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联系 碳元素与人类关系亲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一氧化碳有损健康,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影响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的问题做出价值推断。 6、建立物质转化观 在此之前 ,学生通过学习氧气O2学问,从化学角度相识某一详细物质的一般思路已有了初步了解。本单元

28、的重点是引领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含有同一元素的多种物质的学习迈进,帮助学生初步把握物质间的联系,找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初步建立物质的转化观。 例如: 在粗盐中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中作为选择合适的药品的依据。(铁铜混合物除去铁的方法)(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物中除去一氧化碳的方法) 因此,学生学习本章 ,不仅仅是获得学问与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和学科观念的初步形成。 二、分析学生(备学生) 1、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新旧学问与技能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干脆影响到对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必需关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要通过多种方式了借

29、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相识、已有相识对新学问的学习有什么作用、新旧学问的逻辑关系如、;哪些新学问的学习可以联系学生的学问阅历、哪些新学问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等,以便实行适当的教学策略。 2、学生学习新学问的困难 难点是指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学问内容或问题不简单解决的某些关节点。难点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部分学生因此产生畏难心情;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点,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优质材料。 要依据详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问基础来确定教学难点。一般来说,难点的产生缘由是:(1)由于学问本身抽象、困难难易理解,(2)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属于微观世界,不能干脆感知,难以形成真实

30、的表象;(3)一些元素化合物学问、化学用语等多而困难,简单混淆不便记忆。 三、确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是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那么,教学目标对老师就是一个“导演”的方向,对于学生是学习过程中要达成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当是特别明确、可操作、可视察和可测量,这样才有利于老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测量。 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须要留意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既要留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由于每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代表着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在注意教学目标全面性和整体性的同时,还应留意保持教学目标间的平衡和侧重

31、。有的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教化,这样才能增加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应表述老师的教学行为或老师准备做什么。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详细,可以视察和测量,尽可能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水平,应尽量避开用模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目标。 例如:原子的构成 1、以汤姆森发觉电子和卢瑟福散射试验事实为基础,推论原子内部的结构奇妙。 2、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及运动状况分析,推论出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3、依据镁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状况分析

32、,推论出不同原子在化学改变中结合的缘由。 4、通过学习和反思活动,进一步相识到试验验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价值,通过对原子结构奇妙探究,相识到人类相识微观世界的才智,体会到科学真理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 四、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的确定明确了 “为什么”教和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着重解决“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和条件。 从肯定意义上说,要搞好学科教学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将各种教学资源(主要是课标和教材内容)整合、转化为合理的学科学问逻辑,即老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二是将学科学问逻辑转化为学生的相识逻辑,即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33、为此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 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主要解决“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等问题,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学内容主线构建的三种策略 策略1:根据学科学问逻辑构建教学内容主线 化学教科书中的不少内容是按学科学问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内容体系的,如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学习,是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试验室制法”这一线索组织起来的,它遵循的是化学学问内在的逻辑结构。在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也经常以学科学问的内在逻辑为主要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学问和化学概念等教学内容的组织。 但,作为老师要依据实际状况要活用教材。 例如

3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须要用到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也是就发挥氧气的化学性质,那么我在平日教学中,先带领学生相识氧气的性质,当学生相识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在选择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的过程中就有了实力,明确了缘由。 例如:在第三章学完试验室制取氧气后,学生初步建立了试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为了巩固也为了应用展示。我接着引领学生学习第五章的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可谓一挥而就,一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本节的内容,既是对试验室制取气体的巩固,也是对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相识。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发觉它们的共同之处,针对异同,此过程中涉及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自然就驾驭了。 策略2: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构建教学内容主

35、线 学生感受和体验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为主要线索,也是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式。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可根据“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设计试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得出结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拓展应用(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的这一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学问阅历,结合新的现象事实, 感悟学问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体验了探究过程。 策略3 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以学生熟识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问题等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现象入手学习化学学问

36、,并运用化学学问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以生活中的可乐雪碧为导入。 燃烧和灭火,以学生的阅历为导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新学问的探究。 2、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是实施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化学学问往往比较抽象,须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照实验、生活现象、图片、史实、谜语、故事等进行教学。 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策略1:结合学生已有相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例如:学习空气之前,让学生谈谈对空气的相识,可以请学生设计简洁试验或生活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策略2:联系实际问题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例如:通过介绍或视频资料说明火在生活中

37、的作用,引导学生思索与生火、旺火、灭火有关的生活做法。 策略3:利用试验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 须要指出的是,化学教学要尽可能借助试验供应生动直观的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本质。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化学试验可用于某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教学阶段,以充分发挥试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不同作用。如:利用试验创设情景,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新的思索;利用试验呈现宏观现象,增进学生对微观本质的理解;利用试验揭示事物本质,澄清学生的模糊或错误相识等。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在学生试验中,不仅试验现象明显,而且设计方案的全面性,都得到充分的验证。 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试验,对于试验结论的分析,误差的分析让学生有

38、了一个理性的分析依据。 3、教学问题的设计 合理有效的问题可以增加教学的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科学思维。教学问题的设计实施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活动设计须要进一步留意的问题 a 调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 b创设学生参加学习的机会 c 重视让学生经验思维过程 d 注意引导学生将学问结构化 e 注意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古人云:学贵有疑。老师设计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问了让学生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培育质疑的思维特点。 【总结】 教学设计,看重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为什么教(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二是教什么(体现教学重点) 三是怎么教(体现教学活动)。 这些问题是进

39、行教学的关键问题,干脆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相识发展,学生相识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要注意联系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试验的作用,以问题和活动驱动学生主动思维和参加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化学老师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6 1、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来讲,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详细表现为: 分析化学的教材内容是以化学反应四大平衡理论为基础来讲解并描述四类滴定分析方法,其课程内容与无机化学部分内容有相当多的重复性;在分析化学中学会正确取样、预处理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但是在

40、分析化学理论学问的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对样品的定量分析方法的讲授,而对分析样品如何采集、处理及分析结果处理的内容讲得较少,而分析结果是否精确与样品的正确采集、预处理亲密相关,假如缺乏样品的正确采集、预处理学问,将使得一些学生面对详细样品时手足无措不能将已驾驭的分析方法很好的应用;在试验这部分验证性试验较多,综合设计技能训练试验较少,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去思索去创新;教学方法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问,轻方法,老师一人唱独台戏学生被动接受学问,学习主动性不高,由于缺乏思索上课所学学问很快遗忘了;在评价考核上方法单一,不强调过程学习只注意期末一考定乾坤,老师的主观影响太高校生不是主动主动地拓宽学问面,

41、而是被动地接受学问,没有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养成学生懒于思索的陋俗,不利于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更不要说创新实力的培育与提高。 2、案例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对于分析化学课程而言,只有在将理论正确、敏捷地运用于实际的过程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处理的实力,鉴于上述问题以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目的,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案例教学很适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它不但有利于破除以教材为中心的唯书式的教学模式,能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融为一体,而且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案例教学法近年来在法律、管理、经贸等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较多的推广和应用, 而在理工类课程的教学活动

42、中运用不够。当前,分析化学作为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环境科学、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学生的学问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若沿用原有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学生接触实际分析化学工作后,由于对实际样品分析过程缺少全面性了解,就会出现学无所用的状况,对高校教学的好用性和合理性产生落差。为变更这种现状,尝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或多个完整案例的分析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将案例作为媒介,协助学生将学到的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敏捷地用于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分析问题,在面对实际的分析工作时能像一个分析化学家那样思索并解决问题。一个完整的分析案例包括分析方法选择

43、、试样采集与制备、样品分析测定、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与限制几个步骤,将基本理论与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实例相结合, 培育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自信念。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实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引入、绽开、探讨须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而上课时间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既要让学生了解过程,更要让学生驾驭学问,领悟技巧,这两者一般很难兼顾。课前将相关资料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针对案例查阅有关资料, 阅读案例及相关背景材料, 并确定自己的解决思路, 探寻自己的解决方法。在课堂上, 指导学生分组探讨, 对案例进行初步分析。 案例涉及学生已有

44、理论和技术水平的程度:如在生活中补钙的效果关系到人的健康,而人体所需的钙以奶和奶制品最好,不但含量丰富而且汲取率高。因此提出案例探讨某些奶制品中的钙含量。首先提出问题,对贵阳市品牌山花、好一多牛奶中钙的测定我们可以采纳哪些方法?查阅资料,确定详细的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有KMnO4 氧化还原滴定法、EDTA 络合滴定法,进一步引导出两种滴定方式:干脆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还可以采纳仪器方法中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法。通过三种方法可以测定同一种物质比较,加深对案例所涉学问点的认知程度,又培育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学问分析和解决各种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实力。另外,案例教学是通过分组进行的,在探讨中让学生学会了与人

45、的沟通,这也培育了学生团队协作实力。又引入贵州省有些地方为什么是结石病高发区,如何用分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自然引入水的硬度的测定,可以采纳哪些方法测呢? 水样的来源及其环境分析,可让学生注意实际情境下的多重影响因素,以理论为基础,针对实际问题思索外部因素;分析水样中各种离子的定性检测方法及其共存条件,以及对共存离子的掩蔽方法的比对,依据分析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水硬度测定的配位理论分析定位,确定详细的测定方法与测定条件。 除了化学分析方法还可以采纳哪些仪器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引入仪器分析的方法有:光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汲取法、ICP AES 法)、离子色谱法(IC)、电化学分析法(自动电位滴定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让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实际应用时敏捷选择。又如工业用水中铁的测定,地壳中含铁量(Fe)约为5.6 %,分布很广,但自然水体中含量并不高。实际水样中铁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在真溶液中以简洁的水合离子和困难的无机、有机络合物形式存在。也可以存在于胶体,悬浮物和颗粒物中,可能是二价,也可能是三价的。而且水样暴露于空气中,二价铁易被快速氧化为三价,样品pH 3.5 时,易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