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诗歌赏析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代诗歌赏析4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古代诗歌赏析4篇 明月皎夜光赏析此诗之开篇“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读者可以感觉到诗人此刻正浸染着一派月光。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乐府诗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孟冬寒气至1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译文及注释 翻译 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咆哮的北风多么凛冽. 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视天上排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经常惦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别很久了. 把信保藏在怀袖里,
2、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 注释 三五:农历十五日. 四五:农历二十日. 三岁:三年.灭:消逝. 区区:指相爱之情. 赏析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改变异样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就一年说,主子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状况下来“至”主子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子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
3、!其次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子公寒彻心髓的惊羡之声。 时入孟冬,主子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平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子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示意主子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子公也许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 大范围,直至天涯,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
4、久,已见言外。读诗至此,必需联系前两句。主子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羡!但她仍旧不愿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原委在哪颗星下? “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呈现主子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望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子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
5、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不难设想:主子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人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状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它。这一切,都表明白她是多么的温顺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一心一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忧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说
6、明,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子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到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心情。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排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读完全篇,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茅塞顿开,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
7、遭受和美妙情操,对她产生无限怜悯。 秋风辞2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快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东城高且长3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改变,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译文及注释 翻译 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 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瞬又有
8、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如同动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转瞬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 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驾临而难过哀鸣。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间消逝。 与其到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宛洛之地原来就有许多的佳人美女,美女明丽其颜如玉般的雪白秀美。 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格外悲惋动人。 由于
9、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布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 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厚的曲调所感动。 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注释 东城:洛阳的东城。 逶迤:曲折而绵长的样子。 回风动地起:“回风”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动地起”言风力之劲。 秋草萋已绿:“已”,一作“以”。“萋”,通作“凄”。绿是草的生命力的表现,“萋已绿”,犹“绿已萋”,是说在秋风摇落之中,草的绿意已凄然向尽。 四时更改变二句:“更”,替也。“更改变”,谓相互更替在改变着。 晨风怀苦心二句:“晨风”,鸟名,就是鹯,鸷鸟。是健飞的鸟。“怀苦心”,即“忧心钦钦”之意。“蟋蟀”,是
10、承上文“岁暮”而言。“局促”,不开展也。“蟋蟀在堂”就是“局促”的意思。秋季渐寒,蟋蟀就暖,由旷野入居室内,到了“在堂”,则是秋意已深的时候,而蟋蟀的生命也就垂垂向尽了。“伤局促”,隐喻人生短暂的北哀,提示下文“何为自结束”的刚好行乐的想法。 荡涤放情志二句:“荡涤”,犹言洗涤,指扫除一切忧虑。“放情志”,谓展胸怀。“结束”,犹言拘束。“自结束”,指自己在思想上拘束自己。 燕赵多佳人二句:“燕赵”,犹言美人。“如玉”,形容肤色雪白。 被服罗裳衣二句:“被服”,犹言穿著,“被”,披也。“理”,指“乐理”,当时艺人练习音乐歌颂叫做“理乐”。 弦急知柱促:“弦急”“柱促”是一个现象的两面,都是表明弹
11、者情感的激烈。 驰情整中带二句:“驰情”,犹言遐想,深思。“中带”,内衣的带子。一作“衣带”。“沈吟”,深思吟咏。“踯躅”,住足也。是一种极端悲伤的情感的表现。这两句是说:由于听曲感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想、深思,反复沉吟,体会曲中的涵义,手在弄着衣带,足为之踯躅不前,完全被歌者深厚的悲伤吸引住了。“聊”,姑且。表现无以自遗的怅惘心情。 思为双飞燕二句:上句是说愿与歌者成为“双飞燕”。下句是“君”,指歌者。“衔泥巢屋”,意指同居。 赏析 处在苦闷的时代,而又悟到了“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的生命哲理,其苦闷就尤其深切。苦闷而无法摆脱,便往往转向它的对立一极荡情行乐。此诗所抒写的,就正是这种由苦闷所
12、触发的滔荡之思。 诗人大约是独自一人,徘徊在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从眼前“逶迤”(绵长貌)而去,在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自相连接这景象正如周而复始的苦闷生活一样,单调而又乏味。四野茫茫,转瞬又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的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这开篇四句,不仅描述着诗人目击的景象,其中还隐隐透露着诗人内心的苦痛骚动。生活竟如此重复、单调改变的只有匆忙逝去的无情时间。想到人的生命,就如这风中的绿草一般,繁茂的春夏一过,便又步入凄凄的衰秋,诗人能不惊心而呼:“四时更改变,岁暮一何速”!眼前的凄凄秋景,正这样引发出诗人对时间速逝的
13、震竦之感。在怅然扔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好像也多一重苦闷难伸的韵调:“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晨风”即“?鸟”,“局促”有紧迫、窘困之意。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驾临、生命窘急而难过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受到了时间流驶的迟暮之悲。这一切好像都从相反方面,加强着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意念:与其到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应当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这就是突发于诗中的浩然问叹:“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以上为全诗之第一节。读者可以看到,在此节中回旋往复的,其实只有一个意念,即“荡涤放情”之思。这种思绪,原原来自于诗人自身生
14、活中的苦闷,与所见景象并无关涉。但诗人却将它移之于外物,从衰飒悲凉的秋景中写来。便令人感到,从“高且长”的东城,到凄凄变衰的秋草,以至于?鸟、蟋蟀,好像都成了苦闷人生的某种象征,好像都在用同一个声调哀叹:“何为自结束”、“何为自结束”!这就是审美心理上的“移情”效果。这种贯注于外物、又为外物所烘托而强化的情感抒写,较之于直抒其怀,无疑具有更蓬勃的葱郁的感染力。自“燕赵多佳人”以下,即上承“荡情”之意,抒写诗人的行乐之境。-当“何为自结束”的疑虑一经解除,诗人那久抑心底的声色之欲便勃然而兴。此刻,身在“东城”外的诗人,竟做了一个极奇妙的“燕赵佳人”梦:他恍惚间在众多粉黛丛中,得遇了一位“颜如玉”
15、的佳人;而且奇妙的是,一转瞬,这佳从便“罗裳”漂流、仪态雍容地端坐在诗人家中,分明正铮铮地习练着靖商之曲。大约是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间竟似骤雨急风,听来格外悲惋动人读者自然明白,这情景虽然描述得煞在介事,事实上不过是诗人那“荡情”之思所幻化的虚境而已。所以画面飘忽、转换也快,呈现出一种梦寐般的恍惚感。 最妙的是接着两句:“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且前且退貌)”。“中带”,一本作“巾带”。关于这两句写的指何人,照张庚的说法:“凡人心慕其人,而欲动其人之敬爱于我,必先自正其容仪以希感到佳人也”(古诗十九首解)。那么,“驰情”而“整中带”者,就是诗人了。那当然也有道理(只与整句不太连贯)。不
16、过,苦将其视为佳人的神态表现,唯恐还更有韵致些。因为佳人之“当户”理琴,原来并非孤身一人。此刻在她对面,正目光灼灼凝视着她,并为她的容颜、琴音所打动,而为之目凝神移的,还有一位幻想着“荡涤放情志”的诗人。正如吴淇所说:“曰美者,分明有个人选他(按,即“她”);曰知柱促,分明有个人促他”分明有个人在听他;“曰整中带,分明有个人看他;曰踯躅,分明有个人在促他”(选诗定论)。“驰情整巾带”两句,正是写佳人在这“选”、“听”、“看”、“促”之下的反应多情的佳人面对着诗人的忘形之态,也不觉心旌摇荡了。但她不免又有些羞怯,有些踌躇,故又是“沉吟”、又是“踯躅”(已舍琴而起),表现出一种“理欲交战情形”;但
17、内心则“早已倾心于君矣”这就是前人称叹的“驰情二句描写入神”处。在这种图画也“画不出的捉衣弄影光景”中,佳人最终羞羞答答地吐露了心愿:“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借飞燕双双衔泥巢屋之语,传达与诗人永结伉俪之谐的深情,真是“结得又超脱、又缥缈,把一万世才子佳人勾当,俱被他说尽”(朱筠古诗十九首说)。 这就是诗人在“东城高且长”的风物触发下,所抒写的“荡涤放情志”的一幕;或者说,是诗人苦闷之际所做的一个“白日梦”。这“梦”在表面上很“驰情”、很奇妙。但若将它放在上文的衰秋、“岁暮”、鸟苦虫悲的苍凉之境中视察,就可知道:那不过是苦闷时代人性备受压抑一种“失却的快东与美感的补偿(尼采),一种现实中无法
18、“达成”的虚幻的“愿望”而已。当诗人从这样的“白日梦”中醒来的时候,还是会因苦闷时代所无法摆脱的“局促”和“结束”,而倍觉凄怆和苦痛。 凛凛岁云暮4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幻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译文 寒冷的岁末,百虫非死即藏,那蝼蛄澈夜呜叫而悲声不断。 冷风皆已吹得凛厉刺人,遥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无寒衣。 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经商求仕远离家乡。 独宿而长夜漫漫,幻想见到敬爱的容颜。
19、 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著往日的欢爱,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 但愿此后长远过著快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渡此生。 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闺中同自己亲亲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没有鸷鸟一样的双翼,因此不能淩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 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著颈子远望寄意,聊以自遗。 只有依门而倚立,Z低徊而无所见,内心的感伤,不禁的垂泪而流满双颊了。 赏析 此诗凡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究竟。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 惟诗中最大问题在于:一、“游子”与“良人”是一是二?二、诗中抒情主子公即“同袍与我违”的“我”,原委是男是女?三、这是否一首怨
20、诗?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论者殆无异辞,自是一而非二。二、从全诗口吻看,抒情主子公显为闺中思好,是女性无疑。但第三个问题却有待斟酌。盖从“游子无寒衣”句看,主子公对“游子”是怜悯的;然而下文对良人又似怨其久久不归之意,则难以说明。于是吴淇在选诗定论中说:“前四句俱叙时,凛凛句直叙,蝼蛄句物,凉风句景,游子句事,总以叙时,勿认游子句作实赋也。”其间盖认定良人不归为负心,主子公之思极而梦是怨情,所以只能把“游子”句看成虚笔。其实这是说不通的。盖关四句事实上完全是写实,一无虚笔;即以下文对“良人”的看法而论,与其说是“怨”,宁说因“思”极而成“梦”,更多的是“感伤”之情。当然
21、,怨与伤相去不过一间,伤极亦即成怨。但鄙意汉代文人诗已接受“诗都”熏陶,此诗尤得温顺敦厚之旨,故以为诗意虽悲伤之至而终不及于怨。这在古诗十九首中确是出类拔萃之作。一篇第一层的四句确从时序写起。岁既云暮,百虫非死即藏,故蝼蛄夜鸣而悲。“厉”,猛也。凉风已厉,以己度人,则游子无御寒之衣,彼将如何度岁!夫凉风这厉,蝼蛄之鸣,皆眼前所闻见之景,而言“率”者,率,皆也,到处皆然也。这儿天冷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该感到要过冬了,这是由此及彼。然后其次节乃从游子联想到初婚之时,则由今及昔也。“锦衾”二句,前人多从男子负心方面去理解。说得最明白的还是那个吴淇。他说:“言洛浦二女与交甫,素昧平生者也,尚有锦衾之遗
22、;何与我同袍者,反遗我而去也?”“锦衾”句只是活用洛水宓妃典故,指男女定情结婚;“同袍”出于诗经秦风无衣,原指同僚,旧说亦指夫妇。窃谓此二句不过说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离家远去。这是“思”的起因。至于良人何以远别,诗中虽未明言,但从“游子寒无衣”一句已可略窥端倪。在东汉末叶,不是求仕便是经商,乃一般游子之所以离乡北井之主因。可见良人之弃家远游亦自有其苦衷。朱筠古诗十九首云:“至于同袍违我,累夜过宿,谁之过欤?”意谓这并非良人本意,他也不愿离家远行,所云极是。惟游子之远行并非诗人所要表明的风客,读者亦无须多伤脑筋去主观臆测。 自“独宿”以下乃入相思本题。张庚古诗十九首云:“独宿已尴尬矣,况累长夜
23、乎?于是情念极而凭诸幻想以见其容辉。梦字下粘一想字,极致其深情也,又含下恍惚无聊一段光景。”正惟自己“独宿”而累经长夜,以见相别之久而相爱之深也(她一心惦记着他在外“寒无衣”,就是爱之深切的表现。),故寄希望于“幻想见容辉”矣。这一句只是写主子公的主观愿望,到下一节才正式写梦境。后来范仲淹写苏幕遮词有云:“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虽从游子一边着笔实从今诗生发演绎而出。 第三节专写梦境。“惟”,思也;“古”,故也。故欢,旧日欢好。梦中的丈夫也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她在梦中见到他依稀仍是初来迎娶的样子。礼记婚义:“降,出御归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又郊特性:“婿亲御授绥,亲之也。”“绥”是挽以
24、登车的索子,“惠前绥”,指男子迎娶时把车绥亲处递到女子手里。“愿得”两句有点倒装的意思,“长巧笑”者,女为悦己者容的另一说法,意谓被丈夫迎娶携手同车而归,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而这种欢乐的日子乃是以女方取悦于良人赢得的。这是梦中景,却有现实生活为基础,盖新婚的经验对青年男女来说,长存于记忆中者总是非常美妙的。惋惜时至今日,已成为使人流连的梦境了。 第四节语气接得突兀,有急转直下的味道,而所写却是主子公乍从梦境中醒来那种恍恍惚惚的感受,半嗔半诧,似寤不迷。意思说好梦不长,良人归来既没有停留多久(“不须臾”者,犹现代汉语之“没有多久”、“不一会儿”),更未在深闺中(所谓“重闱”)同自己亲昵一
25、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这时才憬然惊察,原是一梦,于是以无可奈何的语气慨叹首:“只恨自己没有晨风一样的双翼,因此不能凌风飞去,追寻良人的踪迹。”“晨风”,鸟名,鸇属,飞得最为迅疾,最初见于毛诗,而十九首亦屡见。这是百无聊赖之辞,殆从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语意化出,妙在近于说梦话,实为神来之笔,而不得以通常之比兴语视之也。 前人对最末一节的前两句略有争议。据胡克家文选考异云:“六臣本校云:善(指李善注本)无此二句。此或尤本校添。但依文义,恐不当有。”这两句不惟应当有,而且有承上启下之妙用,正自缺少不得。“适意”亦有二解,一种是适己之意。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云;“眄睐以适意,犹言远望可以当
26、归,无聊之极思也。”另一种是指适良人之意,如五臣吕延济及吴淇选诗定论之说大抵旨谓后者。应解作适良人之意较好。此承上文“长巧笑”意,指梦中初见良俚的顾盼眼神,亦属总结上文之语。盖梦中既见良人,当然从眼波中流露了无限情思,希望使良人欢悦适意;不料稍留即逝,梦醒人杳,在自己神智慢慢复原之后,只好“引领遥相睎”,大有“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的意思,写女子之由思极而梦,由暂梦而骤醒,不惟神情可掬,抑且层次分明。最终乃点出结局,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而全诗至此亦摇曳而止,情韵不匮。这后四句实际是从眼神作文章,始而“眄睐”,继而“遥睎”,最终“垂涕”,短短四句,主子公感情的改变便
27、跃然纸上,却又写得那么质朴自然,毫无矫饰。十九首之神理全在此等处,真令读者掩卷后犹存遐思也。 从来写情之作总离不开做梦。诗、骚无论矣,自汉魏晋唐以迄宋元明清,自诗词而小说戏曲,不知出现多少佳作。甚至连程砚秋的个人本戏春闺梦中的关目与表演,都可能受此诗的影响与启发。江河万里,源可滥觞,信然。 古代诗歌赏析4篇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