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单元测试卷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单元测试卷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 试管B 烧瓶C 烧杯D 蒸发皿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3.某同学用碳酸钠固体配制0.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共有()A 5处B 4处C 3处D 2处4.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那么该原子()A 有3个电子层B 有2个电子层C 最外层电子数是8D 核电荷数是105.常温下,欲配制密度为1.1 gcm3、浓度为6 molL1的稀盐酸,在
2、体积为100 mL、密度为1.19 gcm3、浓度为12 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A 200 mLB 100 mLC 101 mLD 120 mL6.下列仪器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是()漏斗试管蒸发皿天平烧杯研钵A B C D 7.对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 一定质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B 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C 1 L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D 100 g溶剂里所含溶质的质量8.下列仪器:漏斗、冷凝管、蒸馏烧瓶、玻璃棒、分液漏斗、锥形瓶,其中蒸馏操作不需要的仪器是()A B C D 9.下列分离混合物常见的仪器:从左至右,用于分离操作正确的是()A 蒸发、
3、萃取、蒸馏、过滤B 蒸馏、过滤、蒸发、蒸发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10.下列关于容量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容量瓶上一般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B 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C 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D 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所配制的溶液,应及时分装在试剂瓶中1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A HCl、AgNO3、Na2CO3、NaOHB NH4Cl、AgNO3、CaCl2、HNO3C (NH4)2SO4、Na2SO4、NaCl、NH4ClD MgCl2、Na2SO4、NaCl、NH4Cl12.下列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是
4、()A NaB CO2C COD N213.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B 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溶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C 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D 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14.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5.在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蒸馏烧瓶
5、中加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 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气的流向相反C 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通冷凝水D 蒸馏完毕时,应该先停止通冷凝水再撤酒精灯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aCO3、MgCl2、Na2SO4、Ba(NO3)2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利用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取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过滤;取滤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由上述现象推断:(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可能含有_。(2)若要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以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填字母)。A取步骤中滤液,加入A
6、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B取步骤中滤液,加入NaOH溶液C取步骤中滤液,加入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D取步骤中滤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17.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欲制备10.7 g 氯化铵,理论上需氯化钠的质量是_g。(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氯化铵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氯化铵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_。(5
7、)若氯化铵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_。18.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A蒸馏法 B萃取法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选用_。(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酒精、苯、CCl4、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_(填字母)。A液溴和CCl4B酒精和煤油CCaCl2和Na2SO4D苯和蒸馏水(2)在酒精、苯、
8、CCl4、NaCl、蒸馏水五种试剂中: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_,进行分液之后_(填“能”或“不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的是_,若观察发现提取Br2以后的水还有颜色,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CCl4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吗?_,为什么?_。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向某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密度为1.10 gm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沉淀的质量恰好与盐酸的质量相等。求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20.如下图所示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认真阅读标签内容,计算:(1)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2)一瓶合格
9、的这种矿泉水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多少?21.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计算:(1)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4)将生成的FeCl2配成400 mL溶液,此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检验其成分,按照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相关内容填入相应横线处。23.已知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都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n和(m5),次外层分别有(n2)个和m个电子。甲和乙分别为元素X
10、、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1)元素名称X为_,Y为_。(2)甲的化学式是_,乙的化学式是_。(3)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4.下列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具体操作步骤,请补充完整。(1)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所用固体溶质的_或所需浓溶液的_。(2)称量:当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时用_称取一定量的溶质;当用液体或浓溶液稀释配制溶液时用_或其他量取工具量取液体或浓溶液的体积。(3)溶解:在_中用蒸馏水将称出的固体溶解,或对量取的浓溶液进行_,若溶解时有温度变化,则需等待_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_注入相应规格的容量瓶中,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_次,并将洗涤
11、液全部注入_中。(5)定容:先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液面离刻度线_时,再改用_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_。(6)摇匀:定容后将容量瓶的玻璃塞塞紧瓶口,左手拿住瓶颈,食指顶住玻璃塞,右手握住瓶底反复颠倒摇匀即可。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试管是玻璃仪器,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如固体分解制氧气可用试管,A正确;烧瓶不用来给固体加热,B错误;烧杯一般用来取液体,也可对液体进行加热操作,但不用来给固体加热,C错误;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D错误。2.【答案】D【解析】海带灼烧成灰应在坩埚中进行;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中位于上层,应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从上口倒出;分离碘
12、并回收苯应用蒸馏的方法,用水浴加热能控制温度,温度太高碘易升华。3.【答案】C【解析】称量Na2CO3固体时,应将Na2CO3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错误;和之间缺少振荡操作;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错误。综上所述共有3处错误。4.【答案】B【解析】第一层排满为2个电子,第二层排满为8个电子,第三层为最外层时,最多排8个电子,若该原子有3个电子层,依题意可知最外层(第3层)要排到24个电子,这不可能,则该原子只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为2个电子,第二层为6个电子。5.【答案】C【解析】设加水xmL可配制成VmL 6 molL1稀盐酸,则100 mL12 m
13、olL16 molL1VmL,V200。体积不能直接加和,可利用质量守恒:200 mL1.1 gmL1100 mL1.19 gmL1xmL1 gmL1,x101,即需加蒸馏水101 mL。6.【答案】C【解析】过滤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蒸发需要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则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仪器为。7.【答案】B【解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即100 g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8.【答案】C【解析】蒸馏实验用到的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
14、、锥形瓶等,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漏斗、玻璃棒、分液漏斗。9.【答案】B【解析】图中给定的仪器:蒸馏烧瓶(蒸馏)、普通漏斗(过滤)、酒精灯(蒸馏或蒸发)、蒸发皿(蒸发)。10.【答案】C【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精确仪器,固体或浓溶液溶解或稀释时会产生热效应,使溶液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结果不准确,故不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11.【答案】A【解析】对各组溶液,分别采用两两混合法进行鉴别。以A组为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表示产生气体、“”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物,括号内是气体或沉淀的颜色;“”表示无明显现象)。由此可鉴别出AgNO3溶液和NaOH溶液,Na2CO3溶液
15、和盐酸可用“滴加顺序法”加以鉴别;B项,NH4Cl和CaCl2遇AgNO3均产生白色沉淀,遇HNO3均无现象,可以鉴别出AgNO3和HNO3,但无法鉴别出NH4Cl和CaCl2。C项和D项,任意2种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12.【答案】A。【解析】钠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0;二氧化碳分子中核外电子总数为68222;一氧化碳分子中核外电子总数为6814;氮气分子中核外电子总数为7214。13.【答案】C14.【答案】B【解析】若该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内层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锂元素;若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内层有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为10,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磷元素。1
16、5.【答案】B【解析】蒸馏实验中,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下进上出),冷凝效果好;开始蒸馏时,先通冷凝水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酒精灯,再停止通冷凝水。16.【答案】(1)CaCO3、Na2SO4Ba(NO3)2、CuSO4MgCl2(2)BC17.【答案】(1)11.7(2)蒸发皿(3)35 (3340 均可)(4)加热法(5)加热样品,收集试管口产物【解析】(1)根据氯元素守恒,m11.7(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3)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低于4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40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17、高而减小;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只有在3545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钠的溶解度。(4)根据氯化铵受热时分解生成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可用加热法检查氯化铵产品是否纯净,操作是: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5)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硫酸钠很难分解,将样品加热,收集试管口物质,可将二者分离。18.【答案】.(1)C(2)A.(1)D(2)苯、CCl4不能CCl4再进行萃取,直到水呈无色,将各次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不能因为酒精与CCl4互溶【解析】.材料一中,根据曲线图知,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提纯纯碱时,可以先将
18、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降低温度,大量纯碱晶体析出,而氯化钠不会析出,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以用蒸馏法分离。.(1)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D正确。(2)碘单质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且CCl4、苯与水互不相溶,故能够将碘单质萃取出来,进行分液之后得到的是碘的CCl4溶液或碘的苯溶液,属于混合物;酒精、NaCl均易溶于水,故不能将碘单质萃取出来;CCl4密度大于水,萃取时溴的CCl4层在下层,呈橙色,上层无色,是水层;CCl4与碘酒中的溶剂酒精互溶,因而无法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19.【答案】25.44%
19、7.7 molL1【解析】题中发生的反应为AgNO3HCl=AgClHNO336.5 143.5则w(HCl)36.5143.5100%25.44%,c(HCl)10001.1025.44%36.5molL17.7 molL1。20.【答案】(1)2.04104molL1(2)7.11105mol21.【答案】(1)2 molL1(2)5.6 g(3)2.24 L(4)0.25 molL1【解析】(1)n(HCl)0.2 mol,c(HCl)2 molL1。m(Fe)5.6 g。(3)V(H2)2.24 L。(4)n(FeCl2)0.1 mol,c(FeCl2)0.25 molL1。22.【答
20、案】Na2CO32HNO3=2NaNO3H2OCO2碳酸钠(或Na2CO3)Na2SO4Ba(NO3)2=BaSO42NaNO3硫酸钠(或Na2SO4)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或NaCl)【解析】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生成气体,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继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23.【答案】(1)硫铝(2) H2SO4Al(OH)3 (3)Al(OH)33H=Al33H2O,【解析】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元素X次外层有(n2)个电子,此层为L层,n28,n6,元素X为硫;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为(m5),m大于或等于5,而次外层有m个电子,则m等于8,元素Y为铝。24.【答案】(1)质量体积(2)托盘天平量筒(3)小烧杯稀释冷却至室温(4)玻璃棒23容量瓶(5)12 cm胶头滴管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相切【解析】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振荡摇匀、贴标签。实验注意事项: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转移溶液时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如果加水定容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而应重新配制;用胶头滴管定容时,眼睛应平视液面;摇匀后若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的情况,不能再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