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第十章醇和醚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 第十章醇和醚2.ppt(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4 10.4 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 醇醇的的化化学学性性质质主主要要由由醇醇中中的的OHOH决决定定,在在醇醇分分子子中中,C CO O及及O OH H键键均均是是极极性性共共价价键键,容容易易受受到到试试剂剂的的进进攻攻而而发发生生反反应应。C C上上的的H H由由于于受受到到OHOH的的影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可发生一些反应。响,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可发生一些反应。弱酸性弱酸性弱碱性、亲核性弱碱性、亲核性亲核亲核取代反应取代反应-H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H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醇的醇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下列几个部位: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下列几个部位:10.4.1 10.4.1 与活泼与活
2、泼金属反应金属反应酸性:酸性:ROH HROH 碱性:碱性:RONaRONa NaOHNaOH金属镁、铝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醇铝。金属镁、铝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醇铝。工业上制备醇钠的方法工业上制备醇钠的方法10.4.2 醇羟基的取代反应醇羟基的取代反应(1)与氢卤酸反应)与氢卤酸反应vv反应为可逆反应,如果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使生成物之反应为可逆反应,如果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使生成物之反应为可逆反应,如果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使生成物之反应为可逆反应,如果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使生成物之一从平衡混合物中移去一从平衡混合物中移去一从平衡混合物中移去一从平衡混合物中移去,都可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卤烃的都可使
3、反应向有利于生成卤烃的都可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卤烃的都可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卤烃的方向进行方向进行方向进行方向进行,以提高产量以提高产量以提高产量以提高产量.一般是采用蒸馏的方法,使生成的一般是采用蒸馏的方法,使生成的一般是采用蒸馏的方法,使生成的一般是采用蒸馏的方法,使生成的低沸点卤烃不断地从反应体系中蒸馏出来,这样卤烃的浓低沸点卤烃不断地从反应体系中蒸馏出来,这样卤烃的浓低沸点卤烃不断地从反应体系中蒸馏出来,这样卤烃的浓低沸点卤烃不断地从反应体系中蒸馏出来,这样卤烃的浓度总是保持较低的水平,反应可持续向右并趋于完成。度总是保持较低的水平,反应可持续向右并趋于完成。度总是保持较低的水平,反应可持
4、续向右并趋于完成。度总是保持较低的水平,反应可持续向右并趋于完成。酸催化使羟基质子化,减弱酸催化使羟基质子化,减弱C-O键,然后以水键,然后以水的形式离去。的形式离去。下面的反应能否顺利进行下面的反应能否顺利进行?(HF无反应无反应)Lucas试剂:浓试剂:浓HCl 无水无水ZnCl2应用:应用:鉴别不同类型的醇鉴别不同类型的醇(六个碳以下的醇)(六个碳以下的醇)练习练习:P244 2、4 SN1 机理:(机理:(2o、3o醇醇)SN2 机理机理:(:(多数多数 1o醇醇)没有重排反应没有重排反应反应按反应按SN1机理进行时,有碳正离机理进行时,有碳正离子重排。子重排。(主产物)(主产物)3-
5、甲基甲基-2-丁醇丁醇新戊醇新戊醇新戊醇与盐酸的反应的产物几乎都是重排产物。新戊醇与盐酸的反应的产物几乎都是重排产物。SN1 机理:机理:(2)与)与 卤化磷及亚硫酰氯的卤化磷及亚硫酰氯的 反应反应vv 在在在在反反反反应应应应中中中中,不不不不发发发发生生生生重重重重排排排排反反反反应应应应 (S S S SN N N N2 2 2 2),但但但但用用用用叔叔叔叔醇醇醇醇反反反反应产率较低,此时可用应产率较低,此时可用应产率较低,此时可用应产率较低,此时可用亚硫酰氯亚硫酰氯亚硫酰氯亚硫酰氯来反应。来反应。来反应。来反应。v产物中产物中HClHCl和和SOSO2 2均是均是气态,产物不用分离,
6、反应气态,产物不用分离,反应 速率大,速率大,100%100%反应。反应。10.4.3 与无机酸的反应与无机酸的反应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合成洗涤剂,可用于配制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合成洗涤剂,可用于配制各种洗发精和香浴液。各种洗发精和香浴液。十二烷基硫酸氢酯十二烷基硫酸氢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硝化甘油)硝化甘油)硝酸酯是极不稳定的物质,受热后会发生快速分解硝酸酯是极不稳定的物质,受热后会发生快速分解甚至引起爆炸。多元醇的硝酸酯是烈性炸药。甚至引起爆炸。多元醇的硝酸酯是烈性炸药。硝化甘油还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用于治疗心绞硝化甘油还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用于治疗心绞痛和胆绞痛。痛和胆绞痛。瑞
7、瑞 典典 化化 学学 家家 艾艾 尔尔 弗弗 雷雷-诺诺 贝贝 尔尔(Nobel AB,1833-1896)1859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年工厂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发明了安全烈性炸药。并于发明了安全烈性炸药。并于1876年获炸药年获炸药专利,专利,1887年又发明无烟炸药。年又发明无烟炸药。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他逝世时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他逝世时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将遗产大部分作
8、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约20万美元万美元)奖给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的奖金,即诺贝尔奖。并于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的奖金,即诺贝尔奖。并于1901年年12月月10日日即诺贝尔逝世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周年时首次颁发首次颁发。磷酸三酯常用作增塑剂、萃取剂和杀虫剂磷酸三酯常用作增塑剂、萃取剂和杀虫剂 等。等。脱水方式有两种:脱水方式有两种:1.1.分子间脱水分子间脱水 2.2.分子内脱水分子内脱水 10.4.4 脱水反应脱水反应1、分子间脱水、分子间脱水成醚反应成醚反应应用:制单醚(两个烃基
9、相同的应用:制单醚(两个烃基相同的1o 或或2o醇)醇)脱水方式与醇的结构和反应条件有关。脱水方式与醇的结构和反应条件有关。伯醇按伯醇按 SN2:醇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机理是: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机理是:SN 由由乙醇和正丙醇合成乙基正丙基醚乙醇和正丙醇合成乙基正丙基醚合成混醚合成混醚 Williamson 法合成法合成(P184)醇脱水成烯的反应速率:醇脱水成烯的反应速率:3o醇醇 2o醇醇 1o醇醇E1机理机理:(2)分子内脱水)分子内脱水成烯烃反应成烯烃反应消除取向消除取向Saytzeff规则规则H从含从含H较少的较少的-C碳上脱去,生成双键碳上取代碳上脱去,生成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多
10、的基较多的 稳定的烯烃。稳定的烯烃。1-1-苯基苯基-2-2-丁烯丁烯1-1-苯基苯基-1-1-丁烯丁烯(主(主产物)产物)注意注意:醇酸化下脱水常发生重排:醇酸化下脱水常发生重排(主(主产物)产物)氧化铝催化加热脱水氧化铝催化加热脱水由于氧化铝的再生性能好,反应过程的三废少,反应由于氧化铝的再生性能好,反应过程的三废少,反应产率也较高。常用于制烯烃和共轭二烯烃产率也较高。常用于制烯烃和共轭二烯烃(主产物)(主产物)(不发生重排)(不发生重排)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决定于醇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决定于醇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区别:试剂进攻的部位不同,进攻区别:试剂进攻的部
11、位不同,进攻-C-C发生发生亲亲核取代反应,进攻核取代反应,进攻-H-H发生发生消除反应。消除反应。1 1)醇的结构)醇的结构 醇脱水成烯的反应速率:醇脱水成烯的反应速率:3o醇醇 2o醇醇 1o醇醇试剂碱性强,溶剂极性小,反应温度高,有试剂碱性强,溶剂极性小,反应温度高,有利于消除反应。利于消除反应。2)2)反应条件反应条件-C-C上支链越多,越有利于消除反应。上支链越多,越有利于消除反应。10.4.5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常用的氧化剂:常用的氧化剂:实质:得氧或失氢的反应实质:得氧或失氢的反应在呼出气体中酒精含量达到在呼出气体中酒精含量达到0.08mgL-1(最大允许最大允许量)时,呼出的气体
12、所含的乙醇即可使仪器得出正量)时,呼出的气体所含的乙醇即可使仪器得出正反应。反应。应用:酒精测定仪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应用:酒精测定仪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对准进气孔吹气,若检测对准进气孔吹气,若检测到酒精,蜂鸣器告警,红、到酒精,蜂鸣器告警,红、绿灯同时闪烁。再过绿灯同时闪烁。再过4 4秒,秒,显示浓度数据,若浓度在显示浓度数据,若浓度在0.000.00和和0.800.80之间,仅绿灯之间,仅绿灯闪烁;若大于等于闪烁;若大于等于0.800.80,仅红灯闪烁,并伴有急促仅红灯闪烁,并伴有急促的声音报警。浓度数据保的声音报警。浓度数据保持持1515秒后仪器显示变为秒后仪器显示变为O
13、FFOFF。酒精测定仪酒精测定仪在在强烈条件下,叔醇则被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产物。强烈条件下,叔醇则被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产物。例如:例如:注意:只有伯醇和仲醇的氧化反应有实用价值,可以用注意:只有伯醇和仲醇的氧化反应有实用价值,可以用来制醛、酮和酸,而叔醇的氧化反应就没有实用价值。来制醛、酮和酸,而叔醇的氧化反应就没有实用价值。醇的脱氢醇的脱氢:注意:叔醇注意:叔醇-C 上没有氢原子,因此不能发上没有氢原子,因此不能发 生催化脱氢反应。生催化脱氢反应。多元醇的特有反应多元醇的特有反应 (P231)高碘酸或四醋酸铅氧化高碘酸或四醋酸铅氧化可用于邻二醇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可用于邻二醇的定性或定量分析10
14、.5 重要的醇重要的醇 (P229)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的产物及消耗的试剂用量。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的产物及消耗的试剂用量。-羟基醛、羟基醛、-羟基酮、羟基酮、1,2-二酮、二酮、-氨基酮及邻氨基酮及邻氨基醇等有类似反应。氨基醇等有类似反应。常 识甲醇甲醇 10ml 双目失明双目失明 30ml致死致死工业乙醇(工业乙醇(95.5%)无水乙醇(无水乙醇(99.5%)绝对乙醇(绝对乙醇(99.95%)变性乙醇(含少量甲醇变性乙醇(含少量甲醇 的乙醇)的乙醇)乙醇的生产乙醇的生产乙烯的间接水合乙烯的间接水合乙烯的直接水合乙烯的直接水合发酵法发酵法乙醇的分类乙醇的分类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15、醚醚10.7 10.7 醚醚的结构、分类、异构和命名的结构、分类、异构和命名10.8 10.8 醚的制法醚的制法10.9 10.9 醚的物理性质醚的物理性质10.10 10.10 醚的化学性质醚的化学性质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结构结构:10.7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110醚的氧原子与两个烷基相连,故分子的极性醚的氧原子与两个烷基相连,故分子的极性很小,所以化学性质比较不活泼。很小,所以化学性质比较不活泼。分类分类:按醚键所连接的烃基结构和方式不同,醚可分类如下:按醚键所连接的烃基结构和方式不同,醚可分类如下:12-冠冠-4硫醚硫醚CH3 S CH
16、3醚的命名醚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结构简单的醚一般采用习惯法命名,方法是将结构简单的醚一般采用习惯法命名,方法是将“烃基烃基名名”写在写在“醚醚”字前,字前,单醚单醚在烃基名前加在烃基名前加“二二”(但除(但除芳醚和不饱和醚外,一般可省略)。芳醚和不饱和醚外,一般可省略)。如:如:CH3CH2OCH2CH3 (二二)乙醚乙醚 若是若是混醚混醚,则按次序规则中,较大基团在后书写。,则按次序规则中,较大基团在后书写。如:如:CH3OCH2CH3 甲乙醚甲乙醚 CH3OCH2CH=CH2 甲基烯丙基醚甲基烯丙基醚苯甲醚苯甲醚茴香醚茴香醚苯乙醚苯乙醚芳醚芳醚书写时,原则是书写时,原则是先先写
17、芳基,写芳基,后后写烷基。如:写烷基。如:2.2.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结构复杂的醚,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结构复杂的醚,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方方法法是是将将结结构构较较简简单单的的含含氧氧烃烃基基作作为为取取代代基基,按按相应烃的命名方法来命名。相应烃的命名方法来命名。烃氧基烃氧基的命名:在相应烃基名后加氧即可。如:的命名:在相应烃基名后加氧即可。如:4乙基乙基2甲氧基己烷甲氧基己烷2甲基甲基2甲氧基丙烷甲氧基丙烷练练 习习1,2二甲氧基乙烷二甲氧基乙烷1甲氧基甲氧基2戊烯戊烯2甲氧基乙醇甲氧基乙醇2甲基甲基3甲氧基丁烷甲氧基丁烷6甲基甲基5乙基乙基3甲氧基甲氧基3庚烯庚烯环醚环醚(P240)碳
18、链与氧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醚。碳链与氧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醚。1,2-环氧丙烷环氧丙烷1、取代基、取代基 +环氧位置环氧位置 +环氧环氧 +母体母体 4-甲基甲基-4,5-环氧环氧-1-戊烯戊烯4,5-epoxy-4-methyl-1-pentene5-甲基甲基-2-氯氯-1,3-环氧庚烷环氧庚烷四氢呋喃四氢呋喃四氢呋喃四氢呋喃呋喃呋喃2、按杂环的音译名为标准命名按杂环的音译名为标准命名1,4-二氧杂环己烷二氧杂环己烷(1,4-二氧六环二氧六环)(二噁烷二噁烷)氧杂(噁)氧杂(噁)oxa 氮杂(吖)氮杂(吖)Azo 硫杂(噻)硫杂(噻)thia3、按杂环的系统命名法来命名、按杂环的系统命名法来命名
19、 冠醚冠醚(P242)含有多个氧的大环醚,形状似皇冠。含有多个氧的大环醚,形状似皇冠。12-冠冠-4苯并苯并-15-冠冠-5命名命名:总原子数总原子数 +冠冠 +氧原子数氧原子数10.8 醚的醚的制法制法10.8.1 醇分子间脱水醇分子间脱水 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如: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如:醇醇分分子子间间脱脱水水是是制制备备低低级级单单醚醚的的简简单单方方法法,但但只只限限于于伯伯醇醇及及含含活活泼泼羟羟基基的的醇醇,如如苯苯甲甲醇醇、二二苯苯甲甲醇醇都都易易脱脱水水成成醚醚,(仲仲、叔醇易发生分子内脱水)。叔醇易发生分子内脱水)。此此类类反反应应
20、中中,若若醇醇含含有有H,则则加加热热温温度度不不能能过过高高,否否则则会会发生分子内脱水形成烯烃。发生分子内脱水形成烯烃。该该反反应应只只适适合合制制备备单单醚醚,若若制制备备混混醚醚,则则产产物物复复杂杂(种种),产率低。产率低。通常制备通常制备混醚混醚采用的是采用的是威廉森合成法威廉森合成法。10.8.2 willimmson合成法合成法 威威廉廉森森合合成成法法是是制制备备混混醚醚的的经经典典合合成成方方法法,利用利用醇钠或酚钠醇钠或酚钠与卤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制醚。与卤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制醚。在在此此反反应应中中,RONa既既是是强强碱碱(碱碱性性比比NaOH强强),又又是是一一个个强强亲
21、亲核核试试剂剂,易易与与卤卤代代烷烷发发生生亲亲核核取取代代反反应应,但但RX若若是是仲仲卤卤烷烷或或叔叔卤卤烷烷,在在强强碱碱的的作作用用下下,倾倾向于发生向于发生消除反应消除反应生成生成烯烃烯烃而不是醚。而不是醚。如:制备如:制备甲乙醚甲乙醚和和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丁基醚的方法就有所不同。的方法就有所不同。如:如:由于由于甲醇钠是强碱甲醇钠是强碱,而,而叔卤烃叔卤烃在强碱的作用下,在强碱的作用下,易发生易发生消除消除反应生成烯烃,反应生成烯烃,而不是醚。而不是醚。叔丁基氯在强碱的作用下,几乎叔丁基氯在强碱的作用下,几乎100%的是消除的是消除产物,而极少生成取代产物甲基叔丁基醚。所产物,而极
22、少生成取代产物甲基叔丁基醚。所以制备甲基叔丁基醚应采用如下方法:以制备甲基叔丁基醚应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芳香醚制备芳香醚v制制备备芳芳醚醚时时,多多采采用用酚酚钠钠与与卤卤烷烷反反应应,而而极极少少用用醇钠与卤代芳烃的反应来制备芳醚。如:醇钠与卤代芳烃的反应来制备芳醚。如:威威廉廉森森合合成成法法是是制制备备醚醚的的经经典典方方法法,但但使使用用时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应注意以下两点:v尽量不采用叔卤烃与醇钠反应尽量不采用叔卤烃与醇钠反应(叔卤烃易消除)(叔卤烃易消除)。v制制芳芳醚醚应应用用酚酚钠钠与与卤卤代代烷烷的的反反应应(卤卤苯苯中中的的卤卤原原子子极不活泼,不能发生极不活泼,不能发生SN反
23、应)反应)。10.8.3 乙烯基醚的合成乙烯基醚的合成10.8.4 环醚的制法环醚的制法10.9 醚的物理性质醚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除甲醚、甲乙醚为气态外,大多数醚是在常温下,除甲醚、甲乙醚为气态外,大多数醚是液体,有特殊的味道。液体,有特殊的味道。醚氧原子可与水形成氢键醚氧原子可与水形成氢键,这使,这使得醚与分子量相同的醇有相似的溶解度。如得醚与分子量相同的醇有相似的溶解度。如:乙醚和丁乙醚和丁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都约为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都约为8g。醚一般只。醚一般只微溶于水微溶于水而易溶而易溶于有机溶剂,醚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有机溶剂。于有机溶剂,醚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有机溶剂。1,4二二氧氧六六环环
24、()和和四四氢氢呋呋喃喃()的的氧氧原原子子突突出出在在环环外外,更更易易与与水水形形成成氢氢键键,可可与与水水任任意意比比混混溶溶;而而大大环环多多醚醚的的水水溶溶液液既既能能溶溶解解离离子子化化合合物物,又又能能溶溶解解非非离离子子型型化化合合物物,是是一一种种常常用的有机溶剂。用的有机溶剂。由由于于醚醚分分子子中中,没没有有与与强强电电负负性性原原子子直直接接相相连连的的氢,因此醚分子间不能通过氢键缔合,因此醚的沸氢,因此醚分子间不能通过氢键缔合,因此醚的沸 点显著低于同碳数的醇。点显著低于同碳数的醇。如:如:甲醚的甲醚的b.p.=-24.9,而乙醇的而乙醇的b.p.=78.5。乙醚的乙
25、醚的b.p.=34.6,而丁醇的而丁醇的b.p.=117.7。10.10 醚的化学性质醚的化学性质醚醚的的官官能能团团醚醚键键“C-O-C”是是饱饱和和键键,醚醚的的氧氧原原子子与与两两个个烷烷基基相相连连,分分子子的的极极性性很很小小,所所以以醚醚的的化化学学性性质质较较稳稳定定,与与大大多多数数的的强强碱碱、强强氧氧化化剂剂、还还原剂都不发生反应原剂都不发生反应。醚醚在在常常温温下下与与金金属属Na不不起起反反应应,可可以以用用金金属属Na来干燥液体醚。醚的稳定性仅次于烷烃。来干燥液体醚。醚的稳定性仅次于烷烃。醚醚在在一一定定的的条条件件下下也也可可发发生生一一些些醚醚的的特特殊殊的的反反
26、应应。如:生成络合物和醚键的断裂等反应。如:生成络合物和醚键的断裂等反应。醚醚 R-O-R 的的O原子上有两个未共用电子对,它是路原子上有两个未共用电子对,它是路易斯碱,可与质子结合,在常温时能溶于强酸(如硫易斯碱,可与质子结合,在常温时能溶于强酸(如硫酸、盐酸等),形成酸、盐酸等),形成 。.10.10.1 和配位络合物的生成和配位络合物的生成-区别醚和烷烃或卤代烃区别醚和烷烃或卤代烃 是是弱弱碱碱强强酸酸盐盐,非非常常不不稳稳定定,遇遇水水则则很很快快分分解成原来的醚。解成原来的醚。利用醚的这一性质,可利用醚的这一性质,可将醚从烷烃或卤代烃将醚从烷烃或卤代烃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混合物中分
27、离出来。醚除了可与质子生成醚除了可与质子生成 外,还可以与一些缺电外,还可以与一些缺电子的子的 Lewis酸(如酸(如BF3、AlCl3、RMgX等)等)形成络合物形成络合物。如:如:10.10.2 醚键的断裂醚键的断裂当醚当醚与与浓氢浓氢碘酸碘酸(HI)共热,则醚键发生断裂。共热,则醚键发生断裂。烷烷基基醚醚与与HI反反应应,生生成成一一个个卤卤代代烃烃和和一一个个醇醇,若若HI过量,则醇会继续反应生成碘代烷。过量,则醇会继续反应生成碘代烷。芳香混醚与浓芳香混醚与浓HI作用时,总是断裂烷氧键,生成作用时,总是断裂烷氧键,生成酚和碘代烷。酚和碘代烷。醚键断裂时往往是较小的烃基生成碘代烷醚键断裂
28、时往往是较小的烃基生成碘代烷.例如:例如:10.10.3 过氧化物的生成过氧化物的生成 醚醚虽虽然然对对氧氧化化剂剂较较稳稳定定,但但与与空空气气长长期期接接触触,醚醚会会被被空空气气氧氧化化生生成成过过氧氧化化物物,通通常常是是H断断开开,插插入入氧氧生生成过氧化物。成过氧化物。v过过氧氧化化物物不不易易挥挥发发,受受热热后后容容易易分分解解发发生生强强烈烈的的爆爆炸炸。其其沸沸点点比比醚醚的的沸沸点点高高,在在蒸蒸馏馏醚醚时时,随随着着醚醚的的蒸蒸出出,过过氧氧化化物物的的浓浓度度逐逐渐渐增增大大,爆爆炸炸的的危危险险性性也也增增大大,所所以以在在蒸馏醚时不能把醚完全蒸干蒸馏醚时不能把醚完
29、全蒸干,以免发生爆炸。,以免发生爆炸。醚醚过氧化物的过氧化物的检验检验和和除去:除去:由由于于长长期期放放置置的的醚醚可可产产生生过过氧氧化化物物,使使用用时时,需需检检验验过过氧氧化化物的存在,方法是:物的存在,方法是:淀淀粉粉KI溶溶液液(试试纸纸)检检验验,若若呈呈蓝蓝色色,则则证证明明有有过过氧氧化化物物存存在在(过氧化物有氧化性,可将(过氧化物有氧化性,可将KI氧化成氧化成I2,碘遇淀粉即显蓝色)。碘遇淀粉即显蓝色)。也也可可用用KSCN+Fe2+来来检检验验,若若变变成成血血红红色色,则则有有过过氧氧化化物物存存在在(过氧化物将过氧化物将Fe2+Fe3+,SCN-与与Fe3+生成血
30、红色的络离子)。生成血红色的络离子)。除去措施:除去措施:久贮久贮的醚在使用前,用的醚在使用前,用FeSO4或或Na2SO3 等还原剂处理后方可蒸馏。等还原剂处理后方可蒸馏。贮存贮存醚时,可在醚中加入少量的醚时,可在醚中加入少量的金属钠或金属钠或 还原铁粉还原铁粉以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以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10.11.1 环氧乙烷环氧乙烷一、物理性质一、物理性质 沸沸点点11,无无色色有有毒毒气气体体,易易液液化化,与与水水混混溶溶,溶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一般贮存于钢瓶中。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一般贮存于钢瓶中。10.11 环醚环醚(P240)二、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环氧乙烷化学性质
31、活泼,在酸或碱催化下能与多环氧乙烷化学性质活泼,在酸或碱催化下能与多 种试剂反应,形成一系列重要工业原料。种试剂反应,形成一系列重要工业原料。碳链两端或碳链中间与两个氧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醚,碳链两端或碳链中间与两个氧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醚,称为称为环醚环醚。1、在在酸酸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水、醇、卤化氢水、醇、卤化氢等含等含活活泼氢泼氢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反应,生成双官能团双官能团化合物。化合物。+.2、在、在碱碱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催化下,环氧乙烷可与RO-,NH3,RMgX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开环化合物。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开环化合物。v环氧乙烷与环氧乙烷与RMgX反应,是
32、制备在烃基上一次反应,是制备在烃基上一次增加两增加两个碳个碳原子的原子的伯醇伯醇的重要方法。的重要方法。例如:例如:H2O伯醇伯醇合成合成:取代的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取代的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1)酸酸催化开环:催化开环:SN1SN22)碱碱催化开环:催化开环:3.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的应用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的应用(1)乙二醇的生产)乙二醇的生产+H2O190-220oC,2.2MPaHOCH2CH2OHO.5%H2SO4,50-70oC酸催化水合酸催化水合(2)二甘醇、三甘醇的生产()二甘醇、三甘醇的生产(P231)+HOCH2CH2OHHOCH2CH2OCH2CH2OHHOCH2CH2OCH2CH
33、2OCH2CH2OH二缩三乙二醇(三甘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甘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3)甘油的生产)甘油的生产(P232)CH3CH=CH2Cl2 500oC 气相气相ClCH2CH=CH2HOClClCH2CHOHCH2Cl +ClCH2CHClCH2OH Ca(OH)2 HClNaOHH2O10.12 冠醚冠醚 (P241)自学自学10.13 硫醚硫醚 (P242)醇小结醇小结一、醇的命名一、醇的命名*二、醇的制法二、醇的制法*三、醇的化学性质三、醇的化学性质*1.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醇羟基被卤代的反应(醇羟基被卤代的反应(HX、PX5、SOC
34、l2)3.醇脱水醇脱水(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4.酯化反应酯化反应5.氧化和脱氢(尤其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氧化和脱氢(尤其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6.丙三醇的工业制法丙三醇的工业制法醚小结醚小结一、醚的命名一、醚的命名*二、醚的制法二、醚的制法*1.醇分子间脱水醇分子间脱水 2.威廉森反应威廉森反应三、醚的化学性质三、醚的化学性质*1.盐的生成醚的分离盐的生成醚的分离2.醚与浓醚与浓HI的反应的反应3.醚中过氧化物的检验和除去方法醚中过氧化物的检验和除去方法A.淀粉淀粉KI试纸试纸 B.KSCN+Fe2+C.FeSO4或或Na2SO3 D.贮存时加金属钠或铁粉贮存时加金属钠或铁粉作业:作业:P24513,16,21钅钅 羊羊4.环氧乙烷的性质环氧乙烷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