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发展简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发展简史》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理学发展简史廖开际管理学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9 (19世纪初到世纪初到3030年代年代)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20 (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到年代到6060年代年代)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 (20 (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中后期到年代中后期到8080年代初年代初)第四阶段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企业再造时代 (20 (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到年代到9090年代初期年代初期)第五阶段第五阶段:全球化
2、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 (20 (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背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为主代表性人物:“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泰勒的科学管理代表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必须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并且要使他们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对工人的激励采取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对抗为信任,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相分开,变原
3、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要点: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工、职员与职权、纪律等管理十四条原则;管理五要素问题,其中,关于管理组织与管理过程职能划分理论,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理论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理论研究重点: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来管理。非人格化管理是指去除人为因素对管理行为的影响,让管理技术化、制度化、理性化的管理机制高度结构的,
4、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古典管理理论小结管理七项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理论丛林阶段背景:从微观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影响因素管理理论丛林:人的心理、行为等对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影响马斯洛(A.H.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赫次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D.C.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麦格雷戈(D.M
5、.McGregor)的X理论-Y理论波特-劳勒模式巴纳德(C.Barnard)为创始人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学派德鲁克(P.F.Drucker)为代表的经验(案例)学派等马斯洛(A.H.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需求、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该需求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在任何时候,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赫次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影响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指“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激励因素指
6、得到后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的因素管理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麦克莱兰(D.C.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任何一个组织及每个都代表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集合在一起的工作群体,不同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需求,主管人员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来激励,尤其应设法提高人们的成就需要。麦格雷戈(D.M.McGregor)的X理论-Y理论X理论假设:一般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工作越少越好,可能的话会逃避工作。大部分人对集体(公司,机构,单位或组织等)的目标不关心,因此管理者需要以强迫、威胁处罚、指导、金钱利益等诱因激发人们的工作源动力。一般人缺少进取心,只有在指导下才愿意接受工作,因此管理者需要对
7、他们施加压力。Y理论假设:人们在工作上体力和脑力的投入就跟在娱乐和休闲上的投入一样,工作是很自然的事大部分人并不抗拒工作。即使没有外界的压力和处罚的威胁,他们一样会努力工作以期达到目的人们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能力。波特-劳勒模式由波特(L.M.Porter)和劳勒(E.E.Lawler)合作提出,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素关系,人们努力的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自认为所需要的能力及实际得到报酬的可能性,管理者应当仔细评价其报酬结构,把努力-成绩-报酬-满足这一连锁关系结合到整个管理系统中去。费根堡母(A.V.Feigenbaum)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始于顾客,终于顾客”的思想开始引起管理界
8、的重视,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而质量好坏的评判是由顾客说了算的,因此需要首先从外部了解需要,然后实施内部质量控制,最后落脚于顾客满意”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环境关系的时代背景: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并获取竞争优势。“战略”开始引入管理界。代表人物与成果安索夫(Ansoff)公司战略(1965开战略规划的先河。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1975年)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劳伦斯与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1969年)卡斯特(F.E.Kast)与罗森茨韦克(J.E.Res
9、enzweig)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1979年)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波特五力模型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五种竞争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价值链的分析等。竞争战略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成为著名的波特三部曲。第四第四阶段段:企企业再造再造时代代背景: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企业管理标志:迈克尔.海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昌佩(J.Champy)合著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
10、宣言书(1993)企业再造的的首要任务是BPR业务流程重组,它是企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与生存活力的有效途径;BPR的实施又需两大基础,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以BPR为起点的企业再造工程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工作世界第五阶段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背景: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应用代表性成果:1990年,彼德.圣吉(P.M.Senge)所著的第五项修炼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所著的长寿公司罗勃特.奥伯莱(R.Aubrey)与保罗.科恩(P.M.Cohen)合著管理的智慧史蒂文.L.戈德曼(S.L.Glodman)等的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野中郁次郎与同事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出版的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