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过零丁洋》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006278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过零丁洋》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3年《过零丁洋》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过零丁洋》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过零丁洋》教学实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第一篇: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导入: 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却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岳飞、辛弃疾、陆游,还有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文天祥。 师:请结合注释和投影了解一下文天祥。 投影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 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 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

2、响,诗风平凡,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有文山先生全集。 补题理解诗意 师:一代名臣,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这首诗里想要向我们传达什么呢?请同学们诵读全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诗补个题目。 生读诗,思索 生:我觉得应当补上人名和时间,可是时间不清楚。我就补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补充:我知道,书注中有,是祥兴元年1278。 师:好,一位同学抓住叙事的要素补题,一位同学预习很细心。请接着。 生:文天祥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感受“叹零丁,你说说你的根据。 生:颈联有诗为证:“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说文天祥在被俘之后押经零丁洋时感叹自己孤苦伶仃。 生: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 师:结合诗句说说

3、看。 生:“干戈寥落四周星。兵器稀有,兵力薄弱,与元军苦苦抗战四年,最终兵败被俘。 师:“寥落书注说明为“稀有。你们能说说带有“寥若的词语吗? 生思索,查词典 生:查到了!“寥若星辰,意思是稀有得就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师:同学们,抗元的人就像早上的星星一样稀有,可叹!南宋朝廷始终就有主战派和主降派在抗争,此次兵败,元军统帅张弘范威胁利诱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可赞! 生:老师我可以在同学们的基础上补: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叹零丁有感作诗。 师:“有感作诗好!还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生:惶恐!他在惶恐滩头心情恐慌。 师:对啊,

4、惶恐滩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特别险恶。 生:以死明志,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都有一死,只留下一颗炙热的丹心光照史册。 师:那你们读读题目,看有什么不妥呢? 生读 生:我觉察“叹零丁与“有感有冲突。“有感包含“叹零丁感受,但诗中还有其他情感。 师:你很敏锐!好,我们再齐读补好的诗题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板书。 师小结:同学们着重抓住文天祥起兵抗元的个人阅历和兵败被俘后的感叹,以及他说明的至死不屈的决心补题。有思索,有创意。 探讨英雄形象 我们一起来激情朗读我们合作创作的题目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有感作诗,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师生激情诵读诗歌 师:如今你在诗中又

5、读到一个怎样的文天祥呢? 生:我读到了一个至死不屈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面对生死,无所畏惧。 生:我读到了一个饱经风霜、身世坎坷、又有一颗赤胆忠心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可是为了反对侵略,保家卫国,他走上了战场。我在资料上查到,他听到元朝派出大军,要歼灭南宋,他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招募起了3万壮士,组成义军进行抗元。 师:你预习真的很认真。很会搜集资料,并学有所用,令人佩服。接着 生:我读到了一个能文能武的的文天祥。他饱读诗书,中了进士,留下了很多诗文。他还带兵抗元,指挥战斗。 师:诗中提到他自己读的什么书? 生:一部儒家经典。 师:儒家的代

6、表人物和经典的作品你们知道吗? 生: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孟子。 师:孔子和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生:孟子有“杀身成仁之说。孟子提倡“仁。 师:对,在孔子提出“杀身成仁的基础上,孟子也提倡“杀身成仁。核心是两个字:“仁和“义。好,接着。 生:我读到了一个爱国的文天祥。祖国山河裂开如风中柳絮,飘忽不定,个人身世如雨中被打的浮萍,漂泊无依。但是他照旧毫不屈服,慷慨就义。 师:好。你从颔联中读到了当时的南宋朝廷危在旦夕、文天祥自己家破人亡。国破家亡之际,他的最终选择凸显了他的爱国情怀。颔联描写得多形象啊,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方,把国家命运比作风中柳絮,自己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特别凄惨。 师:唐代薛涛有

7、咏柳絮诗句: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柳絮,无情之物啊。而浮萍呢?“漂泊浮萍本无根。无根之物啊。 师:同学们,你们读出了一个英雄的文天祥,他就像神一样光照史册。可是,他还是人啊,一个一般人应当有的情感他有没有呢? 生:有,他也惶恐,他也感叹孤苦伶仃。 生:他巧用地名,将地名与自己忧虑担忧的心情奇异结合,对仗特殊工整。 师:很棒!这一联已经成为经典。诗人回首当时兵败江西,从惶恐滩撤离,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形势特殊险恶,再看今日被俘,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自己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真是无限悲苦。诗人将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8、。你们能读出这种悲愤吗? 生:“说惶恐和“叹零丁要重读。 师:请你读一下。 生朗读情感饱满,重读部分语速缓慢而拉长。 师引导同学们动情共读颈联与尾联。 探究英雄缘起 师:好!我们通过探讨和朗读感受到了英雄身上也具有一般人的情感:他惶恐!他也感叹!同学们,这就是人的本性。他是人而不是神!可是正是因为他是人,他却做出了至死不屈的壮举,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思索,摇头 师投影: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击元兵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日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

9、 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诵两遍。 生举手:我觉察文天祥深受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影响,他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生:他以天下事为己任,不能救国家和百姓于危亡之中,他深感屈辱,曾经想用自杀来说明心志。 生:他对国家充溢感情,就义之前还面对南宋朝廷百拜,心中只有国家,他不愧为民族英雄! 师:同学们,你们如今理解文天祥吟诵的千古名句了吗?他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就让英雄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请记住这是文天祥用生命谱写的赞歌!请齐诵:人生自古

10、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是我个人最满足的:自创问题。第一:探究英雄文天祥;其次:探究英雄人性的一面;第三:探究英雄性格形成的缘由。即从“英雄一般人英雄,三步探究,追寻英雄缘起,了解儒家文化对文天祥的影响,进一步体会文天祥的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爱国豪情。 整节课是根据我校的教学要求设计的,即授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留下15分钟是随堂检测。要求老师少讲一点,积累学问,训练思维,探讨规律,培育实力,一课一得。我知道诗歌教学突破重难点的途径有很多,训练的方式也多样。我这节课主要就是引领学生感受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同时带着学生探讨英雄形象背后的多元性格,更突出英雄的宏大之处。我这

11、节诗歌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结合作者阅历和创作背景,以及诗歌内容,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县初级中学。 其次篇: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济源市试验中学 张惠玲 过零丁洋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5课,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育学生赏析诗词的实力、陶冶情操,增加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酷爱之情。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表达了“激情导入预习展示朗读感知研读欣赏拓展延长自主学习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实录。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师: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许多鲜活的面孔出如今我们的眼前,秦始

12、皇挟强弩而平六国,开疆拓土,雄极一时。记住他,是因为他的霸业。霍去病,率铁骑驰骋沙漠,荡平匈奴,扫清寰宇。记住他,是因为他的应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记住他,是因为他的忠贞。而有一个人,我们确定也会记住他,因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铮铮誓言。他就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大屏幕展示课题生:文天祥。师:今日我们共同学习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预习成果,学生展示 师:关于文天祥,你知道多少呢? 生: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末年宏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师:你的展示让大家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谁来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呢? 生:1275年,元军

13、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保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关心,流亡至通州,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倒戈,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在柴市沉着就义。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其次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14、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作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读一下。 生读。 三、朗读课文,诗意译文 师:诗歌贵在朗读。下面请同学们倾听老师的朗读,留意字音、节奏、感情。师范读 生鼓掌。 师:请同学们练读三遍。生练读三遍。师:谁来展示一下? 生读。 师:读得字音精确、节奏恰当,有点感情。谁再来展示一下? 又一生读。生评价后全班齐读。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谁来把诗的大意来翻译一下。 生:“艰苦的生活阅历是从读书做官起先的,以薄落的兵力与元军苦战四年。 师:“同学们,诗的语言是华美的,我们这样翻译已经不能表现诗的意蕴了,我想用诗意的语言来表现诗的意蕴。如

15、何翻译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1正确释字,诗意扩充。2语言凝练、尽量押韵。我特意再次提示文章的韵脚那几个字要放到诗意翻译的句子的后面。生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诗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溢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四、字斟句酌,品尝赏析 师:请同学读首联,然后思索: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事? 生: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 师:文天祥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其次年在殿试中,被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状元。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马上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抗元,次年与元军讲和时被扣留。元方多次劝降,文天祥至死不屈,只好将他押解北

16、方。 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生:“辛苦、“寥落。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生: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变更南宋王朝的命运。 师: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全力以赴,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可以这样说,作者心中充溢 学生抢着说出了悲苦。 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当怎样读? 生:读得感情充分,读出一种悲苦的味道。生读。 师:诗的首联仅用14个字就把作者一生的阅历的悲苦淋漓尽致的写了出来,语言凝练概括。你认为鉴赏诗歌还有哪些方法? 生回答:字词品尝、修辞手法、情感体会。师:你最欣赏诗的哪一联?请任选一个角度进

17、行赏析。我们以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沟通赏析。 老师巡回指导。师:哪组来展示? 生:山河裂开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比方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力和身世的惨淡。 师:为什么山河裂开像风飘絮呢? 生: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裂开,南宋王朝覆亡在即,所以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师:老师很想说,在那时那地,元兵的铁骑在南宋的土地上恣意的践踏,南宋的大好河山处处受元兵蹂躏。 师:浮萍是什么?它与柳絮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方向。 师: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国家将亡,自

18、己身陷敌手,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诗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用比方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力和身世的惨淡。师:那么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国破家亡的哀痛。 师:假如说首联是悲苦之情,那么颔联就是同学们说的哀痛之情。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生:语调消沉,语速要慢。师:你能来试试吗? 师:语速还要慢一点,再来一次。好,这一次真的读出了情感。师:哪一组赏析颈联? 生:这一联可以看出国家产时的形势险恶,个人境况危苦。师:两个惶恐和零丁一样吗? 生:第一个惶恐是惶恐滩,其次个惶恐是心情,第一个零丁是零丁洋,其次个零丁是孤苦伶仃。 师:诗人在惶恐滩

19、和零丁洋都阅历了什么? 生: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被俘被押解到零丁洋。师:“说惶恐表示自己当时对国家举步维艰的忧惧担忧。“叹零丁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深感孤苦零丁。其时,当时诗人真正是家破人亡,妻子,女儿背元兵俘虏做宫役,诗人说自己是雨中萍,其实,我感觉诗人境况比水中萍更坏。看来同学真正读懂了作者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织在一起,回首当时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要留意,“说惶恐、“叹零丁应重读,读出重音。 师:虽

20、然国家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但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宁死也不屈服,报定了必死的决心。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尾联!(师生齐读尾联。)师: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生:誓死报国的精神。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 师:假如前三联分别用悲苦哀痛悲愤来读,那么尾联应当是悲-拖长声调。生:悲壮。 师: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当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生:由悲愤转为激扬,由压抑转为高亢。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感。 师:人固有一死,为挽救祖国而死,一片爱国的丹心将永垂史册!这慷慨激扬的两句诗激励了多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

21、,千古壮歌。让我们全班朗读,用心读出诗人的爱国心曲。学生集体朗读。 师:通过我们的反复朗读,大家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学生集体背诵。 五、拓展延长,厚实底蕴 师: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慷慨悲壮、气吞山歌。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请同学们说说 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生:人不行有傲气,但不行无傲骨。徐悲鸿 师:你还知

22、道哪些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吗? 这个地方学生说的很具体,也很好,我就不做记录了。 六、归纳方法,课后自学 师:学无定法,贵在有法。我们回顾一下学习这首诗的方法,师带着学生回忆归纳诗词学习方法,明确为:朗读理解赏析积累,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用此方法课下学习山坡洋潼关心古,同时大屏幕出示学习提示:“朗读读出情感,理解内容,赏析名句,积累背诵。 教学反思: 1、我认为本次讲课自己不惊慌,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教学,一改以往照搬教案,不能灵敏应变的旧习。尤其到了最终,当自己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自学时,立即把它留为作业。看到金梅主任会心的一笑,我感觉不拖堂就是好。 2、老师留意学生的整体的参与度,留意学生

23、全程参与,从课堂学生活动状况看,学生发言主动,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有发言的机会。 3、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反复朗读成诵,表达诗歌的朗读教学。而且,在朗读环节,师生互动效果特别好,真正表达以学生的进展为主,并在具体的范读中。老师不仅帮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更教会学生学会朗读。当然,学生也是很懂事的,当我范读完后,孩子们热情的掌声给我很大的鼓舞。缺乏之处: 1、课堂语言不简洁,不凝练。自己为了彰显语文老师的文采,细心编写了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等,孰不知课堂时间有限,哪有那么多时间给自己呀?对比社民,我的导语用了1分钟,她才用了1秒钟。这就是一个对比。 2、点拨、引导实力有待提高

24、。也不知为什么,课堂上自己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总害怕有人不懂,于是,自己确定重复一遍,说明一下才安心。缺乏奇异的点拨和引导。对比社民,人家三言两语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费了半天的力气。 3、个人底蕴需要提升。想想一个语文老师,没有深厚的底蕴,怎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呢?扪心自问,从教这么多年来,自己读了多少书?因此,多读书,多积累,多写作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堂教学的征途上,我将一如既往的磨砺自己。 第三篇: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裂开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25、留取丹心照汗青。 填写诗句。 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自己的抗元阅历,表达忧愤之情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文天祥崇高气节的诗句是。“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的理解。 像文天祥一样有骨气,正确对待生死的历代名人志士还有不少,请你再举两例说明。.你还能写出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像的透着铮铮铁骨的名句吗 ?、诗中其次联,运用比方的方法,将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力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方。、赏析文天祥过零丁洋并答题。 “起一经和“四周星六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二是。“风飘絮与“

26、雨打萍六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说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说明自己以死明志、杀身成仁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诗中奇异运用比方抒发忧国伤怀的句子是:。、尾联中的汗青指的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的主题,侧重于抒发的感情。、对句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赏析。 1内容: 2表示手法:1 3思想感情: 4在文中的作用: 9、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山坡羊潼关心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义踌躇。难受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

27、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心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给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缘由是“宫阙万间都做了 土。 2、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4、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如聚,山峰聚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地之意。 B、“

28、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是 几朝都城,可作者眼下只剩下一片凄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外表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干脆提到斗争,然而历代 改朝换代的斗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作者通过怀古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与怜悯,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概雄浑,感 情深厚。 5、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6、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 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7、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 8、以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篇有三层,前三句写景,中间四句抒情,最终两句争辩,构思严谨。

29、B、开篇从景色落笔,巧用比方,以壮美的河山衬托自己对祖国河山的酷爱之情。 C、中间四句是诗人缅怀历史陈迹发出的感叹,蕴含着借古讽今之意。 D、篇末一语破的,指出封建帝王的兴亡胜败,都只会给人民带来苦痛和灾难,表达了对民 间疾苦的怜悯。 9、全曲有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道诗是已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 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终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潇洒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哀痛的,毕竞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

30、,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快乐的,终归自己逃 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来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呤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袤天际。这两 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衬托,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说明自 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方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争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斗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 盼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志向了,令人叹可惜。 这首小诗将政治理想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

31、将抒情和争辩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 困难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练习: 1、己亥杂诗这首诗将_ 和_ _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争辩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困难的感情。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前两句中的“_一词干脆描写了诗人的心境。成为龚自珍一生精神写照的句子是。此句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仍关切国家前途和命运。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诗人以比方。“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现了诗人想接着为效力的思想感情。今日常用来比方。 3、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作者哪些困难的情感? 4、读了本诗,你对人生的价值有哪些思索? 5、“落红不是无情物,

32、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6、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际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说明作者要为培育下一代做出牺牲。 7、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方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

33、明;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强壮生长,接着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接着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8.请谈谈你对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 9、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四篇: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裂开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照旧惶恐,零下

34、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胁利诱,最终沉着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相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行避开,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

35、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缺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特殊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坚决果断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扬的力气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表达,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说明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间景。 怀旧空吟闻笛

36、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激昂精神。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切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心集权,主见抵抗入侵之敌,反对腐化,怜悯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

37、津。他宠爱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方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对时政指责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记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

38、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始终喜闻乐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如今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

39、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一份难得的沉重-山坡羊 潼关心古赏析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心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奇异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为此景所动,“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概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

40、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万千味道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难受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里作家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难受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生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行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斗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元史张养浩传

41、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全部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退隐,对于张养浩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国家需要他时,百姓有了灾难的时候,他不顾自己年已六十,仍坚决果断地自告奋勇,他不再为个人的命运忧虑,不再为官场的险恶所吓倒,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民于灾难的路途。他的感情与思想一下子便从“五柳庄的桃花源里跳了出来,全身心地倾注到对国家与民众的责任上。救灾期间,他“亲登华岳哀痛雨,自舍资财挽救民,“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赢得了“满城都道好官人()的美誉,并且,他一路写下了许多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优秀之作,其中用曲调写下的九首怀古曲

42、,成为不朽之作。这九首曲中,最知名的是潼关心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难受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于作者目睹了人民的灾难,故而在路经潼关之时,追古抚今,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难,对壮丽之景、帝王功业,并无赞美之情,而是将历史的兴亡与百姓的灾难联系了起来,表达了深刻的主题。特别是最终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争辩结尾,发表了自己的历史见解,发聋振聩,说明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从而一语道破地指出了封建政权与宽阔人民的根本对立性。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曲家之手,往往尤重小令。盖小令一阙中,要具事之

43、首尾,又要言外有余味,所以犯难,不似套数可以任我铺排也。张养浩的这只曲子,虽寥寥数语,却高度概括,精警深刻,醒人耳目。的另一首骊山怀古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骊山回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以“骊山怀古为题,回顾了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衰交替,最终以“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结尾,显示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多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宝都化为灰烬,今日的赢家把输家的一切付之一炬,那么谁能保证他不是明天的输家呢?如此看来,这输输赢赢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剧烈而又冷静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燃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北邙山怀古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作者的兴亡之感: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