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控制观的案例教学体系设计.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0003364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过程控制观的案例教学体系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过程控制观的案例教学体系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过程控制观的案例教学体系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过程控制观的案例教学体系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http:/ 基于过程控制观的案例教学体系设计基于过程控制观的案例教学体系设计 郝云莲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00160)E-mail:摘摘 要:要: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意的操作将导致案例教学法流于形式,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才能使案例教学法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关键词: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过程控制,体系设计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意的操作将导致案例教学法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使案例教学法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1.心理学研究成果心理学研究成果 新近管理研究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以系统科学理

2、论为指导,尤其是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研究社会经济、企业竞争、股票金融等问题,在欧美许多国家的管理实践中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理论上来说,这是系统科学和管理理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从实践上来说,是人们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复杂性问题的需要;而从方法论角度上来看,则是不同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综合体现。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1,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专家掌握专业领域的丰富知识,新手只具备必要的知识;第二,专家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并获得了丰富经验,经验又进一步丰富了知识,新手未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第三,专家和新手的知识结构特征不同。专家记忆中的知识

3、结构是专家运用专业知识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整合的结果,因此专家能更快捷有效地解决问题。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经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其次,只有经过深度思考才能对知识进行整合,因此思考是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2.案例教学法的实质与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质与特征 2.1 案例教学法的描述案例教学法的描述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2,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及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工作作

4、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2.2 案例教学法的实质与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质与特征 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借助案例提供的实际问题与信息,引领学生运用必要的知识,在短期内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其获得最初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与丰富,借以形成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呈现真实问题情境的案例。要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案例能够呈现真实的问题境。问题情境是指出现在学生面前并使其感到不了解或无法解决的那种情况。问题情境促-1-http:/ 使学生支积极思考,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情境就不会

5、引起问题解决1。2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有意识的经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最终形成结论1。因此在案例中问题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不是给定的,这是其一;第二,案例来自于实际生活,人们在现实中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总是依世界观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最终形成的解决方法没有标准答案;第三,现实中人们的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然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在决策时一般是基于对未来的某种假设,由于这种假设因人而异,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结论也就不存在正确与否。因此,案例教学应当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形成结论的正确与否。只有学生亲自经历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形成有意

6、识的经验,才能对知识进一步整合。3知识的整合与主动反思。知识的整合取决于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思考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的不协调引起3,这种不协调包括个人知识与经验的冲突以及不同个体(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一般通过讨论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思考。3.案例教学体系设计案例教学体系设计 基于以上对案例教学本质的认识,在对案例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时,应着重使学生经历案例中问题解决的过程,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努力思考、整合知识并形成最基本的经验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1 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择 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使其经历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一定的标准。第一,所选择的案例首先应当呈现问题的情境,引

7、起学生兴趣,因此,要求案例情境通过描述真实故事的形式来呈现,其中人物、时间、地点、事件都是案例中不可缺少的成份。人物的描述,有助于学生将自己当作其中的当事人来考虑其中所面临的问题;时间和地点的描述,有助于学生了解当时案例的社会经济背景,以便于为问题的解决确定合理的假设;事件的描述更是呈现问题情境的核心。目前的案例教材中,哈佛的 MBA 教材都能够呈现问题情境。而国内的教材多数是对过去事件的一种描述,缺乏问题情境的呈现。第二,选择难易适中的案例。案例的选择要考虑教学对象知识背景,对于本科生而言,过于复杂的案例,将导致他们学习兴趣的下降。难易适中的案例有利于案例学习的深入进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经历

8、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至于半途而废。第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数领域的实际决策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而在大多数的课堂学习中,数据的筛选、分辨以及分析作为一项基本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第四,不确定性存在。许多理论成立的前提是对客观环境的一种确定性的假设,但是在实际中,这种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学生除了学习假设条件下的理论外,还要接受现实中的不确定性,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因此所要求的实际案例不应该存在确定的答案,同时存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引导学生与实际联系并进行周密思考。第五,要求案例能覆盖多个知识点,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达到整合知识的目的。3.2 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 案

9、例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课堂讨论环节,课后撰写案例报告环节。三个环节分教师和学生任务有所不同。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宗旨是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2-http:/ 程度,促进学生思考,独立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课前准备环节。首先教师应选择案例,选择的案例依据案例选择的标准进行。其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适度引导。科学适度的引导是指对学生的引导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既能保证讨论方向的合理性,又能控制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控制引导的范围,保证学生能提出多种不同观点,形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讨论与深度思考。因此,建议教师有选择地参加学生的课前讨论,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并对其进行适度的指导;学

10、生对案例的熟悉和讨论准备,该环节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课堂讨论环节主要指组与组之间,以及全体学生之间针对案例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讨论进行引导,把握案例讨论的主题,以免讨论跑题或主题过于分散。另外,要将课堂讨论引导为研讨的性质,促进大家的思考,避免彼此各持已见的无意义的争吵。要避免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的讨论。在这个环节中允许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点,与此同时,教师可能会面对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该环节在充分体现学生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与评价。课后由学生小组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报告的最后定稿经历

11、了课前思考,课堂讨论与思考,以及课后思考的过程,得到的结论可能与最初的结论有很大的不同。受个体因素的影响,案例分析报告的结论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对案例报告进行评价时,必须而且只能根据分析过程中逻辑的严密性、数据采集的充分性、数据处理方法的可靠性等对案例报告进行判断,而方案本身的正确与否是靠实践来检验的。3.3 教学组织教学组织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较综合的案例,一个人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要求多个同学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这是案例教学采取小组学习方式的原因之一,另外,小组学习可以引起讨论与争辩,促进同学的思考。教学组织设计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员参与案例教学,使讨论广泛深入并使学生

12、思考更有效。1.小组的划分方法 然而怎样来划分小组呢?在实践中运用了几种划分小组的方法,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第一种,随机分组法,又叫扑克牌分组法,这种方法是让同学们随机抽取扑克牌,同一组数的同学组成一组。这种方法分组简单,并能促进不熟悉的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了大家的沟通能力,实际上模拟了一个同学刚参加工作后如何与不熟悉的团队沟通与协调。这种分组法的缺点是受学校管理制度(比如男女宿舍的管理制度)的影响,课前课后的组织比较困难,由此也导致了搭便车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种,自愿组队法。这种方法是自行组织团队,优点是比较容易沟通、协调和组织,模拟了团队创业的组织形式。它的缺点是优秀的同学可能比较集中,案

13、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只能涉及较小的范围,而不能扩大到全班。第三种,教师指定与随机分组相结合。这种分组方法是由教师指定案例小组组长或学生自荐为小组组长,小组组长必须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素质,有探索问题的兴趣。确定小组长后,其余的同学自愿组合。这种分组方法结合了前两种分组方法的优点,使搭便车的现象减少了许多,提高了大家参与的程度。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比较了解的基础上。2.每组人数的确定 在实践中,每组人数采取过 7-9 人/组,23 人/组,以及 45 人/组,79 人组的小组-3-http:/ 组织比较困难,因此,很难进行高效的讨论组织。23 人组的小组,不能保证每组有合适的组长人选,因此,有效的讨

14、论以及全员参预的有效程度会受到较大的影响。45 人组的组织比较容易,组长也较容易确定,因此,根据所选案例的大小,采纳 45 人组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以上只是个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不是最佳的方案。在实践中,影响每组人数的最直接因素是组长人选的多少,如果组长人选较少,不得已划分较大的组是很可能的。如果组长人选较多,也不宜将组划分得过小,比如 23 人组。无论哪一种划分方法,只要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搭便车的现象就不可能杜绝。3.班级规模的确定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讨论时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效果的重要因素。哈佛工商学院认为每个班级以 15 人最为恰当。法学院则认为每个班级以 20 人为宜。从本学院历来案例

15、课的班级规模来看,最大时达到 90 人,最少时也达到 50 多人,实践表明,这种规模的班级案例课的效果不理想,因为教师不能顾及到所有的同学,因此许多同学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4.教学过程组织 首先,案例提前 1 周发放给每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都精心准备,并对准备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形成初步结论。教师参与并指导个别小组的课前讨论,只作个别指导,是防止大家依赖教师,观点趋同,难以形成讨论的局面;其次,课堂讨论开始前,随机抽取学习小组对案例进行分析报告,以引起整个案例讨论的开始,被抽取的小组不只一个,其中要包括被个别指导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全员参与,并记录各组参预讨论的情况,对于不能全员

16、参与的小组成绩会受到影响;最后,结合初步结论、课堂讨论情况以及其后反思的情况撰写案例报告,案例报告的结论与初始结论有可能不同。至此,一个教学循环结束。3.4 成绩考核成绩考核 案例教学不注重学习的结果,而注重学习的过程,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不采取结课考试形式,而是根据平时学习情况进行全过程多元化考核-对学生学习的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考核并计算加权平均成绩,案例讨论环节、课堂讨论环节、课后案例分析报告成绩分别占 30 分、30 分和 40 分;考核的内容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表达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教学环节考核依据不同,讨论准备环节的考核依据是案例讨论

17、准备稿,课堂讨论考核依据是各组讨论时参预程度、讨论的质量及是否全员参预讨论;案例报告撰写环节考核依据是案例报告撰写的质量以及是否有创新。-4-http:/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伍新春 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超 关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http:/ 3王千倖案例教学法 http:/jade.math.ncue.edu.tw/math92206/teach/teach3.htm A Design of Case Teaching System from the View of Process Control HAO Yunlian Tianjin Polytechn

18、ic University,Tianjin,China(300160)Abstract The major purpose of case method is to heighten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However case method will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by handling willfully.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ystematic design on case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reach the teaching purpose.Keywords:Case Method;Process Control;System Design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