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二次修订》政策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二次修订》政策解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绵阳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第 第二次修订)政策解读(送审稿)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绵阳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第 二次修订)(以下简称预案),该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 内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等工作。预案对突发地质灾害进行分级,按突发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4 个等级,并提出了分级应对措施。发生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和灾情,由市政府报请省政府进行应对,在国务院、省政府的指导 下开展工作;发生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由市政府负责应对; 发生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由事发地县(市、区)、乡(镇) 政府负责应对。当地质灾害超出县
2、(市、区)、乡(镇)政府应对 能力的,县(市、区)、乡(镇)政府做好先期处置的同时,立即 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提供支援或者负责应对。涉及跨县(市、区)、乡(镇)行政区域的,县(市、区)、 乡(镇)政府做好先期处置的同时,立即报请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 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应对,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 府负责应对;必要时由市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一响应支援。涉及跨 市行政区域的,超出市政府应对能力的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险情和灾 情,在做好先期处置的同时,报请省级层面协调支持和组织应对, 并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预案将应急响应分级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 及。当发生
3、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巨灾大难诱发的社会关注 度特别高、危害特别大的次生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由市指挥部办 公室提出启动建议,市指挥部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启动 一级响应。同时按规定程序报省委、省政府和省应急委、省地质灾 害指挥部办公室,并按上级要求开展后续工作。启动后按程序向社 会公布。当发生大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巨灾大难诱发的社会关注度 高、危害大的次生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由市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启 动建议,市指挥部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启动二级响应。 同时按规定程序报省委、省政府和省应急委、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 公室,并按上级要求开展后续工作。启动后按程序向社会公布。当发生中型
4、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灾害诱发的社会关注度较高、 危害较大的次生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跨县(市、区)的、超 出事发地县(市、区)应对能力的小型突发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 发生地质灾害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重大活动举办、重要会议召 开等敏感时期的小型突发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由市指挥部办公室 提出启动建议,报指挥长同意,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同时按规 定程序报省委、省政府和省应急委、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启 动后按程序向社会公布。当发生小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时,由事发地县(市、区)立 即启动四级响应。市级层面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综合研判确定是否启动响 应和响应级别。县(市、区)和乡(镇)要结合
5、本地实际,科学设 置本级响应级别和启动条件,原则上应满足逐级提升响应、分级承 担任务的总体要求。如何预防地质灾害?预案首先提出了 8个防灾措施,即: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 治方案、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落实驻 守技术支撑队伍、做好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整治 力度、进行全覆盖培训提升防灾水平和避险能力、适时派出工作组 开展督导检查。同时,预案要求各级自然资源、气象部门负责收集、整理 与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开展地质灾害中、短 期趋势预测,对未来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出评估,提出预防或应 急措施建议。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 各部门
6、间的信息共享。各级自然资源、气象等负责部门设定地质灾 害预报预警指标,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相关区域进行地质灾害气 象风险预警和短临预警。预警级别从低到高分别为四级、三级、二 级、一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在预警信息发布上,预案明确,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突发 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空间范围和风险等级等。各级地质灾害 指挥机构应加强预警信息管理,建立预警信息共享发布机制,实现 预警信息的权威统一发布,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预警信息发布后,预警区域内的当地政府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 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 任人、专职监测员和该区域内的群
7、众;相关防灾责任人和当地群众 要对照“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 范应对工作;坚决按照“上游预警、中游监测、下游转移”的工作 思路,严格执行“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的刚性要求,全面落 实“六早六撤” “早撤快跑”的经验做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如何应对地质灾害?预案提出,发现或接报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乡(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及企事业单位应立即向当地基层自治组织和群众示 警,同时向县级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报告情况。事发 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应及时将地质灾害相 关信息向上级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应急部门报告,每级上报时限 不得超过1小时,必
8、要时可先越级上报再逐级上报。当发生有人员 伤亡的地质灾害时,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应急部门应 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掌握情况,分别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市自然资 源和规划局、市应急局电话报告或通过紧急信息报送渠道报告,并 在事发1小时内书面报告相关情况。发生较大以上灾情时还要按程 序逐级上报,市委、市政府对报告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执行。 信息报告应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做到“首报要 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地质灾害发生后,事发地县(市、区)地质灾害指挥部和乡(镇) 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组织干部群众避险转 移、自救互救,迅速采取排险措施,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
9、,设立明 显警示标志,组织受灾害威胁区域的人员避险转移,组织抢险救灾 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和医疗救护,并按规定做好情况报告。市指挥部 办公室迅速调度了解灾情形势,提出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建 议,组织支援力量进入预备状态,并按规定做好情况报告。市指 挥部各成员单位迅速按照本单位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先期处置, 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并通报市指挥部办公室。预案提出了 n项应急处置主要措施,分别为:开展人员搜 救、抢修基础设施、组织避险转移、开展医疗救治、加强气象风险 预警预报、开展灾险情监测与研判、开展灾险情调查评估与报送、 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安置受灾群众、维护社会治安、做好新闻宣传 与舆情应对。预案还从队伍与装备保障、物资保障与避灾场所、技术保 障、通信与信息保障、资金保障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应急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