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75234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0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代码:510204二、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四、职业面向(一)服务面向表1服务面向所属专 业大类(代 码)所属专 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 书或技能等 级证书举例电子信息(51)计算机类 (5102)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 务业(65) 广播、电 视、电影和 影视录音 制作业(87)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 人员(2-02-10-03) 技术编辑(2-10-02-03)剪辑师(2-09-03-06)

2、动画制作员(4-13-02-02)内容编辑 视觉设计 创意设计UI设计 网页设计 室内设计WEB前端开发数字媒体交 互设计(1+X) UI设计师 平面设计师 WEB前端开发(1+X) 影视剪辑师表4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 学期周学时总学 时学分考核理论课时 /实践课 时实践 比例创新创业43322考查32/00%哲学与人生43301.5考查22/826. 67%中国传统文化22281.5考查28/00%信息检索43301.5考查30/00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3301.5考查22/826. 67%2.专业(技能)课程表5专业基础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 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 方式理论

3、课时/ 实践课时实践 比例设计基础13422.0考试22/2047.62%图形图像处理25704.0考查36/3448.57%C#语言程序设计23422.0考查22/2047.62%HTML5网页设计基础23422.0考查22/2047.62%数字绘画(CDR)33301.5考查16/1446.67%WEB前端开发54603.0考查30/3050.00%广告创意与设计54603.0考查30/3050.00%表6专业核心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 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考核 方式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实践 比例三维软件基础 (3DMAX)38603.0考查30/3050.00%网页设计与制作38804.

4、0考查40/4050.00%界面设计46784.0考试40/3848.72%影视编辑与制作 (PR)48643.0考查32/3250.00%影视后期效果应用 (AE)54603.0考查30/3050.00%交互设计54603.0考试30/3050.00%设计构成54603.0考查30/3050.00%Unity引擎基础66362.0考查18/1850.00%表7专业实践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周学时总学学考核理论课时实践学期时分方式/实践课 时比例入学教育与军训13w603考查15/4575.00%计算机应用基础实 训12w402考查0/40100.00%图形图像处理综合 实训23w603考查0

5、/60100.00%HTML5网页设计项 目实训122w402考查0/40100.00%网页设计与制作项 目实训142w402考查0/40100.00%影视编辑与制作项 目实训42w402考查0/40100.00%三维设计项目实训43w603考查0/60100.00%数字媒体综合实训55w1005考查0/100100.00%毕业设计与答辩64W804考查0/100100.00%顶岗实习3,624w20010考查0/200100.00%表8选修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开设 学期周学时总学 时学分考核 方式理论课时 /实践课 时实践 比例计算机应用基础14563考试30/2646. 00%计算机专业英语

6、23301.5考查16/1446. 67%计算机网络安全23301.5考查30/1447. 62%摄影摄像基础34402考查20/2050. 00%移动H5贝囿制作33392.0考查26/2448. 72%网页特效 (JavaScript)43392.0考查20/1948. 72%三维动画设计与制 作(3DMAX)46784考查40/3848. 72%新媒体运营43392.0考查20/1948. 72%数据库基础52301.5考查16/1446. 67%VR设计与制作52301.5考查16/1446. 67%数字媒体产业前沿64241.0考查12/1250. 00%增强现实应用设计 (AR)6

7、4241.0考查12/1250. 00%毕业设计指导66362.0考查18/1850. 00%(二)课程简介1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思想道德与法治(54学时/3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政教育的主 渠道和主阵地,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 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培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 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 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主要内容:认识新时代;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

8、的“三观”;坚定理想信 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学 生讨论观摩;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思想境界;利用职教 云等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 进行评价。(2)思想和体系概论(72学时/4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帮助学生学习思想和体系 的基本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 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梦

9、的伟大实践中。主要内容:以中国化为主线,以坚持和发展为主题,以为重点。着重讲授思 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教学要求:以教材为根,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关注社会热点、 解答学生疑点,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学习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 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利用职教云、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辅助常规教学方 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 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3)形势与政策(32学时/2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形势,

10、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 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国际 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帮助学生牢固 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要内容:紧密围绕学习贯彻,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重点 讲授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生动实践。重点包括全面从严 治党形势与政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 与政策等专题内容。教学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11、手段, 开展专题式教学。成绩考核以提交专题论文、调研报告为主。按照学期进行考核,各 学期考核的平均成绩为该课程最终成绩,一次计入成绩册。(4)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2学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 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 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做到悦纳自己,善待他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 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自我意识,自我认知,悦纳自我;人际交 往;情绪管理;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常见心理 问题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等。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

12、知行合一、学思结合;选取与学生贴切的典型 案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思考,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心理课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利用 职教云学习平台、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采取 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5)体育(116学时/6学分)课程目标:体育是普通高等学校公共必修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方法, 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具有一定体育文化素养和较高的运动欣赏水 平,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习惯和合

13、作精神,能熟练掌握一至二项以上的健身运 动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该项目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其中能够运用某一运动项 目参加各种运动竞赛和提高运动专项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华。主要内容:体育各种理论知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预防与处理运动损伤、 体育各项目的起源、发展、规则与裁判手势、竞赛的编排、如何欣赏体育比赛;田径、武术、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等技战术的学习运用,身体素质专项学习。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 方式,结合该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让学生在学 习体育的过程中看到体育知识的实用性。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体育理论教 学。采

14、取形成性平时成绩+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6)军事理论(36学时/2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大学生必修课程。以 强军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 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 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 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主要内容:中国国防的概述、特点、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中国国家安全及 安全战略的拓展趋势;中外主要军事思想的背景、特征的介绍;新军事革命的演 变及发展进程;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现状及其深刻影响。教学要求

15、: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选取影响中国军事发展 特点的典型战例,组织学生讨论、观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军事理论的学习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心理品质; 利用职教云学习平台、QQ直播等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不断增强教学的实 效性与针对性;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 核与评价。(7)应用文写作(56学时/3学分)课程目标:应用文写作是全院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 教学内容联系各专业特点,通过教授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在生活、 学习、工作常见应用文的文种概念、写作格式和内容、写作方法及技巧;

16、培养学 生形成常用应用文书的写作能力以及适应未来职场工作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内容:掌握条据文书、日常事务文书、求职文书、策划文书、个人文书、 公务文书、会务文书、经济文书、产品文书等九大类文书共26个文种的写作, 涵盖面广,分类清晰。辅以大量内容新颖、语言规范、格式标准的例文分析,加 强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写作和实际运用应用文的职业能力。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应用能力为目标,淡化理论阐述,注重实 践应用,加强职业情境设置,强化学生写作技能训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融入“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 够了解掌握各种常用文种的写作,同时运用于社会实

17、践之中,做到“能学会用”,服务于专业教学和职业岗位,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考核方式:平时出勤20%+项目训练50%+期末考 核30%的权重比的形式。(8)应用数学(70学时/4学分)课程目标:应用数学是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着“淡 化数学理论教学,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传授,侧重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 养”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内容:函数及函数的性质,极限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导数、微分的概念 和运算法则及应用;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计算及应用,数学文化,计算工 具的使用或计算软件的操作。

18、教学要求: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意引入与专业相关 的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注意 结合专业进行数学文化的讲座,适当介绍计算工具的使用或计算软件的操作。培 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 教育。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导入、实操训练等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理 论教学。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9)公共英语(112学时/6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高 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高职

19、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 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 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 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主要内容:Hello! Hi!; Sorry and Thank You!; How Can I Get There?; Be on Time and in Time.; What a Fine Day!; Come on! Go!; Lets Throw a Party!;Keep Fit, Not Fat!; Accommodation;

20、 Food; Travel; Invitation; Cyber; Phone; Farewell; Career o教学要求: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 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加强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各校应积极引进和 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 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 提高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互动与协 作学习;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营造良好 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采取形成性

21、考核+终结性考核 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10)职业生涯规划(20学时/I学分)课程目标:面向全院各专业普通大学生(不包括士官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 修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了解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方法与步骤,更好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实现自己 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发展,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增强职业选择的 信心与动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大学生活与未来 职业发展,合理安排大学学习生活,提升就业能力与生涯管理能力。主要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的基本理论,专业认识与职业发展,自我分析与 职业生涯规划,职

22、业环境分析与职业决策制定,通用能力与职业能力提升,职业 目标的实施与反馈评估,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利用职教云学习平台、 蓝墨云班课等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督促 学生完成作业,采取形成性考核占100%权重比形式的百分制作为课业成绩。(11)安全教育(8学时/I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为了维 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 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

23、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 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 安全意识和素质,让学生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要从事的活动和即将面临的事 物,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主要内容:安全教育概述、校园安全、国家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 紧急疏散、食物安全及安全技能培训等。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模式, 选取各类安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观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患水平,定期组织安全技能训练演练;利用职教 云学习平台、微知库等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

24、学,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12)就业指导(18学时/I学分)课程目标:面向全院各专业普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指导学生安排心态、合理定位、合理 规划。指导学生做好职前各项准备,让个人价值定位与理想职业相一致,运用自 身的实力、技巧和方法,充分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接纳 和认可。主要内容:我国的就业形式,人力资源的分布,端正大学生就业观念,为进 入职业作好思想准备。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内容,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求 职的途径与方法,毕业生简历的内

25、容和书写简历的步骤。面试在择业过程中的地位 和内容,与人交往基本原则、掌握面试时着装、交谈礼仪和个人仪表掌握面试的 方法与技巧,职场职业素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利用职教云学习平台、 蓝墨云班课等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督促 学生完成作业,采取形成性考核占100%权重比形式的百分制作为课业成绩。(13)礼仪教育(26学时/2学分+10节/1.5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礼仪修养、建设文明校园、满足 岗位需求”为指导思想;以礼仪实践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用实践任务引 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习

26、相关礼仪知识、塑造 优美体态、提高礼仪职业素养。同时,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中掌握中华 礼仪的精髓和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等礼仪原则,促使学生道德自觉意识、独 立人格和良好礼仪素养的形成,引导学生形成知礼、懂礼、守礼与行礼的高尚品 德,并能综合运用于校园生活、社交场合及工作岗位中,成为讲文明懂礼仪的高 素质人才。主要内容:校园形体文明礼仪、校园交际文明礼仪、校园行为文明礼仪、职 场文明礼仪、礼仪文化、生活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节俗礼仪。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具 备专业的礼仪素养和基本的教学能力;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实践教学、课堂讨论、情 景模拟与

27、案例分析等亲验式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充分调 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个体自我教育等各方面力量,丰富学生的礼 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礼仪技能、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 课程考核与评价。(14)社会劳动(60学时/3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 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崇尚劳动, 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

28、劳动能 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养成良好劳动品德,强化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 怀,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劳模精神和工匠 精神。主要内容:理念篇(人生在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践之钥:新时代大学 生的劳动价值);技能素养篇(见微知著:扣紧家务劳动扣子;乘风起航:上好 校园劳动必修课;身临其境:充实职业体验技能包;朝气蓬勃:用技能打开幸福 之门);行动实践篇(助人自助:积极投身志愿服务;靓丽青春:感恩参与勤工 助学;躬行研学:踊跃参加社会实践;红色筑梦:接棒传承红色基因)。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讲

29、,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定教、培养 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关于劳 动的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从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劳动态度、养成良 好劳动品德、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等方面,赋予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新动能。采用 信息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模拟项目情景,注重课堂评 价,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2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1)创新创业(36学时/2学分)课程目标:面向全院各专业普通大学生(不包括士官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 修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提

30、高学生 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技巧、技能,同时,结合创新创业的实践模拟,有针对性地 加强对创新创业过程的引导。主要内容: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技法,企业家精神,商业画布,思维 导图,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认识和分析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项目等。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 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专利申请。教学要求:选取最新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 业大赛,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职教云学 习平台、蓝墨云班课等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

31、性;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的百分制作为课业成 绩。(2)哲学与人生(30学时/1.5学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 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内容: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自觉能动与自强不 息、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知行统 一与体验成功、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科学思维与意志责任、人的本质与利己利 他、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教学要求:应以学生为

32、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 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有计划地运用小组讨论、演 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展社会调 查、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安排学生撰写活动感 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实践表现等形式多方面考核学习效果,采取形成性考核十 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3)中国传统文化(28学时/L5学分)课程目标:本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主线,分模块、多角度展示 儒道文化、文学、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并通过分析中国人解 决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思维

33、方式),让学生体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分析 各种文化现象,以文化养情、养志、养性。最后归结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和 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展望,拓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学科领域。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老庄与中国传 统文化;古典文学;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教学要求:本课程注重知行合一,与时俱进,选取文化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例,师 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为新时代的文化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利用职教云学习平台等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采 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各占50%权重比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4)信息检索(3

34、0学时/L5学分)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 巧,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检索等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 素养,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2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表职业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对应主干课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视觉设计师宣传画册设计与制作 海报设计与制作 企业形象设计与制作 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 网店产品页面设计与制 作网站页面设计与制作 微博、微信、H5页面、 APP移动端等新媒体运 营类及品牌传播类设计 创意与制作1 .能熟练运用PS、AI等平面设 计软件;2 .能根据要求进行宣传

35、画设计 与制作;3 .能根据要求进行海报的设计 与制作;4 .能根据要求进行企业形象设 计与制作;5 .能根据要求进行产品包装设 计与制作;6 .能根据要求进行网站、网页效 果图的设计与制作;7 .能根据要求完成手机应用相 关设计、微博、微信、H5页面、 APP移动端等新媒体运营类及品 牌传播类创意设计与制作。1 .独立思考能力;2 .创意思维和理解能 力;3 .沟通交流能力;4 .团队协作能力;5 .探究学习、终身学 习、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6 .文案策划、创意设 计能力;1 .具有良好的美术感觉和敏 锐的时尚触觉和设计能力;2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 意表达能力;3 .具有一定的

36、人文社科、心 理学知识;4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职业道 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 律法规;5 .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的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的精 神;6 .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 社会责任感,对环境具有较 强的适应能力。设计基础 图形图像处理UI设计HTML5网页设计基 础移动H5页面制作 增强现实应用设计(AR)VR设计与制作 数字绘画(CDR) 数字媒体产业前沿 新媒体运营UI设计师移动图标设计 移动界面设计 移动交互设计1 .能运用软件工具进行图形绘 制;2 .能了解主流UI设计规范及流 程(移动端和WEB端);3 .能设计移动终端产品界面及1 .独立思考能力;2 .创意思维和理解能 力;

37、3 .沟通交流能力;4 .团队协作能力;1 .具有良好的美术感觉和敏 锐的时尚触觉和设计能力;2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 意表达能力;3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心图像图像处理UI设计 交互设计基础 数字绘画(CDR) WEB前端开发主要内容: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网络搜索引擎、数字化信息检索、数控加工 手册查询等方面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增加信息意识;掌握各种 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提高获取有关文献信息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 独立检索能力。教学要求: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任务式教学 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信息安全、信息素养融入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信息

38、安全意识,采用过程性评价与项目考核相结合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30学时/1.5学分)课程目标: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 以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注重知识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易懂易学的前提下,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常见故 障的排除工作,为以后的工作及学习其他本专业的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质量意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设备选 购、拆装、常见故障的维修与维护;BIOS系统;硬盘的初始化;系统安装和驱 动程序安装;系统备份与还

39、原;数据恢复、密码破解等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教学过程遵循“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案例 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多媒 体教学为主,适当采用现场操作演示教学形式;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 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 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 新能力;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采用过程性评价与项 目考核相结合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3 .专业基础课程(1)设计基础(42学时/2学分)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为进一步

40、从事相关设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帮 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完成后续设计课程所需的设计方法及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设 计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 视觉传达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内容:绘画原理、透视原理、结构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表现方法等造型基 础知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构成基础知识;图形设计方法、文字 设计方法、色彩设计与应用等设计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主要采用项目教学为主,融入思政元素,用实际应用案例来说明 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进行 组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设计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

41、创 新精神,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进行考核与评价。(2)图形图像处理(70学时/4学分)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对图片图像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主要内容:选择区工具、选择区菜单、命令绘图等工具的使用;Photoshop 安装、基本界面、常用文件格式、颜色模式;磁性套索工具、快速选择、魔棒工 具抠图的方法;绘图工具的使用及选区的操作;颜色模式及调色工具的使用方法;图 层的基本操作及图层样式的具体应用;钢笔工具制作路径文字效果;文字工具的使 用;通道的运用;掌握图层混

42、合选项的运用;蒙板的运用;图层蒙板的方法及图 像的修编处理;历史记录的运用;动作的录制创建、动作的应用、自动化操作。教学要求: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任务教学为主,融入思政元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主导进行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图形图像处理能力,注重过程性考 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进行考核与评价。(3) C#语言程序设计(42学时/2学分)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编程规范,了解面向对 象理论的相关概念,建立以面向对象思想认知世界的思维方法,能够进行系统分析 和设计,编写控制台应用程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

43、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具有质量意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主要内容:C#的基本概念、语法和数据类型的使用特点;C#数语法结构、数 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分支结构;一维数组、二维数 组、结构体;面向对象概念、封装、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特征和实现技术;Windows窗 体应用程序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能够进行纠错和调试程 序。教学要求:主要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采用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课堂上以学生 为主体,教师主导进行组织教学,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进

44、行考核与 评价。(4) HTML5网页设计基础(56学时/3学分)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站的设计技巧,能够运用HTML 独立制作出网页,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思维,较强的网页设计创意思维,培养学生 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主要内容:WEB站点的工作原理;网页中的相关概念和作用;HTML语言中各种 标记的使用;DIV+CSS布局;选择符的类型,表单的设计制作,JavaScript特 效网页源代码;小型网站的设计原理。教学要求:采用“教、学、练、做” 一体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案例教学、 项目教学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 进行组织课堂教学,注重

45、项目的完成情况,注重作品完成的质量,注重过程性考 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进行考核与评价。(5)数字绘画(CDR) (60学时/3学分)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图形设计的理论知识、掌握CDR 绘图技术,熟悉企业开发设计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内容:CorelDraw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平面创作、招贴设计、VI设 计、工业造型设计、宣传册的设计、包装盒平面图的设计、图标的设计、卡通、 艺术字的设计等。教学要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项目 开发流程,以小组为单位,教学过程中注重行为引导和任务

46、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主导,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组织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 结合进行考核与评价。(6) WEB前端开发(60学时/3学分)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WEB开发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 独立完成前端页面的开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意志,培养学生严谨认 真的科学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素养和创新精 神。主要内容:HTML5 CSS3的基本语法,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JQuery的基 本用法和动画效果,熟悉W3C规范,了解各大主流浏览器的兼容性,熟悉 Bootstrap框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css3新增的选择器和html5新增的表单元 素;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