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pdf(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姓名:陆凤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芮明杰20070430图目录图l 一1 本文技术路线图图2-I 由技术扩散导致的产业创新。1 3图2-2 由多个企业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导致的产业创新图2-3 技术推动模式示意图图2 4 需求拉动模式示意图。1 41 92 0图2 5 综合作用模式示意图2 l图4 一I 一般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图。3 0图4 2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归纳图图4 3 自主投入创新模式示意图图4 4 技术引进创新模式图3 4图4 5 合作研发创新模式图示图4 6 国际联合开发创新模式图4-7 国际技术并购创新
2、模式一4 1图4 8 通过并购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类型一4 2图5 1 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图图5 2 历年汽车产量图5-3 历年汽车j 二业增加值、全国G I)P 增长趋势幽5 5图5 4 历年汽车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趋势图5 6图5-52 0 0 5 年部分企业规模及效益比较一表3-1 数据整理表目录表4 1 不同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比较一4 3表5 1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主要模式选择4 9表5 2 汽车产业研发经费投入情况(1 9 9 8-2 0 0 5)单位:亿元5 5表5 3 汽车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1:总数比重单位:万人5 5表5 42 0 0 3 2 0 0 5 年上半年全
3、国主要自主品牌乘H j 车市场占有率表5 5 中外汽车R D 能力比较。表5-6 我国汽车零部件与国外差距表5 7 一汽大众主要产品技术创新来源表5 8 技术引进三层次66 l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盐田址日期:z 生盎蛔)日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4、,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期:型凌女马西摘要2 0 0 6 年的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但是,这一政策却在实施过程引发争议,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多数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通过自主创新还是通过技术引进是争论的热点。为实现自主创新,我们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模式引起经济学界、科技界不同学者的讨论。科技界从获取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目的出发,认为应选择自主创新模式,而经济学家们从技术创新的比较
5、优势、R&D 的投入产出等角度出发,认为模仿创新更具可行性。本文围绕这一争议展开,以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学、发展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先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两种创新模式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效果。但是,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只是当前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一个部分。随着产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国际间技术交流更加密切,传统的技术创新三模式,即: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合作研发已经不能有效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因此,本文根据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重点研究归纳总结了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体系,总结出五种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6、:自主研发创新模式、技术引进创新模式、合作开发创新模式、国际联合开发创新模式和国际并购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模式的优劣势和实施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分析,文章选择了中国汽车产业进行更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历程、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和绩效的分析,结合一般性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体系,提出了当前环境条件下,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一一实施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战略相结合,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模式的开拓,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提高技术创新的绩效,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词:技术创新模式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中国汽车产业中图分类号:C 9 3 0 6A b s
7、 t r a c tI th a sb e e nc l e a r l yi n d i c a t e di n w h i c hi si s s u e di n2 0 0 6d u r i n gt h e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ft h eP e o p l e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t h a t:i ti sam u s tt om a k e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a st h es t r a t e g i cb a s ep o
8、i n tf o rt h ef u t u r et e c h n o l o g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t r o n g l yi m p r o v e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c a p a c i t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i sp o l l c yc a u s e ss t r o n ga r g u m e n td u r i n gi t si m p l e m e n t F o ral o n gp e r i o d,t h
9、 e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i e st r yt os h o r t e nt h eg a pw i t h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i e st h r o u g hi n t r o d u c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a r g u m e n ti sf o c u s e do nw h e t h e rC h i n a。a sa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y,s h o u l dc h o o s ei n d e p e n d e
10、 n ti n n o v a t i o no ri n t r o d u c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I no r d e rt oa c h i e v e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w h i c h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w es h o u l dt a k e?T h i sq u e s t i o nb r i n g sv a r i o u sd i s c u s s i o n sa m o n ge c o n o m
11、i c ss c h o l a r sa n dt e c h n o l o g ys c h o l a r s T h et e c h n o l o g ys c h o l a r st h i n kw es h o u l dc h o o s e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f r o mt h eo w nI P Rs t a n d p o i n t W h e r e a st h ee c o n o m i c ss c h o l a rt h i n k sc o p yi n n o v a
12、t i o ni sm o r ef e a s i b i l i t yf r o m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o ft h e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a n dR&Di n v e s t m e n t o u t p u ts t a n d p o i n t T h i sp a p e r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t h i sa r g u m e n ta n dt h e no u t s p r e a df r o mj t F i
13、 r s t l y,b a s e do nt h et h e o r i e so fI n d u s t r i e sE c o n o m i c s,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 sD e v e l o p m e n tE c o n o m i c sa n dM a n a g e m e n t,c o m b i n i n gc d t e d o nr e s e a r c h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q u a l i t a t i v ea
14、n a l y s i sa n d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t h i sp a p e ru s e s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t oa n a l y z et h ee f f e c to fb o t h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a n di n t r o d u c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m o d et o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15、a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n n o v a t i o na n di n t r o d u c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a r ep a r to ft h ec u r r e n tC h i n ai n d u s t r y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A st h ei n d u s t r i e sa r em o r ea n dm o r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t h e r ea
16、r em o r ea n dm o r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c o u n t i e s T h et r a d i t i o nt h r e e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s:i n d e p e n d e n tR&D,i n t r u d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a n dc o o p e r a t e dR&Dh a v ea l r
17、e a d yb e e nn o te f f e c t i v ee n o u g ht oh e l pt oc h o o s et h ei n d u s t r y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T h e r e f o r e,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f a c to fC h i n e s ei n d u s t r i e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p a p e rs u m m a r i z et h ei n d u s t r yt e
18、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i nC h i n aa n ds u mu pf i v ei n d u s t r yt e c h n o l o g y2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s:i n d e p e n d e n tR&D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i n t r o d u c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c o o p e r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19、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 l l i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A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A n db a s e do nt h i sa n a l y s i s,t h i sp a p e rc o m p a r e st h ea d v a n t a g e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f o rd i
20、f f e r e n tm o d e sa n dt h eg i v e st h ec r i t i c a le l e m e n t st os e c u r et h es u c c e s s f u Ii m p l e m e n to fd i f f e r e n tm o d e s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a b o v e,t h ep a p e rp i c k su pt h eC h i n e s ea u t o m o t i v ei n d u s t r yf o rf u r t h e r
21、d e t a i l e dr e s e a r c h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f o rt h e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h i s t o r y,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sa n dp e r f o r m a n c ef o rd i f f e r e n tp h a s e s,c o m b i n gw i t ht h eg e n e m li n d u s t r yt e c h n o l o
22、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s y s t e m,t h i sp a p e rc o n c l u d e sa tc u r r e n tc i r c u m s t a n c e,C h i n e s ea u t o m o t i v ei n d u s t r ys h o u l dc o m b i n ei n d e p e n d e n ti n n o v a t i o na n di n t r o d u c i n gi n n o v a t i o nt o g e t h e 5b ep o s i t i
23、v et od e v e l o pt h e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s,t h r o u g hc h o o s ev a n o u s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s,i no r d e rt oi m p r o v e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a sw e l la si m p r o v et h ei n t e m a t i o n
24、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c a p a c i t yf o rt h eC h i n e s ea u t o m o t i v ei n d u s t r y K e yw o r d: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I n d u s t r y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C h i n e s eA u t o m o t i
25、 v eI n d u s t r y3第一章导论1 1 现状及问题的提出1 1 1 现状2 0 0 4 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占世界的9 0 以上)中位居第2 4 位,缺少国际竞争优势。针对当前的战略发展机遇,“十一五”规划提出自主创新的政策要求,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中国新闻网2 0 0 5 年1 1 月刊载的,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C C E R 中国经济观察”第三次报告会上,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了一个问题:“十一五规划有一个亮点,就是强调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到底是动力还是陷阱?”他说:“当然自主创新是经济动力不会有什么疑问。但是技
26、术创新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有两种方式。一种当然是引进技术,一种是自主研发。到底哪一种比较好,这其实是成本跟效益的关系。”他认为,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引进技术的成本远远低于自己发明技术的成本,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还是跟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靠引进技术作为创新技术的来源。林毅夫教授的观点披露以后,立即引来了众多的质疑和反对声。作者认为这种争议的关键在于不明确关于如何走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刨新和技术引进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在现阶段提倡自主创新的政策下,如何正确的选择创新模式就成了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抉择。从具体产业的选择来说,经历了半个世纪
27、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成为世界上汽车产量第三大国,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汽车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汽车产业“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加入W T O 以后的5 年里,由于国家对W T O 规则的有效运用,促进了跨国汽车公司将资本和新车型更多投入合资企业中,国产汽车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有效促进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为可喜的是跨国公司更加当地化、中国化,自主品牌更加国际化。同时,进口汽车市场也实现了平稳过渡:2 0 0 6 年,中国汽车产量比2 0 0 1 年增长2 1 1,汽车进口量比2 0 0 1 年增长2 2 1,汽车进口总量基本保持在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总量
28、3 左右的比例。同时,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需求层次的多样化使得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非常复杂,国家投资、外资、上市融资、企业自由资金、民营资本等成为企业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并由此形成了多个竞争群体。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低,2 0 0 5 年有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我国汽4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对全部1 4 个指标进行综合加权平均后得出:我国汽车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 5 3。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明显弱于美、日、德、韩等四国,且差距很大。“0 5 3”这一指数是美国的4 1 7,日本的4 2 4,德国的4 7 3,
29、韩国的6 1 6。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仍十分薄弱,至今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艰辛而漫长的路要走。1 1 2 问题的提出中国的自主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确在执行过程中备受争议。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多数通过技术引进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通过自主创新还是通过技术引进是争论的热点。目前,多数的学者认为一个国家或产业应该选择的创新途径应该由该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在世界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所决定。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产业在世界上并非都处于领先的地位,所以通过技术引进进行模仿创新是实现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资
30、金、技术严重短缺,仪器、设备陈旧,职工技术素质不高,加上传统经济体制惯性的束缚,使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刨新的动力和实力的情况下,引进技术模仿创新是大多数产业选择的途径。但是,从汽车产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从8 0 年代初确定的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采取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引进技术的发展战略,通过合资企业的运营培育合资企业中国东家_ 二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战略并没有取得大的成功,中国的汽车产业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引进一模仿跟随一落后一再引进”的怪圈。直到最近两三年,以民营企业吉利、奇瑞为代表的汽车企业通过自主投入创新的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同时,国内部分保留
31、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加强了自主研发的投入,加快在部分新技术领域,如:新型燃料汽车等领域实现突破。这种竞争态势也增强了在华汽车合资企业的压力,其开始增加在华的技术投入,直接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突破。应该说吉利、奇瑞等民营自主开发模式的出现,是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一种突破,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体系,验证了自主投入的技术创新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实际的案例证明了,中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且需要探讨除这两种创新模式外,是否有其他创新模式的存在?现阶段,中国产业技术创新到底有哪
32、些模式可以选择?本文致力于对现行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归纳,并对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性研究,分析两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存在过哪些技术创新模式?如何通过系统的归纳建立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第二,不同的创新模式,如何影响了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为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如何有效地选择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2 1 研究目的对创新模式理解不清晰,会导致企业在理论争执和政策导向中愈来愈模糊,愈来愈混淆创新模式的概念,使其更迷失选择方向。如果理清这些思路,就能使企业选择的创新模式真正发挥作用于相应的产品与工艺研发中,并真正
3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因而,对于自主创新能力,各种创新模式对其是否存在促进动力,正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纵观目前的理论研究,对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无法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给予企业明朗化的指导,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创新的理论研究多数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多样化先进的创新形式,对中国的现实情况缺乏有效的指导。但是,很少有理论能系统分析中国在特定的国际环境条件下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问题。因此,基于对中国现实情况的分析,提出改进性的创新模式体系是有效的。本研究期望实现以下目标:1 对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争议有初步的解释;2 对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有清晰的归纳和分析;3 对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进行全面清晰的
34、分析,提出有效的创新模式选择建议。1 2 1 研究的意义1 理论意义本文的研究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比较展开,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衡量这两种模式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在此技术上,通过理论演绎和观察研究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体系,并选择在该方面最有争议的汽车产业展开研究,该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从产业角度对技术创新模式进行研究,在传统自主创新、6技术引进和合作创新的基础上,补充了产业国际化程度加深情况下,新出现的国际联合开发和国际技术并购两种模式,完善了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系统。2 现实意义汽车产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模
35、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将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历程归纳为四个有代表性的阶段,对各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绩效进行分析,并结合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问题,对现阶段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进行分析,应该能对特定产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产生一定的指导价值和意义。1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3 1 研究方法本文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定量研究方面,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对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模式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比较。另外,对汽车产业的不同技术创新阶段的绩效比较也主要通过定量创新绩效指标展开。在定性研究方面,本文采取理论演绎与观察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新环境条件下产业技术创
36、薪模式的分析,实现了对原有的创新模式体系的补充。71 3 2 技术路线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争议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相关理论和研究的提出回顾JII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争议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实I证比较ll 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体系:自主投入创新、技术引进创新、合I作开发创新、国际联合开发、国际技术并购Jll 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特征和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依I 优劣势分析及综合比较据lI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J、I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不1 _ 一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同阶段模式选择分析II 选择1 4 本文的主要贡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图1 1 本文技术路线图1 通过实证分析,将自主投入和
37、技术引进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证实了需要通过国家和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促进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通过直接技术采购的模式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自主创新水平提高;但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技术引进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本文现状研究中的争议问题给予解答。2 对创新模式的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自主投入、技术引进、合作创新这三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补充,建立了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体系。3 对汽车产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其不同的技术创新阶段及相应阶段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
38、出了现阶段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以及促进创新模式成功实施的对策。1 5 本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本文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介绍并对部分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争议展开,通过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的模式相比技术引进模式更能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然后对技术创新模式进行系统的归纳,并分析不同模式的特点和优劣势,并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总结其关键成功因素。最后,进行汽车产业案例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来撰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分为:现状及问题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的主要贡献和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第二章,相关理论和研究回顾。介绍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的研究、介
39、绍了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详细介绍了产业技术创新的界定、内容,并比较了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异同。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概念及其分析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对国内学者在技术创新模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章,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大自主创新影响分析。本章关键是对两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实证比较。第四章,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在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性和模式分类归纳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研究提出了新环境条件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体系。对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概念界定、特征分析和优劣势分析。在本章的最后部门,对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引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依据。第五章,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40、。将汽车产业的技术刨新分为四个有典型特征的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基于不同模式选择的技术创新绩效。最后,在第四章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9依据的指导下对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提出从汽车产业目前所处的第四发展阶段的环境条件来说,选择综合化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逐步降低技术引进的比重,拓展合作创新,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并购,在部分可能的领域进行自主创新突破的创新模式选择战略。1 0第二章相关理论和研究回顾2 1 自主创新的界定2 0 0 6 年3 月8 日,辛时在经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中介绍,自主创新包括3 个层面,即以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
41、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集成创新把各种相关技术加以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三者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组成部分,不可厚此薄彼。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朱高峰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谈到的创新不是一般的泛指,而是专指经济、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创新。他强调,所谓技术创新,并非单指技术领域内的活动,而是涵盖了经济活动中能产生新效益的各方面。2 0 0 6 年3 月8 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文章自主创新:迈向发达国家的必然选择,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对自主创新的内涵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从技术能力演迸发展来看,就是从生产
42、能力发展到投资能力,再到创新能力的演迸过程”。穆荣平认为,可以从技术能力演进的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从生产能力发展阶段到投资能力,到创新能力这样一个演进过程来看自主创新。穆强调,自主创新强调的是以我为主,系统集成,但是它不是封闭,不是一切自力更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经部副部长吕薇3 月1 8 日在人民网上指出,“自主创新”并不是意味着排斥外来技术,也不意味着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从头研究,因为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应该是有效的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从以表述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l、以上的学者或政府管员都认为我们现在所提的自主创新,其本质上是指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2、对
43、目前技术创新的实现方式并没有限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但是这种自主创新明显应该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考虑。2 2 技术创新理论2 2 1 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对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是我们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那么,何谓技术创新?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如下:最早提出技术创新概念的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源重新组合,他把发明看作是新产品、新工艺、新工具的开端,创新是结尾,与应用相联系;美国学者曼斯尔德提出,当一次发明被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英国学者V 莫尔主张,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制品的开始、演进和开发过程;英国学者弗里曼提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某项新产品、新工艺
44、的商业性过程,包括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诸活动;谣方经济学者伊诺思提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的综合结果,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开辟市场等。国际经合组织对以上几种重要观点作出了综合性表述。即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包括实现了技术上新的产品和工艺,以及技术上有重大改进的产品和工艺。同时,还特别强调产品和工艺被列入市场或应用生产。因此,技术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一系列活动。应该说,这种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反映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和规律,因而有其权威性。但这种表述也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载体不明确;二是对技术创新的市场目的不明确
45、。2 2 2 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自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后,西方经济学家在该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并从市场结构类型、技术扩散特征、企业规模起点、促进制度创新的因素、制度创新过程和制度创新模型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说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理论体系。我国理论界正式开始重视技术创新的研究还是在8 0 年代末,1 9 8 9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批准了有关单位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从此开始,清华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率先开展了技术创新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其一,介绍和引进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其二
46、,以技术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国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其三,探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创新障碍和动力短缺问题;其四,进行技术创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2 3 产业技术创新的理论2 3 1 产业技术创新说产业技术创新在西方有关理论研究中几乎代表了产业创新(I n d u s t r i a lI n n o v a t i o n)的主流。这种认识主要是把创新的内容完全等同于技术创新,国内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观点。综合起来,产业技术创新说认为,产业技术创新包括产业内个别或少数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在行业内扩散两个过程,只有创新的技术在行业内得到了普及,才实现了产业创新。由技术引起的产业创新有两种途
47、径,一种途径是首先一个企业完成产品创新并由此带动了相关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完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经营体系创新工作,获得了高额利润。这对其他企业将产生诱导作用,吸引其他企业效仿,使技术扩散到其他企业,最后形成新的产业。它的特点是由一个企业首先进行创新突破,再将技术扩散出去,从而导致产业创新。图2 1 由技术扩散导致的产业创新另一种途径是由多个企业同步创新,分别完成产业创新所要求的技术创新工作,同时进入新的产业,相互支持构成一个产业整体,并因各自创新而垄断了局部技术,又因分工而使资源使用更加集中,保证企业能够迅速获得规模效应,使产业创新得以迅速完成。l 技术创新卜_ _+|企业盈利卜1 I1 一I
48、I。,l 仅小8 0 研I1 1 L,皿T u-7 l 厂-M E U#Il 技术创新卜叫企业盈利I 创新企业群图2 2 由多个企业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导致的产业创新目前,将技术创新按照国家、产业和企业进行细分,并对其作详细研究并不是很多。国内学者庄卫明在其著作产业技术创新中提出了:所谓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在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扩散为重点过程的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开发(或引进、消化吸收)、生产、商业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本质是共通的,
49、基本过程是一致的。但产业技术创新与后两者相比,其蕴涵的外延要更广泛得多,它以一般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还要涉及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与产业组织发展变化的关系、技术创新在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问扩散的过程等。同时,也有学者从产业创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了产业技术创新的界定,学者李春艳在其文章产业创新系统生成机理与结构模型中就提出了:产业创新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产业创新指的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实现技术的创造发明和产业化应用,从而实现产业突破性的进步、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高。而广义的产业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指的是产业创新主体(政府、企业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
50、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和组合创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或使得原有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或使其获得突破性的发展,从而促使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创新活动。2 3 2 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叫多关注技术创新中个体行为的问题,而忽略了企业问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产业的整体行为。但是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不完全相同的目的、作用、形式和特点。它们之自J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 4在创新主体上,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虽然也有少部分其他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但是主要还是一种企业的个体行为。而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也是企业,但是它是由许多企业组成的群体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