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规模考试安全与对策之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大规模考试安全与对策之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试研究日卜、考试的灵魂在于公平与公正,在我国改革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旧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正在解体,新的分配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职能 尚需调整,大规模考试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如何确保考试安全顺利的实施,是各级各类考试机构面临的头等大事。我国大规模考试安全与对策之分析口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柳学智面临的形势自世纪年 代末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发生深刻变革,考试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表现在规模上。在需要进行评价、筛选、提拔、录用等重要决策时,人们开发使用 了各种不同的考试。在考试种类日益增加 与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大规模考试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主要
2、表现为一是考场作弊之风愈演愈烈。在考场上,夹带、抄袭、交头接耳、换卷子等传统的作弊手法不仅没有退 出历史舞台,而且还在不断翻新,同时呼机、手机、商务通、图像扫描和传输等高新技 术手段也竞相登场在一些高校里,活跃着一群替人考试的“枪手”,在网上,不仅有招募“枪手”的信息和广告,而且有“枪手”的替考科目和明码标价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所谓的“助考公司”,公然提供“助考服务”,承诺通过考试,并对服务明码标价。二是失密泄密事件时有发生,按照相关规定,国家级考试的试题 与标准答案在未启用前属绝密级材料,这些绝密材料一旦失密或泄密,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不公,降低考试的信誉,近年来,考试失密或泄密事件屡有发生。三
3、是部分考试工作人员利欲 熏心,胆大妄为,内外勾结,为考场作弊提供 条件,甚至直接 参与作弊,滋生了新的“考场腐败”现象。当前,考试舞弊呈现新的特点一是作弊形式多种多样,以考场抄袭为例,各式各样的夹带、小抄闻所未闻二是作弊手段日益先进,在当今高科技社会,考场也成了新技术的“竞技场”,考试舞弊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一些新型通讯、取像、传输工具被运用到考试舞弊中,作弊现象更为严重也更加隐秘,作弊防范和考场管理 的难度持续增加三是作弊对象呈群体化,不仅应试人员参 与作弊,而且考试工作人 员、“枪手”、其他人 员也都参与其中,有时甚至 形成内外勾中圈考筑,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
4、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结、专业化、集团化、高科技化的有组织的团伙作案四是作弊范围日趋扩大,传统的作弊大多发生在施测过程之中,现在的作弊不仅发生在施测过程之中,还 向施测的两端考前和考后延伸,比如,应试人 员在考前通过各种方式骗取考试资格,偷盗试卷,在考后与考试工作人员串通修改分数,这样扩大了考试保密范围,增加了泄密渠道。成因分析考试舞弊,古已有之。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当前大规模考试面临如此严峻的安全隐患,绝非偶然,有其深层的原因。考试的高利害性是考试舞弊的根本动力。考试舞弊表面
5、上看来是为了分数,其实分数背后是利益和荣誉,考试的顺利通过,取得相应的资格,就能获得一定的利益和荣誉。及格与不及格、通过与不通过就意味着成功与失败、奖励与惩罚、荣誉与耻辱。在一些大规模考试中,考试的高利害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分之差往往使一部分人美梦成真,而另一部分人名落孙山,谁能通过考试,谁就能获得利益与荣誉。为了追求利益和荣誉,一部分人在正常考试通过无望时,挺而走险,孤注一掷,选择作弊进行最后一搏。考试的高利害性是考试舞弊的根本动力。人情社会是考试舞弊滋生的沃土。我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习惯于建立各种人情网、关系网,习惯于通过人情和关系办事,这为考试舞弊的滋生提供了沃土。一部分正常考试通
6、过无望的人员,为了通过考试,通过各种关系找考试工作人员说情、渗透,大打人情关,甚至不惜重金施以利诱,千方百计拉拢、贿赂相关人员。有些考试工作人员或丢不起人情面子,或经不起利益诱惑,或怕得罪人遭报复,最后就会纵容、包庇、参与甚至主导考试舞弊。在一些基层考点,由于城区范围不大,考试工作人员与应试人员往往有着师生、同学、熟人、同事、上下级甚至某种特殊关系。从考风考纪情况看,省级考点好于市级考点,市级考点好于县级考点,越到基层,人情网越重,应试人员作弊现象越严重,这是目前不争的事实。缺乏有效的监督使考试舞弊有机可乘。虽然考试的高利害性驱使应试人员试图进行考试舞弊,人情社会也给试图作弊者提供有利条件,但
7、如果没有机会,考试舞弊也不可能实施。当前考试舞弊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各种形式的考试舞弊缺乏有效的监督,无论是应试人员作弊还是考试工作人员作弊,或者缺乏监督机制,或者监督机制不健全,或者监督机制缺乏可操作性,或者监督的水平和技术跟不上作弊的水平和技术,这样使考试舞弊有机可乘。尤其是考试工作人员作弊,在一些地区,考试机构唱“独角戏”,没有形成部门之间的监督约束机制在考试机构内部,对考试实施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疲软乏力,考试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上的盲区频现,给作弊者以可乘之机。法规建设的相对滞后使作弊行为的处理缺乏依据和力度。近年来,各考试主管部门为加强考试工作的管理,陆续出台了一些考试管理的
8、规章制度,对考试工作的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考试工作尤宾是考试实施工作,虽然由考试机构主管,但是需要其他部门和机构的配合,尤其是大量的监考人 员不得不聘用其他部门的人 员担任,由于大规模考试的高利害性,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这些部门规章无法界定各部门在考试工作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也难以规范各类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工作中的行为,当某些作弊行为发生时,对其处理往往缺乏法律依据另外,即使部门规章对某些作弊行为的处理做出了规定,但由于法律效力较弱,约束力不强,使得处理缺乏力度。从工作规范上,一些考试机构制 定的各项工作规范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
9、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卜卜们洲叫侧卜性试考还不够完善和细致,在考试组织工作的某些环节还存在空白,也给考试舞弊留下空间。对作弊行为的处理 不力使考试舞弊无所畏惧。在依据部门规章对作弊行为进行处理时,有一些处罚难以落到实处。例如,在一些部门规章中,对于“让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应试人员,通常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处罚,但在实践中,“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容易实施,“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处理却难以实施,因为在当前很多考试机构中,并没有建立作弊行为的档案,到了第年,由于无法识
10、别,作弊人员可以继续报名参加考试。即使各个考试机构建立了作弊行为档案,如果作弊信息不能共享,在甲地作弊的应试人员依然可以在乙地报名参加考试,“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依然不能落到实处。对作弊行为的处理不力使得应试人员作弊时无所畏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作弊现象的蔓延。对策分析法制建设为了规范和管理各类大规模考试,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作了规定,对考试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依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管理大规模考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长期以来,一些强制性国家统一考试始终是社会热点,相关多方参与考试的实施,有些考试
11、甚至举全社会之力办理。在这些考试中,行政部门、考试机构、考场所在单位乃至录用部门各 自的责任不清,考试的行为主体难以明确。对考试机构、教学机构和教师承担或参与考试的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不明确,使当事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难以确定。一些教学机构的教师不愿意从事严肃的非赢利性的国家大规模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工作,考试工作质量难以提高。考试机构身处矛盾之中,难以协调各方关系。因此,应尽快出台覆盖面更广的、更有针对性的专门的考试法,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规范国家级考试的设立及运作,提升考试的质量,维护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制度建设为了规范考试工作人员和应试人员的行为,应制定相应的制度以确保其行为适当。考
12、试工作是一项涉及众多环节并由众多主体参与的工作,要规范考试工作人员和应试人员的行为,首先要理清工作程序,考试工作中重要的工作程序包括考试命题工作程序、报名资格审查程序、试卷印制程序、试卷运送与交接程序、考试施测程序、评卷与登分程序等。为保证每一工作程序中考试工作人员和应试人员的行为规范,还应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包括试卷保管规则、报名工作规则、考试实施规则、考点考场设置规则、考场规则、监考人员守则、巡视人员守则、监督人员守则、违纪处理规定、评卷与登分工作规则、保密责任书等。明确了工作程序和行为规则后,要确保考试相关人员的职责明确、行为适当,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包括岗位目标责任制、保密制度、监督
13、机制、回避制度、应急处理机制等。技术建设在考试实施中,仅制定规范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将考试实施中的作弊行为探查出来。提高考试的技术设计水平。通过对答题卡和试卷的设计和分配,可 以阻挠甚至切断抄袭者和被抄袭者之间的信息联 系 通过设计不同题号排列顺序的答题卡,并将其分配给座位相邻的应试人员,可以预防简单抄袭通过打乱同一套试卷的题目排列顺序或同一题目的选项排列顺序,可以提高抄袭的难度 在电子考试 实施中,基于大容量的电子题库,通过为不同的应试人员生成内容不同的试卷,可以杜冲国考斌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14、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绝应试人员之间的直接抄袭。提高考场的技术建设水平。加强考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考场,提高考试管理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考场进行监控,可以创造一个“无法作弊”的考试环境。通过座位编排,将所有应试人员在一定范围内打散,切断熟识人员之间的信息联系将照片、指纹等身份信息数字化并进行采集,可以逐步消除考试过程中的替考现象通过录像监控,可以实时监控每个应试人员的一举一动通过通讯监控,可以探测或干扰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内的通讯信号。进行考后技术分析。随着客观题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应用和光电阅读机在信息采集中的使用,可以采集到客观题
15、答题信息,为考后对考场抄袭情况的分析提供了信息基础。从理论上,同一考场的任意两张答卷之间,如果是由两个互不相识的应试人员分别独立作答,除非两人的水平都很高,都能做对正确答案,否则两人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也就是说两人同对同错的概率较低。但是,如果考场管理不善,应试人员之间如果相互抄袭,两人或多人之 间就会出现相同或十分近似的作答结果,同对同错的概率就会大幅上升。通过分析应试人员作答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可以反推考场之中的作弊程度。队伍建设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密的工作程序要靠人来实施、落实。尤其在我国当前考试法规还 不甚健全的情况下,更应发挥人的作用,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应着重抓好选聘、培训和考核三个
16、环节。在选聘上,考试机构要从加强考试队伍能力建设的角度选聘工作人员,把好人员入口关。监考队伍的建设是严肃考风考纪的根本,监考人员要由主考亲自选聘,实行主考负责制,名单要报上级考试机构备案。在培训上,考试机构要结合考试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需要,根据各类考试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特点,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考前培训是整个考试工作的基础工作,对监考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做到具体、细致、明确、规范。做到先培训再上岗,未培训不上岗。在考核上,考试机构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责任心强,监督有力、工作细致的人员给予 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而对工作不力、考核不合格的
17、人员,取消下次参加考试的资格,并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宣传教育在报纸、广播 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上,在考点、考场、准考证等相关载体上广泛宣传严肃考风考纪的有关规定和办法,让广大考试工作人员、应试人 员、用人部门以及社会各界 了解考试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对考试舞弊危害性的认识,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和高压态势,使心存侥幸、伺机作弊的人员望而却步。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守法观念,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营造公平、法治、诚信的考试氛围。有针对性地在考试工作人员中深入开展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鞭策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得起人情关、金钱关的考
18、验,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通过学习教育和监督,树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爱岗敬业的考试工作人员形象,为考试的客观公正提供坚强的保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应试人 员的考风考纪教育。要教育应试人员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将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刻苦精神结合起来。要引导应试人员树立公平、诚信、守法的思想观念,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把不良意识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利用报名、资格审查、考前广播、张贴标语、考前培训等环节,向他们宣传考试的有关规则和规定,形成严肃庄重的考试氛围。还可以与应试人 员本人或相 关单位签订诚信协议,抵制考试舞弊。圈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