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学.ppt(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教学 建议州教科院 童民才一、高中化学新课程简介(一)高中化学模块课程类型1根据课程性质的分类根据课程性质的分类 根据高中化学模块课程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必修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必修模块课程包括两个课程模块:化学1和化学2;选修模块课程包括六个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2根据课程功能的分类化学必修模块课程的功能主要体现化学必修模块课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在“基础性基础性”上。上。一是指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进一一是指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二是指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化学选二是指学生进
2、一步学习其他化学选修模块课程的基础修模块课程的基础,三是指学生学习科学领域其他科目三是指学生学习科学领域其他科目的课程模块的基础。的课程模块的基础。化学选修模块课程的功能(1)侧重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课程模块,主要有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学科有关“物质”、“结构”和“反应”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2)侧重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课程模块,主要是实验化学。通过这一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化学学科中的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同时形成必要的实验技能。(3)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程模块,
3、主要有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STS的背景下,体会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把握基础性 从内容上来看,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二)高中化学课程模块的选择1.课程模块与学分、学段化学科目中的八个课程模块,每一模块皆为2学分,36学时。一般一个学段修一个模块。化学科目的必修学分是 6学分,而每个模
4、块是2学分,因此,高中生要达到高中毕业要求,至少要学习三个化学课程模块。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必修模块只有两个,计4学分,因此,学生要达到化学学科对高中生的毕业要求,还要从化学选修模块课程中至少选择一个课程模块进行学习。选多少模块化学新课程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我省的暂行规定1、所有学生必修和必选:化学1和化学2 化学与生活2、择重于理科学生必选: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5、是化学新课程的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变了,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变了,造成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的很大矛盾,特别是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更感到难以适应。其次是尽管普遍认同了新课程的理念,却欠缺实施时所需要的教学条件和技能。三、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建议(一)全面理解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要求1.全面理解三维课程目标,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在实施中要特别注意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要求以及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2.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
6、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型来介绍的,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据分类标准进行类别判断。至于各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和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都将在相应的选修模块中进一步学习。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所有的学生掌握好最基本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和后续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补,但不要根据老教材任意添加。增补的前提是有利于教学、不增加学生负担。例如第二章第二节例如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的教学要求的教学要求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知道离子方程式代表的性盐的电离方程式,知道离子方程式代表的一类反应,能够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发生一类反应,能够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否大量共存,学会复分解反应、能否大量共存,学会SO42-、CO32-、Cl-的检验方法。的检验方法。弹性要求:弹性要求:涉及强酸、强碱、盐离子方程涉及强酸、强
8、碱、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过的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式的书写(学过的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浓度。发展要求:发展要求:涉及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以涉及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以及碳酸氢根离子等酸式盐的较复杂的离子方及碳酸氢根离子等酸式盐的较复杂的离子方程式。程式。不宜拓展:不宜拓展: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 时达到时达到弹性要求:根据学生基础可适当增弹性要求:根据学生基础可适当增 补或拓展补或拓展发展要求:全体学生可在化学发展要求:全体学生可在化学2结结 束时达到束时达到不宜拓展:留待选修学习不宜拓展:留待选
9、修学习要注意: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新课的要求与模块学习结束时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像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些重要的化学知识,在前两章有了初步印象后,在后续所有单元学习中,必须反复出现,反复应用,在必修模块全部结束后,才提高到期望的高度。3.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合理重组教学内容。教材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主线,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以“事实学习”为特征的课
10、型,为了避免这类内容学习中常见的“一听就会,一用就乱”问题,应该有化学基本理论作为主线贯穿进行学习。本章教材按照新课标要求,隐去了周期和主族这条过去最熟悉的线索,将整个金属作为研究对象,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横向分类,横向比较,了解通性,突出特性。这样的集中介绍,有其明显的特点,但大量的信息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又缺乏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过大量实验归纳知识,若教师的指导稍不得法,就很容易感到知识凌乱,把握不住规律,从而走入“背化学”的死胡同。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金属活动顺序”知识出发,突出“分类”这个主线,才能使基础知识清晰。具体而言,“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三部分内容
1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中,在学习了钠与氧气、铝与氧气反应的性质后,一定要结合初中知识,对整个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归纳,形成整体知识;在“金属与水的反应”中,教材重点介绍的是钠与水和铁与水两个反应,在教学上,就应充分利用“金属的活动性不同,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新课程中,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师要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二)以科学探究作
12、为突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通过表达与交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
13、反思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在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要掌握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髓,只用一种学习方式是不可想象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人类常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要正确处理“探究”与“双基”的关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科学学习强调亲身体验,在“做中学”,但由于时间和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不可能把课本上所涉及的知识产生过
14、程都模拟科学史重复一遍。因此,只有选择那些最有探究价值而且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这些内容也应该是本模块的主干知识。2.重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在学生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基础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在教学方式上要延续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要求,以科学探究作
15、为突破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在探究能力的要求上有所提高。人教版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类似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建议高一化学教师要尽快熟悉初中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中的变化,处理好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3.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注意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探究。如“铁与水的反应”中设计反应装置的探究,一开始就将设计整套装置的任务交给学生,大多数学生容易忽略细节问题,如试管口的朝向、导气管插入的深度等,可将问题分解为几步:先分别
16、设计水蒸气的发生装置、与铁粉的反应装置和检验产生气体的装置,然后再设计这些装置的连接方法,最后从操作的简便性和节约性来考虑装置的优化。其次,留给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交流展示的范围要广。探究时间的确定,要以大多数学生完成探究任务为原则,这样才人人可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发表意见,形成讨论的氛围,在讨论和辨析中得出结论。需要强调的是,结论可以不唯一,但必须要有结论。(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多种功能化学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又是学生化学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不仅可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
17、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学会实验技能;更重要的以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学会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达到激发兴趣、是通过实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达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启迪思维,获得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目的。目的。模式:模式:1.问题(探究的方向)问题(探究的方向)实验(发现)实验(发现)结论结论2.问题(理论假设)问题(理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实验(验证假设)结论结论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实验教学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实验教学对于实验 XY:可以是演示,也可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分组实验。对于科学探究: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组完成。面对新课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迎接挑战 加强学习加强学习 同伴互助同伴互助 大胆实践大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