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pdf(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姓名:鲁洋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孙多勇2003120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摘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进入了社会的全面转型阶段,加之全球化的影响,使我们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分析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的现状、特点、诱因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巫待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结论。接着对西方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发展及其历史与背景、现状及特征进行了的综述,并对我国危机理论的发展作了简要的概括。接下来,文章对危机的概念、诱因、分类、特性和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2、进行了探讨,并对西方危机管理的综合分析模型作了评述。本文试图用博弈论对公共危机管理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危机研究方法论上的新尝试。因此,笔者首先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并与传统理论及其分析模型进行比较。笔者用于分析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第一个理论是囚徒困境模型。囚徒困境理论是对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问题的模型化,笔者给出了破解困境的方法:支付改进、重复博弈和规则强制。文章以 S A R S为例分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种种囚徒困境问题,并提出了破解公共危机管理中囚徒困境的办法,这就是:构建合理的国内政府间关系,创新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3、健全问责机制、建立责任政府。笔者研究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二个理论是委托代理理论。文章将危机的参与人:中央政府、地方民众、地方政府作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界定,并建立了代理人:地方政府的支付矩阵进行模型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解决地方政府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问题的制度方法。并且,文章对委托人:中央政府、地方民众的参与约束进行了探讨。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这是笔者研究的落脚点。笔者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并在博弈制度观中得到建立和创新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启示,建立了危机的制度演进博弈模型,并对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进行了制度设计。当然,单纯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形成并不能保证社会的全然无忧
4、,长治久安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关键词: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博弈 囚徒困境 委托代理 制度演进第 I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Ab s t r a c t U n d e r t h e i n fl u e n c e o f 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w i t h t h e o n g o i n g s o c i a l r e v o l u t i o n,C h i n a i st r a n s f o r m i n g in a l l r e s p e c t s a n d e n c o u n
5、t e r i n g c r i s i s.T h u s,p 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b e c a m e ak e y p r o j e c t f o r C h i n e s e 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 o u r s o c i e t y.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p r e s e n t s t a t u s,f e a tu r e s,a n d c a u s e s o f p u b l i c c r i s i
6、s,th e t h e s i s f i r s t l y b r i n g s o u t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n gp 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T h e n,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a n d h i s t o r i c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i nw e s t e r n c o u n t r i e s a s w e l
7、 l a s t h e p re s e n t s t a t u s i n C h i n a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N e x t,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c a u s e,c a t e g o ry,f e a t u r e o f c r i s i s a n d t h a t o f p 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a r e b r o u g h t u n d e rd i s c u s s i o n.I n t h i s t h e s i
8、s,t h e a u t h o r t e n t a t i v e l y m a k e s a n a c c o u n t o f p 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w i t h i n t h e f r a me w o r k o f G a m e T h e o ry w h i c h i s a n e w f i e l d n e v e r t r i e d b e f o r e.B a s i c i d e a s o fG a m e T h e o ry a r e p r e s e n t
9、 e d a n d t h e fr a m e w o r k o f t h e G a m e-t h e o r e t i c a c c o u n t o f p u b l i c c r i s i sm a n a g e m e n t i s p r o v i d e d i n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 t h a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o d e l s T h e f ir s t t h e o r y a d o p t e d i n a n a ly s i s o f s o lv
10、i n g p 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i s p r i s o n e r s d i l e m m a m o d e l,w h i c h i s t h e m o d e l i n g o f c o n fl i c t s b e t w e e n s e n s e s o f i n d i v i d u a l a n d c o l l e c t i v i t y.T h e a u t h o r p r o v i d e d m e t h o d s o f s o l u t i o n
11、 a s f o l lo w s:P a y o ff i m p r o v e m e n t,r e p e a t e d g a m e s a n dru l e c o m p u l s o ry.V a r i o u s p r o b l e m s o f p r i s o n e r s d i l e m m a a r e t a k e n u n d e r d i s c u s s i o n w h i l e t a k i n gS A R S a s i n s t a n c e.A n d m e a s u r e s o f b r e
12、 a k i n g p r i s o n e r s d i l e m m a c o m p r i s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n t e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m o n g t h e g o v e rn m e n t s;i n n o v a t i o n o f s t a ff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a n d g o v e r n m e n t c o n t r ib u t i o n e v a
13、l u a t i n g s y s t e m;p e r f e c t i o n o f t h e r e s p o n s ib i l it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n df o u n d i n g g o v e r n m e n t o f o b l i g a t i o n.T h e s e c o n d t h e o ry m e n t i o n e d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s t h e t h e o ry o f p ri n c i p a l-a n e n t.P la y
14、 e r s o fc r i s i s a s c e n tr a l g o v e rn m e n t,l o c a l c i t i z e n s a n d 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s a r e 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 a s p r i n c ip l e so r a g e n t s.A n d m o d e l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a g e n t s(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i s c a r r i e d o u t
15、b a s in g o n i t sp a y-o ff m a t r i x.T h e a u t h o r p r o v i d e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m e a s u r e s f o r 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s t o p a rt i c i p a t i o nc o n s t r a i n t a n d i n c e n t i v e-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c o n s t r a i n t.T h e a g e n t s p a rt
16、ic i p a t i o n c o n s t r a in t i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s w e l l.T h e e ff e c t i v e m e a s u r e o f d e a l i n g w it h p 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i s t o s e t u p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s,w h i c h i s t h e k e y p o i n t o f t h e a u t h o r.E n l i g
17、h t e n e d b y t h e G a m e T h e o ry,t h e a u t h o r b e g i n sw i t h n e w i n s t it u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p r o p o s e s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p u b l i c c r i s i s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T h e G a m e-t h e o r e t i c m o d e
18、l o f c r i s i s e v o l u t i o n i s s e t u p a n d i n s t i t u t io n a ld e s i g n i s m a d e f o r t h e s y s t e m o f p 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H o w e v e r,s o c i a l s e c u r i t y c a n n o t b eg u a r a n t e e d s i m p ly b y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p
19、u b l i c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E t e rna l s a f e t y r e l i e s i n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p u b l i c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K e y w o r d s:C r i s i s,p u b l i c c r i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G a m e,P r i s o n e r s d
20、i l e m m a,p r i n c i p a l-a g e n t,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e v o l u t i o n第 n 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图 表 目 录表3.1 囚徒困境模型.一.,一 卜“.表3.2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囚徒困境模型.“.表4.1 公共危机管理中代理人一地方政府的支付矩阵图5.1 危机的制度演进博弈模型.,.,.一,.1 7._“.2 2.2 9.,.,.,3 9 第 n 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夸 1.1 论文研究背景对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的认识互,.,.,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的 现状 从2
21、 0 世纪7 0 年代末起发生在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已经进行了2 0多年。2 0 多年来,中国经历了多重转变:从一个乡村农业化社会向一个城市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一个内向封闭型经济体系向一个外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从一个集权人治的政治体制到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的转变。今天,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民主、自由等自 然和社会矛盾的瓶颈约束最为严重,极易出现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矛盾聚集、危机爆发的情况,S A R S 发展成大型公共危机就是典型例证。同时,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危机的诱因和影响是世界性的,没
22、有一个国家是世外桃源,比如“9 1 1”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秩序,也改变了我们对安全的看法。可以 说,我们处在一个危机四 伏的时代,危机管理顺理成章成为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要课题。1.1.2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的特点 就现实而言,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呈现以下特点:(1)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政治领域的腐败读职案件、经济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社会领域的公共卫生事件、交通领域的空难海难、国际关系领域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中美撞机事件、自 然领域的水早灾害。(2)危机事件高频率、大规模:近年来,交通事故不断,安全生产事件不断发生,治安案件不断增加,参与和波及的人日 益增多。(3)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危
23、害性加强: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现持续反复的态势、闹事方式不断升级、对抗性不断加剧、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4)危机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以 及西藏分裂分子等和国外敌对势力勾结,伺机制造混乱;影响我国 稳定;S A R S 则影响到了我国和一些国家短期内的经济关系。互,1.3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的诱因 总体说来,我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的诱因从社会层面上看,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基尼系数进入危险的区域,社会保障制度尚未有效建立;二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政绩指标考核体系过于单一,自 治的民主进程层次较低,法治尚无有 第 I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
24、论文效的制度保障,政府对经济管制的解除尚未到位,加上市场化浪潮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挑战,这些都在制度上为危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三是道德规范体系失稳,在经济、社会变革和新技术、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原来的社会道德基础发生动摇,社会规范缺失和偏离使得道德虚无蔓延,越轨行为增多。四是人与自 然的矛盾日 益突出,人的无限索取、有限 保护导致自 然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人为诱发自 然灾害。从个体层面上看,在大转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社会、自 然的不均衡发展,使得人们的差距拉大,而有效的表达宣泄渠道缺乏又使得人们内心的不平衡得不到缓解,加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个体行为能力大大提升,只要在一定的
25、突发事件的“导火索”作用下,就可能酿成危机。1.1.4我国鱼待建立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在面对层出不穷、类型各异的 危机事件时,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和能力将是降低危机损害的关键所在。作为政府必须构建开放的、有机合理的、协同运作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以便尽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危机管理,扩大危机管理体系的组织和资源吸纳能力,实现系统有序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我国 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着种种问 题:没有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也没有制定权责明确的危机反应机制;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政府官员和民众缺乏危机意识,社会危机应对能力和自 我恢复能力差。因此,改革我国现有危机管理
26、体系,建立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是主动应对危机的关键。互 1.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综述 1.2.,西方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历史 危机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传统课题,主要分析的是政治危机,包括政治制度变迁、政权与政府的变更、政治冲突和战争等,危机研究的目 的是探索政治危机的根源、寻找处理和应对政治危机、维护政治稳定或促进政治变革的方法,研究方式主要是学院式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研究方法则是定性或思辨性的。另外,自 然灾害从古至今困绕着人类社会,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和自 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但是,从抗灾实践到灾害学理论却是上个世纪的事,而从灾害管理到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更是在此之后。因此,从本质上说这一阶段科学的
27、危机管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2 0 世纪6 0 年代到8 0 年代,西方危机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一次高潮,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向经济、社会领域扩展,从自 然灾害领域向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扩展,危机管理成为一门第 z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学科,形成了企业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融合的学科分支,前者的代表人物如巴 顿(B a r t o n)、福斯特(F o s t e r)、格林(G r e e n)、米卓夫(M i t r o f f)等,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罗森塔尔(R o s e n t h a l),罗伯特 吉尔:(R o b e r t G i r r)、科塞(C o s
28、 e)等,大量的研究著作出版,危机管理成为大学的学科和专业,也成为一种社会职业。西方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出 现高潮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首先,2 0 世纪6 0 年代到8 0 年代世界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美国与苏联在全球进行争夺,亚洲、非洲民族独立后政治不稳、战争不断,全球南北差距拉大、冲突凸显,美国国内种族冲突、反战斗争,能源危机波澜迭起。显然,危机现象成为全球的普遍课题。其二是一些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经济、社会系统日益庞大和复杂,公共管理领域迅速扩张,任何薄弱环节都可能带来巨 大的灾难,形成这个公共管理领域的问 题;另一些国家正处于向 现代化的发展过渡之中,矛盾冲突更多
29、更易于爆发。其三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自 然以灾难对人类进行回报,自 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日益巨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危机研究成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直面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也逐渐成熟,政治学的行为主义走到巅峰,经济学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理性复归,行政学经历了从古典行政到公共行政再到公共管理的范式转变,社会学有了对市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心理学的发展则提供了从个体心理分析到社会心理分析的方法,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则为危机冲突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和工具,而对灾害的研究形成了灾害学理论。总之
30、,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发展高潮的出现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有相关学科理论发展提供的可育 G o 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研究内容从单一的政治危机扩展到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领域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带来整个公共管理领域的危机;其二,研究目的由原来的政治目 标转变为建立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维护稳定,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其三,研究重点由原来重危机现场应对到危机的全生命周期,尤其重视危机前的预警研究;其四,研究导向由本国情况研究走向跨国比较研究,美国、日本、欧洲诸国危机管理实践各具特色,现代危机理论是在总结各国危机实
31、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对研究刚刚起步的中国尤为重要;其四,研究方法上立体分层研究体现了当代危机管理研究多元化和全面融合的趋向,从单纯定性研究到定性定量相结合,在个体层面上运用心理学、博弈论,在组织层面上运用组织理论、管理理论,在社会层面上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可以说,西方现代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已渐趋成熟。第 3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1.2.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应该说,公共危机管理的古典理论诞生于中国。“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是中国古代危机预防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安危相
32、易,祸福共生”是中国古代对危机两面性的辨证思考;“亡羊补牢,尤未为晚”是中国古代危机总结学习思想。同时,中国五千年农业社会的漫长历史也是一部和自 然灾害的抗争史,积累了大量关于自 然灾害及其预防、应对、控制、恢复的经验资料。2 0 世纪初,中国开始了现代政治学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中包含政治危机,与西方古典政治学内容大致相同。至此,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也未在中国产生。2 0 世纪9 0 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危机管理的一个分支企业危机管理率先从西方引入中国,并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国开始真正的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是近两年在美国“9 1 1”事件,特别是2 0 0 2 年末到2 0 0
33、 3 年的S A R S 危机之后,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主要成果是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日 本、俄罗斯、瑞典)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介绍;对公共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件、恐怖事件开始了单类的探讨,总结经验和教训;对自 然灾害从灾害学上进行了探讨。今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应该在充分借鉴西方现有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侧重公共危机管理立法、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协调、国际公共危机管理等方面,结合政治、政府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研究。;1.2.3危机理论的分析模型述评 一、综合分析模型 在各种西方对危机进行分析的理论模型中,综合分析模型最为
34、突出,综合分析模型通过考察各种变量在危机发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研究危机,罗伯特 吉尔、赫伯斯、宾德是其代表人物。吉尔的模型以国家层次上的不稳定状况为研究方向,基本不涉及组织群体间冲突;他分析了政治扩张、压迫、社会紧张、经济发展等 1 2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提出了与政治冲突相关的三个政府状况指标,分别是政权合法性、政府绩效、政治维持(政体存在和发展的状态)。赫伯斯从国家层面上以 1 0年为一段对 1 0 8个国家的危机进行了考察。引入时间参数进行长期分析是危机研究中方法论的发展与进步,因为短期分析对某些关键性变量的把握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甚至会得出与短期分析相反的结论。比如在短期分析中,国家
35、强制中的消极限制政策对危机控制有正面作用,但从长期看单纯的消极限制政策却是危机的另一种诱因。宾德则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常常伴随着五种形式的危机,分别是: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分配危机和渗第 a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透危机,这些危机对政治体系的稳定带 来根本性影响,政治体制化过程应该将危机的 发生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三个模型都以 政治危机为研究对象,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因为当时社会的政治行政领域还没有与其他领域充分融合,公共管理概念的出现更是十年之后的事,所以这种模型分析假定的变量、参数不能涵盖整个公共管理领域,不具备公共危机分析的普遍意义。然而,通过考
36、察各种变量在危机发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研究危机的的方法却具有借鉴意义。二、人性假设模式 另外一些西方学者从危机的社会原因角度基于人性假设提出了两种模式,一是以 塞缪尔 亨 廷顿为 代表的“偶发”理论,认为人性本善,危机是一 种偏离正常秩序 轨道的非常状态,而不是常态,危机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在受挫折的 情况下行为发生偏离;二是以蒂利为代表的“固 有”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危机和冲突是人性本质呈现的永恒状态,是一种正常现象,有的表现为显性,有的表现为隐性。因此研究的目 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控制性恶动机变成现实行为,避免冲突和危机的发生。这两种分析框架的 起点都在于人性假设
37、,是由 个体的需要、动机和行为选择的分析扩展为 对组织和社会的行为模式的分析;虽然将社会环境作为 外部条件诱发、强化人的冲突行为、从而导致危机,但没有说明危机的制度根源。笔者认为,除纯自 然因素导致危机道理比较简单无须多言外,危机的 根源应该将个人与制 度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正如奥尔森所说:“个人、利益团体、社会活动与制度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将事件转化为政策问题,并制定议程,作出决策,采取行动.,。作为具有独立决策行为能力的个体的人是一个理性人,其行为动机是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当组织机制、社会制度所确定的组织、社会的偏好和个体理性人的偏好相一致时,组织和社会处于一种稳定的正常状态;当这种偏
38、好不同、甚至对立时,就埋下了危机的诱因,只要某一突发事件点燃导火线,组织和社会的危机就不可避免。理性的人,是至今描述人的特质的最为人接受的思想;因此,要从源头上消除危机,就要确立使组织和社会偏好与理性的个人偏好协调一致的机制,而不是忽视个人理性或单纯压制个人理性的动机、行为。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1.3.,论文研究的意义 一、时代和社会意义。我们己经知道,公共危机管理对于转型期中国的重要性,进行这一研究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鉴于中国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 落后状况,加强这一研究尤为迫切,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 5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二、理论意义。本文对公共
39、危机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对西方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作了介绍,为深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作了铺垫,也为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借鉴。三、方法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并建立了 相关博弈模型,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更为寻找危机的制度根源,从源头上消除危机,从根本上控制危机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四、实践意义。理论研究最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以 往的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解决技术层面的 操作问题,而对公共危机背后的经济问 题、体制问题、社会问 题则显得研究乏力。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
40、了当今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经济、体制、社会问 题,并提出了博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因此具有更深刻的实践意义。1.3.2公共危机管理的博弈论分析框架的创新之处 公共危机管理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借鉴了西方关于危机成因的“偶发”理论与“固有”理论以及危机的综合分析模型;但与这些理论、模型相比较,在公共危机管理的 研究中引入博弈论具有自 身的优势和创新。首先,博弈论将公共危机的诱因看成是公共领域里不同利益主体策略行为选择造成的不良 均衡结果,而不仅仅是从政治领域内 来确定分析变量,因此突破了 综合分析模型 研究只适用于政治危机的局限,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其二,西方关于危机成因的“偶发”理论与“固有”理论基于
41、人性论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从人的理性角度出发,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博弈论基于人的理性来研究其策略和行为的选择,因此具有较强的理性基础。其三,博弈论分析框架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既可以分析突发事件中参与人的策略行为,也可以分析危机前阶段长时间危机诱因积累的人为因素和危机后阶段危机扩散、恢复期参与人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避免因时间长、短不同导致的研究结果失真。其四,博弈论分析框架提供了从个人到组织再到政府的衔接路径,为寻找公共危机的制度原因提供了方法。因为博弈的局势既可设定为个体参与人的博弈,也可以设定作为个体集合的组织,甚至是政府间的博弈,只要他们具有不同利益偏好。而从宏观角度看,制度设计就
42、是出现不同利益群体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不同利益群体协调合作的药方。其五,公共危机管理受信息的约束非常强,危机决策参与人及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地位往往决定着危机的走向;而博弈论非常重视对信息的研究,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对个人选择及制度安排的影响,这些研究提供了从信息角度分析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方法,这也是以往的分析工具所不具备的。第 6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论文的研究思路 公共危机管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研究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本文在第一章首先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理论综述,在第二章对公共危机管理和博弈论的一些基本概
43、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当然,博弈论的内容相当丰富,提供的分析模型也有多种,比如囚徒困境模型、委托一代理模型、制度演进模型,本文试图用这几个模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囚徒困境模型分析的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问题,破解困境的办法有三种:支付改进、重复博弈和规则强制。本文将在第三章以 S A R S危机管理为例,分析政府及其部门之间在个人理性支配下出现的囚徒困境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困境的制度改进办法。单纯的囚徒困境模型还不能概括危机管理中的所有博弈现象和问题,在当今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起着重要作用,而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存在虚假治理的现象;本
44、文将在第四章引入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委托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民众)的参与约束、代理人(地方政府)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行为控制,促使地方政府进行良好治理,进而实现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文章运用囚徒困境模型是从政府及其部门 之间进行横向 研究,而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是从上下政府以及民众与政府之间进行纵向研究,从纵、横两面探讨改革政府体制以实现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是实现有效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力量,这正是中国所缺少的,也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文章将在第五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试图在博弈制度观下提出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变迁
45、模式,并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演进模型,得出建立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结论。1.4.2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模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一、文献分析法:本文在查阅大量自 然灾害、恐怖活动、安全生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博弈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政策科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研究。二、模型分析法:本文在博弈论分析框架内运用囚徒困境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博弈制度观,建立囚徒困境模型、委托一代理模型、制度演进模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相第 7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关问题,并探讨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演进机制。三、案例分析法:公共
46、危机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实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本文主要以S A R S 危机管理为例,分析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四、比较分析法:由于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落后于西方(尤其是美国、日本、俄罗斯、瑞典),而不同国家又有不同 特色,因此本文的研究比较和借鉴了西方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设想。第 8页国防科学 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博弈论分析框架 互 2.1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界定 2.1.1危机的概念、诱因、分类及特性 一、危机的概念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
47、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我国学者薛澜等把危机界定为“一种决策情势,在此情境中,作为决策者的组织(核心单元为政府)所认定的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面临严重威胁,突发紧急事件以 及不确定前景造成了高度的紧张和压力,为使组织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的 损害降至最低限度,决策者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约束下做出关键性决策和具体的危机应对措施。”【2 这一定义符合公共危机的 基本内 涵。二、危机的诱因 关于危机诱因,一般认为是自 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自 然原因带来的是自 然灾害(即天灾),人为原因造成的是人为危机(
48、即人祸)。9 危机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对自 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且深入,对自 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比较成熟。政府基本能够比 较准确的预测自 然危机,提前采取措施,而且能够在自 然危机发生后能够通过全球性合作采取积极、有效救治行动,比 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能够通过全球性预警、救治系统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治,把自 然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人为危机的发生机理与自 然危机不同,更具有偶然性,危害也更大,政府对人为危机的预警、救治措施研究也相对要少。更多的危机是自 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三、危机的分类 危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从危机成因分析,可以分为自 然危机(如地震、干早、水灾等
49、)和人为危机(如社会动乱、战争、恐怖活动等);从危机影响范围考虑,可以分为国际危机、国内危机、地区危机和组织内部危机;从危机涉及领域来看,可以 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价值危机;按照危机性质,可以分为针对社会制度基本结构的危机(如美国“九一一事件”、阿根廷经济政治危机)和针对具体行为规范或价值观的 危机(如广西南丹矿难)。学者胡宁生等人把危机分为“结构良 好”的危机和“结构不 第 9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良”的危机;而沈致远等人则认为危机有“能量积累型”和“放大型”两种。我们主张采用 S t a l l i n g s R.A.的 观点,从危机情境中的主体(危机决策参与人
50、和利益相关人)的态度(策略与行为选择)的角度将危机划分为一致性危机和冲突性危机。a 一致性是指危机中的利益主体具有相同的偏好和诉求,能够对危机战略实施达成一致,如全民救灾;冲突性是指危机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偏好和诉求的利益主体,比如战争。人们通常以为自 然灾害是典型的一致性危机,其实也存在着冲突的可能,因为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受灾群体和非受灾群体具有竞争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是冲突明显的危机比如恐怖活动、暴乱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相关和行为沟通。因此,危机决策制定者首先要准确识别不同的偏好和诉求的利益相关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刁 谈得上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同样,不能简单地看待冲突性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