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说课稿 篇1说教材:本章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从广阔的宇宙到地球上的高山、大地再到微观的原子和分子,都是本章研究对象。学习本章知识后就会知道,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三种常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同时学习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说课程目标:本章对知识目标的总体要求不高,但能力目标和意识目标要求较
2、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标明确地提出了学生要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淡化概念教学的僵化性。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参与过程和方法及相互协作精神的要求明显提高。(2)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密度概念,这样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探究,凸显教育理念的转化,使学生由被动地对知识的接受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而使学生能自由地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用密度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这样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不断地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终生探索的乐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教材难点和重点密度是本章教材中学生进行探究的中心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因此密度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是综合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密度的知识等内容,它既是检验学生前述知识自主学习的标准,也是学生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是本章教学的另一个重点。而原子的结构,看不见摸不着,老师既无法讲透彻,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画出原子结构的模型,所以是老师难教、学生又难理解的内容,
4、它是本章的难点。考点分析中考重点、热点:(1)天平的正确使用;(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3)密度知识的应用;(4)密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结合;(5)密度与压强、浮力、功等相关知识点综合;(6)与密度相关的开放性、探讨性、设计性问题。说学生;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单亲无亲家庭,家长的监管能力较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约束能力差,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课堂效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是还要关注后1/3学生的发展,不离不弃,鼓励和激励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说教学设计;1.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2.让学生交流讨论归纳知识点,完成学
5、案上的问题,使学生构建知识框架3.展示知识点和问题,加深印象,教师补充拓展,使学生掌握知识点4.通过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终生探索的乐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5.通过当堂达标巩固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说课稿 篇2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步入近代,主要学习欧洲从封建主义过渡
6、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等,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2教材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
7、,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生产中关键的动力问题,
8、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的发明成果。“如果没有蒸汽机,就不会有像我们描述的那样大规模的工业扩展。”它的发明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一一线工人、技师为主,瓦特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不是偶然的,而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探索的结晶。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只有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理由: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时限至少有一个世纪。就某一个国家而言,也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发生。初中生因其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对这一概念难以理解。二、说教法学法1、学
9、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2、说教法、学法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采取创设情景、设置疑问、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1、导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概括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2、讲解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通过课本和有关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合作探究法: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学习历
10、史有关方面的能力。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多媒体展示1851年英国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蒸汽机图片,教师作简要讲解,然后指出:蒸汽机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蒸汽时代。由此导入新课。2、学习新课。环节一、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以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和标志; 2.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知道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如: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富尔顿造出了轮船等史实,并认识到它们的重要作用;4.能说
11、出并充分理解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环节二、学习第一目“珍妮机的故事”。 学生阅读课文,查找并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个国家、哪个生产部门开始;2.珍妮机是谁发明的,有什么重大影响?3.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学生在自学提示指导下看书、思考、小组交流、课堂交流。设计意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教师在总结的时候注意1、.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力纺纱机和骡机的图片,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珍妮机的重大影响。使同学们认识到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
12、点,它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不仅是棉纺织部门,还包括冶金、采矿等部门;3、.通过书中的动脑筋: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畅谈工业革命应具备什么样的前提和条件,由此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纺织厂的资本家,你会把工厂建在哪里?为什么?学生自由畅谈,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出机器所需的动力问题,带着新的问题继续学习。环节三、学习第二目“瓦特与蒸汽机”, 回答以下问题:1.谁找到了比人力、畜力、水力更方便更有效的动力?2.讲一个关于瓦特的故事,说一说从他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13、?3.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通过查找讲述瓦特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教师在总结的时候注意强调:1.蒸汽机最早应用在纺织部门,然后扩展到冶金、采矿等部门;2.学习瓦特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3.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
14、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出交通运输问题,带着新的问题继续学习。环节四、学习课文第三目“火车的诞生”。回答以下问题:1.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发明有什么?发明者是谁?2.讨论:火车、轮船的发明和交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环节五、学习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出示材料1740年、1800年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1764年、1840年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而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利用多媒体总结并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抓住三个关键点: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二是使社会关系发
15、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三是导致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并由此得出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3、课堂小结根据以下表格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说课稿 篇3一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1教材的地位及特点我们的国庆节是六年制小学思品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课文。热爱祖国的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永恒的主题,要使广大少年儿童成为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尤其需要他们具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具有为祖国献身的志向。本课教学内容是对一年级学生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和小学生奠定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内容。2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目
16、标认知: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行为:爱自己的祖国。3依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要点(1)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2)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国的国庆节是十月一日。(3)我爱自己的祖国。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教学我们的国庆节这一课时,遵循学生的主体、主导性原则,我将采用讨论式教学和情景教学。依据如下:1遵循素质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思品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引导者,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在讨论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
17、己学习,让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迸发出新的火花,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2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认识带有直观性。教学中,我以多媒体课件、录像作为主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因而采用情景教学法,学生不仅对丰富、生动的画面大感兴趣,还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思品课教学特点,设计教学基本环节(一)开门见山,问题引课(二)相互交流讨论,学文激情(三)巩固新知,(四)检查反馈(五)用歌曲结束学习(一) 导入新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课出示地球图片,通过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吗?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学习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我的祖国是中国。
18、(二) 相互讨论交流,学文激情。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部分,在设计教法上,我注重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层层深入。开课引出“我的祖国是中国”,引导学生知道了祖国的名字,紧接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去了解祖国的样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祖国妈妈像什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和看法。直观、形象的教学课件和录像片段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教学辅助手段。在帮助学生了解首都北京、五十六个民族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些知识点时,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画面、倾听深情并茂的介绍,会进一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之情。学到这里,他们会发自内心地高呼: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三) 巩固新知。
19、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一首节奏轻快、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四) 检查反馈。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积极倡导活动化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地动起来,我在检查反馈阶段设计了两个有趣的小游戏找朋友、摘星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增长知识。(五) 学习总结。摘星星的游戏将会掀起本课学习的一个小高潮,随着游戏的结束,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逐渐响起,孩子们在歌声中受到感染,拍手齐唱,结束学习。四板书随授课过程由学生总结得出,板书简洁清楚,突出每一个知识,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说课稿 篇4一、教材分析:“神奇的海洋馆”是小学五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内容,它是基于学生对画图程序的
20、启动方法,窗口的组成,一些简单操作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21、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对知识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恰当、灵活运用“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完成探究任务。四、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法是“演示法、探究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基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照顾全体,我利用,采用讲演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方法,激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设计了给“海底世界”着色和“给福娃穿衣服”教学任务,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环境下,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的
22、帮助下,完成操练任务、并设计扩展性练习让学生更好的去创造发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五、学法的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教学媒体选择:计算机、Wind说课稿 篇5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是后面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和应用。难点是:磁通量的变化与变化率的区别,决定磁通量大小的因素。二、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能对“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
23、量的变化率”进行区别。2、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3、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会计算导线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节内容特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是: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对比、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三、程序分析为了达到预期的
24、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1、 引入新课我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建立起感应电动势的概念,然后再设问: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 猜想探究,设计实验学生可以猜测到的是: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磁通量变化还是磁通量变化率有关。给予学生的这些猜测,我给各学习小组安排了以下器材:螺旋管、电流计、条形磁铁、导线。引导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实验:看看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是否有关,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是否有关,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是否有关。3、 各学习小组总结实验,建立电磁感应定律学生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有1)在磁通量变化相同时,所用的时间越
25、少,感应电动势越大2)在变化时间一样时,变化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3)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磁通量的变化率来决定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我们不能得出定量的结论来,只能得到磁通量变化率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是法拉第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其函数表达式为:E=kt4、讨论接下来我 引导学生讨论三个问题:(1) K为什么等于1?这个问题从单位上进行说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出伏韦秒,这个问题设计到的公式很多,我给学生留出3-5分钟时间推导。(2)若线圈为匝,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是怎样的?E=nt(即相当于个单匝电源相串联);
26、(3) 公式E=nt是求平均电动势还是瞬时电动势?公式E=nt所计算的是时间t内的平均电动势(若均匀变化,平均感应电动势等于即时感应电动势)那么,导体切割磁力线时,感应电动势如何计算呢?5、推导特殊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到导体切割磁力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E=Blv引导说明:当B、L、V 两两垂直时 E=Blv (最大值)当B、L、V有一对平行时,即不切割磁感线 E=0 (最小值)在运用时要注意E=n/t与 E=Blv适用的范围和条件:1)、E=n/t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公式,E=Blv只适用于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它属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特殊形式,且满足条件是B、L、V 两两垂直时。2)
27、、 E=n/t只能计算t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E=Blv可计算某一时刻的瞬时电动势,也可计算平均电动势3)、 E=Blv是E=n/t的特殊形式.课堂练习:接下来我设计两道题,一道练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道练习导体切割磁感线。当堂训练,巩固提高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并且将练习题分为A、B两组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堂小结和作业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梯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总结,真正达到了检验学生课堂效果的目的。作业课后2、3、4题。板书设计我分两部分,主板书写在左侧,体现本节课的主干
28、知识,副板书在右侧,主要画用来辅助说明的草图。四、效果分析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1、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2、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说课稿 篇6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使学生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不但让学生掌握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突出新课程“健康第一”的理念,体现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
29、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自主探究,拓展思维的能力。一、分析教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二、分析学生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
30、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自信心强,但有时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他们团体意识逐渐加深,除对个人的竞争有兴趣外,对团体竞争也发生浓厚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自由学习,在练习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给学生带来学会的愉快,成功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正确
31、引导学生,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三、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适应目标: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四、组织教法:1、在课的开始部分,我以“游戏”和常规增加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准备部分阶段让学生和教师都带操,多给学生锻炼机会,充分热身。2、让
32、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力。3、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让同学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4、而结束部分以学生玩游戏作为放松运动,陶冶情操、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目的。最终在五个学习领域中完成水平二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同学在本节课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五、场地与器材准备1、以省时省力、提高练习密度和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设置教学场地。2、长跳绳20根、短跳绳8根、队牌4面说课稿 篇7一、教材内容分析气候和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一样
33、,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者,教材的第一部分从不同时间尺度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大致的划分,然后比较具体地介绍了近代气候的变化,最后通过活动的形式探讨近代气候变化的成因。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教材第二部分从海平面上升,农业生产的变化,水循环的改变三个方面,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教材第三部分第一、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呼吁人们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最后教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问题探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让学生去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初步验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三维目标:1、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划分和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
34、适应对策。2、通过搜集,整理信息,形成把获取的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地理事物里来,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综合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相应变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观念和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教学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教学思路设计1、密切联系实际,如“连年的暖冬问题”特别是今年的“暖冬”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2、运用鲜活的资料引导学生
35、探究讨论,创造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南极企鹅及北极熊冰面减少,数量减少来引导学生回答这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生回答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对人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就是针对气候变暖而制定的全球性文件。我们对气候变化感觉不明显,因为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课前请同学们向自已的家长或熟悉的老年人作了一些调查,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感受是怎样的?生:从前河里的水在冬季结冰很厚,而现在冬季结冰较薄,说明现在比过去气温升高了。师: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气候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
36、方面?大致分为哪几种变化?几种气候变化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首先学习的知识。生阅读教材第1、2段及图2.25讨论、总结、回答问题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师:气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主要表现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师:20多亿年来气候的变化分为哪三个阶段?生:时间跨度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师:20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那么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投影)P49图2.25和图2.26师:
37、请大家看图2.25。图示的时间段为过去一万年。图中的纵横坐标分别是什么?请你解读这个图示。生:横坐标是指距今的年代,纵坐标是气温变化数值。图中展示了1万年来气温的变化(实线与20世纪初期气温(虚线)的差值。师: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合作探究)气温曲线呈波动上升师: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了气候不断变化的事实。再请大家看图2.26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近百年来,气温曲线呈上升趋势。师:很好。如图2.25中取近百年这个时段来看,气温曲线呈上升趋势,但看不出波动。如果把这个“放大”如图2.26变可以看到气温仍然波动上升,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长高30.6。将这两幅图对照,可以看出,这反映了教材中讲的“长时期尺度的气候是较短时间气候状态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反映了长时期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师:下面大家做第50页读图思考,确定全球近百年来两次明显升温的大致时期。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0页 共30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