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等效变换和一般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的等效变换和一般分析方法.ppt(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路基础第二章2.1线线性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性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2简单电路的简单电路的分析分析 2.3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 2.4节点电压法节点电压法2.5网孔分析法网孔分析法2.6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间的等效变换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间的等效变换 2.7叠加定理叠加定理2.8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第二章电路的等效变换和一般分析方法电路基础第二章2.1线线性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性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1二端网络1.二端网络的定义一个网络如果与其它网络连接的外伸连接端钮为两个,就称为二端网络.,又称为单端口网络。若网络中无独立源,则称为无源二端网络;若网络中有独立源,则称为有源二
2、端网络,如图2.1所示。图2.1二端网络电路基础第二章2.等效二端网络一个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和另一个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相同,这两个网络叫做等效网络。电路基础第二章 2.1.2 电阻的串联及分压公式电阻的串联及分压公式在电路中,把几个电阻元件依次一个一个首尾连接起来,中间没有分支,在电源的作用下流过各电阻的是同一电流。这种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2电阻的串联电路基础第二章n2.分压公式电阻串联时,各电阻上的电压为可见,串联电阻上所得的电压与其电阻值成正比。电路基础第二章 2.1.3 电阻的并联及分流公式电阻的并联及分流公式 1.并联等效电阻并联等效电阻在电路
3、中,把几个电阻元件首、尾两端分别接到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叫做电阻的并联。图2.3电阻并联及其等效电路电路基础第二章在图2.3中,KCL和欧姆定律可得两个电阻并联,通常记为R1/R2。2.分流公式并联电阻的电压相等,各电阻的电流与总电流的关系为电路基础第二章电阻的混联电阻的混联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称为电阻混联电路。对于电阻混联电路,可以应用等效的概念,逐次求出各串、并联部分的等效电路,从而最终将其简化成一个无分支的等效电路,通常称这类电路为简单电路;若不能用串、并联的方法简化的电路,则称为复杂电路。例例 2.4 求图2.4所示电路中a、b两端的等效电阻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4图2.4的等效
4、电路图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4的等效电路图解解把图(a)逐步化简,可得图2.6(b)、(c)、(d),由此可得Rab=2+3=5电路基础第二章 电阻Y形和形电路的等效变换 有一些电阻的混连电路,既不属于电阻串联也不属于电阻的并联.如图2.5所示。图2.5电阻Y形和形连接电路基础第二章将Y形连接等效为形连接(21)电路基础第二章将形连接等效为Y形连接(22)电路基础第二章n由式(21)可知,当R1=R2=R3时,有nR12=R23=R31=R,并有R=3RYn同样,由式(22)可知,当R12=R23=R31时,有R1=R2=R3=RY,并有RY=1/3R例例 2.2图2.6(a)所示电路中,已知U
5、s=225V,R0=1,R1=40,R2=36,R3=50,R4=55,R5=10,试求各电阻的电流。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6例2.2题图电路基础第二章 解解将形连接的R1,R3,R5等效变换为Y形连接的Ra,Rc、Rd,如图2.6(b)所示,求得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6(b)是电阻混联网络,串联的Rc、R2的等效电阻Rc2=40,串联的Rd、R4的等效电阻Rd4=60,二者并联的等效电阻Ra与Rob串联,a、b间桥式电阻的等效电阻桥式电阻的端口电流电路基础第二章R2、R4的电流各为为了求得R1、R3、R5的电流,从图2.6(b)求得电路基础第二章回到图2.6(a)电路,得并由KCL得电路基础第二
6、章2.2简单电路分析单回路电路所谓的单回路电路是指整个电路只有一个回路,所有的电路元件都串联在这一个回路当中。电路基础第二章进行电路分析的依据为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对于单回路电路,要求解的电路变量主要是回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列出两类方程:(1)基尔霍夫定律:UR1-US1+UR2+US2-US3+UR3+UR4+US4=0(2)欧姆定律UR1=R1IUR2=R2IUR3=R3IUR4=R4I电路基础第二章解得上式为全电路欧姆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表明,在多个电压源和多个电阻组成的单回路中,回路电流等于沿回路电流方向上所有电压源的电动势代数和除以回路中所有电阻之和。n2.2.2
7、单节点偶电路单节点偶电路就是只有一个节点的电路。电路中所有元件都接在这一对节点之间。在电路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对电路进行分析,求出两节点之间电压和各支路中的电流。电路基础第二章电路基础第二章(1)基尔霍夫定律:对于节点bIR1-IS1+IR2+IS2-IS3+IR3+IR4+IS4=0(2)欧姆定律IR1=IR2=IR3=IR4=解得n其中,G1=1/R1,G2=1/R2,G3=1/R3,G4=1/R4电路基础第二章2.3 支支 路路 电电 流流 法法n支路电流法以每个支路的电流为求解的未知量。n以图2.7所示的电路为例来说明支路电流法的应用。n对节点a列写KCL方程节点数为n的电路中,按KCL
8、列出的节点电流方程只有(n-1)个是独立的。对节点b列写KCL方程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72个节点、3条支路的电路电路基础第二章按顺时针方向绕行,对左面的网孔列写KVL方程:按顺时针方向绕行对右面的网孔列写KVL方程:综上所述,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电路的一般步骤如下:(1)在电路图中选定各支路(b个)电流的参考方向,设出各支路电流。(2)对独立节点列出(n-1)个KCL方程。(3)通常取网孔列写KVL方程,设定各网孔绕行方向,列出b-(n-1)个KVL方程。(4)联立求解上述b个独立方程,便得出待求的各支路电流。电路基础第二章例例 2.7图2.7所示电路中,Us1=130V、R1=1、R3=24,
9、Us2=117V、R2=0.6。试求各支路电流。解解以支路电流为变量,应用KCL、KVL列出式并将已知数据代入,即得解得I1=10A,I2=-5A,I3=5A。电路基础第二章2.4节节 点点 电电 压压 法法节点电压法是以电路的节点电压为未知量来分析电路的一种方法。在电路的n个节点中,任选一个为参考点,把其余(n-1)个各节点对参考点的电压叫做该节点的节点电压。电路中所有支路电压都可以用节点电压来表示。对节点1、2分别由KCL列出节点电流方程: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8节点电压法电路基础第二章nI1+I2-IS1=0nI2-I3+IS2=0设以节点3为参考点,则节点1、2的节点电压分别为U1、U2
10、。将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为I1=U1/R1=G1U1I3=U2/R3=G3U2I2=(U1-U2)/R2=G2(U1-U2)电路基础第二章代入两个节点电流方程中,经移项整理后得(G1+G2)U1-G2U2=IS1-G2U1+(G2+G3)U2=IS2将上式写成G11U1-G12U2=IS11-G21U1+G22U2=IS22 G11、G22分别是节点1、节点2相连接的各支路电导之和,称为各节点的自电导,自电导总是正的。电路基础第二章G12=G21是连接在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各公共支路的电导之和的负值,称为两相邻节点的互电导,互电导总是负的。Is11、Is22分别是流入节点1和节点2的各电流源
11、电流的代数和,称为节点电源电流,流入节点的取正号,流出的取负号。n当电路中含有电压源支路时,这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n(1)尽可能取电压源支路的负极性端作为参考点。n(2)把电压源中的电流作为变量列入节点方程,并将其电压与两端节点电压的关系作为补充方程一并求解。电路基础第二章节点电位法的一般步骤节点电位法的一般步骤(1)选取参考节点。(2)建立节点电位方程组。(3)求解方程组,即可得出各节点电位值。(4)设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于只有一个独立节点的电路,电路基础第二章写成一般形式上式称为弥尔曼定理。电路基础第二章n例例 2.8试用节点电压法求2.9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图2.9例2.8图
12、电路基础第二章解解取节点O为参考节点,节点1、2的节点电压为U1、U2,按式(2.24)得解之得电路基础第二章取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9所示。根据支路电流与节点电压的关系,有电路基础第二章2.5 网孔分析法网孔分析法采用网孔电流为电路的变量来列写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网孔法。设想在每个网孔中,都有一个电流沿网孔边界环流,其参考方向如图所示,这样一个在网孔内环行的假想电流,叫做网孔电流。各网孔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为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10网孔法举例电路基础第二章选取网孔的绕行方向与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经过整理后,得方程组可以进一步写成上式就是当电路具有两个网孔时网孔方程的一般形式。
13、电路基础第二章其中:R11=R1+R2、R22=R2+R3分别是网孔1与网孔2的电阻之和,称为各网孔的自电阻。因为选取自电阻的电压与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所以自电阻都取正号。网孔的自电阻。因为选取自电阻的电压与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所以自电阻都取正号。R12=R21=-R2是网孔1与网孔2公共支路的电阻,称为相邻网孔的互电阻。互电阻可以是正号,也可以是负号。当流过互电阻的两个相邻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互电阻取正号,反之取负号。Us11=Us1-Us2、Us2=Us2-Us3分别是各网孔中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称为网孔电源电压。凡参考方向与网孔绕行方向一致的电源电压取负号,反之取正号。电路基础第二
14、章推广到具有m个网孔的平面电路,其网孔方程的规范形式为电路基础第二章例例 2.8用网孔法求图2.11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解解(1)选择各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1所示。计算各网孔的自电阻和相关网孔的互电阻及每一网孔的电源电压。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11例2.8图电路基础第二章n(2)按式(2.21)列网孔方程组(3)求解网孔方程组(4)任选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由网孔电流求出各支路电流:电路基础第二章2.6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1.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条件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条件对于图2.12(a),根据KVL,有对于图2.12(b),根据KCL,有则这两种
15、电源模型的外部电压、电流关系完全相同,因此,对外电路而言,它们是等效的。比较上述两式,若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12两种电源模型图2.13电流源模型等效为电压源模型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13电压源模型等效为电流源模型电路基础第二章2.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电源模型的内部是不等效的。(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等效变换。(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例例 2.9如图2.14(a)所示电路,求电位A 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14例2.9图电路基础第二章解解 对于有几个接地点的电路,可以将这几个接地点用短路线连接在一起,这样做以后与原来是等效的。然后应用电阻串、并联及
16、电源等效变换原理可将图2.14(a)依次等效变换为图2.14(b)、(c),由图2.14(c)可得电路基础第二章例例 2.10试求图2.15(a)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I2、I3。图2.15例2.10图电路基础第二章解解根据电源模型等效变换原理,可将图2.15(a)依次变换为图2.15(b)(c)。根据图2.15(c)可得从图2.15(a)变换到图2.15(c),只有ac支路未经变换,故知在图2.15(a)的ac支路中电流大小方向与已求出的I完全相同,即为1A,则再根据图2.15(a),有电路基础第二章2.7 叠叠 加加 定定 理理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的一个基本定理。叠加定理可表述如下:在线性电路
17、中,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作用时,则任意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可以认为是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而其他电源不作用时,在该支路中产生的各电流分量或电压分量的代数和。图2.16叠加定理举例电路基础第二章R2支路的电流电路基础第二章电路基础第二章使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只能用来计算线性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对非线性电路,叠加定理不适用。(2)叠加时要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求其代数和。(3)化为几个单独电源的电路来进行计算时,所谓电压源不作用,就是在该电压源处用短路代替,电流源不作用,就是在该电流源处用开路代替。(4)不能用叠加定理直接来计算功率。电路基础第二章例例 2.11 图2.1
18、7(a)所示桥形电路中R1=2,R2=1,R3=3,R4=0.5,Us=4.5V,Is=1A。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源的电流I和电流源的端电压U。图2.17例2.11图电路基础第二章解解(1)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源开路,如图2.27(b)所示,各支路电流分别为电流源支路的端电压U为电路基础第二章(2)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如图2.27(c)所示,则各支路电流为电流源的端电压为电路基础第二章(3)两个独立源共同作用时,电压源的电流为电流源的端电压为电路基础第二章2.8 戴戴 维维 南南 定定 理理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指出:含独立源的线性二端电阻网络,对其外部而言,都可以用电压源和电阻串
19、联组合等效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网络的开路电压,该电阻等于网络内部所有独立源作用为零情况下的网络的等效电阻。下面我们对戴维南定理给出一般证明。电路基础第二章电路基础第二章图2.18戴维南定理的证明电路基础第二章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三种:(1)设网络内所有电源为零,用电阻串并联或三角形与星形网络变换加以化简,计算端口ab的等效电阻。(2)设网络内所有电源为零,在端口a、b处施加一电压U,计算或测量输入端口的电流I,则等效电阻Ri=U/I。(3)用实验方法测量,或用计算方法求得该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阻Ri=Uoc/Isc。电路基础第二章例例 2.12求图2.1
20、9(a)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图2.19例2.12图电路基础第二章解解先求开路电压Uoc(如图2.19(a)所示)然后求等效电阻Ri其中电路基础第二章n2.8.2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负载电阻上的功率为当R变化时,负载上要得到最大功率必须满足的条件为图3.20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电路基础第二章解得R=R0即当R=R0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最大。将R=R0代入上式即可得最大功率为用图3.20(b)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在ISC和R0为定值的前提下,推得当R=R0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为最大,其最大功率为电路基础第二章n用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向负载供电,只有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负载上才能
21、获得最大功率,其最大功率为Pmax=U2o/(4R0)(对于电压源)或Pmax=R0ISC/4(对于电流源)。此结论称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匹配概念与正确理解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匹配概念与正确理解最大功率传输定理通常把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的电路工作状态称为匹配状态。应当注意的是,不要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理解为:要使负载功率最大,应使实际电源的等效内阻0等于L。必须指出:由于0为定值,要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必须调节负载电阻L(而不是调节0)才能使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n电路基础第二章本章小结1.电路分析是指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求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分析方法有两种途径:一是采用电路图的等效变换的方法
22、将电路进行简化,从而简化计算,方法有(1)电阻串并联化简(2)电阻Y电路的等效变换(3)等值电压源和等值电流源的互换(4)戴维南定理;电路分析的另一途径是选取不同的未知量,以减少未知量的个数,使方程数减少,方法有(1)支路电流法(2)网孔电流法(3)节点电压法。电路基础第二章2.各种分析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于某一问题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要求出全部支路电流,应用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节点数少于网孔数,采用节点电压法,反之则用网孔电流法。对于只求出某一支路电流的问题,则采用等效化简的方法,将电路的某些部分进行化简,使整个电路的结构简单,便于计算。3.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普遍适用的重要定理,叠加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线性电路的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