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跟踪训练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跟踪训练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 (一一) )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 ,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 与史实不符;C、D 不是孔子生活的社会背景。答案 A2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 ,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
2、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而不是“百家争鸣”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即 B 项是原因而不是意义。答案 B3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 )A人性本善 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 D得道者多助解析 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先生重视民权和对民生的关注,这是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发展而来的。其他选项都不能准确反映民权和民生的思想。故选 C。
3、答案 C4小成语大文化。成语“游刃有余” “舍生取义” “守株待兔”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流派有关,即( )A道家、墨家、儒家 B墨家、儒家、法家C道家、墨家、法家 D道家、儒家、法家解析 “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 ,与道家思想流派相关, “取义”与儒家2思想流派相关, “守株待兔”与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相符,故选 D。答案 D5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解析 老子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故漫画体现了老子的观点。答案 A6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民为贵,社
4、稷次之,君为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解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属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故 A 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故 B 项错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属于老子辩证法的思想,故 C 项正确;“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属于韩非子“以法治国”的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 C7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 “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
5、)A老子 B墨子C荀子 D韩非子解析 战国时期的墨子宣扬“兼爱” “非攻” ,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B。3答案 B8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解析 题干提供的材料体现的是重视法律、严酷管理的思想,这是对法家思想的典型概括。答案 D9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学生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B学生乙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
6、什么样的衣服C学生丙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D学生丁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解析 儒家强调“礼” ,重视长幼尊卑。B 项“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符合儒家的思想。A 项符合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C 项符合墨家节俭的思想,D 项符合法家思想。答案 B10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解析 材料出现两种观点,重礼、等级差别和兼爱、节俭,
7、应该分别是儒家与墨家的主张,故 B 项正确。答案 B1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与这一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解析 儒家提倡“仁” ,看重的是君子;墨家代表下层人民的利益,希望侠客为百姓打抱不平;道家主张修身养性,归隐山林;法家要求建立统一国家,盼望着出现英雄人物。4答案 A12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此语蕴含( )A变革进取的精神 B公平公正的
8、理念C自由平等的思想 D推行刑罚的原则解析 题干意为:时代有了发展而统治方式一成不变的,社会必然危乱,智能提高而禁令规定一成不变的,国家必被削弱,所以圣人治理民众,法制和历史时期同步发展,禁令和智能水平同步变更。故体现的是变革与进取的精神,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9、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则材料所提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解析 本题通过“如何治理国家”这一论题,考查了不同的学派对此的观点,解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各个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同时还要注意: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和分析各派所持思想观点的原因,
10、二要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答案 (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 ,材料二主张“尚贤” ;材料三主张“无为” ;材料四主张重罚。(2)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的主张。(3)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原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材料一的主张。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材料二 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
11、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韩非子五蠹材料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些主张?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材料二体现了韩非子的哪些主张?(3)指出材料三表达了哪些观点?试列出该学派的一些其他思想主张。(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指出这一现象的历史称谓并说明其意义。解析 第(1)题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第二问,注意结合孔子“仁”的思想分析归纳。第(2)题,注意紧扣材料二,从社会变
12、革、以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三个角度分析归纳。第(3)题,注意首先判断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一学派的主张,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即可。第(4)题,结合“百家争鸣”的状况,分析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即可。答案 (1)主张:“仁” “礼” 。理解: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 “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2)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的需要去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表达了祸福相互依存、弱能胜强的观点。其他思想主张:“道”是本原,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等。(4)历史称谓:百家争鸣。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