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体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体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2.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时空坐标】【知识梳理】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拔(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标准:贵族血缘;特点:官位世袭;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2)春秋战国:荐举制、军功爵制1)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2)标准:才能、军功大小。3)局
2、限: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4)影响: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2)标准:守法。3)局限: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扼杀了其发展的活力,造成了严重的倒退。(4)汉朝:察举制1)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者提拔任用。2)标准:孝廉(品行)到门第(东汉)。3)特点:自下而上由地方官推荐取士;形式多样化。4)分类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4)作用: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5)
3、弊端:两汉豪强宗族把持孝廉,绝大多数名额被官贵子弟所垄断;推荐权被官僚阶层掌控,贪污贿赂成风,吏治腐败;被推荐之人多非有用之才,大多沽名钓誉,品德败坏。(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产生: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3)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4)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只看家世门第。5)特点: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6)评价: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局限:随着门阀士族
4、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2.考核(1)秦汉1)考核:主要是上计制。2)含义: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3)流程: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4)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5)意义:对维护封建统治和巩固封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加强了封建专制制度。(2)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考核大都流于形式。3.监察(1)中央监察:御史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
5、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地方监察:刺史制度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2)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3)特点: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4)影响: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拔(1)隋唐:科举制1)原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目的:适应社会阶级的变化。3)标准:考试成绩。4)特点: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5)组成: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
6、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6)评价: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积极影响:a.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b.形成了社会阶层流动机制,扩大了官员来源,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e.将选官用人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局限性:a.重才轻品;b.官本位思想;c.思想禁锢。(2)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2.考核(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
7、,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2)宋代: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3.监察(1)隋唐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拓展: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演变及趋势(1)演变(2)趋势:考核内容有针对性;考核与监察相结合;考核与奖惩相配套;考核监察渐归中央。注意点: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三、元明清
8、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拔(1)元朝:恢复科举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人数比例不高。(2)明清:科举考试强化1)考试人员: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2)考试范围:从四书五经中命题。3)级别: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4)地域平衡:明朝南北卷制度。2.考核(1)明朝:考满和考察1)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
9、”,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2)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3.监察(1)元朝:监察机构严密1)中央:设有御史台。2)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清两朝: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1)明朝内容:a.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b.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
10、很大。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拓展: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对其评价(1)特点: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监察机构独立,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系;重视监察官的选任;凭实绩黜涉,严格考核监察官。(2)评价1)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对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对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官僚权力有一定约束作用;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对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2)局限性:监察的主体和客体均来自行政内部;实际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皇帝,人权色彩浓
11、厚;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时空坐标】【知识梳理】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中古前期(传统选官制度)(1)背景:西欧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王权与基督教会长期并立。(2)任用方式: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2.中古后期(传统选官制度)(1)原因:国王权力逐步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2)任用方式:国王和权贵常常凭借个人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恩赐官爵制)。拓展:中古时期官员任用特点:封闭性: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性:贵族;时代性:政教合一;随意性:缺乏制度化、随意恩赐官职
12、;私人化: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3.17-18世纪(传统选官制度)(1)“个人徇私制”1)表现: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私相授受。2)影响: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2)“政党分肥制”1)原因: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任期有限,新上台官员急于谋取利益。2)表现: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但是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3)影响:造成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4.工业革命(根本原因)(1)表现1)经济发展的要求: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
13、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2)思想文化的要求: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2)影响: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思考点: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使得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总结: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历史因素:传统官制的弊端(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经济因素:工业革命 西方文官制度建立和改革的原动力、重要推动力。
14、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事务需要政府管理)。(3)政治因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4)思想文化:启蒙思想影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5)外来文化: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平等竞争机制)。(6)催化剂:克里米亚战争(政府弊端严重暴露)。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建立:英国(1)18世纪初(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离)1)背景: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但仍然有很大的权力。2)目的: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3)措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19世纪初:开始设立常务次官
15、的职位。1)目的: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2)官员组成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者政务秘书,随内阁共进退。事务官(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3)作用: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补充:1854年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出台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核心思想:明确提出了选拔官员要通过考试竞争、择优录取,通过考试提拔和奖励成绩突出公共服务人员。作用:奠定了文官制度的基础。(3)1855年文官委员会的建立1)背景:185
16、4年英俄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聩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民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2)措施: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书面考试制度)。(4)1870年最终确立1)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1867年,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主宰地位,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2)进程: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文官制度
17、最终确立。(5)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建立了文官退休制度;20世纪早期英国建立了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思考:英国文官的退休和晋升制度的作用:能够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保证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1)贵族色彩浓厚。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政府机关中弥漫着贵族化的阶级、身份和地位的观念。(2)重视通才教育。文官考试注重大学文化课程,提倡非专家化,注重一般教育及学识。(3)具有稳定的传统。文官从进入政府到退休为止,在政府内部流动较少,与外界接触不多,容易滋长墨守成规的倾向。(4)实行分权管理。英国人以人
18、事法为依托,以成文惯例法为主体。中央与地方的人事制度不完全相同,地方政府各有特色。(5)强化职业道德。文官有严格的职业道德和纪律,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风和法纪。2.文官制度的扩展(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建立了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1946年,法国颁布了统一的公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1947年,日本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其主要内容有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实行功绩制等;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对帝国官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50年又颁布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
19、现代文官制度。思考: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目的:(1)根本目的:为大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上的保证;(2)提高官员的素质和减少官场中的腐败现象;(3)减少党争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拓展:对西方文官制度的认识: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连续性,任何一个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主要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
20、;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2)其他特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官纪严明,待遇优厚;统一管理,科学分类;走向专业,注重培训。拓展: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1)实行“功绩制”: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严格考核,择优晋升。(2)设有专管机构,实行统一管理;(3)进行职位分类,实行文官制位制。(4)规定“政治中立”,实行文官职务常任制;(5)实行法制,依法管理。2.影响(1)积极影响: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局限性: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
21、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文官考试制度具有贵族化倾向。3.作用:(1)稳定政局和社会管理;(2)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扩大选才范围,提高行政效率。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时空坐标】【知识梳理】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科举制的变革与废除(1)变革1)背景:新时代条件下,科举制受到很大冲击;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开展。2)内容: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3)结果: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2)废除1)背景:科举制存在弊端且日益僵化;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西学冲击。2)根本原因:科举制
22、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3)措施: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废除科举制,颁发各种教科书,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4)意义: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推动选官制度改革;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推动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迈进;推动了新文化的传播。2.选官制度改革(1)背景:科举制度的变化。(2)改革传统选官制度官制改革:改革官制、裁撤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陆续设立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选官制度更新: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成绩优秀者可以“酌加擢用,
23、优予官阶”。(3)学堂选官制度1)确立: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2)内容: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5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3)奖励出身:大致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5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录取。(4)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5)影响: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拓展:晚清选官制度评价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24、1.南京临时政府(1912.1-3)(1)背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汲取西方文官制度营养,形成系统的文官考试思想;临时政府十分重视官员的选拔制度特别是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出台一系列法规草案。(2)文官考试思想官员选拔: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对于宪法的创见,是孙的重要思想,曾列入中国国民党党纲。孙对五权宪法早在十九世纪就有酝酿,1906年12月2日始正式见于文字。五权宪法的最核心的思想是政权、治权分立,政权归属国民大会,而治权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框架内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
25、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3)影响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文官选拔制度虽因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较短而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但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2.北洋政府(1912-1928)(1)背景:民国开创时,因官员选拔考试尚未实施,多门以入仕。各级政府官员成分复杂、素质高下不齐。(2)主要选拔方式1)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标志: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内容: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即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性别歧视)。运行: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各举行两届,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
26、拔考试也举行过数届。2)甄别含义: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目的: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意义: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3.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8):公务员制度(1)背景: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落实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思想主张,政府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公务员逐渐取代官吏称谓。(2)措施: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
27、性与平等性;对一般在职人员,国民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3)局限: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禁绝。归纳: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特点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逐步确立;与国情相结合,不断创新。拓展:近代中国文官选任制度的局限文官任用制度与实际政治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实际政治中任人唯亲、政治腐败,严重破坏了文官任用制度,使文官任用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拓展:民国文官制度的意义标志着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文官任用制度逐步过渡到“考试”为中心的近代文官任用制度;初步建立起文官任用制度的法律规范,对于规范用人程序、提高文官素质、增强政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三、中华人
28、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新中国成立后(1)措施沿用旧制: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建立新制: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地位: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内容: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2.改革开放后(1)干部制度改革1)背景: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变,传统干部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2)根本:党管干部原则。3)措施改革: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完
29、善: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2)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发展历程开始: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正式形成: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也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发展
30、:2006年以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3)特点:高学历化;全方位化;规模化;透明户;公开化;平等化。(4)本质特征: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5)意义: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拓展: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比较(1)相同点:坚持依法管理原则;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坚持功绩制原则;注重权益保障;分类管理。(2)不同点中国公务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指导原则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中立管理体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党派脱钩职位划分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野两官分途
31、录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业务知识和能力服务宗旨问人民服务的精神单独的利益集团,雇员同雇主的关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时间选官制度特点原因作用晚清废科举制,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浓厚的封建性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危机加剧;西方宪政思想影响;科举制弊端促进思想解放;推动工业化进程;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民国文官考试制度浓厚的西方化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为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体现政治民主。无力发挥实际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增强初步建成规模大、门类全、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 14 页 共 14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