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知识提纲--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知识提纲--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知识点测试答案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与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朝代制度选官标准作用西周至春秋世官职血缘亲疏形成贵族政治春秋战国军功爵制才能和军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形成了官僚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朝察举制征辟制品德:孝,廉积极:扩大了官吏来源消极:易任人唯亲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最初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后只看家世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隋
2、唐至两宋科举制才能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元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发展为八股取士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3.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朝代制度秦朝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汉朝汉在地方设刺史,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隋唐中央御史台为最高检察机构。地方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对地方有巨大震慑
3、作用;宋代中央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元朝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清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检察官员品级低,权力大;4.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朝代制度秦汉上计制,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略隋唐至宋代考核归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中央汇报工作;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作为考核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明清明朝的考核有考满(任职期满的考察,分初考、再考、通考,是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和考察(分外察和京察);清朝的考核是考课制度(分京察和大计);第六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1.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传统制
4、度的弊端:传统选官制度带来腐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经济(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爆发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复杂。政治: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确立代议制民主;责任内阁制为代表的代议制民主的日益完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文化:启蒙思想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的影响和教育的普及。外部影响:古代中国隋唐以降的科举制度。初步尝试:1853年,东印度公司为该公司发展和公共舆论,在议会要求下改革人事考试制度。直接原因: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利暴露了政府机构中公务人员的腐败无能。2.英国文官制度的演变(1)18世纪初,措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
5、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目的:防止国王干预议会活动。(2)19世纪初,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目的: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影响。(3)确立的直接原因: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4)奠定基础:1855年,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建立文官事务委员会。(5)最终确立:1870年政府又以枢密院令的方式宣布新任文官一律实行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文官制度真正建立起来。3.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1)美国: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建立了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4.
6、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工作隐名(2)政治中立,执行政策(3)职务常任,论功晋升5.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积极:(1)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2)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3)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4)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消极:(1)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2)文官人数增多,加大国家财政负担;(3)官员层次增加,影响政府工作效率。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第七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背景变革戊戌变法科举制固有之弊端;社会大变迁;西学传播;洋务运动开展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
7、,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康有为废八股,以时务策命题清末新政清政府无法应付政治局势改学堂:通令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废科举:1905年光绪帝诏准立停科举之奏变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制度变革学堂选官制度1904年奏定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5级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每年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2.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背景变革影响南京临时政府(191211912.4)中华民国建立;五权分立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框架内设
8、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北洋政府(19121927)代表封建性的大资产阶级政权考试: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男子满21岁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可以参加考试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标志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甄别: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和西方文官制度;落实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1929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公务员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1929年第一部
9、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局限:任人唯亲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背景变革影响改革开放前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建立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工资、回避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1993年公务员制度推行200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4.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1)相同之处: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对职位进行分类。广泛使用“考绩制”。(2)不同之处:西方实行政治中立,中国坚持党管干部。西方实行“两官分途”,中国二者不分。西方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中国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西方文官终身任职,中国公务员有辞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