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04097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第三单元10.三峡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略无阙处(完全没有)(同“缺”,空隙、缺口)1 .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2 .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3 .故渔者歌曰(所以,因此).虽乘奔御风(即使)(指飞奔的马)4 .不以疾也(快).则素湍绿潭(白色)(急流)5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绝燃(ydn)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6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7 .良多趣味(甚,很).每至晴初霜旦(天刚放晴)(下霜的早晨)8 .林寒涧肃(肃杀,凄寒).属引凄异(

2、连接)(延长)(凄惨悲凉)8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同“叛”,背叛)(代词,指失道者)9 .故君子有不战(因止匕,所以)(文中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文 中所说的“得道者”).以天下之所顺(用)10 .委而去之(放弃)(离开)(二)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三)古今异义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义:内城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义:内城今义:城市2.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荥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或其他成员。(四)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

3、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五)一词多义.寡助之至(极点)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到).不以封疆之界(介词,凭借)以天下之所顺(介词,用).地利不如人和(形容词,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锐利).三里之城(助词,的)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委而去之(代词,指城池)寡助之至(到)攻亲戚之所畔(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二、翻译下列句子1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译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译文: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 的边界。3 .固国不以山

4、溪之险。译文: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4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6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 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富贵不能淫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指有大志、有 作为、有气节的男子)1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怎么,哪里)2 .丈夫之冠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行 冠礼).父命之(教导、训诲)3 .女子之嫁也(用在主谓之间,

5、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戒之曰(告诫)4 .往之女家(同“汝”,你).必敬必戒(谨慎)5 .无违夫子(这里指丈夫).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6 .得志,与民由之(遵从).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7 .富贵不能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贫贱不能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8 .威武不能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二)通假字往之女家(同汝”,你)(三)一词多义.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妾妇之道也(道理)行天下之大道(道路)独行其道(原则,行为准则).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名词,住宅).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得志,与民由之戒(得到、实现)二、翻译下列句子

6、1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译文: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 的男子吗?2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他们一生气,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 便太平无事。3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译文: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 丈夫!4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一一仁,站在天 下最正确的位置一一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一一义。5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 想时,独自走自己的道路。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7、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 屈服。这才叫作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舜发于吠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1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管夷吾举于土 (狱官)2 .百里奚举于市(集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这)3 .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4 .空乏其身(财资缺乏).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扰乱)5 .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震撼)(使动用法,使坚忍)6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人恒过(常常犯错误)7 .而后作(奋起。文中指

8、有所作为).征于色(征验、表现)8 .发于声(显露、流露).而后喻(了解、明白)9 .入则无法家拂士 (指在国内)(如果)(同弼辅佐).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指在国外)(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二)通假字1.1.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2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三)古今异义 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军人(四)词类活用.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1 .劳其筋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饿其体肤(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挨饿)2 .空乏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动心忍性(动词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动词使动 用法,使坚忍)(五

9、)一词多义.舜发于吠亩之中(指被任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显露、流露).管夷吾举于土(狱官)法家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以顺为正者(把)所以动心忍性(用来).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舜发于吠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二、翻译下列句子1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2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 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3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

10、解。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文: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5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 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 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 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 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24.愚公移山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1方七百里(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 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

11、度).年且九十(将近)2 .面山而居(表修饰关系).惩山北之塞(苦于)(阻塞)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聚室而谋曰(家人)4 .吾与汝毕力平险(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尽、全).指通豫南(直)5 .达于汉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杂然相许(纷纷地)n.其妻献疑日(提出疑问).以君之力(凭借)1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13 .且焉置土石(况且)(往哪里,在哪里)(放置、安放).投诸渤海之尾(相当于“之于”)14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就)(肩负、扛).叩石垦壤(敲、打)15 .箕畚运于渤海

12、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寡妇)16 .始龊(才、刚)(换牙).寒暑易节(更替)(季节)17 .始一反焉(同“返”,往返)(语气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老年男子)18 .甚矣,汝之不惠(严重)(同“慧”,聪明).以残年余力(凭借)(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19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指草木).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20 .北山愚公长息日(长叹).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通达,这里指改变)21 .曾不若孀妻弱子(不如,比不上).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22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可是”)23 .何

13、苦而不平(愁苦。这里指担心).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24 .惧其不已也(停止).帝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25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放置、安放)26 .无陇断焉(同“垄”,高地)(隔绝)(二)通假字.始一反焉(同“返”,往返)1 .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无陇断焉(同“垄”,高地)(三)古今异义1.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指面积。今义:方向。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乃,并。今义:曾经。3 .寒暑易节 古义:更替。今义:容易。4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5 .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今义:不值得。18 .空谷传响(回声).哀转久绝

14、(消失)19 .猿鸣三声泪沾裳(次数多)(二)通假字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三)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1 .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2 .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四)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五)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以为大有所益(自己).沿溯阻绝(断绝)绝喊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回清倒影(清波)(四)词类活用.面山而居(名

15、词用作动词,面对。)1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石头。).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五)一词多义.年且九十(副词,将近)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有子存焉(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肯定)且焉置土石(代词,哪里).以残年余力(介词,凭,靠)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用来).其妻献疑日(代词,他的,指愚公)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惧其不已也(代词,他)二、翻译下列句子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译文: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2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

16、怎么样?3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4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译文: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 山上的一根草木都毁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5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文: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 吗?6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译文: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山冈阻隔 了。7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5.周亚夫军细柳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匈奴大入边(侵入边境)1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17、(就).军霸上(驻军)2 .以备胡(防备).上自劳军(慰劳)3 .至霸上及棘门军(到)(军营).已而之细柳军(不久)(到,往)4 .军士吏被甲(同“披”,穿着).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5 .毂弓弩(张开)(用机械发箭的弓).持满(把弓拉满)6 .天子先驱至(先行引导的人员).不得入(能够)7 .天子且至(将要).不闻天子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8 .居无何(经过)(不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就)(派遣)(使者)(符节,皇帝 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9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营垒).军中不得驱驰(纵马奔驰)10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控制住车马)(慢慢地).将军亚夫持兵揖日(拱手行礼)11

18、.介胄之士不拜(铠甲和头盔,文中用作动词,指披甲戴 盔)(将领).天子为动(被感动)12 .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文中用作动词,指扶轼).使人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13 .成礼而去(连词,表顺承关系).既出军门(已经)14 .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若儿戏耳(好像)15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称善者久之(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二)通假字.军土吏被甲(“被”同“披”,穿着。)1 .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三)古今异义.上自劳军古义:慰问 今义:劳苦、劳累1 .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 今义: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 端的人2 .居无何,上至古义:经

19、过 今义:居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 今义:墙壁(四)词类活用.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军)1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作动词,下诏).锐兵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锐利)2 .介胄之土不拜(名词作动词,披甲戴盔)(五)一词多义.军霸上(驻军)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1 .不闻天子之诏(皇帝发布的命令)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向发布命令).己而之细柳(到,往)不闻天子之诏(结构助词,的)称善者久之(凑足音节的助词,不译).以河内首亚夫为将军(把)以备胡(来)请以军礼见(用)二、翻译下列句子1 .上自劳军。译文:皇帝亲自去慰劳军

20、队。2 .己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译文:不久,汉文帝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 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3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译文:于是,汉文帝就派遣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入营慰劳军队。”4 .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译文: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穿戴着盔甲的将 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天子为动,改容式车。译文:汉文帝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 子,表示敬意。清荣峻茂(清澈)二、翻译下列句子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

21、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 的地方。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 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 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4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5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 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6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

22、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有很多趣味。7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 久才消失。11.短文二篇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古来共谈(共同)1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高峰入云(耸入)2 .清流见底(看见).猿鸟乱鸣(此起彼伏)3 .四时俱备(四季)(全,都).晓雾将歇(将要)(消散)4 .夕日欲颓(快要)(坠落).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争相,争着)5 .实是欲界之仙都(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 境界。文中指人间).自康乐以来(从)6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 思).月色入户(门)7 .欣然起行(高兴

23、的样子).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8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怀民亦未寝(睡觉)9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10 .水中藻、存交横(交错纵横).盖竹柏影也(大概是)11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 (二)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1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用作动词,散步。(三)古今异义.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念头O.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1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萎靡(四)一词多义.夕日欲颓(将要,快要)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欲念).自康乐以来(自从)自非亭午夜分(如

24、果).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 思)念无与为乐者(和,跟)二、翻译下列句子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 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存交错纵横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

25、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 俩这样的闲人罢了。12.与朱元思书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风烟俱净(全,都)1 .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从流飘荡(跟、随)2 .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表示约数)3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水皆缥碧(都)(浅青色)4 .急湍甚箭(超过,胜过).猛浪若奔(好像)(飞奔的马)5 .皆生寒树(文中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n.负势竞上(凭借,依靠)(向上)12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伸展,向远处伸展).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13 .泉水激石(冲击,撞击).泠泠作响(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14

26、 .嘤嘤成韵(鸟鸣声).蝉则千转不穷(表示多)(同“嘴鸟鸣,文中指蝉鸣)15 .莺飞戾天者(至、到达).望峰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16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窥谷忘反(同“返”,返回)17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在昼犹昏(好像)18 .疏条交映(互相掩映)(二)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唯”,鸟鸣,这里指蝉鸣)1 .窥谷忘反(同“返”,返回)(三)词类活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 “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 或向西)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2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

27、高处伸展,向 远处伸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四)古今异义1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古义:到达 今义:罪过.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 才能(五)一词多义.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猿则百叫无绝(停止)二、翻译下列句子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 颜色。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飞奔的马。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译文: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

28、 处远处伸展,形成千百座山峰。4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就平息 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 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也会流连忘返。5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第六单元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重点词语(一)词语释义.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1 .环而攻之而不胜(围)(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转折关 系).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2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3 .得道者多助(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寡助之至(到)(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