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577459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三峡问答题:1、作者是从如何描写三峡的?答: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惯。(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山:连绵、陡、高俊(正面、侧面)(雄壮美)夏水:凶险、迅疾 (奔放美)春冬景色:水清树茂 (俯视、仰视) (动景、静景) (色彩斑斓) (一字一景) 清幽秀

2、丽 (清悠美)秋景:林涧寂静、高猿长啼 气氛悲寂凄凉 (凄婉美)3、为什么作者能把三峡描写得如此美丽多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写景; 动静结合; 正侧结合; 多种修辞手法; 骈散结合的语言;色彩渲染。4、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答: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5、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渲染悲寂、凄凉的气氛,从侧面表现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6、归纳本文的中心:答: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对

3、劳动人民的同情。7、三峡与朱元思书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峡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朱元思书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三峡与与朱元思书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悲哀或凄清);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第一段写出三峡两岸山峰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其中“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属于侧面描写。B. 文章第二段从水位高、水情险、水流急等方面描写三峡的水势,突出了江水的汹涌、湍急的特点。C. 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以“素湍”“回清”“悬泉”的静态之美映衬“绿潭”“倒影”的动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D. 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间有五、六、七言,灵活多变,整饬华美、韵律和谐中,又有参差变化,读来有抑扬顿挫之感。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条理清晰,先写三峡的山,后写三峡不同季节水的不同特点,层次分明。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出三峡的

5、狭窄,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C.“素湍”“绿潭”,写出了江水的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D.末尾引用渔歌,意在表现生活在三峡一带的渔民常常因猿声想到自己,感同身受,倍感凄凉。【解析】(“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三峡凄婉美的特点)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开头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B.第一段写山,突出其连绵、高峻;第二段写水,着力刻画其水势浩大、水流湍急。C.本文以情感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赞叹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赏

6、景之情。D.本文和岳阳楼记两文都提到了猿鸣,意在渲染景物的凄婉美,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解析】(岳阳楼记提到猿鸣,并非为了表达热爱自然之情,而是引出览物之“悲”)答谢中书书问答题: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和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

7、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表现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其二,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能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7、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示例: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

8、者相映成趣。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几句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写,动静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B.“高峰入云,清流见

9、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静景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早晚景象。C.全文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不同;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D.本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作者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2.下列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10、,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俯察、仰观两种视角来写。C.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谢灵运,作者推举他,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D.本文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的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B.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

11、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分别写出了俯察、仰观两种视角。D.本文通过描写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勾画出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解析】(应为“仰观、俯察两种视角”)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回信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类似的情感,即仕途不顺时寄情山水的旷达、闲适的情怀。B.文章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感慨发端,其中“古来共谈”指的是古往今来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大都喜欢谈山论水。C.作者以清峻的笔触,依次运用了仰视、俯视、平视等视角,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1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绘出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解析】(本文作者仕途顺利,志在辞官归隐,与苏轼的情感不同)记承天寺夜游问答题:1、作者如何描写月色的呢? 运用比喻手法,“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而言,“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抓住瞬间错觉,把空明澄澈的月光写到极处。“积水空明”是人在月光下产生的错觉,“水中藻荇交错”则把这种错觉推进一层,更加使人感到扑朔迷离,亦真亦幻。2、文中写

13、了哪两个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苏轼和张怀民。共同点:都是闲人;都被贬了,心情抑郁,但仍思进取;都有豁达的胸襟。3、如何理解闲人? 闲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闲人”,即清闲的人。它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作用:闲是文眼,闲人是点睛之笔,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4、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

14、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全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B.“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C.“积水空明”写水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D.“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

15、包含着复杂的意味,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议论点题。B.本文写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丽、淡雅的特点。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D.本文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多用整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散句,节奏舒缓

16、,不求统一。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思路清晰,先叙述夜游的起因和经过,接着写夜游所见美景,进而引发深沉的感慨。B.文中写水中藻、荇交横的景象,侧面表现了月光的明亮,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C.“闲人”耐人寻味:既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清闲,又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D.同样面临人生低谷,范仲淹心怀“进亦忧退亦忧”的宏大抱负,本文作者则展现了旷达的胸襟。【解析】(“以假乱真”的说法不妥)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标题言简义丰,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和文体等丰富的内容,总括全篇。B.“怀民亦未寝”既有心灵相通的欣慰,也传达出同病相

17、怜的珍惜和感恩,情感细腻真挚。C.深夜难眠,竟然想到与命运类似的张怀民一起赏月,委婉地传达出作者复杂的心境。D.“盖竹柏影也”传神地再现了当时作者赏月时恍惚沉浸在清明月色中的特殊情境。【解析】(“感恩”的说法不妥)与朱元思书问答题: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够体现所写景物的总体特征?并简要分析富春江“奇山异水”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清、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答: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

18、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3、“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作对比,表现了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心愿,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社会的否定。4、第二段在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任找一角度加以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例:运用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水清。再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水急的特点。5、从写景方面看,第三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答: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视

19、觉,听觉6、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作用是什么?起到反复渲染的作用,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使结构更加严谨,照应开头四句话。7、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美文章,试与三峡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同:内容: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写山都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表达方式: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达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异:内容: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体裁: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体文。写作目的: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

20、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8、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同:都是描写自然景物,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感情。异:答全篇充满乐观情绪,与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选择题:1.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本文是作者写给有人的一封信,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接着描写了山之奇,水之异,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和寄情山水的情感。B. 这篇文章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用骈文写成,文字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与赞叹,作为“文眼”统领全

21、文。D. 第2段写“异水”,先从俯视的角度写水的清澈透明,接着“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以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从侧面勾勒江水急湍孟浪的激越美。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派天朗气清的壮丽景象,给下文即将细描的富春江山水铺开了一幅绝佳背景。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了水清。C.“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热衷官场的人”和“追名逐利的人”。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的“寒”字,以感觉写出树的繁茂和山的高耸。【解析】(应是分别指“追名逐利的人”和“热衷官场的人”)3.下列对文章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作者描绘富春江沿途美景时形声兼备,时而绘山水之形,时而摹鸟禽之声。B.第三段多用动词来写山势,以动写静,把静态的山写活了,山之奇毕现。C.作者第一段以奇山异水总领全文,后面第二、三段写景先山后水,详写山,略写水。D.作者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以动衬静,突出了两岸高山的幽静。【解析】(“先山后水”错误,应是“先水后山”)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