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度”.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班主任论文之班主任工作中的“度”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才能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素养的高低,多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的艺术水平、组织治理才能以及本身涵养有关。但有时即便前者都具备,只因在工作中遇到方方面面的矛盾,导致班主任在工作中常常左右为难,甚至停滞不前,同时也可能造成教育的偏颇,最终使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那么,班主任如何样把握工作中的尺度呢?一、 树立威信与过度威严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
2、有特别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确实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化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制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典范去“阻碍学生”。记得,刚接一个班时,师生之间还不熟悉,当我第一次同他们讲话、上课,他们的留意力是那么集中,布置的任务是那么顺利的按时完成,这就说明学生都想进步,都想在老师面前留下美妙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不知不觉地洞察老师的言行,基于这一情况,我特别留意在各项活动中发挥本身专长,去“制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用一颗真诚的爱心
3、去感染每个学生,在工作中留意言行一致,与学生相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适时提出适宜其特点的要求。学校、班级所定的制度更要坚决执行。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因而,在工作中我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治理严格、更是严得有理、严得有度、严得有方。俗语说:“响鼓敲重锤,笨鸟促先飞”,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判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机密的情况下进展教育。只有如此我们的培养目的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制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把握不住尺度,容易构成专制主义,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从本人
4、。就此,班主任也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管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严酷面孔。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班上的大小事,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从不征求班干部意见。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峻呵斥、无情责难,不容许争辩,执着于“棍棒底下出人材”的信念,大搞家长式的“管、卡、压”并以此强化本身威信让学生敬畏。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常常会造成师生间的隔膜,切断了师生交往的纽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材施教。当年诸葛亮力排众议,七擒孟获的故事,确实是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服其心,而非仅服其身,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做到“一分严
5、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因而,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本人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治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二、 充满决心与过高的期望“决心是基于对事件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倾向,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选自班主任之友97.3爱心、决心、耐心)作为班主任,我们有必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决心,不仅对教育事业要有决心,对本人的工作有决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决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没有哪个儿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能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中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的进步与退步,品行的良否,才能的高低
6、,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决心,才能认真耐心肠探究适宜的方法。对学生有决心主要表如今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决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如此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转变。我所教班上有一学生,按一般老师目光看能够说是名副事实上的差生,不仅根底差,才能差,而且学习不认真,有逃学习惯,我屡次找他谈话并协助他客观分析本身优点和缺乏,并指明老师对他的成长和进步充满决心,还把教室的钥匙信任的交给他,这以后他便一改往日的做法,上课以后认真听讲,思维爽朗,答复以下征询题的质量明显提高,作业及时上交,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从不逃学,每天早来晚走,学习成绩提
7、高特别快。但是,对学生充满决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过高期望,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易出现强求学生得高分,争第一,考名校,为此不惜采取各种“鼓舞措施”,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势头。但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班主任确按单一的目的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最终事与愿违,以此完全对学生失去决心,甚至“恨铁不成钢”。作为一名班主任假设完全无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才能的差异,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偃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不断品味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出现逃学、出走等极端行为。因而,要由根底定起点,由现实定目的,只有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解渴,学
8、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假设目的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失去决心。因而,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决心,协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的,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敏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担负起培养习惯社会、开展社会人才的重担。三、 悉心教育与过细指导面对被喻为祖国今后的学生们,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责无旁贷,而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老师的敬业精神。只要我们热爱本人的学生,热爱本人的事业,对学生悉心教育,坚持做到工作中以“勤”字当头,如此班主任就会耳聪目明,工作中才会有条不紊,层层展开,步步落实。谈到“勤”字,首先应是勤于考虑。擅长动脑
9、考虑是处理一切征询题的根底,关于班主任工作,我们也要勤动脑考虑,古人云“知已经明白彼,方能百战不殆。”班主任要勤于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拟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治理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有一张“婆婆嘴”。要经常表扬先进,指出征询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如此才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双方都收获颇丰。再次,勤于调查。班主任不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只是几十个小孩的“小孩王”,这就决定了当班主任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时,只有和学生摸
10、、爬、滚、打在一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接触到学生的真实思想。因而,班主任要勤下班级看看,不管是自习、间操仍然其它活动。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家长建立亲切联络,与各科老师联络要勤,从而真正架起一座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为此班主任要勤观察,勤交流,勤鼓舞,勤记录。在工作中以“勤”字当头,才是当好班主任的一条最有效途径,但又要把握“勤”的度,不能对学生的生活加以过细指导。在我初任班主任工作时,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
11、必躬亲,紧密组织,毫发不爽。集会时,亲身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都是亲身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确实是如此,班级多少获得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能的时机,一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久而久之,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制造性,自我治理才能极差,在老师面前一样表现,老师背后又一样表现。及时觉察这些征询题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学生能干的事,老师绝对不干。把任务下放到班委手中,班会组织过程中也是由学生本人拟定主题、组织、排练。班级各类事项都有专人负责治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出现征询题时班主任要及时处理,对
12、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久而久之,班级的事情有人治理,学生们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认识不断加强,同时我也为他们增加了锻炼才能的时机,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治理的才能。因而,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已任,具有特别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加以过细指导,使学生构成依附人格。四、 培植爱心与过分的关怀“现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曾给我们最为可靠和有用的知识之一便是使人们相信爱与被爱好像饮食起居一样是人类的天分。”(选自班主任之友97.3爱心、决心、耐心)尤其是中小学时期儿童每天在学校占用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个性不够稳定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生疏的环境,不管是生活上仍然精神
13、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保护,这是爱心培植的按照。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作中假设能用心去制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加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感化“金石”的效果。记得我初当班主任时,班级有一个“让人爱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吸烟、喝酒、打架、劫钱不良习惯特别多,我凭着一颗做老师的责任感和良心,对这个学生投入无限的爱,跟他耐心谈心,但对方仍听不进去,并质征询我“您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他的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他对我
14、给他的爱不理解,产生反感。从此我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由一味的批判改为每周表扬他一次细微的进步或微弱的闪光点,并安排他治理班级纪律。在协助他的过程中,我和他主动交心,交朋友,让他知识班主任对他的一片热诚的爱心,如今,他各方面开展都特别快。可见,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处理不了征询题。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理解特别浅薄,认为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别情况下偶然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心的真正含义。同时过分的关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峻误区,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大事、小事都操心。例如:天冷了,叮嘱学生多穿衣服;生病了,亲
15、身送水送药;受了挫折,立即抚慰;学生有困难,立即解囊相助。总之,洒向学生都是爱,这种过份的关怀和保护,更加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敢吃苦。我认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时机。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习惯不同生活环境,独立照顾本人,不断磨炼经受风雨攻击后的坚韧意志质量,培养心理承受才能。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好像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方式,不同套路去施行教育,也应把握好分寸留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