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税收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税收原则.ppt(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税收原则理论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对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及效率原则有准确的认知。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税收的经济原则与社会原则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的理解第一节税收原则概述一、税收原则与治税思想 (一)治税思想:是在税收实践基础上,通过总结税收运(一)治税思想:是在税收实践基础上,通过总结税收运行规律而形成的有关税收的观念和理论。行规律而形成的有关税收的观念和理论。(二)税收原则:是国家设计税收制度、制定税收政策时(二)税收原则:是国家设计税收制度、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含义上的内涵)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含义
2、上的内涵)为什么为什么税收正负效应的存在税收正负效应的存在1、维护纳税人利益、维护纳税人利益2、满足政府需要、满足政府需要3、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4、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进步税收原则的一般概念:是在发挥税收职能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利益,税收原则的一般概念:是在发挥税收职能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遵循的准则。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遵循的准则。(三)税收思想与税收原则的联系及区别(三)税收思想与税收原则的联系及区别二者联系二者联系:1 1、都是来源于税收实践,都是对税收实践的概括和总结。、都是来源于税收实践,都是对税收实践的概括和总结。2 2、税
3、收原则来自于治税思想,但它已化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税收原则来自于治税思想,但它已化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的标准或准则。的标准或准则。二者区别:二者区别:税收原则:是以系统条理而又概括抽象的税收术语来表达税收原则:是以系统条理而又概括抽象的税收术语来表达 治税思想,因此税收原则是治税思想的条理化和治税思想,因此税收原则是治税思想的条理化和 高度概括。高度概括。治税思想:作为指导税收运行规律的理论,反映了某些思想治税思想:作为指导税收运行规律的理论,反映了某些思想 家的观点,虽可帮人们认识税收运行规律,作为家的观点,虽可帮人们认识税收运行规律,作为 指导税收活动实践的参考,但不一定都要去接受指导税收活动实
4、践的参考,但不一定都要去接受 它,因为还未转化为征税当局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它,因为还未转化为征税当局一切活动所必须遵 循的标准。循的标准。二、税收原则的决定因素(一)内在税收本质的税收特殊矛盾一)内在税收本质的税收特殊矛盾(二)由经济条件决定的税收职能(二)由经济条件决定的税收职能单纯收入单纯收入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调节经济调节(三)价值观念与福利标准(三)价值观念与福利标准本身是一个价值观念问题,符合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及本身是一个价值观念问题,符合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及经济调节三大福利标准经济调节三大福利标准(四)技术条件对社会福利的决定作用(四)技术条件对社会福利的决定作用税收原则的应
5、用性(以边际效用递减为基础的累进税率的不合理性)税收原则的应用性(以边际效用递减为基础的累进税率的不合理性)纳税人政府社会二、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一)中国古代治税思想(一)中国古代治税思想取之有度取之有度孔子孔子:主张施主张施“仁政仁政”,实行,实行“薄赋敛薄赋敛”,主张什主张什一税一税 墨翟:墨翟:“以其常征,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以其常征,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管仲:管仲:“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则度量不生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则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丘浚丘浚 :“
6、上取下,固不可太多,亦不可不及。上取下,固不可太多,亦不可不及。”轻税富民:轻税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穷则难治也。民穷则难治也。管仲管仲适度征收:适度征收:取之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之民无度,用之不止,取之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之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国虽大必危。管仲管仲 公平税负公平税负:任土作贡;相地而衰征:任土作贡;相地而衰征 管仲管仲量出以制入;简化税制;均平税负,量出以制入;简化税制;均平税负,“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杨炎杨炎以法治税:以法治税:聚财在人,理财在法,守法在吏聚财
7、在人,理财在法,守法在吏 王安石王安石重农抑商重农抑商:“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税税)必重必重”商鞅商鞅 税民所急税民所急:因民所急而税之因民所急而税之刘晏刘晏征税明确、便利:征税明确、便利:资商利农,简化税制,赋役合一,按亩征收资商利农,简化税制,赋役合一,按亩征收张居正张居正 总结总结 我国历史上的治税思想是比较丰富的,归纳起来,我国历史上的治税思想是比较丰富的,归纳起来,大致是从四个方面的需要出发而提出来的:大致是从四个方面的需要出发而提出来的:一是一是从争取民心、稳定统治秩序出发从争取民心、稳定统治秩序出发,强调征税,强调征税要合乎道义、公平、为公为民等原则,要
8、合乎道义、公平、为公为民等原则,二是二是从发展经济的需要出发从发展经济的需要出发,强调征税要坚持适,强调征税要坚持适时、有度、培养税源等原则。时、有度、培养税源等原则。三是三是从组织财政收入出发从组织财政收入出发,强调征税要采用普遍、,强调征税要采用普遍、弹性、税为民所急等原则。弹性、税为民所急等原则。四是四是从税务管理的要求出发从税务管理的要求出发,强调征税要贯彻明,强调征税要贯彻明确、便利、统一、有常规、有效益等原则。确、便利、统一、有常规、有效益等原则。(二)经济学家的税收原则(二)经济学家的税收原则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231790)的税收原则理论)的税收原则理论平等:取消免税
9、特权;按负担能力征税;保持税收中平等:取消免税特权;按负担能力征税;保持税收中立,不能因征税而改变财富分配的原有比例,从而立,不能因征税而改变财富分配的原有比例,从而使经济不受影响使经济不受影响确实:课税要有法律依据,征纳方式、期限、数额等确实:课税要有法律依据,征纳方式、期限、数额等要具体规定,目的使税制明确、确实,防止多征。要具体规定,目的使税制明确、确实,防止多征。便利:征税时间、方法、地点、形式等应尽量方便纳便利:征税时间、方法、地点、形式等应尽量方便纳税人税人最少征收费用: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最少征收费用: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出的,
10、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2、瓦格纳(、瓦格纳(18351917)的税收原则理论)的税收原则理论宏观经济背景:自由竞争走向垄断,治理垄断负宏观经济背景:自由竞争走向垄断,治理垄断负效应。效应。(1)财政收入原则:)财政收入原则:收入充分原则;收入弹性原则收入充分原则;收入弹性原则补充v如何实现收入充分原则税收制度设计上要选择:(1)税源充沛的税种作为主体税种(所得税)(2)税基宽广的税种作为主体税种(增值税)(3)收入确实的税种作为主体税种。除此之外,还要严格税收征管,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税收减免。补充税收弹性的实现途径(1)经济弹性自然弹性:即税收随经济的升降和国民收入的增减而自然伸缩。(2)法律弹
11、性政策弹性,即通过税收政策调整或修改税法,提高或降低税率,使税收有可能增加或减少。例子:累进所得税具有经济的和法律的双重弹性;消费品税则较少具有法律弹性。因为提高消费品的法定税率,有可能减少消费品的需求,从而造成税收的减少。好的税制的标准:(2)国民经济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税源选择原则税源选择原则:主张以所得为税源,不主:主张以所得为税源,不主张以资本为税源。张以资本为税源。税种选择原则:选择不转嫁的税种,减少税种选择原则:选择不转嫁的税种,减少对财富分配的不确定性及带来的不公平性。对财富分配的不确定性及带来的不公平性。(3)社会正义原则:)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原则普遍原则为什么有特权。为什么
12、有特权。平等原则平等原则专注细节(书上的表达)专注细节(书上的表达)(4)税务行政原则:)税务行政原则:确实、便利、征收费用最少确实、便利、征收费用最少3、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1)税收不可侵及资本)税收不可侵及资本(2)不可以总收入为课税对象)不可以总收入为课税对象(3)不可侵及纳税人的生活费)不可侵及纳税人的生活费(4)不可驱使资本流向国外)不可驱使资本流向国外4、近代税收原则理论、近代税收原则理论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效率(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效率(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公平(横向与纵向公平)公平(横向与纵向公平)稳定(经济稳定)稳定(经济稳定)补充与总
13、结v税收原则发展的三个阶段v1、关注收入手段职能的税收原则v2、关注调节收入收入分配职能的税收原则v3、关注调节经济总量职能时期的税收原则第二节税收的财政原则第二节税收的财政原则一、充分原则一、充分原则足额稳定原则(从财政需要)足额稳定原则(从财政需要)足额(相对的概念)是指税要为政府筹集足额资金以满足社会足额(相对的概念)是指税要为政府筹集足额资金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需要。稳定是指税收收入要相对稳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稳定是指税收收入要相对稳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比例的合适水平上。定比例的合适水平上。二、适度合理原则(从财政经济关系)二、适度合理原则(从财政经济关系)适
14、度是指税收收入总量要以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度适度是指税收收入总量要以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度.合理是指税收要使纳税人负担合理。合理是指税收要使纳税人负担合理。宏观税负率:税收收入总量宏观税负率:税收收入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税收总规模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总量的大小、经济总量的大小TM;TM;TM2、政府经济性支出规模、政府经济性支出规模3、政府资本性支出规模、政府资本性支出规模4、适度的社会公共需求、适度的社会公共需求一国实际税收水平实际税收水平既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还取决于国税收结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及税收征管水平三、弹性的原则三、弹性的原则一、内
15、涵(一)税收应当能基于法律增加或自动增收(二)考虑税收收入对税率变化率的敏感度综合定义:二、税收弹性包括:税收的收入弹性与税率弹性:公式:Er=税收收入变化率/经济变化率(公式)Er=税收收入变化率/税率变化率(公式)v基本结论:从财政满足方面讲,税收收入弹性应该略大于或者等于1;第三节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的负担公平涉及到两个公平:征税公平与税款使用公平税收负担公平形成两个制约:征税的制约与税款使用的制约。从”征税的制约“引申出两个层面的内涵: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相同境遇”与“不同境遇”的判断标准:v(一)受益原则:1、基本标准:税负=公共服务获益程度2、理论基础:交换说、权利义务说3、优越
16、性: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问题联系在一起,为纳税人监督税款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4、局限性:(1)受益难以测量:技术上不可行,也会发生偏好的隐藏;(2)无法解释收入再分配问题。还有5、应用:从产品属性出发。(二)能力原则1、基本要求:税收负担分配与支付能力相符合2、理论基础:牺牲说3、理论依据:效用理论,实现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两种基本观点:1、客观说:应以能够客观地观察并衡量某种指标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依据v从决定支付能力因素可分为:v(1)收入v优点:能更好地体现支付能力指标,支撑累进所得税的实施;v缺点:对储蓄重复征税;对收入征税从伦理上不符合公平性,因为从伦理上收入是要素报酬;很难
17、货币化,技术与管理困难。(书上也隐晦地阐述了其缺点)v(2)支出v避免了以收入为衡量纳税能力的缺点,成为衡量纳税能力的主要指标v(3)财产v基于以收入为衡量纳税能力的缺点v缺点:抑制储蓄和投资,助长消费;对财产结构的认定存在困难;有时有悖公理。2、主观说内涵:应以个人的福利(?)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理论基础:效应理论技术:运用因纳税而产生的福利损失来评价税收的公平程度。实行累进税率;(1)均等牺牲说内涵:两种情况:第一、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无差异第二、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有差异(更符合实际)书上公式有错误(2)比例牺牲说内涵:两种情况:第一、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无差异第二、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有差
18、异(更符合实际)v(3)最小牺牲说内涵:由于征税牺牲的社会总福利最小技术手段:优点:消除贫富差距缺点:不利于效率v二、税收的机会公平v三、税收的社会公平第四节税收的效率原则第四节税收的效率原则一、税收效率原则(一)税收效率的涵义 税收效率一般通过税收成本与税收收益的比率衡量,更严格地说,用成本的增量与收益的增量之比来衡量。比值越小意味着税收效率越高,比值越大意味着税收效率越低。v税收效率有两层含义:v第一层是行政效率v第二层是经济效率v一、税收行政效率v内涵:是指以最小的费用来实现最大程度的税收收入筹集v衡量指标:直接征税成本与入库税收收入比例v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确实、便利、简化及节约税务行政
19、开支v另外一个概念:税收奉行效率v二、税收经济效率v内涵:对国民经济的政府效应,包括:税收的中性原则与税收的调节原则v衡量:税收的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比值v税收的额外负担:v税收的中性原则v社会资源配置社会资源配置v v(行政、法律、经济手段)政府配置(行政、法律、经济手段)政府配置市场配置市场配置(价格机制)(价格机制)vv税收杠杆税收杠杆有缺陷有缺陷v v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vv市场配置最优配置最优v(保持税收中性)(保持税收中性)西方税收效率思想西方税收效率思想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斯密本人提出、体现在其中性税收政策主张及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中的税收效率思想2、建立在
20、福利经济学基础上的税收效率思想。判断税收是否有效率,要看税收作用的结果是否增加社会经济福利3、建立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以实现宏观经济均衡为目标的税收效率思想。第五节税收的稳定原则第五节税收的稳定原则(一)经济稳定含义(一)经济稳定含义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经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增长GDP的增长的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生活 质量的不断提高质量的不断提高(二)税收稳定原则内涵税收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手段税收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手段1、通过、通过“相机抉择相机抉择”的反周期的税收政策,实现总的反周期的税收政策,实现总量平衡。量平衡。社
21、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C+S+T+M=C+I+G+XC+S+T+MC+I+G+XC+S+T+MC+I+G+X2、通过、通过“自动稳定自动稳定”政策调节总量平衡政策调节总量平衡自动稳定的自动稳定的财政财政(税收)税收)政策政策收入方面:累进的个人收入方面: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所得税制度支出方面:失业救济支出方面:失业救济经济波动与调节示意图经济波动与调节示意图3、税收调节、税收调节调节企调节企业利润业利润价格价格消费税消费税资源资源资源税资源税位置位置城市土地使用税城市土地使用税调节个调节个人收入人收入调节高收入调节高收入累进的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保障低收入
22、保障低收入社会保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障和社会福利受益原则受益原则实践中按此原则分摊税收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中按此原则分摊税收还存在许多问题:1、个体受益无法计量、个体受益无法计量2、难以排除免费搭车者、难以排除免费搭车者3、扭曲资源配置、扭曲资源配置4、在转移支付方面无法贯彻和体现公平原则。、在转移支付方面无法贯彻和体现公平原则。负担能力原则负担能力原则1 1、收入:、收入:资料全面、基础广泛、易于掌握资料全面、基础广泛、易于掌握 因不同个人在劳动和闲暇上的偏好不同,同等能因不同个人在劳动和闲暇上的偏好不同,同等能力的人具有不同收入力的人具有不同收入 同样收入的纳税人由于个人的不同情况(独身同样
23、收入的纳税人由于个人的不同情况(独身和已婚、少子女多子女、健康和疾病),从而具和已婚、少子女多子女、健康和疾病),从而具有不同的纳税能力。有不同的纳税能力。负担能力原则2 2、支出、支出 是个人收入扣除个人储蓄后的余额。是个人收入扣除个人储蓄后的余额。对支出课税具有有效动员储蓄,加速资本形成的优对支出课税具有有效动员储蓄,加速资本形成的优点。发展中国家对支出课税有利于将消费转化为投资,点。发展中国家对支出课税有利于将消费转化为投资,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支出作为衡量负担能力的标准,税基不如收入广,且支出作为衡量负担能力的标准,税基不如收入广,且
24、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1 1、纳税人的支出中可能一部分来源于纳税人的负债。、纳税人的支出中可能一部分来源于纳税人的负债。2 2、实践中对支出的确定有技术上的困难,管理上也不、实践中对支出的确定有技术上的困难,管理上也不如收入易于掌握,支出相对分散收入相对集中。如收入易于掌握,支出相对分散收入相对集中。负担能力原则负担能力原则3 3、财产、财产 代表着纳税人的独立支付能力,财产的增加意味着纳税人收代表着纳税人的独立支付能力,财产的增加意味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或隐含收入的增加。入的增加或隐含收入的增加。以财产作为衡量纳税人负担能力的依据也存在一些缺陷:以
25、财产作为衡量纳税人负担能力的依据也存在一些缺陷:(1 1)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并不都体现在财产上。财产可能来源)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并不都体现在财产上。财产可能来源于收入也可能来源于债务(如贷款购置的房屋),财产不能于收入也可能来源于债务(如贷款购置的房屋),财产不能完全反映纳税人的收入能力。完全反映纳税人的收入能力。(2 2)等量的财产未必能给纳税人带来等量的收益。对财产所)等量的财产未必能给纳税人带来等量的收益。对财产所征税收不是直接来源于财产,而是最终来源于财产收益,丧征税收不是直接来源于财产,而是最终来源于财产收益,丧失劳动能力者自用房产与企业经营性资产明显存在收益上的失劳动能力者自用房产与企
26、业经营性资产明显存在收益上的差异。差异。特定条件下征收财产税对于实现税收公平及实现财富的合理分特定条件下征收财产税对于实现税收公平及实现财富的合理分布,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布,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代税收公平思想经历了我国古代税收公平思想经历了3 3个发展阶段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按土地等级或其所处地理条件课不同数第一阶段是按土地等级或其所处地理条件课不同数额的税额的税第二阶段是按纳税人劳动能力的强弱制定不同的征第二阶段是按纳税人劳动能力的强弱制定不同的征税等级税等级第三阶段是以占有财产的数量为标准课税第三阶段是以占有财产的数量为标准课税税收原则的发展税收原则的发展1、在税收的经
27、济效率原则上,由全面干预转、在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上,由全面干预转向适度干预向适度干预2、在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权衡上由偏向公平转、在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权衡上由偏向公平转向突出效率向突出效率3、在公平原则中由偏向纵向公平转向追求横、在公平原则中由偏向纵向公平转向追求横向公平向公平4、在税收效率原则上由注重经济效率转向经、在税收效率原则上由注重经济效率转向经济与税制效率并重济与税制效率并重寻求公平与效率的默契寻求公平与效率的默契v阿瑟。奥尔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v从长期的经济发展考察,公平与效率是能够而且必须统一起来的。理由是:v1、税收既有替代效应也有收入效应,经济人的功利主义动机决定了只要政府实行适度
28、的税收政策,从宏观层面看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转换的临界点可以得到最佳效率。v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税收公平提供了理论依据v3、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规律可能从需求方面带来对生产的约束,从而抑制了增长。v4、制度安排应兼顾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公平要受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反过来也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课后习题v1、简述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思想。v2、简述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v3、结合税制建设评析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之间的关系思考题v如果采用支付能力原则来衡量税收公平,如何如果采用支付能力原则来衡量税收公平,如何测度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或纳税能力)?测度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或纳税能力)?v并请对其测度
29、标准进行评析。并请对其测度标准进行评析。v经济学界对纳税人支付能力(或纳税能力)如何测度的问题主要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两种争议客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具体又有三种尺度:(1)收入v是测度纳税人纳税能力的最好尺度,因为收入最能决定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内的消费能力或增添其财富的能力,收入多表示纳税能力大,反之则小。v但用收入测度纳税能力也存在以下问题:v一方面,收入形式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现实中一般只对货币收入征税,而对实物收入不征税,这显然是不公平的;v另一方面,收入来源多种多样,主要有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对这两类所得不加区分按一般收入征税也有失公平。v(2)财产
30、v是衡量纳税人纳税能力的合适尺度,因为财产也代表着纳税人的一种独立的支付能力。拥有财产纳税人不仅可以赚取收入,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产生某种满足感。v但是用财产来衡量其纳税能力,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等量的财产不一定会给纳税人带来相同的受益;二是拥有财产的纳税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三是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情行多样,实践中难以核查,估价也比较困难。v(3)消费支出:是衡量纳税人纳税能力的又一尺度,因为消费充分反映了一个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日常生活中消费多的人,其纳税能力必大,消费少的人,其纳税能力必小。通过对消费支出征税,可以起到限制消费鼓励储蓄的作用,从而可以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但它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收入的
31、取得与消费的发生不同步,会延误国家税收的及时入库;二是不同收入的人可能其消费倾向大小不尽相同。v总之,无论是用收入、财产,还是消费支出来衡量纳税人的负担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但现实生活中,绝对准确和公允的测度纳税人纳税能力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税制设计中,不同的税种可以采用不同的衡量纳税人负担能力标准来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具体可以采用以一种衡量尺度为主,同时兼顾其他两种衡量尺度的做法。v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尺度,而牺牲程度的测定,又以纳税人纳税前后从其财富得到的满足(或效用)的差量为标准。主观说认为,如果税收的课征能使每一个纳税人所感受的牺牲程度都相同,那么,课税的数额也就同各自的纳税能力相符,这时的税收就是公平的。很显然,这是一种主观唯心的推断,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所以不被经济学界普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