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卷】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试卷】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据此完成第34题。 3.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4.该现象在我国较
2、普遍出现于()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下图是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在甲山的半山腰地带,同一高度上出现了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的不同景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南坡光照强 B.北坡光照强C.南坡降水多 D.北坡降水多6.有关乙山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A.在南半球 B.在东半球C.在中低纬度 D.在大陆西岸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完成第78题。7.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
3、环境要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文D.植被8.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差异性 B.均衡性 C.整体性D.稳定性读下图,完成第910题。 9.该山南坡的自然带带谱复杂,而北坡较简单,原因主要是()A.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B.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C.南坡相对高度大,垂直温差大 D.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充足10.该山雪线分布规律与其他自然带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 B.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C.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11.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
4、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自然环境具有生产功能C.自然环境具有稳定功能 D.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1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A. B. C. D.下图是世界某大洲局部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a区域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14.b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寒流经过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A.B. C. D.(2022年云南大理二模)大洲岛是海南沿
5、海岛屿之一,面积仅约4平方千米,岛上生物种类丰富但数量较少,生态系统脆弱。该岛是我国唯一的金丝燕栖息地,金丝燕在众多海拔较高的峭壁裂缝、洞穴深处,吐唾筑巢。金丝燕在一年中需筑几次巢,第一次筑巢为纯唾液胶,后几次巢是唾液胶和衔来羽毛、小草材料构筑而成。据此完成第1516题。15.金丝燕第一次筑巢完全是由唾液构成。有利于较快筑巢的条件是()A.光照充足B.材料丰富C.气温适宜D.空气湿润16.大洲岛生态一旦受到破坏,恢复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南岛近B.岛屿面积小C.土壤较贫瘠D.淋失作用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形成主因复杂,地区差异极为显著。下图示意我国某主要山脉的主峰垂直自
6、然带谱。据此完成第1718题。17.图示山地位于()A.甘肃 B.新疆C.青海 D.西藏18.使图示主峰南、北坡自然带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热量C.纬度 D.光照比拉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4450N,034E)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如图)。比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第1920题。19.比拉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长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20.该地景观反映
7、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二、综合题(共40分)21.(12分)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降水;气温日较差;地表水;地貌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植被。(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巴西热带雨林(如图)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护较好的地区,但由于人类活动以及火灾等,巴西热带
8、雨林的面积不断减少。2019年1月至8月,巴西境内森林着火点达到了75 336处,较2018年同期增加85%,其中,超过半数是在亚马孙雨林。(1)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世界最大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巴西热带雨林保留面积大的人文原因。(4分)(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森林大火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23.(14分)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分异,也有地方性分异。读非洲气候类型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
9、景观略有差异。从两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A 2.B解析:第1题,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说明水分减少,干燥程度增加。第2题,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林。在我国江南丘陵广泛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A 4.C解析:第3题,图示为热带雨林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分布区。第4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
10、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5.D 6.C解析:第5题,半山腰地带,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森林与草地主要在于水分条件的差异;半山腰地带是地形雨最多的地带。第6题,读图可知,南坡基带高,是阳坡,说明乙山位于北半球;常绿阔叶林是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植被。7.D 8.C解析:第7题,由题干可知,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第8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9.C 10.A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南坡基带比北坡低很多,因此南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更多。第10题,雪线的分布高度主要与气温和降水相关。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同一山体,一
11、般阳坡日照强,气温高,雪线高于阴坡;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同一山体,一般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11.C 12.D解析:第11题,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可以使自然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即具有了稳定功能。第12题,大面积砍伐森林不仅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也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物种会因森林的减少而灭绝。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氟氯烃的排放造成的。13.D 14.B解析:第13题,a区域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及沿岸寒流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热带荒漠带。第14题,b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是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受巴西暖流影响。
12、15.D 16.B解析:第15题,金丝燕第一次筑巢完全是由唾液构成,筑巢快慢受唾液多少影响,空气湿润利于其摄食、消化、产生更多唾液,可加快筑巢速度,D项正确;光照充足说明晴天多,不利于唾液产生,A项错误;第一次筑巢不需要其他材料,B项错误;气温适宜不是主要影响唾液产生的主要因素,C项错误。第16题,大洲岛面积仅约4平方千米,岛上生物种类丰富,但数量较少,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空间较小,生态系统脆弱,因此一旦破坏很难恢复,B项正确;距海南岛近不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A项错误;土壤较贫瘠、淋失作用强是热带岛屿的普遍特征,不是难以恢复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17.B 18.A 解析:第17题,该山基
13、带南坡为温带荒漠带,北坡为山地温带草原带,说明位于干旱区;且北坡山腰处有山地寒温针叶林带,而南坡没有森林带。结合新疆天山山脉南、北坡气候,可判断图示山地位于新疆。图示高山基带海拔在1 000米左右,则不可能在青藏高原,可排除C、D两项;甘肃西北部高山的南坡基本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则可排除甘肃。第18题,图示南、北坡自然带类型不同主要体现在同一海拔上,北坡为草原、森林带,而南坡为荒漠、草原带,主要是因为水分不同。19.A 20.C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这里位于西风带,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长,A项正确。图中沿海没有山地阻挡,海洋水汽深入内陆,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经纬度判断,图示区
14、域受西风带控制,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项错误。图示沿海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不是寒流,D项错误。第20题,该地景观不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按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也不符合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按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也应该是森林;没有山地,就没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该景观只是局部小区域的环境特征,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二、综合题21.答案:(1)少大少戈壁、荒漠少稀疏(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3)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22.答案:(
15、1)流域内为世界面积最大的亚马孙平原;赤道从平原穿过,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流域内全年高温多雨;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向大洋敞开,有利于大西洋湿热气流的深入;东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显著等。(2)开发历史较晚,人口分布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国家政策保护等。(3)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旱涝灾害增多;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造成大气污染;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等。23.答案:(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
16、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差异。(3)丙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厄加勒斯暖流常年流经。因此丙地常年高温多雨,其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乙地为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所以河流流量大;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第(2)题,从降水柱状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降水多,12、1、2月降水少;乙地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这样的降水差异导致其自然景观不同。第(3)题,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纬度低,气温高,同时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沿岸有厄加勒斯暖流经过,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导致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