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卷】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试卷】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各圈层相互关系图,完成第12题。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圈层物质进入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径流2.圈层的矿物质进入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理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据此完成第34题。 3.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要限制碳物质流向()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生物圈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A.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中C.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生产功能 B.呼吸作用 C.分解功能 D.化合作用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C.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代表的自然要素名称分别是()A.地貌、生物、大气、水文、土壤 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貌
3、C.土壤、地貌、水文、大气、生物 D.生物、地貌、大气、水文、土壤8.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其自然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位降低土壤肥力下降A. B. C. D.某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完成第910题。9.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10.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
4、体现了()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读下图,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2.影响图中从C到D的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水热状况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大气污染严重洪涝灾害增多A.B.
5、C.D.14.引起该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上升 B.植被破坏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第1516题。15.从自然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叙述与我国西北内陆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16.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自然环境具有差异性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B. C.D.17.沙拐枣形态特征的形成所依赖的
6、气候环境是()A全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C全年寒冷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18.沙拐枣形态特征的作用是()根系发达可以固定沙土叶子包在枝条节间,利于有机质的储存多分枝可减少蒸腾作用光滑灰白的老枝表皮不易被强光灼伤A. B. C. D.(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为温带,南方为亚热带,植被以森林为主。据此完成第1920题。19.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植被分别是()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20.使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植被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
7、热量C.光照 D.降水二、综合题(共40分)21.(14分)读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图3(1)根据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2)三幅图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哪些地域分异规律?(3)总结自然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温带雨林是一个很小且分散的生物群系,最大的温带雨林区位于北美太平洋海岸,从加利福尼亚北部延伸到阿拉斯加南部。温带雨林在某些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相比之下,温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要比热带雨林少得多。加拿大地质历史上冰川广布。下图
8、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说明落基山脉对图示区域气候差异的影响。(4分)(2)推测北美太平洋沿岸温带雨林形成的气候条件。(4分)(3)分析温带雨林生物种类比热带雨林少的原因。(4分)23.(14分)(2022年安徽滁州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地形作为影响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过外部形态(如海拔、坡度等)影响气温和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下图为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垂直分布图。材料二:秦岭为东西走向山
9、脉,北坡陡、南坡缓。因受山体的遮挡,南北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和水汽循环不同,因此形成了植被覆盖明显的南北差异。南北坡内又有阴阳坡之分,南北坡的坡度分布亦有所不同,因此坡度、坡向会对太阳辐射和降水空间再分配,从而对植被分布及变化在地形上产生了分异效应。下图为不同坡度、坡向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图。 (1)分别说明秦岭在海拔1 000米以下和3 0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低的原因。(4分)(2)指出坡度对秦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并说明南北坡存在差异的原因。(6分)(3)在秦岭北坡,阴坡和阳坡的植被覆盖度均低于其半阴坡,试分析其成因。(4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C 2.B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圈层
10、是水圈,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矿物质进入水圈首先经过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无关;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3.A 4.D解析:第3题,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第4题,图中显示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5.A 6.B解析:第5题,图示过程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环境通过光合作
11、用实现了生产功能。第6题,燃烧化石燃料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森林的砍伐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7.A 8.D解析:第7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第8题,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则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9.B 10.D解析:第9题,辽宁大连“碧海蓝天”;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新疆“黄沙滚滚”。第10题,辽宁大连内蒙古新疆的景观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1.B 12.B解析:第11题,从A到B,从我国的热带变化到寒温带,热量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
12、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第12题,从C到D,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13.D 14.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砍伐森林发展梯田,森林减少,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降低,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增多。15.C 16.C解析:第15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第16题,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等,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17.D 18.B解析:第17题,沙拐枣所在地区终年干旱少雨,夏季太阳辐射强,灰白色皮质可反射太阳辐射。其次,终年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下,土壤水分不足,地下水埋藏较深,主根深至3米以下便
13、于获得水源,D项正确。第18题,沙拐枣主根很深,水平根系分布浅地表,但可延长至二三十米,根系发达,可以有效固定沙土,正确;沙拐枣所在地区终年干旱少雨,夏季太阳辐射强,光滑灰白的老枝表皮不易被强光灼伤,正确。叶子包在枝条节间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而不是为了有机质储存,错误;多分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蒸腾作用,错误。19.B 20.B解析:第19题,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B项正确。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第20题,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植被分异的规律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14、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B项正确。二、综合题21.答案:(1)图1:影响:地形起伏小,阔叶林分布范围广。原因:盛行西风影响的范围大,从沿海向内陆降水的差异较小。图2:影响:地形起伏大,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不同。原因: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图3:影响:地形起伏越大,垂直方向植被带谱越丰富。原因:海拔不同,热量和降水状况也不同。(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3)自然环境是由自然要素组成的;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解析:第(1)题,地形变化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明
15、显不同,也导致垂直方向植被变化。第(2)题,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3)题,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22.答案:(1)落基山脉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气温年较差小;落基山脉东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气温年较差大;高大的落基山脉形成了气候的垂直差异。(2)温带雨林主要分布于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气候温和,适合生物生长;常年受西风控制且山脉抬升作用明显,降水丰沛。(3)温带地区冬季温度低;温带雨林面积小且分散;温带地区在冰期受冰川影响大,很多物种灭绝23.答案:(1)1 000米以下,水热条件充足,主要以农耕植被为主,但因为城市建设的影响,植被覆盖度低;3 000米以上,气温低,受热量条件的限制,植被覆盖度低。(2)影响:从不同的坡度来看,随着坡度的增加,秦岭植被覆盖度逐渐增高;坡度对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分异作用大于南坡。差异原因:秦岭山地北陡南缓,北坡的土壤持水能力不及南坡,因而坡度对于北坡植被的影响更为明显。(3)北坡的阳坡是整个秦岭北坡太阳辐射最强的区域,蒸发迅速,水分条件差,植被覆盖度较低;由于山体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秦岭北坡的阴坡是太阳辐射最弱的区域,较为阴冷,热量条件差,植被覆盖度较低。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