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1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1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授课教师:人大附中 钱颖伟一、导入师:传说中鲁迅很深刻、很艰涩,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挑战一下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一篇 小说孔乙己。二、背景及人物师:昨天布置了预习作业,我们先来热热身,提几个很简单的问题,来检查一下同学们 的预习情况。(投影展示3个问题)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点?生1:故事发生在1919年,鲁镇的小酒店。师:书还没打开,同学么们打开书看一下,他说得对吗?生2:是1919年的二十多年前。师:1919年的二十多年前,是什么朝代?大家一起说。生齐:清朝师:很好,清朝的末年! *, 1912年建立。问题2: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身份的人?生3:孔乙己是一个没考上秀才
2、的读书人。师:非常准确!问题3:下面这个问题稍稍有一些难度,孔乙己周围有哪些人?咱们班同学数学超强,看看谁反应最快,列举得最全!生4:站着喝酒、穿短衫的人。师:站着喝酒、穿短衫的是什么人?是劳动人民。继续!生4:还有相对比较富的穿长衫的人,酒店掌柜,文中的“我”(小伙计),还有一些孩 子。生5:还有何家人、丁举人。师: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孔乙己周围的人物(投影展示)核心人物孔乙己,酒店伙计“我 短衣帮,长衫主顾,丁举人,小孩们,掌柜。师:问题4:下面这个问题,再增加一点难度,请同学们给文中的这些人物:孔乙己、 酒店伙计“我,短衣帮、长衫主顾、丁举人、掌柜,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排排序。如果人
3、物 的地位高低是一个金字塔的话,你们怎样给他们排序?(投影展示问题和金字塔图):生6: 丁举人长衫主顾掌柜短衣帮孔乙己“我”(下面学生有小声议论。)师:有同学说不对。好,你来说?生7: “我”应该在短衣帮前,“我”还有工作,短衣帮只是打工的。师:打工的就没工作吗?有不同意见吗?生8: 我”不好排序,因为我还没有成年,社会地位就不好说。生9:我认为“我”和短衣帮是同等地位的,都是地位比较低的下层人民。师:我赞同。那孔乙己、我”、短衣帮三者应该怎么排序?生10:我认为孔乙己应该排在最后,因为他被所有人嘲笑,也被“我”嘲笑。师:好,有同学有不同意见,那你说。生11:我觉得孔乙己应该排在“我”和短衣帮
4、之前,因为孔乙己是一个秀才,在当时(清 末)秀才的地位应该是很高的。众生反驳:孔乙己没考上秀才。生11急:没考上秀才,他也是个读书人。他被嘲笑,是因为他是一个穷途末路的读书 人。他被嘲笑,是跟他的社会地位没有关系的。生12反驳生11:孔乙己是一个没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当孔乙己要教我写“茴”字的时候, 连“我”都说,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所以,“我”的地位比孔乙己要高。生11:孔乙己是没有考上秀才,尽管他没有什么成果,但他至少还是一个读书人,读 书人在当时清末的时代背景下地位应该是很高的。生13:在封建社会,读书人必须走上仕途,他的地位才高,但像孔乙己这样没考上秀 才的,他就是社会最底层的。师
5、: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下面看看老师开始是怎么排序的。(投影展示排序)丁举人 长衫主顾掌柜短衣帮“我”孔乙己,因为这些人都在嘲笑孔乙己。但就 像刚才有同学说的,孔乙己毕竟是一个读书人,把他放在最底层,他一定不乐意了。他会说: “我应该在这儿(短衣帮之前),我也是读书人。”可又有同学反驳了,“他是一个连秀才都 没有考上的读书人。”那么读书人为什么在封建社会有地位,又为什么考不上秀才就没地位,这和封建时代的 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科举制度。(投影加讲解)师: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最初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政府用 考试从民间提拔人才,公平、公正;是中下阶层的知识份
6、子跻身上层社会的通道;于是封建 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于是,千百年来,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就是 为了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到了明清时代,科举制度非常的完备,读书人通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层一层 地往上考,地位也就越来越高。第一层级是在府、县举行的院试,考上了就能成为秀才,可 孔乙己连最初级的都没过关,而文中的丁举人,大家都认同他排在金字塔的第一位,他在省 城举办的乡试中考中了,成为了举人,地位飙升。明清两朝的进土之中,接近一半出身“寒门”。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 大家一起来关注这些数据,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 者只有千分
7、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读书人只要能“一登龙门。便 能“身价十倍”。但许多读书人,像我们文中的孔乙己,穷其一生,老死科场,成了科举制度 的牺牲品。三、品读精彩细节,感受人物命运师:有很多同学在预习作业中说,文中有很多细节,一开始让我觉得很可笑,后来慢慢 觉得笑不起来了,再读到后面,就觉得欲哭无泪了。那么我们先从你们初读小说时,觉得可 笑的细节入手来解读这篇小说。请同学们读一读,或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演一演曾经让你们觉得可笑的细节,再品一品, 说说这些细节为什么让你们觉得可笑。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投影 展示问题)生14、15、16:我们来读第四段“孔乙己一
8、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便看着他笑店内 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师:读得非常好,你们三个派一个代表说一说,这段中有哪些细节觉得可笑?为什么觉 得可笑?生15:那我来说说。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么?”他把自己奉为读书人,但又去偷别人的书,而且不断狡辩,十分可笑。师:同学们觉得,“窃书”算偷吗?生齐:算一师:当然算!同学们再读前面,有人嚷“你又偷人家东西了! ”孔乙己争辩:“怎么这样 凭空污人清白呢? ”又有人说“亲眼见你吊着打”,孔乙己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条条绽出。 说“窃书不能算偷他这么说,其实等于已经承认自己偷书了,却又用文言的话语来狡辩, 显出他的死要面子,和读书
9、人的迂腐。师:还有可笑的细节吗?生1:我自己读第6段。“孔乙己喝过半碗酒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我觉得这 个地方很可笑是因为,别人说孔乙己“半个秀才都没捞到,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的神情, 是因为他太重视“秀才”这个名分了,说明他被科举制度毒害得非常深。师:很好,太在意“秀才”没考上了!有补充吗?生17:还是这一段,孔乙己后面还说一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是他想把这件事情盖过去, 他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他,说些之乎者也让人听不懂,是想说明自己还是有学问的。师:哦,“颓唐”之后说些“之乎者也”是为了掩盖,很好!还有补充吗?生18:还有,他“脸上笼上一层灰色”,这个“笼”字非常形象,当时孔乙己被说以后应该
10、 十分尴尬,他没考上秀才是十分丢脸面的事,“笼”非常形象得表现出他的难堪。师:非常好! ”笼”上灰色,很尴尬,真正触到他的痛处了,你不是读书人吗,连读书人 都没考上,还自称读书人。再请同学们对比一下别人说他“偷书”时,涨红了脸,青筋条条 绽出“,急于争辩,“窃书不能算偷”;而别人说他“半个秀才没捞到”,他没话说了,“显出颓 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灰色”,想想看,在孔乙己的心目中,偷窃不算什么,可是没 考上秀才,很要命的,这是孔乙己的价值观!师:还有其它细节吗?生19、20、21:我们读第7段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绝不责备的. 显出极惋惜的样子。”生21:我觉得可笑,是因为孔乙
11、己非要抠那“茴”字有四样写法,一般人只知道三样, 他的学问别人也不明白,肯定是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师:关于“茴字的四种写法的解释,我们可以看书下解释,这是一种无用的学问,孔乙 己正是因为把这种无用的知识当作自己的本领,才可以见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师:这一段,还有同学要品一品的吗?生4:好笑还在于,当别人都不理会他,对他不屑一顾的时候,他还巴结人家,想教别 人“茴,字的写法。师:很好,你读一读他们两人之间的对比。生4: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 也配考我吗? ”这儿可以看出文中小伙计把他当讨饭的人,根本不理他,可孔乙己却还巴结 人家,还自以为是。师:
12、我们看,文中写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便“回过脸去”,孔乙己的反 应是?生齐:等了许久,很恳切地说。师:很好。小伙计回答他了“不就是草偷地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他又怎么做的?生齐: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师:然后呢? “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作指甲敲柜台状),孔乙己终于有人搭 理了,终于可以地卖弄自己的学问。再然后呢? “我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了“,孔乙己显 H广极惋惜的样子”。同学们说,他惋惜什么呀?(众人七嘴八舌的回答)师:哦,惋惜小伙计不愿学习,惋惜自己一肚子的学问没人懂。这些神情的描写,而且体现人物之间态度的强烈的反差,显出可笑。还有吗?生6:我补充,小伙计是“懒懒地”回答,孔乙
13、己却“极高兴”。师:好!还有其他段落中的细节吗?生22、23、24:我们读第11段。“一天的下半天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 再提。”师:你们觉得这一段也可笑?(附:我有点出乎意料,预设中这里应该是下一个环节 变化的细节中体现出孔乙己的可悲来,于是带着疑惑,想把学生引向下一个环节) 生23:对,因为孔乙己很迂腐,他偷了东西,却自视清高,偷了东西不愿承认,所以 说被打断腿了,还说“跌断腿”,非要狡辩。师:同学们再仔细品品,这个细节,除了觉得可笑之外,还有其他情感吗?你们觉得这 里只是可笑吗?生17:我觉得,这一段,还写出了一种悲伤的情感。因为,后来孔乙己再也没有来过 了,文中的“我”认为,孔乙
14、己可能死去了。所以,这是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到店里,孔乙己虽 然还是说和以前类似的话,但是这是最后一次说了,所以给这段凭添了一丝悲伤。师:很好,因为是最后一次了,所以笼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还有吗?生14:我觉得这个地方很可悲。因为“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虽然他 还是在狡辩“跌断”的,但我觉得他是在维护自己的最后一点尊严。师:哦!你觉得很可悲,孔乙己是在维护自己最后一点尊严。所以,你不觉得可笑,反 而觉得很可悲。(生14点头,众学生点头。)师:很好!有很多同学在点头。又有同学想发言!生25:我也觉得孔乙己很可悲。孔乙己前几次来到店里,众人都在嘲笑他偷,到这最 后一次,他还是在偷,而且这
15、一次是被打折了腿,而且上一段中,喝酒的人说“那是他自己 发了昏,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他的可悲还在于,他是一个自讨没趣的人,没有人瞧得起他, 甚至连小孩子都瞧不起他。师:哦一一在可笑里面就包含着可悲!11自然段中,孔乙己已经这样悲惨了,众人还在哄笑,更显得孔乙己可悲了。(附: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相互更正,交流发现,已经较好地弥补了刚才的突发环 节,课堂也自然地完成了由可笑向可悲的深入。但学生其实启发了我,可笑和可悲本来就 不应该割裂开来,可笑里本身就含着可悲,这时我就依据课堂学生的反应,对自己的教学 思路已经作了临时改变。)师:关于可悲,还有补充吗?生26: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
16、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儿是肖像描写,前面说他穿长衫,虽然长衫很破,但现在只能穿一 件破夹袄了,比以前还要贫困,已经非常的穷困潦倒了。师:说得非常好。他懂得前后关照,发现细节中的变化,由长衫到破夹袄,体现了孔乙 己越发地穷困潦倒,就着他的思路,同学们再找找,11自然段中,与前文相比,有变化的 细节还有哪些?(附:由这个学生的回答,我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细节的关注更深入一层,即变化的、 呼应的细节)生27: 11段中,孔乙己说:“温一碗酒、但第5段中,孔乙己说:“温两碗酒,要一碟 茴香豆。”两碗酒加一碟茴香豆是九文钱,一碗酒值四文钱,这说明孔乙己越来越穷。师:很
17、好,要两碗酒一碟茴香豆花九文钱,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孔乙己用的是什么动作?生15:前面说,“排”出九文大钱,到这儿说,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可以说他 原来还是有点阔绰的,所以是“排 而现在穷困潦倒,只能“摸”出四文大钱。师:很好,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两个动作,自己来演演看,“排”出(做“排”状),什么样? 炫耀,我很阔绰。“摸”出(做“摸”状),什么是摸?如果你口袋里有一大把钱,一掏就掏出 来了,而“摸,出,倾其所有。就着这“排”出九文钱,我们再来看看前文的铺垫。文章的第一段,说到短衣帮一般是买 多少碗酒?生齐:一碗酒。师:第一段还说,一碗酒,四文钱。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所以当别人挑衅:“你
18、脸上 又添新伤疤了吧?“孔乙己根本不予理会,只做了一个动作,“排”出九文大钱,意思是我比 你们阔绰得多了。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摸”出四文大钱。生28:第5自然段,“他在我们店里,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但现在 孔乙己却欠了十九文钱,而且孔乙己只能说:“下回还清吧。”这也说明孔乙己现在越来越穷 To师:很好,从不拖欠到欠了十九文钱,只说“下回还清”,又一次证明孔乙己的穷困潦倒。 关于不拖欠,老师注意到有一个很矛盾的地方。大家看第五自然段,孔乙己是好吃懒做的, 偶尔还做些偷窃之事,可是却从不拖欠,书上的旁批中说,“偶尔偷窃和“从不拖欠”是各有 原因的,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啊?生29:我觉得,“
19、偶尔偷窃”是因为他经济能力不行,“从不拖欠”是因为别人都在取笑他, 他就要做给别人看,我比你们品行都好,我从不拖欠。生1:我觉得孔乙己是想以“从不拖欠。让别人来尊重他。师:哦,他是以“从不拖欠”来维护他的自尊。生25:我觉得这是一个面子问题。偷窃是背地里偷,而拖欠要写在粉板上,酒店里的 人就都知道了,他这样做就是要维护自己的面子。师:非常好! 一语中的你,这是一个面子问题。变化的细节还有吗?生30:还有孔乙己脸色的描写。第四段,“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 伤痕”,可是到了 11段,“他黑而且瘦”,说明他更穷困了。师:好。脸色的变化也说明了他的境况越来越差。生31:开始别人说他偷东
20、西了,孔乙己还睁大眼睛争辩,可是到后面,掌柜说:“孔乙 己,你又偷东西了。“他却不分辩了。师:已经不分辩了,而且是什么样的眼色?生31:恳求的眼色,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师:以前是涨红了脸,青筋条条绽出,这时已经无力争辩,显出恳求的眼色。说明了什 么?生31:说明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了,经济上越来越穷了。生26:前面孔乙己老说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他显然在卖弄自己的学问,但在后面,他就没有说,只是恳求掌柜“不要取笑这说明他慢 慢潦倒了。师:他分析得非常细致了!前面总说之乎者也,连小朋友跟他要茴香豆,他都说“多乎 哉,不多也”,现在终于不说之乎者也了,他身上
21、的那些读书人的东西一点点地在丢失。既然说到给小朋友分茴香豆了,我们再来看看分茴香豆的细节。生32:我先读一下。“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 声里走散了。”首先,来看这一个罩字,孔乙己本来是挺善良的,给孩子们分豆吃,可是又 罩住,说明孔乙己太幼稚了,甚至用迂腐来形容都不为过。生33:他的整个动作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孩子还想要,他就用五指将碟子罩住,不肯 多给,有点抠门的样子。生34:孔乙己思想比较幼稚,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他给每人一颗豆,想大方,可是 又不能特别大方,他有点转不过弯。生35:他还用古文的方式来说话,引得孩子们笑,连小孩子都有些瞧不起他。不仅说 明他的社会地
22、位低,也说明当时的社会很不公平。师:好,我来作点总结。这个地方,孔乙己只有一碟茴香豆,他还分给小孩,说明他还 是很善良的,可是每人分完一颗,他就说:“多乎哉,不多也”,又穷又酸。穷是因为他没 多少钱,他也只有一碗茴香豆,分一点点可以了,“酸”是说他口中的那些迂腐之语。四、课堂小结师:好了,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了,而且都说得非常好,下面,由老师来把同学们刚才 的发言作个总结。(投影展示加讲解.)同学们说到的可笑的细节有: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卖弄无用的学问)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穷酸却不乏善良)多次争辩(以读书人自居,死要面子,自欺欺人)排出九文大钱(炫耀阔绰)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尴尬的身
23、份)好吃懒做,偶尔偷窃,却从不拖欠(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可笑的细节中有什么共通之处吗?孔乙己这个人物为什么会显得如 此可笑呢?老师给一个自认为比较精辟的总结(投影展示并讲解):孔乙己经济窘迫,却以“读书人”自居,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可是别人承认 吗?不承认!众人恰恰以他的读书人身份来嘲笑他,揭他的短。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具有了喜剧的效果。喜剧是什么?鲁迅先生说:“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众人起 到了什么作用?孔乙己那些无用的学问啊,他的死要面子啊,一文不值,被众人撕破了,喜 剧的效果就出来了,所以同学们会觉得可笑。后来我们又说到了变化的细节,正是这些
24、细节的变化,使得我们的阅读情感也发生了变 化,我们读出了孔乙己的可悲(投影加讲解)从不拖欠的孔乙己欠了十九文钱欠了;穿长衫的孔乙己现在穿破夹袄了;总是急于争辩的孔乙己不十分争辩了,却显出恳求的眼色;“排”出九文大钱的孔乙己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了;四文钱连茴香豆也买不起了。这时的孔乙己拖着残肢病体,穷困潦倒,在笑声中走向死亡。很可怜!更重要的是,孔乙己引以为傲的读书人身份的一点点地被剥去,他的所谓的一点点“优 势”的最终丧失殆尽,失去了人的尊严。正如同学刚才说到的挺“可悲”的!悲剧是什么?鲁 迅先生又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人的尊严有价值吗?难道就不允许孔乙己保 留这样的一点点尊严吗
25、?所以,前面的喜剧到这儿变成悲剧了。如果,我们把这些细节串起来再看看,我们会发现,全文有很多细节反复出现,前后呼 应,我们一起来看(投影加讲解)开头交待一碗酒四文钱孔乙己阔绰地排出九文大钱最后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开头交待短衣帮、长衫主顾的喝酒方式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最后孔乙己穿一件破夹袄原来孔乙己为了面子从不拖欠后文反复出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还有文中多次出现众人的哄笑同学们想以想,这些细节的反复、呼应有什么作用呢?生1:这些细节展现出孔乙己一开始以读书人自傲,到后来越来越绝望,最后从绝望中 走向死亡的过程。生35: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黑暗。当时有很多像孔乙己一样的读书人,他们以
26、为读 书是非常骄傲的事情,到最后他们发现那些引以为傲的东西被人看不起的时候,他们就绝望 了,没落了。师:说得都很好。同学们再来提炼一下,细节在小说创作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生13:首先,细节能塑造人物形象;其次,细节还能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情感,从而影 响读者;最后,细节还能反应出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即揭露现实。师:细节塑造人物形象,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对于孔乙己这篇文章,老师觉得,通过细 节的伏笔、细节的反复,在反复中又有变化,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在预示着孔乙己的悲剧 命运。刚才同学说得非常好,孔乙己原来以读书人自居、自傲,后来读书人的身份一点点丧 失,慢慢绝望了,又从绝望中走向死亡。这个人物是多么
27、可悲啊!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老师投影上的提示,对这一节课,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作个小 结:这是清朝末年,一个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落魄读书人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孔乙己(投 影展示)“这是清朝末年,一个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的落魄读书人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孔乙己。他很可笑,;他很可怜,;他很可悲,o我为他的命运感到,O ”你可以简单写一写,如果你反应快的,直接站起来说。(等待了 15秒中后)生1:他很可笑,虽然穷困落魄,却还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以读书人自居;他很可怜, 做一些小偷小窃之事,却被人打得半死;他很可悲,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接近死亡了,还 被人嘲笑。我为他的命运感到事态炎凉。师:我为他的命运感到什么
28、?找一个表示情感的词语,“为他的命运感到世态炎凉”通 吗?生1:悲哀,同情。师:很好,悲哀,同情。生1:我为他的命运感到悲哀,我感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世态炎凉。师:非常好!还有同学准备好了吗?刚才胡晟(生1)即兴发言,已经非常不错了。生13:他很可笑,没有考上秀才,他却总是以读书人自居;他很可怜,面对世态炎凉, 众人的嘲笑,他却毫无反抗之力;他很可悲,最后在众人的哄笑中,寞然走向死亡。我为他 的命运搞到无奈,我也感到悲哀,因为他就是那个社会环境中,一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师:很好!我相信同学们在课后,还能去完善自己的想法,写得更好。老师还想说什么?这节课上,我们怎么来读人物的,通过细节!从可笑的细节
29、,到变化 的细节,再看到这些细节前后的呼应。可以说,细节是小说的生命细胞,我们甚至可以说, 它关乎着小说的成败。特别是,鲁迅小说的细节。鲁迅小说的细节是极其有魅力的,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阅读体验:初读觉得幽默 讽刺,再读觉得耐人寻味,细品觉得入木三分,到后来,你就会永远难以忘怀那些经典的细 节。从中学时代一直到现在,我对鲁迅很多小说中的细节仍然记忆犹新:我记得故乡中 杨二嫂那“圆规”式的站姿;记得闰土那一声恭敬而刺耳的“老爷”;我还记得祥林嫂口 口声声 的“我真傻,真的“;我还记得阿Q正传中那个画不圆的圈;我还记得狂人日记中 那句“赵家的狗,何以由多看了我两眼”太耐人寻味了,我觉得这些细节
30、是鲁迅先生对于 人性的超强的穿透力。同学们,今天回去,就打开鲁迅的呐喊,好好读一读!五、布置作业师:最后,布置一下作业。(投影展示加讲解)第一,同学们对小说的精彩细节作圈点批注。今天,我们课堂的4 0分钟读这篇小说 的细节,肯定还有一些细节疏漏了,课后,把课堂上所讲归纳总结,并且努力发现新的有意 味的细节。第二, 布置一个小片段。如果有一天,众人又都聚在酒店里,有一人得到了孔乙己确 实死了的消息,人们议论纷纷,丁举人、掌柜的、长衫主顾、短衣帮、“我”分别会有什么反 应?请你展开合理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请你注意细节的运用,咱们也来学学鲁迅,不少于 200 字。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生齐:老师再见!(热烈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