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市建设情况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市建设情况工作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态市建设情况工作报告【篇一】生态市建设情况工作报告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总结成绩和经验,揭 示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研究思路及对策,确保年建成 生态市目标的实现,根据市政协的统一安排,我们第二调研组 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于三、四月份重点对我市丁堰、桃园、 如城、搬经、高明、江安等镇的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调 研,并考察学习了山东省荣成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一、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一)工作凸显亮点1 .谋划及时,规划到位早在,我市即开始着手谋划生态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市环 保局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生态市建设专题调 研,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市政府委托苏州科技学院编制了如
2、 皋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围绕建成生态市的近、远期 目标,明确了我市四大生态功能板块和六大生态建设主要领域, 提出了 32项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182.6亿元。在此基础上, 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对镇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出 台了生态保护子规划。如丁堰镇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编制的丁 堰镇生态工业园规划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2 .组织完备,政策完善自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列入市 “六城同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设生态市创建办公室和相应(二)全面开展,强势推进,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水平1 .大力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在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上,荣成 市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
3、2万吨、一级生化处理与芦 苇湿地处理相结合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市区生活污水集中 处理率达到82. 81 % o大型企业也采用不同的方式建设了各自 的污水集中处理厂。在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建设了有效填埋 面积7. 6万平方米、使用年限10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 圾无害化卫生填埋、渗滤液集中处理均达到了规范化要求。2 .持续改善新农村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该 市依据统筹沿海与内陆、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 思路,构筑了辐射全市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框架。主干街道硬化 村庄比例达到65%,新建农村新型住宅30万平方米,建沼气 5000多户。另一方面抓好农村污染防治。创立了 “测土、
4、配方、 供肥和施肥技术指导” 一站式式的科学施肥模式,全市测土施 肥面积达86万亩,降低化肥使用量30-40%o同时,在农村 清洁能源利用上,该市先后建成了市农业良种场中型沼气工程、 嘉盛乳业秸秆青贮养殖工程等示范项目,推广养殖一沼气一种 植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有效改善了 农村生态环境。3 .全面开展“绿色荣成”建设。荣成市始终把造林绿化作 为改善生态的重要工作来抓,构筑沿海防护林联网补带工程、 农田公路林网建设、山区退耕还林建设的“一带二网三区“生 态屏障工程。每年都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美化工程。广泛 开展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城区绿化总面积1326万平方米,建
5、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2%,人均绿地面积25.5平 方米。(三)立足长远,科学发展,努力提高生态经济质量在生态市建设中,荣成市积极引入生态经济理念,走人与 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1 .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该市制订了 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基地为示范带动,开发生产 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特种果蔬;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多种生 态种植技术;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与农民延长产业链条; 以特色优质产品为主体,形成规模化生产;以绿色产品认证和 市场安全准入为标准,推动无公害产品生产和农业标准化建设。2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荣成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围绕 打造特色旅游业
6、,该市牢固树立“生态+文化”的理念,依托 特色旅游景点,吸纳各类社会资本,精心打造了以秦汉历史文 化、中日韩友好交流文化为主题的寻根朝拜游;以休闲度假、 观光游乐为主题的滨海生态游,构筑起了 “点线面”齐头并进 的“一带四区九单元”的旅游产业格局,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yG o四、对策及建议针对我市生态市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学习、借鉴山 东荣成市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市今后生态市建设提出如 下几点建议。(一)多管齐下、夯实基础,充实创建财力1 .拓宽环保资金投入渠道。一是用好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 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扶持我市环保设施、生态保护 等基础性、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建议市政府设
7、立以下三项资金 生态市建设引导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具有 示范性作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如镇污水处理厂等; 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 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市创建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在生 态市创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二是积极开拓市场,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 参与”的投入机制,根据“污染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原则, 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 对镇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应出台有关行政 性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化“危”为“机”,加大金融支 持力度。对市内重大环保公益项
8、目和有能力偿还的环境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提供银行贷款、信托、收费权质押贷款、资产票 据化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拓宽环保融资渠道。2 .建立以区域协调为目的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市政府引 入“重点经济区”和“重点生态区”的概念,将三大主体功能 区及经济实力较强的一些镇定位为“重点经济区“,将一些经 济基础相对薄弱且以农为主的镇列为“重点生态区”,在两者 之间建立一种互惠、互补关系,即:重点生态区为重点经济区 提供生态服务,重点经济区为重点生态区提供经济补偿。以类 似于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以区域互补、协调为目的对重点生 态区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实现市内创建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3 .努力提高生态经济质量。
9、建议市政府积极引入生态经济 的理念,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为我市生态建设带来更充足的资金。一是科学发展生态工业。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大力培植船舶及配 套设施、汽车及零部件和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鼓励发展产品 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小甚至无污 染的项目,加快产业集聚,放大优势效应;二是持续发展生态 农业。建议市政府参照山东荣成经验,制定如皋市绿色农业 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基地为示范,开发生产优质油米、蚕桑、 生猪、水产及花木;以项目为载体,推广多种生态种植技术; 以特色优质产品为主体,形成规模生产;以绿色产品认证和市 场安全准入为标
10、准,推动无公害产品生产和农业标准化建设。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我市地域优势明显,历史文化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建议市政府按照“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 发、市场模式运作”的原则,依托特色旅游景点,精心打造好 以长寿文化、江海风情为主题的如皋民俗游,以盆景艺术、花 木观赏为主题的如皋生态游等旅游路线。尽快构筑起我市大文 化、大生态的旅游产业格局。(二)创新科技、完善服务,提升清洁能源建设水平1 .科学规划,加强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有序引导。市政 府要把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切实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乡 村规划之中。各镇在制定镇级规划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贝L 把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加
11、大推广力度,适宜发展 户用沼气的地方,要按照“一池三改”的要求,搞好规划;适 合发展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的地方,要搞好工程选址和管道设 计,使农村能源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发挥效益。2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目前我市农 村清洁能源建设及应用技术还处于普及过程之中,迫切需要提 高技术水平,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建议市级 财政设立研发农村清洁能源新技术的专项资金,主动与相关科 研院所合作,开展新技术的研究,重点研发与我市农村实际相 符的高效沼气发酵工艺,提高产气率和去除率,开展深层次开 发和利用生物质能的技术攻关,发展循环农业。此外,建议具
12、 备条件的镇加快秸秆沼气、沼气集中供气和联户供气等新技术 的推广和规模化发展。3 .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农村清洁能源持续发展。农 村清洁能源建设集农业生产、工程建筑、管理服务为一体,建 设是基础,管理和服务是关键。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在农 村清洁能源建设过程中,注重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 把农村沼气建设与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基地 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结合起来,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 “猪一一沼一一粮(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 下联种植业的循环农业新格局,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同时, 建议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除了稳定和充实农业部门的能源环保队 伍、建立延伸到
13、乡镇的服务网络之外,还要加强对农村清洁能 源工程使用的管理与维护,强化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效益的长 期发挥。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物业化管理和社 会化服务的要求。(三)紧扣重点、强势推进,加快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的浓烈 氛围。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创建,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市相 关职能部门及各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充 分借助网络、数字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媒体平台,采取农民群 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公益、环保意识,引领他们破 除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各种陈规陋习。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加 强舆论监督,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揭露破坏生态的违法
14、行为,完 善举报奖励等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投 入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2 .完善规划,分步实施,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我 市部分镇环境优美镇创建难度大,镇区及村居环境较差,与其 规划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建议各镇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规划, 修订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农村废 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村庄发展生态化等内容纳入规 划之中,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 的选址及基础设施规划。选址既要有利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顾 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新规划的集中区必须要有统一的生活污 水管网和处理系统,并按居住人口密度建设三类以上公厕;三 是市
15、级相关职能部门要会同各镇制定并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方案。在对我市农村环境现存问题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 合各镇具体情况,制定定位较高、编制详细、科学可行的“一 村一策”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使目前仍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 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难点问题得到解决。3 .源头控制、严格监测,切实抓好农村污染防治。一是积 极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面源污染降到最低。农业部门要在建 成农业生态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积 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 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 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二是进一 步提高
16、畜禽养殖业集约化、工厂化水平,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 测,鼓励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 三是严格乡镇工业企业达标排放,规范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各镇要严把招商关,坚持招管并重,在建设工业园区时要及时 完善园区排污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实现污水集中排放、集中 治理、循环利用。四是建立环境保护信息平台。市相关职能部 门应以知晓度较高的方式,及时公示规划环评的又有关信息, 并依照国家环保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4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 落到实处。一是加强领导,完善考核。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 保护目标责
17、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垃圾集中收集率、 林木覆盖率、绿地率、地表水质量等评价指标的考核,把卫生 城市、环保模范城市考评工作延伸并落实到农村,为农村生态 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领导和组织保障;二是夯实基础,重心下 移。创建生态市,基础在基层,建议进一步加强镇环保队伍建 设,赋予基层环保机构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为镇环保机构配备 必要的监测、监察和应急处置设备,改善工作条件,使镇环保 工作职责能够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典型培育力度。以创建全国 环境优美镇活动为载体,抓紧再建一批生态示范镇、示范村, 让点上的经验之花在面上结出丰硕果实。(四)完善制度、长效管理,巩固提升创建成果1 .健全创建组织机构、落实
18、创建责任。生态市创建是一项 跨镇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 能单独承担的。目前我市虽已在市、镇两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生态市建设组织网络。但在村、社区等生态市创建工作的第一 线还缺乏相对健全的组织系统。建议各镇在所辖村或社区内设 立专门的创建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的推进及创建资料 的收集、整理、归档。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细化重点 项目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尽快形成市、镇、村(社 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 .强化公众参与,完善长效管理。市政府要进一步畅通和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接 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对涉及公
19、众生态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工 程建设,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大力推 广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义务环保监督员等公众参与渠道。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生态市建设中的作 用,发展壮大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引导和组织更多的公众参 与生态市建设。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镇、村一级各生态建设 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已 有创建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3 .以点带面,培育更多生态亮点。市创建部门要在这一面 加大推进力度。环保、建设、农林、卫生、水务及行政执法等 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重点在污染治理、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城市绿化、生态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粪便综合
20、利用、河道长效 管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上,力争培育一批有层次、有特色、有 现场、有资料、有实质内容、有推广价值的新典型、新亮点。【篇二】生态市建设情况工作报告当前,保护楠溪江母亲河,加快楠溪江生态建设已成为我 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日前,县政协调研组先后赴巽 宅、大若岩、渠口、岩头、枫林、岩坦等镇乡及县机关建设、 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就楠溪江生态建设情况进行 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镇乡及机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并实地到 楠溪江两岸部分村庄对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畜禽养殖及居民 住宅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组充分肯定各级政府实施“生态立 县”和“文化楠溪江”战略,在楠溪江生态建设中所取得的成
21、绩和经验,同时针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目标,改革为 动力,把“生态立县”和“文化楠溪江”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 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实施,在楠溪江生态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领导重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自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和“文化楠溪江”战略 决策,加强楠溪江生态建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 项工作。县政府投入巨资,在搬迁、关闭楠溪江中上游污染企 业基础上,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和建设楠溪江生态。目前全县 森林覆盖率达69. 7%,楠溪江的水质保持在国家ii类水标准。 针对楠溪江中、上游村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垃圾已成为
22、楠溪江 新的污染源,县政府及县规划建设局在督促各建制镇搞好现有 镇所在地环卫清扫工作基础上,在岩坦镇和渠口乡开展了垃圾 清理试点工作。试点结束后,除各建制镇所在地已实行垃圾统 一清扫外,楠溪江沿岸所有的村和旅游景点村的垃圾将都实行 有专人负责清扫,有固定的垃圾堆放转运点。沿岸各乡镇都有 一个垃圾中心转运场,有一个离民居较远的上规模的垃圾填埋 场和垃圾场污水处理池。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沿溪各镇垃 圾清扫处理及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场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进展情况详见附表。一些镇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 设。大若岩镇从1998年开始创建生态示范镇。该镇在生态效益 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及
23、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下大力气, 拆除露天粪坑230座,建成生态公厕7座,绿化面积3000多平 方米。XX年12月4日该镇已通过市政府检查验收,成为我县 第一个市级生态示范镇。岩头镇党委、政府把创建文明旅游镇 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们针对镇区和景区环境脏、 乱、差以及群众文明意识落后等薄弱环节,开展集中整治和教 育活动,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巽宅、岩坦等镇委、政府也加 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的工作班子。于此相应,各镇各责任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 导组和工作组,我们视察调研的几个镇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 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创建村(社区)班子 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上下联通、职责分明
24、、政令畅通、相 互协调的生态市建设组织网络在我市很快建立。为有效推进生态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环 保优先,建设生态如皋的决定,市人大专门作出了关于落 实环保优先加快建设生态市的决议,将生态市建设列入了法 制化轨道。与此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措施, 如关于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 程以奖代补实施细则、如皋市基层绿色创建考核奖励办 法、如皋市镇级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以奖代补办法等。3 .部署周密,宣传得力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 市生态市创建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不间 断的宣传造势。各镇如桃园、丁堰、高明、江安等纷纷
25、利用广 播、过街横幅、宣传橱窗和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 全市上下形成了浓烈的生态市创建氛围。4 .责任明确,监管有效我市将每项生态市建设指标、重点工程按责任部门和时间 结点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市政府将生态 市建设任务列入了环保目标责任状。市纪检监察、市“六城同 创”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生态市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各 镇在创建过程中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督查方式。江二、部门配合,共同建设生态楠溪江为了加强楠溪江生态建设,县机关各部门也都结合本部门 职能做出努力。县委宣传部和永嘉报社联合开展了 “爱我母亲 河”大型采访活动。报社同志遍走楠溪江采写稿件,向广大读 者
26、全面介绍了楠溪江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文化; 同时,也直面了当前楠溪江旅游发展的现状,评击了有关部门 和有关乡镇在这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种采访活动既激发 了人们对楠溪江的热爱,也使人们在这种实实在在生态环保教 育中,进一步认识生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增强生态意识,推 进生态建设。县规划建设部门在重视做好景区规划和33个古村落建设保 护规划的同时,积极督促楠溪江沿岸各镇乡村实施垃圾清扫和 处理的方案。目前,该局已确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试点镇乡垃 圾清扫处理工作,并帮助有关镇乡做好垃圾场和垃圾场污水处 理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农业局已完成全县农村污染面源调查,并正在加强农业 执法管理,严禁
27、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增施有机肥,减少 化肥用量,指导和推广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现全县已获得国家 绿色食品2个,浙江绿色农产品7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5个,市放心农产品基地33个。林业局努力在绿化、美化楠溪江上做文章。XX年已在全县 界定104万亩公益林保护区,XX年已实施封育96万亩。同时, 以龙湾潭森林公园为基础,规划发展5大林业景区,建立一个 约10万亩面积的森林公园。此外,为进一步美化楠溪江,该局将依靠镇乡党委、政府组织村民开发楠溪江沿岸十大景观林基 地。县水利局结合防洪抗灾,实施小流域治理和采砂石管理, 并从保护楠溪江生态出发,严格水电站的审批把关。对那些要 求把电站建在楠溪江溪
28、流上,将导致楠溪江形成较长距离断水 段,对沿岸村庄生态带来严重影响,群众呼声强烈的,该局决 定决不给予审批。县能源办为解决生活污水对楠溪江水体的污染,近年来已 推广建造净化沼气池公厕40处,计2080立方米;同时,推广太 阳能热水器1000多户,计XX多平方米。三、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主动参与生态建设近年来,村民环保意识普遍增强。陈飞,这是我县一位普 通农民。XX年,他手提环保菜篮,身披环保标语走四方的身影 见诸全国各大媒体。他先是坐车到省内宣传,尔后坐飞机赴京 城宣讲。一路开销,全系自费。天上、地下、长城脚下;场内、 场外、会场内外。这份热心、这份痴情,轰动全社会。人民日 报海外版、农民日报等
29、首都大报都竞相报道。界坑乡界坑村位于小楠溪源头,该村商店繁多,村民环保 意识淡薄,大部分村民都习惯于将垃圾甚至粪便倒入楠溪江中。 为了保护楠溪江,村两委将环保列入村居民约,实行严格的奖 惩办法,把环境保护作为村里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该村两委 召开会议决定:一是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使每位村民自觉保护 环境。二是确定专人负责清扫全村主要路道。三是严禁村民将 垃圾粪便倒入河中,违者重罚,罚款500元。潘坑乡佳溪村位于大楠溪上游,有着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 和人文资源。但环境的脏、乱、差使来该村的游客心情大受影 响。为此,该村党员干部从实际出发,积极做好村中古宅的规 划保护和修建工作,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
30、增设绿化点,购 置了一些垃圾筒,划分了 6个卫生片区,并教育、纠正村民乱 倒、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培养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岩坦镇村村都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环境卫生村规民约。一些 村规定,对往楠溪江乱倒垃圾者罚款50-100元。实施村规民约 后,各村环境卫生均有明显改善。现村民放养毛猪没有了,露 天粪坑少了,镇村还定期组织人员到楠溪江岸边滩林清理垃圾。四、存在的问题1、观念陈旧,遛遢陋习,是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中遇到的 通病生态产业、生态环境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济发展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同时,生态能“生钱”,环境可致 富。楠溪江是“秀绝江南第一溪”。她,如同“养在深闺人未 识”的少女。像
31、许多名人说的那样,楠溪江令人陶醉,主要是 因为她的秀洁纯净。在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 提高的今天,楠溪江已成为世所罕见的一方净土。因此,我们 必需要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一宝贵资源。如果在某种情况下, 一经污染,一经破坏,往往是万劫不复。政府也已采取了各种 措施。但楠溪江中上游是我县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大多数村民尚处于温饱消费为主的阶段,他们对生态建设观念 比较陈旧,不爱清洁、不爱卫生的遛遢陋习还普遍存在。农村 里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一些村民习惯于放着养猪, 猪粪遍地。一些人虽然生活富裕了,建了新楼房,但屋里现代 化,屋外脏乱差。个别人新屋里装上抽水马桶,但未经净
32、化处 理的粪便直接排入楠溪江。一些古村落,虽令学者专家倾倒, 但仍存在猪圈粪坑朝路开,鸡屎污水满地洒的现象。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污泥浊水乱倒更是常见。许多沿楠溪江的村,将垃 圾随意倾倒并露天堆放于楠溪江边,待汛期到来时由洪水一冲 了之的作法,则是村民祖辈留下来数千年的传统习惯。因此, 每当洪水过后,楠溪江两岸的滩林里,几乎每棵树上都会附着 一小堆从上游冲下的塑料袋,有的还挂在枝头随风飘扬。村民 环保意识薄弱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在楠溪江两岸普遍发生。在 碧莲镇某村,我们的一位同志看到几个居住在溪边的村民向溪 里扔垃圾,忙上去阻止。村民却说:“我不把这些扔到溪里, 难道放在家里?反正洪水一来就会被
33、冲走的,不会污染环境。”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楠溪江两岸的村庄常有发生。2、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是当前楠溪江生态建 设急需解决的问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处可见,它不仅直接导致农村环境 的脏乱差,影响农村的人居环境,而且对楠溪江水体造成污染。 楠溪江沿岸范围广,面积大,分散居住着30来个乡镇近50万 农民,山间众多的溪流成了楠溪江重要的源头活水。目前,除 各建制镇所在地的村已实施垃圾清扫,绝大部分村的垃圾和生 活污水还没有得到治理,绝大多数镇乡村还没有垃圾中转站、 垃圾堆放场和污水处理池,一些垃圾、污水还直接进入楠溪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生活的习惯变了,他们洗衣服 用化学去污粉
34、多了,将粪便挑到田里施肥少了,过去用以施肥 的生活污水和粪便,越来越多地通过地下水道进入各条小溪, 再汇流到楠溪江。一些农户还直接将粪便排入楠溪江。此外, 楠溪江沿岸的一些镇乡卫生院也将污水和医院废弃物排放到楠 溪江里。农业污染具有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疏于管理等特 点。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长期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团 粒结构,造成土地板结,导致耕地耕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下 降。由于楠溪江中上游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和一些农户贪图省 力方便,目前,农村普遍以速效氮肥、低浓度复合肥为主,有 机肥明显减少。二是不合理喷施化学农药,不仅使病虫害抗药 性增强,提高了农业成本;而且造成土地污染,水体污
35、染和导致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药残留直接造成餐桌污染,危害人民 生命安全。这已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公害。近年来,施用高毒农 药有甲磷、氧化乐果等。三是任意焚烧秸杆和农膜污染已成为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在我县一些农村,尤其 是蔬菜生产基地更为多见。四是大量畜禽粪便造成环境和饮用 水污染。由于没有对猪粪、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屎沟”、 “脏、乱、差”等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畜禽饲 养的产业化、规模化,畜禽粪便污染楠溪江的现象增多。此外, 一些畜主把鸭群饲放在楠溪江上,甚至放养在楠溪江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周围,给水源造成直接污染。碧莲镇新豕村几个村民 在该村水源上游100米处办
36、起了 一个养猪场,使村里的自来水 被污染呈暗红色,村民不敢饮用。该村280户村民为饮水问题 向永嘉报民家热线投诉。本调查组去年12月到该村实地调查时, 镇政府已重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但尚未落实,村民还在企盼。3、加强楠溪江两岸绿化、美化迫在眉睫楠溪江有着醉人的青山、碧水自然风光,可与已列入世 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九寨沟相媲美。但与童话般美丽的九寨沟 相比,楠溪江的自然保护、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却相距甚远。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办钢铁时期,楠溪江两岸的群山没有一处 逃脱过乱砍滥伐的劫难。因此,两岸群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近20多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山区农民普遍用上煤 气,村民上山砍柴伐木的情况
37、几乎没有了。经过林业部门和各 地干部群众的努力,山地植被逐年增多。然而,尽管楠溪江两 岸群山已基本上是一片青翠,水土保持能力仍还有一定差距。 张溪乡是楠溪江上游一个乡,乡政府前面有一条流入楠溪江的 大溪,西面是一条从四海山流入楠溪江的小溪。每当大暴雨过 后,人们在这里可以清楚看到,从四海山流下来的溪水是清清 的,而从乡政府前面流过的大溪则是混浊黄色的。事实表明, 楠溪江两岸大部分群山的山林植被在水土保持方面还有一定的 问题。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当然是植被问题。目前影响楠溪江 两岸群山植被的因素:一是一些居住在高山的村民从眼前利益 出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基地开发 的关系;有
38、的纯属为了拿到国家补助的垦荒造地费,砍柴伐木垦 荒创建高山蔬菜基地或水果林基地;二是一些居住在群山之中的 村民为修路导致植被严重破坏;三是山林火灾时有发生,防火及 灭火的措施还不够扎实。总之,公益林和植被保护管理失严造 成水土流失、山林火灾发生的防治、两岸视野内绿意不浓、景 观林缺乏仍是楠溪江两岸生态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 如何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加强楠溪江两岸群山植被保护 管理,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发展效益农业,发展林业特产经 济,绿化美化楠溪江两岸群山,既增加农民收入,又适应楠溪 江自然环境,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4、楠溪江的渔业资源保护不容忽视楠溪江的渔业资源保护,由于渔政部
39、门管理力量和管理手 段不适应,且作案对象一般都是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家庭经 济相当贫困,立案后往往也无法落实罚款处理决定;因此,楠溪 江毒鱼、电鱼、炸鱼等情况虽发生很多,但被渔政部门立案处 理很少。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包江”这一新事物的出现,楠 溪江渔业资源保护越来越处于无序状态。渔政部门对一些破坏 行为虽也立案处理,但因处罚不到位或长时间无法到位,肇事 者仍逍遥法外,致使楠溪江渔业资源保护进入恶性循环。据老 百姓反映,XX年夏季的一个夜晚,几名毒鱼者在黄南至岩坦段 的溪流里倒下较多的农药,致使该溪流长约2公里的鱼几乎全 部被毒死。XX年,岩坦段的溪流里又发生一起毒鱼事件。县渔 政部门对此已进
40、行查处,但至今还没有结果。5、楠溪江生态环境整治建设领导机构不可缺少楠溪江生态建设不同于公路、楼房等相对单一的基础设施 建设,其涉及范围多且广。目前,部门条块分割成为现行的楠 溪江生态管理体制:垃圾归城建,污水归环保,饮水归供水公 司,养殖归农业,溪流水利建设归水利,两岸绿化归林业,景 区归旅游等等,众多的“婆婆”管理着楠溪江的生态建设。多 头管理的状况导致“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比如,对某些滩 林的整治问题,水利部门认为,为了防洪要对滩林进行整治改 造。而旅游部门则认为,改造这些滩林会影响景观。多头管理 的直接后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该花的钱重复 投资,造成财力分散;该管的事情扯
41、皮推诿,谁都有责任,结果 是谁都又没有责任。为使楠溪江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能进 行有效的多方协调,实行统一管理,需要一个统一综合的管理 体系。此外,楠溪江不仅是我县发展旅游经济的风景资源,而且 是上塘、瓯北约20多万人日常饮水的“大水缸”。切实避免这 个风景资源和20多万人的“大水缸”不受侵蚀和污染,事关全 局,非常重要。根据调查,我们认为当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极需 解决的问题:一是楠溪江中上游的乡镇还没有把对水源保护列 入日常工作;二是缺乏一个对水源保护既有责任又有职权的管理 机构。五、几点建议1、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改变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宣 传教育,要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对实施“生态
42、立县”和 “文化楠溪江”战略意义的认识,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激发他 们的生态环保热情;要使干部群众进一步懂得生态环境保护的极 端重要性,正确处理在山坡上垦荒建基地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遏制水土流失;要使干部群众在实施“文化楠溪江”战略中一方 面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挖掘古村文化、耕读文化、 红色文化和山水文化;另一方面,必须净化、美化农民的村居环 境,从源头上保证楠溪江水质的洁净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高品位文化楠溪江的目标。要结合宣传,改变观念,去除陋习, 引导村民勇于同不卫生、不清洁的不良习惯作斗争;要引导村民 人人喜洁成性,家家以洁为荣,互相监督,常抓不懈。要纠正 那种一提改善环境就强
43、调穷、没有钱的观念。对那些并不要出 多少钱,也不费吹灰之力的事,要积极引导村民去干并形成良 好习惯。比如,路上的“稻秆刷”捉捉光,屋边的牛粪鸡屎扫 扫净,果皮纸屑不乱扔,污泥浊水不乱倒以及任意焚烧秸杆要 禁止等等。要教育、纠正农民不再把小溪当作天然的垃圾场, 而且对门前空地,村中道路划线编号,切块到户,实行卫生门 前三包;要鼓励村民和老人协会种花养草,改善村容村貌。县镇 乡干部,尤其是城建环保工作人员,更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 生态环保意识,要在生态环保建设中做出表率,绝不能身为政 府工作人员,在行动上名不符实或只是对人家提“生态环保” 要求。2、要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生产发展、生活
44、 富裕、生态良好”是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目标,因此,各级政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进一步 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和“文化楠溪江” 战略,要把组织农民建设生态家园,保护楠溪江水源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县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生 态环保建设,及时对生态环境整治建设进行领导和协调。各镇 乡也要建立生态环保领导小组,广泛开展生态家园、生态村和 生态镇(乡)的创建活动。创建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有目 标要求,实行倒计时做法,力争在5至XX年内将楠溪江沿岸的 镇、乡、村建成为文明生态单位。要在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生 态公益林、自然环境保护的同时,不
45、断加强农村环保的硬件设 施建设。力争在年内实现各镇(乡)有一个中心垃圾转运场,一 个标准的垃圾堆放场和垃圾场污水处理池;各村要有一个垃圾堆 放点。各旅游景点村和沿江村要实行有专人清扫垃圾。由专门 人员负责垃圾回收与清运。沿江住户都要建立化粪池,完善污 水排放处理设施,尽可能地减少生活垃圾与污水对水源的污染。 此外,县镇乡要专门建立楠溪江水源保护机构并拥有相应的行 政处罚权,承担对楠溪江水源的保护责任。3、要落实必要的管理资金。建立清洁队伍,推行巡江制度, 没有相应的资金提供保障,清扫制度就难免成为临时性工作。 因此,必要的资金和设施是实现长效管理的基础。为了节省资 金,提高溪流河道的保洁质量,
46、对楠溪江的保洁可以划段实行 公开承包招标,实行社会化管理。4、要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实践证明,在农村发展沼气 生态农业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我县乌牛镇横岚豕 村一些农民一直来有酿酒、养猪的传统习惯,10多年前,该村 猪粪遍地流、苍蝇满天飞,臭气熏倒人。以后县能源办在该村 推广沼气池,养猪户不但用沼气做饭烧开水,节省了柴草燃料 和煤气费,而且由于将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作为肥料,苍蝇大 大减少,臭气也闻不到了。村民环境大大改善,农作物施上沼 安镇成立了老干部专项督查抽样组,对该镇的绿化造林工作进 行专题督查。桃园镇整合城管、卫生、工商、环保、安全、建 管等各个方面力量,对各项创建工作实行定
47、期联合督查和管理。 这些做法对巩固创建成果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创建初显成效.抓住“水”字做文章,两大工程成效显著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成绩优异。截止去年3月,我市境内 3000多条各级河道全部得到整治,提前两年完成了 “十一五” 河道整治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市考核验收。在高明镇 晓庄村、江安镇联络村等地出现的一批“底清、面洁、线畅、 坡绿、岸净”的河道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河道整治的样板。二是以水为重点的镇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经过 两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有14个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并进入调度 或试运行阶段,全市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在1500-5000吨之间。 其中搬经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国
48、内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妥善 处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沙及污泥等污染物,有效 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出现,真正达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的要求。1 .紧扣“农”字下功夫,生态“三农”初具规模一是田园整洁,农业生产环境优化,农副产品质量提高。 在生态市和生态农业市等创建工作的推动下,结合新农村建设, 我市着力推进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农业现代化 建设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建成省级无公害农 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基地87个,面积83. 62万亩,占可渣沼肥,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养猪户朱荣喜说:“沼气池确 实好,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推广。“我省XX市结合农村“双整 治”工
49、作,在全市规模养殖场(户)中全面推广建造沼气池,并 专门制订有关考核奖励办法,到XX年底,全市已建造沼气池 656只,占规模养殖场(户)81%,年处理粪尿占畜禽粪尿总量的 68%;日产沼气2400立方米,可供1300多户农户使用。在这次 生态建设调研中,我们组织一些养猪户到乌牛横岚禾参观后, 他们也积极表示要建造沼气池。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在贯 彻落实xx大“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精 神中,责成有关部门作好宣传,典型示范。要学习XX市建设农 村“生态家园”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县能源办的职能作用,采 取市场运作办法,在政策上进行倾斜,在资金筹措上,采取村 民负一点,政府补一点,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农业。5、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一是要严把生产资料关。面 对当前我县各地农产品进入市场前检测设备缺乏,无法将各种 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拒之门外的现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 出击,深入基层,对农药、化肥等实行监控,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