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导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3桥导学案课题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2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3 .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 点。4 .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 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学重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 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课前准备1 .准备有关“山洪暴发、洪水肆虐”的视频。(教师)2 .准备课文配乐朗读。(教师)3 .准备洪水灾害、桥的图片。(教师)4 .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边读书,边作批
2、注,将自己的疑问写 下来。(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播放影片, 揭示课题(用 时:5分钟)1.播放有关洪水暴发的 录像,引导学生观后谈感 受。引入课题:肆虐的洪 水让我们胆战心惊,可是 处于洪水之中的人们又 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学 习12桥,让我们走进 那个村庄,走进那个特殊 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 受洪水灾害突然降临时1 .谈观后感受,互相补 充、评议。2 .齐读课题。3 .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这是哪里的桥?这座桥 什么样子?为什么要用 “桥”做题目?提示学生从“看到了什 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 了什么? ”“假如这样 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 身边,
3、你会有怎样的反 应呢? ”这几个方面来 谈感受。1 .缓厉绕详2 . (1)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2)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3 .解决纠纷,疏通情感的矛盾4 . (1)堵车原因 (2)解决纠纷 (3)恢复平静5 .车来人往的小街 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畅通6 .文章主要写了年轻人为小事你争我吵,之后由一个老大爷出面解决纠纷,赞扬了老大爷 明事理、热心肠的美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2 .板书课题。3 .组织学生质疑课题。二、初读课文, 把握整体(用 时:17分钟)1 .课件出示读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 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正 确,读流利。(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 什么事
4、?2 .组织学生汇报。(1)检查生字读音。(2)指导书写:“咆” “哮” 等会写字。(3)分组出示词语,引导 学生选择词语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3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 题。4 .指导朗读课文。1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先独立学习,再同桌互 读,交流学习情况。2 .学生汇报交流:(1)读准加点字的读音:咆哮嗓子 呻吟 (2)写好生字:特别注意 “咆、哮、嗓、呻”的 写法。(3)学生分组认读词语, 试着选择词语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咆哮狂奔狞笑 拥戴清瘦沙哑 惊慌嗓子放肆豹子呻吟 胸膛搀扶祭奠 书记丈夫党员乱哄哄 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3 .全班汇报,概括主要 内容。4 .同桌相互读课文,小 组赛读
5、。1 .引导学生采取多种 方法识字。2 .学生选择词语概括 内容时,用自己的话, 加上关键词语,说出大 概意思即可。三、再读课文, 感受危急(用 时:15分钟)1 .指导朗读课文,了解每 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14自然 段):突遇山洪。第二部分(第513自然 段):疏导撤离。第三部分(第1423自然 段):桥塌殉职。第四部分(第2427自然 段):祭奠英灵。2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 出要点:再次读文,要求 读得流利,有感情,同时 把文中让你惊恐的句子 多读几遍。3 .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 句段,思考理解。(1)说一说:这场洪水给 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用一个词形容。找一找:如此大的洪 水,人们
6、有怎样的反应? 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用一个词来形容人们的 表现。朗读感悟,读出洪水 的可怕和人们的手足无 措、疯狂乱撞。读“死亡在洪水的狞1 .细读每一部分,概括 -1,艮、o2 . (1)以轮读、指名读、 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课 文,达到熟练、流利。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描写洪水肆虐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 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 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 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 路面上跳舞了。 水 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 着人们的腰。水, 爬上了老汉的胸膛。3 .结合相关的句段,思 考理解。(1)用一个词形容就是 惊天动地。想象在暴风雨中人 们的表现。(跌跌撞
7、撞 你拥我挤惊慌恐慌 疯了似的)(3)动情朗读。(4)交流理解:是魔鬼, 是猛兽,死亡之神渐渐 逼近。理解到了拟人的1 .本文段落较多,教 师要注意了解学情,帮 助学生明确文章一共 有27个自然段。2 .鼓励学生把找到的 好词语、好句子摘抄到 积累本上,教师可创设 交流好词好句的机会。3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 诵读来体会比喻、拟人 等句子表达的好处。4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 插图,描述洪水给人们 带来的感受。笑声中逼近”这个句子, 说一说文章的写作特点。句子的表现力。随机概 括文章的写作特点,用 拟人的句子来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四、总结回顾, 拓展延伸(用 时:3分钟)1 .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2
8、 .布置作业。1 .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 畅谈本节课的收获。2 .熟读课文,提出自己 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本节 课提出的问题进行整 理,归纳成几个值得重 点讨论、解决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听写词语, 回顾导入(用 时:4分钟)1 .播放听读课件,听写词 语。2 .启发学生结合听写的 词语回顾主要内容。1 .写词语,同桌互相检 查。2 .思考并回答主要内 容。提示学生书写时注意 合理安排生字的间架 结构。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用 时:10分钟)1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默 读课文,想想老汉是一个 怎样的人,是从哪些句子 中感受到的。把感受深的 词语、句子画出
9、来,并作 批注。2 .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学 生活动卡。小组合作学习:1 .独立默读课文,找句 子、悟感受、作批注。2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自学情况。3 .全班交流,展示研究 成果。交流之后要订正批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 适时点拨:1.老人像座山。(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 抓重点词语体会。教师 导学:你体会到了什么? 刚才还是跌跌撞撞、乱哄根据学习卡汇报学习收 获:1.老人像座山。(1)读句子体会在性命 攸关的危急时刻:“老汉 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1.体会老支书的无 畏、无私时,注意让学 生动笔去圈一圈相关 词语,画一画有关的句 子。指导学生一边想象 画面,一边带
10、着自己的 感受朗读,读出自己的三、品读课文, 感悟品质(用 时:20分钟)哄的人们,为什么此时停 住脚,望着老汉?感悟“他像一座山”的含义。 (2)结合学生汇报,理解 “老汉沙哑地喊话”“党 员排在后边”这两句话, 并通过朗读体会。2 .党员排在后边。多媒体出示课件:老汉突 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 一个小伙子,吼道:“你 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 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 豹子。(1)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 的?为什么老汉凶得像 只豹子?当时已经出现 了怎样的情况?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 帮助学生理解。(3)死亡正一步步逼近, 这时儿子想逃生也是情 理中的事,可被老汉揪了 出来。你认为老汉是个什 么样的人?
11、3 .父子之情。老汉吼道:“少废话,快 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 上木桥。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嘴上“不说话”, 心里却在想怎样使群众 能尽快地逃离危险。 “他像一座山”说明他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 高,像山一样巍峨,牢 固,稳重,能给人们安 全感和信任感,是一座 靠山。有感情地读一读“老 汉沙哑地喊话”,尤其注 意感叹号的语气。将危 险进一步逼近、人们的 恐慌与老汉的表现对比 起来读。4 .交流描写党员的语 句。(1)读句子:老汉突然冲 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 个小伙子,吼道:“你还 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 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 子。抓住“冲”“揪”“吼” “凶得像只豹子”来理 解。(3)自
12、由回答。(秉公办 事、大公无私、不徇私 真情实感。要避免拉长 音,防止矫揉造作。5 .引导学生结合两个“推”进一步理解,这 里的两个“推”,表现 出了父子之间深深的 爱。两个“吼”,第一 个“吼”是表示老汉要 小伙子站到最后,是严 厉的斥责;第二个“吼” 是叫小伙子快点走,是 真切的关爱。6 .提醒学生设身处 地、声情并茂地朗读。7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 文抓住老支书的动作、 语言、神态,体会看似 矛盾的举动中所包含 的情感。(1)设疑引导:老汉从 刚开始恶狠狠地“揪”到 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 “推”,这是矛盾一,为 什么?急于求生的小 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 盾二,为什么
13、?引导想象:此时此刻, 在儿子被吞没的一刹那, 老汉如果能喊,他要喊的 可能是什么?(3)指导朗 读。情、舍己为人。)3.交流“父子之情”: 读重点句:老汉吼 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 桥。A.结合两个“推”、两 个“吼”,进一步理解。 B.通过读和联系上下文 悟出:看似矛盾的举动, 实际上包含了老汉为了 大家舍小家,为了儿子 舍自己的无私品质。 结合两个“推”,体会 小伙子与老汉在危急关 头的父子情深。结合自己的理解想 象老汉要喊的话语。(3)在情景中朗读:当山洪咆哮着,像一 群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 的时候,老汉站在没腿 深的水里,镇定得像一 座山,他用沙哑的嗓音 喊着:O
14、当洪水开始跳舞,木桥开始发抖,水经蹿上了老汉的 腰,老汉威严如一座山, 他冲上前:O当洪水狞笑着,木桥 开始呻吟,水,已经爬 上了老汉的胸膛,他吼 道:O四、总结写法, 布置作业(用 时:6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自 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 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 的地方。2 .布置作业:课外练笔。1 .在浏览全文后,汇报 交流。预设如下:(1)巧妙地设置悬念。讨 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 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 系?(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 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 象。(3)语言简练,语句简 短。2 .迁移写法完成练笔。可以阅读丰碑船 长等。类文阅读-13桥无悔奉献诉忠诚李思源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
15、黄维松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他坚定政治理想, 立足本职工作,自觉做弘扬延安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实践者。转业到地方工作近二十年,黄维松始终秉承“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对他 来说,为老百姓多做一件实事,都是快乐的,有意义的。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也发 出了警报,同事们都劝他好好休养,可他却总顾念局里人少事多,有时病了,坚持早上 到医院打针,打完就跑来上班,没有耽误过一件工作。即便临近退休,他始终和其他在 职干部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要求,始终奋战在项目审计现 场第一线,重大项目调度第一线
16、,为建设美丽碗口奉献自己的力量。“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 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J 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 也是黄维松践行的准则。作为一名革命老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再是口号,而是融 入血液、刻入骨髓的信仰,他用实际行动影响、鼓舞着一代审计人,在奉献中寻找人生 最大的快乐,实现人生最高的价值。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忠诚一一() 滋养一一() 鼓励一一()2 .什么是延安精神?从文中找出答案,用“”画出来。3 .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4 .老共产党员黄维松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参考答案1 .示例:忠实滋润鼓舞2
17、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工作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求、艰 苦奋斗的创业精神3 .主要讲述了老共产党员黄维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4 .为老百姓做事。疏通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两个 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 援)慢,渐渐停止。 “喂!快走啊!”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历 厉)声高喊着:“急死人了!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 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 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掉转车头,(绕 饶)道而 走。人越聚越多。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 祥),嗓音洪亮: “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纠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 站在小街中间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走!”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1 .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打“ J”。2 .解释下列词语。(1)和颜悦色:(2)畅通无阻:3 .文章标题疏通的含义是:。4 .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1) (2) (3) 5 .文章将 比作小溪,结尾写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比喻 O6 .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