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视唱练耳在二胡学习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视唱练耳在二胡学习中的作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谈视唱练耳在二胡学习中的作用摘要:作为二胡音乐的一种重要创作形式,视唱练耳在整个二胡音乐体系中所占比例颇大,其影响自然不可低估,其对二胡这一乐器的演奏曲目和音乐风格起到了丰富作用的同时,更是对其演奏技巧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提升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二胡这一民族乐器的表现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新阶段上,从而成为了“滋养”二胡演奏艺术的重要“养分”之一。然而在这些有目共睹的积极意义的背后,视唱练耳造成的“重技轻艺”以及掩盖应有的传统特色之类问题同样令人担忧。若不对此情况有一个足够的重视的话,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故而,要对视唱练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以便在其间“扬长避短”。关键词:视唱练耳
2、二胡艺术 影响 民族器乐 一、二胡目前的演奏现状来说二胡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民族乐器,其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气息使得其能够长期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广泛吸收文化精华并由此获得繁荣。尤其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其演奏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尽管许多难度大、技巧高的二胡曲目相继问世,但与演奏者现实需要相比仍显得“跟不上”,于是,出现了二胡视唱练耳其他曲目(尤其是小提琴曲目)的“浪潮”,所谓“视唱练耳”,指的就是将先前创作的声乐(器乐)作品加以加工,使其能够适应另一音乐艺术形式的做法。其中原型的内容基本一致者称为视唱练耳曲,在原作基础上添加新内容者称作改编曲。出现大量视唱练耳的情况对二胡这一乐器的演奏
3、曲目和音乐风格起到了丰富作用的同时,更是对其演奏技巧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提升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二胡这一民族乐器的表现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新阶段上,从而成为了“滋养”二胡演奏艺术的重要“养分”之一。然而在这些有目共睹的积极意义的背后,视唱练耳造成的“重技轻艺”以及掩盖应有的传统特色之类问题同样令人担忧。 一、视唱练耳节奏、音准、音高等方面的作用 (一)视唱练耳节奏的作用众所周知,学习二胡的动力在于兴趣的形成,而其间教学形式的活泼和教学内容丰富,一起能够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在教学中而成为了最能够激发兴趣的做法,同时这也是音乐课与社会生活彼此联系的“窗口”,而采取模仿的办法,往往是培养学生音乐感
4、的一条捷径,同时音乐学科本身具备的不确定性与非语意性,也决定了其相较别的学科,是需要也必须采取加强体验这一具有自身特殊性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作为音乐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音乐教室,也有义务去与学生一起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在此过程中,甚至可以说教师要在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尤其是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将其积极性充分激发,就必须去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能够参与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而这一过程中最好的办法则是以模仿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感知音乐的音色、节奏、力度等方面的“魅力”, 进而能够主动地在创造性学习中获得即兴能力的培养,并在其间最大程度地对音乐形象有所感知,最终获得享受到美的愉悦
5、,获得教学的成功。一般情况下,以模仿的形式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进行即兴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首先进行“完全模仿”的,进而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小部分的“限定变化”, 最终通过集体的智慧,形成对原有知识的大面积迁移,形成“无限定变化”。力求通过模仿感知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音色、力度等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随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令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对整首歌曲和前一阶段模仿的情况相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来演唱。在演唱得逐步熟练之后,则在教师鼓励下结合一些其他因素,通过合作商讨、探究、实践等活动,利用一切可能利用到的因素以自己理解下的音乐元素来营造自己想象中音乐情境,即所谓
6、进行自我创设,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对乐曲进行“二度创作”,形成自己的理解并真正运用到实际研习过程内,在发展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潜能的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在整个模仿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延伸与拓展模仿感知的范围。最终形成以模仿为纲,形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形成视唱练耳课堂上在模仿中形成即兴能力的过程。 (二)视唱练耳音准的作用 不管什么乐器,兼职作曲的演奏家都是在成熟演奏家出现后才随之产生的,并在这一过程中,又会进一步产生专业的“器乐作曲家”。而在二胡成为一种独奏乐器之初,研究者和表演者对其各方面还都处于摸索和试探的阶段,包括刘天华、周少梅等人
7、在内,其各方面技术都很欠火候,而在此背景下,专业二胡作曲人才更是一时难以脱颖而出。在整个音乐教学视唱练耳课堂乃至所有音乐课堂中,器乐合奏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运用器乐合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近乎恰到好处地将乐器对声音的诠释能力与教材上的歌曲重要展示的东西相互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即兴能力的培养机会与欲望源源不断地用新的、能够用于培养即兴能力的曲子“覆盖”, 从而在激发学生对歌曲的表现欲望的同时,吸引其有意无意地获得记忆能力。其优势有三: 第一,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几乎任何一首新歌,都可以在学生对乐器有一个简单掌握之后,不失时机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加以引入。从而有效而巧妙地
8、弥补在常规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发音不准甚至走调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多感官互动” 记忆旋律法,在合作中借助同伴用乐器或其他发声方式的演奏,唱准每一个音。 第二,能够给学生接触多元化音乐的机会。在传统音乐教学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打击乐器节奏型伴奏这一歌曲处理环节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机会中加入基于歌曲本身具备的特点而设定的适当乐器进行织体伴奏,并在这一创新过程中给学生以感受音乐多元化的机会。 第三,能够给传统视唱练耳教学添加新意。传统音乐教学视唱练耳教学出现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缺乏应有的音准均衡感,因而出现难以掌握音程关系以及音准节奏造成“乱套”现象。为此,音乐教学课堂中加入乐器演奏则是很好地解决
9、这一问题的方式,并且能够起到“扬长避短”,增加艺术实践机会和提高合作意识的作用。 (三)视唱练耳音高的作用 正所谓“聆听是通向音乐的桥梁”,对音乐的聆听和感受也是音乐教学视唱练耳课堂中贯穿始终的“课题”之一,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加强培养即兴的指导思想,可以将聆听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细分为四个环节,以最终将其转化为学生持久习惯养成和通过形成即兴的动力,四个环节如下: 第一个环节为创设环节,也就是在现代教学中常说的一个“创设音乐情境”理论,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有的放矢地对走进、感受、欣赏音乐的教学情境加以设计,充分利用不同音乐主题拥有的不同艺术形象为主干来“夹心添馅,借题发挥”, 激起学生的聆听欲
10、望。给学生以沉浸在审美情境中的机会,并进而加速融入音乐情景。最后让学生通过视频中不同节奏与不同图像的对比分析音乐对清净的描述,使得学生通过聆听一方面获得知识,另一方面产生兴趣。 第二个环节为分层环节,这一环节可以用以熟悉新歌旋律为目的的各种形式,引领学生进行不同角度有目的地聆听,期间设计依次提升的难度系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本课的“根源”题材的聆听,让学生通过对比和自己演唱加深理解,同时尽可能地对休止、倚音、唱腔之类常识有所掌握。 第三个环节为互动环节,此环节中注重的是对学生“听”的能力加以强化,可以采取范唱、播放、学生间相互对比等形式综合在一起的手段来增强学生听觉感应力。形成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11、基础下的“从唱到听、从听到想、从想到练”的良性循环,从而在区分中另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歌曲。在这样的形成记忆过程中,同时穿插进不仅能做歌者,还能做听者的良好素质。 第四个环节为主动环节,简而言之,就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给学生有效体验的机会,令学生获得聆听、感受、理解,最终能够自我表现音乐并由此形成记忆的能力。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主动寻求和积累音乐元素,并且能够凭借这些自己积累的音乐元素来表现生活内涵这样的境界。但前提在于不管什么样的活动,都不能离开推进和培养即兴这一主旨。 三、视唱练耳对二胡艺术的积极影响 (一)加强了二胡演奏的地域风格体现力二胡作为一种具有较大“包容性”的乐器,其完全可以胜任不同
12、地域风格的银行余额多篇,将其他乐器的曲目视唱练耳为二胡曲目后,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以不同地域特色风格来取代二胡作为伴奏乐器时期的单一风格形式,进而提升其艺术感染力。在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为1982年,苏国安、张式业二人根据唢呐曲一枝花而形成的同名二胡改编曲,其一方面保留了唢呐和扬琴的大滑音演奏特点以及不同的揉弦技巧,另一方面则将其融合进二胡演奏技法当中,从而很成功地将热情奔放的唢呐曲“柔和化”和“细腻化”,在充分体现鲁西南地区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内涵和感染力。 (二)丰富了二胡演奏的技巧类型在刘天华将二胡升格为独奏乐器之初,即确定了借鉴西洋音乐来丰富民族器乐的内容和形式这一发展指导思想
13、。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二胡对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大规模的借鉴和吸收,并将其与二胡自身的特点相互融合来“升级”演奏技法,如在换把的借鉴中,通过将二胡的把位增多至14把而将其音域大为拓宽;在滚揉的借鉴中进一步提升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在顿弓和颤弓的借鉴中扩展了二胡表现情绪的类型等。 (三)提升了表演者的综合素质 在调式的把握方面,由于视唱练耳大多不限于中国传统乐曲的五、七声调式;在节奏、节拍的把握方面,以小提琴为主的国外视唱练耳一般不局限于传统乐曲的对称节奏。故而可以帮助表演者逐步摆脱原有的固定调性思维模式,并且随着熟练程度的提升,将会对表演者自身的素质有一个质的提升。同时,由于前两者的特点
14、,视唱练耳的变化音数量不在少数,故而能够帮助表演者提升对音准的敏感度。 四、对二胡艺术中视唱练耳的建议 (一)提高专业程度目前,二胡升格为独奏乐器已有近百年历史,二胡专业作曲家的产生条件已经成熟。而二胡艺术想要获得持续而长久的发展,创作、视唱练耳的主力军就应定格为这些专业作曲家作为“专业人士”,其应在对二胡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将相关文献以及各种二胡演奏技术传统和西洋音乐的创作特点等在自己头脑中“融会贯通”,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视唱练耳创作二胡曲目,而这一行为,则有待于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保持民族特色在此方面应注重三个方面的保持:首先是扎根于传统,选择视唱练耳对象时应更多注重中国的民族、民
15、间音乐乃至于戏曲音乐之类,将“体”与“用”、“本”与“末”的关系理顺。其次是保持传统的各方面技法,在视唱练耳技术时坚持传统技法的主体地位,同时将各种西洋技法与之“并存”和“共同发展”,从而使得作品更富传统韵味和中华民族特色。在此则是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作为视唱练耳作品时的审美观,即追求神韵、抽象而并非西方音乐中常见的对理性、具体内容的追求,在整体以作品中应体现和谐、统一而并非西方音乐中刻意体现的矛盾、对立。从以上三点出发,可见视唱练耳、创作作品过程中,应将作品的中心思想定位为具备内敛、含蓄、优美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美学特色。 (三)增加艺术内涵在整个二胡演奏的发展历程中,对新演奏技术的探索和借鉴过程
16、从未停止,而正是这样的过程,才使得二胡的表现力处于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中。然而一切演奏技术都应归结为艺术的一部分,故而在视唱练耳过程中不可舍本逐末,而要在艺术表现本身上面下功夫。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而不是将二胡音乐表演“杂技化”。 (四)进行灵活调整在此方面,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从二胡这一乐器的固有特点来对视唱练耳的加以适当的调整,而并不能因为乐曲的某些内容或技法限制来对二胡进行“削足适履”。即将“视唱练耳”这一活动有一个准确定位其并非是以高难度或改变二胡形制的办法去对其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进行刻意演奏,而应将视唱练耳对象通过各种形式的改编,用自身的想法去将其变成二胡曲。 (五)注意保持度量
17、由于二胡本身是以伴奏乐器形象示人的一种乐器,故而其在音域、力度、音色方面并不是很适合于独奏,尤其是在音域和力度对比方面有着“天生”的局限性,同时其音色也很不适宜于表现内容深刻、结构庞大、气势恢宏、情节复杂的内容。尽管采取相应技术训练的办法可以将高把位音的纯净与音准问题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仍旧难以获得视唱练耳对象所能够体现的高度。如在流浪者之歌这一作品的二胡视唱练耳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高把位连续快速密集音符,而这一情况往往或造成表演者不仅难以掌握音准,更会使得因为前者儿出现共鸣、艺术表现上的失误,最终降低了作品的意境和效果即所谓“以己之短,摹其所长”。由此可见,在视唱练耳中有必要注重其度量,
18、充分考虑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在演奏技法、表现能力之类方面的特色。 (六)紧跟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几乎各个方面上都存在着颇具“个性”的特征,从而影响不同时代的国民精神状态与审美追求。为此,二胡视唱练耳作品就有必要去冲击那个分考虑时代生活情况,以符合大众审美追求的形式来吸引尽可能多的听众。紧跟时代精神的表现除了创作技法、速度节奏、曲体结构、调式调性之类方面之外,还要顾及当时主流的作品体裁、精神内涵、思维方式以、审美趋向之类的元素。因而在选择视唱练耳作品的过程中,有必要在选择当代优秀作品的同时再对其加以具备时代特征的加工手法,从而赋予作品具备“二胡特色”的气质与内涵。 四
19、、结语视唱练耳推动了二胡艺术的深入发展,但以致这一活动必须定位为借鉴,而绝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要根据二胡独具的特色,立足于对现实的认识及发展需要来进行视唱练耳活动,进而对外来艺术深入分析取舍,才能真正推动二胡艺术在新的时期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参考文献:1,孔艳艳,二十世纪二胡演奏技巧的开发与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4-04-012,刘芸,论刘长福二胡系统进阶练习曲集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3-03-153,魏晓敏,近现代二胡制作改良历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04-264,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03-015,张馨卉,论小提琴作品视唱练耳对
20、二胡演奏艺术的促进与发展D,山西大学2013-06-016,邓伟民;杨奕,世纪之交的二胡作品创作特征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2-257,范明磊,浅谈二胡“视唱练耳浪潮”的发展J,大舞台2010-06-208,孙蕊,二胡演奏艺术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03-219,胡志平,弓弦上的探索与思考 黄海怀二胡艺术研讨会综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03-2510,黄闻绘,浅谈二胡的演奏及发展J,艺术研究2005-09-2511,李佳思,由二胡曲查尔达斯引起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3-03-0512,阮弘,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嬗变
21、同异概观D,上海音乐学院2006-05-0113,郭琴星,当“民族韵”相遇“时代风” D,西安音乐学院2009-06-3014,孟建军,站在父亲的肩膀上攀登访著名二胡制作技师张建平J,乐器2014-01-0515,孙久乔,浅谈二胡的发展及魅力J,音乐大观2012-02-1516,田硕硕,论提琴技法在二胡狂想曲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3-03-1017,蒋巽风,百年二胡回顾与展望在“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上的发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8-04-1518,李静,论视唱练耳作品对二胡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J,乐器2012-08-0519,徐阳阳,弦上春秋D,中央音乐学院2011-06-0120,陆小璐,区域文化视野中的“秦派民乐”创作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04-0121,陈志坚,浅论二胡与二胡艺术的民族性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0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