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708452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2022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重庆专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4文言文阅读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文言文阅读(2022.重庆九龙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岐少明经,有才艺,娶扶风马融兄女。融外戚豪家,岐常鄙之,不与融 相见。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永兴二年,辟司空掾。会河东太守刘祜去郡,而中常侍左馆兄胜代之, *岐耻疾宦官,即日西归。京兆尹延笃复以为功曹。先是中常侍唐衡兄成为京兆虎牙都尉,郡人以战进不由 德,皆轻侮之。岐及从兄袭又数为贬议,玄深毒恨。延熹元年核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瞰逃避之成果 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 岐,察非常

2、人,停车呼与共载。岐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 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 “岐素闻嵩名,即以实告之,遂以俱归。迎入上堂,飨之极欢。藏岐复壁 中数年,岐作后屯歌二十三章。后诸唐死灭,因赦乃出。三府闻之,同时并辟。九年,乃应司徒胡广 之命。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岐欲奏守边之策,未及上,会坐党事免, 因撰次以为御寇论。灵帝初,复遭党锢十余岁。中平元年,大将军何进举为敦煌太守,行至襄武,岐与 新除诸郡太守数人俱为贼边章等所执。贼欲胁以为帅,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及献帝西都,复拜议郎, 稍迁太仆。及李傕专政,使太傅马日理抚慰天下,以岐

3、为副。日碑行至洛阳,表别遣岐宣扬国命,所到郡 县,百姓皆喜曰:“今日乃复见使者车骑。”是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争冀州,绍及操闻岐至,皆自将兵 数百里奉迎,岐深陈天子恩德,宜罢兵安人之道,又移书公孙瓒,为言利害。绍等各引兵去,皆与岐期会 洛阳,奉迎车驾。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上书荐之,于是就拜岐为太常。年九十余,建安六年卒。(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五十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延熹元年/琰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戳逃避之/壬玄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B.延熹元年/我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戳逃/避之毯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C.延熹元年/我为京兆

4、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戳逃/避之琰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D.延熹元年/弦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戳逃避之/眩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明经”本指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A. “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官府征召称“辟,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022.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校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

5、柳先生传以自况日:“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 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 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 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

6、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 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 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 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 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以

7、宋元嘉 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摘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学善属文属: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B.家贫不能恒得恒:经常C.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安然D.而畜素琴一张畜:蓄养*30 .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褐,又称竖褐。原指古代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后逐渐成了贫苦人、仆役或地位卑下的平民百姓的代 称。B.解印,就是解印绶。古人为官时将系有绶带的印信佩戴在身,解下印绶,即辞免官职。类似的词语还有 解官、解绶。C.羲皇,即伏羲氏,是后世追尊的“三皇”之一。古人想象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因此隐逸之

8、士常自称 羲皇上人。D.元嘉,皇帝庙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诗句,其中的“元嘉” 也是此意。3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B.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C.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D.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曾志向高远。他少年时心怀高远的志

9、向,不爱慕虚荣利禄;家里四壁空空,也很安然自在,不在 意自己的得失。B.陶潜虽多次为官,均为时不长。因父母死去先做了州祭酒,不久即解职:后又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 彭泽令等职。C.陶潜学识渊博,善写文章。他曾写下五柳先生传归去来等著名文章;在世63年,他所有文集并 行于世。D.陶潜为人耿直、自重。少时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做县令时发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感慨,成了醒 世浩叹。3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2)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2022重庆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

10、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箸 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 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ZZKZZXZXZZXZZZ1/ZZX1/ZZ1/KZ/X1/ZKZ1/S/ZZX/

11、SZZZ/S/ZZZ/SZ/SZ1Z/ZZZZ%ZZSZiZZSZ%ZZZ/%ZZV/ZZZKZX/ZZX/ZZZSZSZZZ/1ZZZ1ZZ/1ZZvZ/SZZZ/ZZ/ZZZZZZZ/ZZZ/S/ZZ1/Z/ZyZ/X1/ZS/X1/ZXyS1/ZKy/ZKZ/Z1/K/KZZZK/X1/Z/S1/Z/.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 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

12、常师。孔子师郑子、装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33 .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4 .选出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侣鱼虾而友麋鹿。C.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13、师之。3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7 .本文第一段,作者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后,接着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证的?38 .结合文本,请运用对比写出你对“师道”的理解。100字左右。(2022.重庆.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时 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遂逮瑞下诏狱。寻移刑部,论死。狱上,仍留中。 户部司务何以尚者,揣帝无杀瑞意,疏请释之。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

14、诏狱,昼夜授讯。帝初崩,外 廷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港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 “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瑞曰:“信然乎? ”即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 绝声。穆宗立,既释,复故官。隆庆元年,徐阶为御史齐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 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 其罪又浮于高拱。”人疑其言。徐阶罢相里居,瑞按问其家无少贷。下令飕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 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 得供

15、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 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措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 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 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 史房寰恐见纠撞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节选自明史海瑞传)3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

16、/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 遂谢病归/B.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 谢病归/C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 谢病归/D.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 遂谢病归/4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八月举行,故称“秋闱、第一名称“会元”。B.西市,明朝时指刑场,专为处决官吏之用。汉代“东市”亦有刑场之意。

17、C.晏驾,旧时帝王死亡的讳辞,与“山陵崩”“驾崩崩殂意思相同。D.隆庆,明穆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4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瑞忠于君王,受到赏识。海瑞因先帝去世,悲恸大哭,呕吐晕厥;都给事中舒化批评他,皇帝却下诏 奖励他;他乞求退休又受到皇帝挽留。B.海瑞公正无私,坚持原则。徐阶为御史齐康所弹劾,海瑞批评齐康甘心做别人的鹰犬,为徐阶仗义执言; 徐阶被罢相,海瑞查问徐家没有一点宽免。C.海瑞执政严厉,以身为范。海瑞推行政令像暴风一样凌厉,令下属恐惧,豪强躲避;有关部门官吏懒政 惰政,海瑞以身作则,矫正这种不良作风。D.海瑞刚

18、正不阿,遭人忌恨。海瑞曾因直谏获罪下狱,后皇帝要召用他,都被执政者暗中阻止;戴凤翔、 房寰、钟宇淳忌惮他,上疏弹劾他。4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2)帝怒,命锦衣卫杖之百,锢诏狱,昼夜携讯。43 .御史齐康弹劾徐阶时,海瑞如何评价徐阶?请简要说明。(2022重庆巫山县官渡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皆为田承嗣所轻。宝臣弟宝正取承嗣女,与承嗣子维击球, 马惊,误触维死。承嗣怒,囚宝正,以告宝臣。宝臣谢教敕不谨,封杖授承嗣,使挞之。承嗣遂杖杀宝正, 由是两镇交恶。及承嗣

19、拒命,宝臣、正己皆上表请讨之。上亦欲因其隙讨承嗣,敕贬承嗣为永州刺史,仍 命河东、成德、幽州诸道发兵前临魏博,若承嗣尚或稽违,即令进讨。罪止承嗣及其侄悦,自余将士弟侄 苟能自拔,一切不问。时朱滔方恭顺,与宝臣及河东节度使薛兼训攻其北,正己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六月辛未, 田承嗣遣其将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以其众降李宝臣。田承嗣以诸道兵四合,部将多叛而惧,秋八月,遣 使奉表,请束身归朝。己丑,田承嗣遣其将卢子期寇磁州。九月,李宝臣、正己会于枣强,进围贝州,田 承嗣出兵救之。两军各飨士卒,成德赏厚,平卢赏薄。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 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宝臣与朱滔

20、攻沧州,承嗣从父弟庭玲守之,宝臣不能克。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承嗣囚之,至是,礼而遣之。遣使尽籍境内户口、甲兵、谷帛之数以与之, 曰:“承嗣今年八十有六,造死无日,诸子不肖,悦亦孱弱,凡今日所有,为公守耳,岂足以辱公之师旅 乎! ”立使者于庭,南向,拜而授书。又图正己之像,焚香事之。正己悦,遂按兵不进。于是河南诸道兵 皆不敢进。承嗣既无南顾之虞,得专意北方。上嘉李宝臣之功,遣中使马承倩赍诏劳之。将还,宝臣诣其馆,遗之百绿。丞情诟詈,掷出道中,宝臣惭其左右。兵马使王武俊说宝臣日:“今公在军中新立功,竖子尚尔,况寇平之后,以一幅诏书召归阙下,一匹夫耳,不如释承嗣以为己资。“宝臣遂有玩寇之志。(节

21、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十三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B.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C.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D.既罢平卢/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为变引兵退宝臣/亦退/李忠臣闻之/释卫州/南渡河/屯阳武。4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度使,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了十个节度使,范阳(北京地区)节度使是兵力最大的。此时多由胡

22、人担 任,如安禄山。B.冀州,为九州之一。九州最早出现于周礼中,是自古以来民族地域的概念,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 中国的代称。C.从父,指祖父亲兄弟的儿子,表示具有共祖父的关系。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 从叔,即堂叔。D.阙,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的两个对称的台子,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文中“阙 下”代指朝廷。45 .下列对全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承嗣反复无常,因部将中有很多人反叛且惊恐,派使者进奉奏表,请求捆绑自己归顺朝廷。不久又派 将领卢子期侵犯磁州。B.田承嗣凶顽狡诈,最初囚禁李正己的使者,后来不仅释放了他,还向李正己示弱表忠心,目的

23、只是稳住 李正己,抽身对付北方。C.李宝臣是非分明,他的弟弟李宝正打球时误杀田承嗣的儿子,宝臣认为自己管教不慎,拿木棍给田承嗣, 让他痛打李宝正。D.李宝臣立场不坚,听信王武俊的言论,认为平定叛乱后自己会被诏书召回,只能成为一介匹夫,于是有 了叛逃的想法。4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罪止承嗣及其侄悦,自余将士弟侄苟能自拔,一切不问。(2)承倩诟詈,掷出道中,宝臣惭其左右。48 .李宝臣为何会攻打田承嗣,请简要说明。(2021 重庆高一期末)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诉谓王日:“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 母日: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日:吾所贤者,无过尧、舜,

24、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 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日: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 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 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魏王日:“子患寡人入而不出邪?许维为我祝日: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周近对日:“如臣之 贱也,今人有谓臣日,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也。 犹不测之渊也;而许维之首,犹鼠首也。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且无梁孰 与无河内急? ”王日:“梁急。”“无梁孰与无身急? ”王日:“身急。

25、”日:“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 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 ”王尚未听也。支期日:“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 王乃止,王谓支期日:“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支期日:王勿忧也。臣使长信侯请无内王, 王待臣也。”支期说于长信侯日:“王命召相国。”长信侯日:“王何以臣为?支期日:“臣不知也,王急召君。“长信 侯日:“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邪?吾以为魏也。”支期日:“君无为魏计,君其自为计。且安死乎?安生 乎?安穷乎?安贵乎?君其先自为计,后为魏计。”长信侯日:“楼公将入矣,臣今从。”支期日:“王急召君, 君不行,血溅君襟矣。”长信

26、侯行,支期随其后。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日:“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长信侯入见王, 王日:“病甚奈何!吾始已诺于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长信侯日:“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侯,愿王 无忧。”(节选自古文辞类纂)A.魏王且入朝于秦B.许绡为我祝日C.内王于不可知之秦4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朝:朝拜祝:发誓内:通“纳”,让进入D.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 效:仿效.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 B.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 C.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耶? D.病甚奈何! 5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

27、当的一项是()A.周新颇具辩才,他熟练运用比喻、对比等说理方法,痛陈入秦的弊端和后果,无奈魏王固执,并未接受他的意见。B.支期思路灵活,他明悉魏王后顾之忧,要言不烦,切中肯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展现了“行动派”的力量。C.支期擅长批亢捣虚,他并不正面回答长信侯的问题,而是严词厉色摆明利害,并不惜以武力相威胁,追使对方就范。D.长信侯善于察言观色,当支期奉命召他进宫时,他虚与委蛇,被迫进宫后,又主动以魏王病重为由劝魏王不要入秦。5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2)吾始已诺于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53 .从“宋人名母”的故事中,我们能总结

28、出怎样的“学习之道”?(2021 .重庆南开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问说(节选).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 “好问则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 且先于学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

29、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 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 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 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30、是故贵可以问 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 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材料二: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 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选自孟子告子上) 5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焉以破其疑/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 B.就有道而正/学问之道无他 C.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是故贵可以问贱 D.贤于己者/夫子贤之 5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在材料中的含义与

31、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能问于不能B.审问而明辨之也 C.古人以问为美德D.有放心而不知求 56 .对下列各项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时在宗庙中举行的加冠礼节,加冠后还会给冠者起一个与俊士德性相当、与 冠者之名有意义联系的美字B.干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一百二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 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C.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 共同被尊为儒家“五经九D.告子是孟子一书中的篇目,分为上、下两篇,取正文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篇名与篇中各章 内容没有意义上的直接关系。5

32、7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问说一文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 人请教。B.问说将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取得了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 效果。C.问说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然后层层深入,从问的重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展开。D.问说与师说虽然在论点上有所不同,但在立论的针对性、论证的结构和论证的方法等方面都相 同。58 .翻译材料中划线的句子。(1)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2)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2021 重庆八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

33、文,完成下面小题。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 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日:“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 能,愿先自到。”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 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貂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 而上求之急也? ”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 ” 日:“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 以己之私怨求一人

34、,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 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 匿其所,乃许日:“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 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C.“党锢”文中指东汉灵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皇帝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D.“拜”指古代朝廷通过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与“新除诸郡太守数人”的呻余”字意思相近。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岐品格方正,蔑视权贵。他不愿与贵为外戚豪家的马融交往,在州郡

35、任职时又因为廉洁刚正嫉恶如仇 而被人忌惮。B.赵岐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他为躲避中常侍唐眩的迫害而逃难各地,被孙嵩藏在家里复壁之中才得以保 全性命。C.赵岐临危不惧,随机应变。赴任敦煌太守时他被叛贼抓获,并被胁迫担任统领,他以假话敷衍得以避免, 辗转回到长安。D.赵岐胸怀大义,忠于君王。他向袁绍、曹操陈述天子的恩德和罢兵安民之道,向公孙瓒发出公文讲明利 害,袁绍等人各自退兵。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2)绍等各引兵去,皆与岐期会洛阳,奉迎车驾。5 .赵岐一生虽经宦海沉浮,但仍不断受到举荐重用并得善终,请简述原因。(202

36、2.重庆八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 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直劝京决策南向。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 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师来归朝,不期事变, 何以复命?”乃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不为迎合,持论 劲直。作九议并

37、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 讲和方定议不行。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崛蛮猫接连,草窃间作,岂 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遂奏疏曰:“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李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 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日:“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 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

38、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 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 也。(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B.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C.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D.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

39、/季布乃买而置之田/.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庙号。乃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内立室奉祀并追尊的名号,历代皇帝皆有庙号。B.三族,一说为父族、母族、妻族,一说为父、子、孙。夷灭三族是古代极为残酷的刑罚。 C.髡钳,古代刑罚名,髡是剃掉头发,钳是用铁箍束颈。此指将季布扮作一个犯罪的囚徒。 D.列传,是史记中列述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6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布为气任侠,颇有领兵之才。他为人意气,崇尚侠义,在楚地很有名声。后效命于项羽帐下,曾多次 率领军队使汉王刘邦处于窘境。B.季布身处危

40、难,得到众人保护。周氏曾献计于他,将他卖给朱家。朱家也为保全他而向滕公打探消息, 并建议滕公向皇上进言赦免季布。C.季布四处避祸,惨况堪比伍员。但与伍子胥出走他国、后以鞭尸楚平王来报仇雪恨不同,季布为昔日仇 敌刘邦所用,因而受到诸公夸赞。D.季布名闻天下,多有曹丘之功。季布曾不悦曹丘,二人见面后,曹丘恭敬陈说为他宣扬名声之事,季布 大悦,将其引为上宾,后赠礼物。6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2)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63 .刘邦为何会赦免季布?请结合文章内容精炼作答。(2021

41、.重庆.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 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 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 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 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

42、君。自 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康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 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 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 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钳万,园宅十 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日:“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 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43、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7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44、正确的一项是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6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 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 有文才口

45、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 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 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6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68 .请简要分析在对待谢混家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谢弘微什么品质?(2021 .重庆.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崔彦穆字季昭,清河东武城人也,

46、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 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后终于郢州刺史。父稚,笃志经史,不以世事婴心。起家秘书 郎,稍迁永昌郡守。彦穆幼明悟,神彩卓然。年十五,与河间邢子才、京兆韦孝宽俱入中书学,偏相友爱。伏膺儒业,为 时辈所称。魏吏部尚书陇西李神隽有知人之鉴,见而叹曰:“王佐才也。”永安末,除司徒府参军事,转记 室,迁大司马从事中郎。魏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因攻拔荥阳擒东魏郡守苏淑与乡郡王元洪威 攻颍川斩其刺史李景道孝武嘉之,拜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时军国草创,众务殷繁,太祖 乃诏彦穆入幕府,兼掌文翰。世宗初,

47、进骡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俄拜安州总管、十一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入为御正中大夫。 陈氏请敦邻好,诏彦穆使焉。彦穆风韵闲旷,器度方雅,善玄言,解谈谑,甚为江陵所称。转民部中大夫, 进爵为公。天和三年,复为使主,聘于齐。使还,除金州总管、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寻 征拜小司徒。大象二年,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三方兵起。以彦穆为行军总管,率兵与襄州总管王谊讨司马消难。 军次荆州,彦穆疑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有异志,遂收而戮之。及事平,隋文帝征王谊入朝,即以彦穆为襄州 总管、六州诸军事、襄州刺史,加授上大将军,进爵东郡公,邑二千户。顷之,永业家自理得雪,彦穆坐 除名。寻复官爵。隋开皇元年,卒。子君绰嗣。君绰性夷简,博览经史,有父风。大象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