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作业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一、单元信息1二、单元分析1(-)课标要求1(-)教材分析2(三)学情分析3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3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4五、课时作业5(-)课时作业内容5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5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0第3课远古的传说16(-)课时作业属性表22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23(-)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23(-)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31七、课时和单元作业(学生版)32()作业内容32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32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35第3课 远古的传说38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质量检测作业41(-)参考答案46【拓展延伸】(选做)5.火在人类进化史
2、上扮演重要角色。科学家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灰烬遗迹 和残存的植物动物燃烧后的碎片,这表明远古人类普遍知道使用火。下面请你结合所学 知识,列举火对古人类的用途并分析其作用。示例:火可以烧烤食物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古人类的体质。(1)火可以作用:(2)火可以作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驱赶野兽,作用:增强古人类自我保护和狩猎的能力。(2)防寒;作用:增强人类同寒冷气候作斗争的能力。(3)照明;作用:扩大人类生活领域。(任选两条,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作业分析】本题考查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意义。根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生存的环 境比较恶劣,有大片的森林和水域,还
3、常有猛兽出没。学生根据所学和日常生活合理想象 火对原始人类的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即可。【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生存和进化的作用,考查学 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作业时间:15分钟【基础巩固】(必做).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中比肩而立的典型代表。请你结合下列材 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吧。【识图定位】图1中国原始农业重要遗址分布图(1)假如你是河姆渡居民,准备去往半坡居民的家中做客,请问从家出发的你起点在图1 中的哪一处?终点位于今天的哪一省份?【情景对话】(2)如果图中的居民相遇,他们聊些什么呢?请你结合
4、所学知识,依据对话提示将下 列对话补充完整!对话1 :我住在,距今约 年了。:我住在,距今约 年,我的历史更悠久。对话2 :我家的房子是这是为了 o:我家的房子是这是为了 O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0对话3 :我们的主食是所以我们主要种植 O:我们的主食是所以我们主要种植O对话4 :我们的居住区附近有烧制 的窑场,最具特色的是,有了这一发明,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我们用 来翻土进行农耕,这一工具可以在 环境中进行劳动。【归纳总结】(3)综合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你知道下列哪些是原始农耕文明的特点吗?请在内 画 “ J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石器城市的出现【评价实施主体】
5、教师【评价标准】(1);陕西省(2)对话1 :黄河流域、6000长江流域、7000对话2 :半地穴式、防寒保暖干栏式、通风防潮对话3 :小米、粟 大米、水稻对话4 :陶器、彩陶骨相、潮湿(3)原始农耕文明的特点有: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石器【作业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第(1)问根据地图中提供 的“西安”“余姚” “长江”“黄河”等重要地点和河流,从而判断出图中是半坡居民 所在地,是河姆渡居民所在地。由此可知河姆渡居民起点应该位于,终点在处,位 于今天的陕西省。第(2)问根据教材填写两处农耕居民地理位置、房屋、农作物、手工 业、生产工具的差异即可。第(3)通过归
6、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结合原 始农业兴起发展的标志回答即可。【设计意图】历史地图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历史地图的解读,除了需要学生扎实的历史 基础外,还需要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是跨学科考查的重要载体,因此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点也 是难点。本题借助中国原始农业重要遗址分布图,展示两大代表性的农耕遗址,通过做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1客、情景对话、归纳总结等形式设计了3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地理位 置并且归纳总结出原始农耕生活的丰富内涵。本题的设计着重考查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 信息的能力和史地结合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感受祖先的 智
7、慧与取得的成就,渗透家国情怀素养。【能力提升】(必做).在某校开展的“农耕时代的先民寻踪”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考古资料,请你按照遗址地点,对活动成果进行整理A人面暂纹彩陶盆A人面暂纹彩陶盆E炭化的粟F干栏式房屋复原图G木结构水井遗址H猪纹陶钵|鱼钩J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1)与半坡居民相关的是一 与河姆渡居民相关的是O (填序号即可)(2)造成上述两处居民生产生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与半坡居民有关的是ACEIJ ;与河姆渡居民有关的是BDFGH。(2)自然环境的差异。【作业分析】第(1)问根据题目提示,从呈现的考古资料中选出与其相对应的考古发现 即可。
8、第(2)问可以从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回答。【设计意图】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本题从遗迹、文物入手,考查河姆渡 人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本题通过展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挖掘的多项成果,围 绕成果设计了2个问题帮助学生区分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房屋,农作物、手工业等方面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2的差异性,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风格的农耕文明,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 力,着力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拓展延伸】(选做).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请你依据第2题整理的考古资料,或者自己查阅相关资料,选择本课学习的一处遗址进行考
9、察,完成下面的考古记录单吧。扫码了解更多半坡文化扫码了解更多河姆渡文化我的考古“足迹”班级姓名历史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我选择考察遗址发现地点考察项目发现推论工 具建 筑粮 食手工业 书三 能TF福情4F价项目 孑工整端正 ,相山的老土妗物自评师评能得出正确合理的推论能主动与同学交流收获 评价说明:四项评价每做到一项得 一颗星。 我的考古“足迹”总星数:一颗。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3【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本题为开放式答案,可以根据第2题整理的资料来回答,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查找相 关的遗迹或文物,要求分类正确、推论合理即可。示例一:选择河姆渡遗址示例二:选择半坡遗址我的考古“足
10、迹”班级姓名历史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我选择考察河姆渡 遗址发现地点长江流域(或回答浙江余姚也可以)考察项目发现推论工 具骨相河姆渡人已经懂得使用骨耙进行耕地翻土建 筑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和木结构水井遗址河姆渡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并且具备了利用 水源的能力。粮 食炭化的稻谷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手工业猪纹陶钵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掌握雕刻技术并饲养家畜 猪。我的考古“足迹”班级姓名历史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我选择考察 半坡 遗址发现地点黄河流域(或回答陕西西安也可以)考察项目发现推论工 具纺轮 鱼钩半坡人已经懂得制作衣服 半坡人会捕鱼建 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半坡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粮 食炭化的粟
11、半坡人已经种植粟。手工业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人会制作陶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4【作业分析】解题思维可视化步骤一 审题目1.明确作答内容填写考古记录单2.明确答案来源上一题整理的资料、所学知识或查阅资料。步骤二 读记录单3.明确作答项目(1)选择一处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填写发现地点 (2)填写工具、建筑、粮食、手工业等相关的考古发现步骤三 分类归纳4.信息转化(1)工具一骨帮、纺轮、鱼钩(2)建筑一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木结构水井遗址、半地穴式 圆形房屋(3)粮食T炭化的粟和稻谷(4)手工业T猪纹陶钵、人面鱼纹彩陶盆步骤四 定答案5 .确定考查的遗 址,分析相关的 考古发现示例:选择:半坡
12、遗址工具:纺轮;说明半坡人已经懂得制作衣服。鱼钩;说明半坡人会捕鱼建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半坡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粮食:炭化的粟,说明半坡人种植粟手工业:人面鱼纹彩陶盆,说明半坡人会制作陶器(彩 陶)【设计意图】本题设计了模拟考古的实践题,学生需要搜索、归纳、分析完成考古“足 迹”单,教材资源和线上资源的融合利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认识 到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先民的智慧,从而对祖先产生崇敬之情。同时学生自主选择一 处,旨在促进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到主动探究性的转变,学习侧重点由注重知识转变为 注重方法。通过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知识去解释 一
13、些生活现象,提高知识应用的意识。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5第3课远古的传说 作业时间:15分钟【基础巩固】(必做).某同学为华夏族的形成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位置应该分别填写的内容是A.皇帝、炎黄联盟B.尧、舜C.黄羊、炎黄联盟D.黄帝、尧【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依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此后 的涿鹿之战中炎黄联盟打败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黄 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正确;A项错在“皇帝”,皇帝是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 号,“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B、D两项错在事件不 清楚
14、,逻辑混乱。【设计意图】炎黄联盟是第3课时难点之一,此内容人物、地点较多。本题通过示意图的 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清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炎黄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培 养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此外,学生要注意区别“黄帝”和“皇帝”,考查学 生历史概念的掌握和识图辨析能力。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16图1:禹 图2:尧图3:舜(1)图中三位部族联盟首领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O(2)图中尧、舜在位时推选部族联盟首领的方式被称为 o(3)尧舜禹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你列举其中体现的一种核心价 值观并举例说明。【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尧、舜、禹
15、(2)禅让制(3)示例一:核心价值观:民主;说明:尧年老时,没有将首领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而是征求各部族首领的意见,推举了品行高尚的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示例二:核心价值观:法治;说明: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已经意识到 用法律来维系社会统治。示例三:核心价值观:敬业;说明:禹在接受了治水的重任后,全身心投入治水, 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他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充分 体现了敬业精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作业分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尧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推 选继承人,大家推选有才有德的舜,舜用同样的办法把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治水有功
16、的 禹。所以先后顺序是尧舜禹。第(2)问原始社会后期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叫 做禅让制,其依据是被推荐人是否贤德。第(3)问将尧舜禹的事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起来,组织语言回答即可。【设计意图】禅让制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概念。由于知识的抽象性,七年级学生不易理 解,是第3课时难点之一。但是源远流长的尧舜禹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传承尧舜禹文化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原始社会后期三第3课远古的传说 17 位杰出首领尧舜禹,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禅让制这抽象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 尧舜禹的故事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感受我
17、们的祖先身上的闪 光点,体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培育“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能力提升】(必做).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发明了很多事物,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炎帝和黄帝想将自己 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问题。(1)依据表格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填写专利申请书吧!(二选一即可)发明专利申请书申请项目1、制作衣裳功能:防寒保暖2、挖掘功能:利用水源3、建造功能:以避寒暑4、制作功能:水中航行5、发明弓箭功能:用于战争 或狩猎申请人姓名黄帝国籍中国照片11卜发明专利申请书申请项目1、教民开垦耕种2、制作陶器和生产工具3、种植4、发明5、会煮盐6、教人们交换物品姓名第3课远
18、古的传说18、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史前时期:中国 境内早期人类与 文明的起源单元 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 北京人第一单元第1课2原始农耕生活第一单元第2课3远古的传说第一单元第3课二、单元分析(-)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标题是“史前时期:中 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单元的教 学要求如下:1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主要证据。2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
19、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3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本单元通过介绍北京人、半坡居民等代表性原始人类和传说中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 让等事件,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学生需要知道这些代表性的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 情况,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的巨大贡献。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建 议”中,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同时根据教学用图,想 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2)你认为专利局工作人员会同意他们的申请,认定这些成果是由他们一个人发明创造的 吗?如果不同意,请说明理由。【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
20、标准】(1)第一张申请书:从上到下依次填:水井、房屋(宫室)、船只。 第二张申请书:从上到下依次填:五谷和蔬菜、纺织、炎帝。(2)不同意。理由:这些发明创造是先民们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后人在追溯祖先的时候,将这些成果附会在他们的名下。(意思相近即可)【作业分析】第(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传说中黄帝和炎帝的贡献即可。第(2)问结合 教材所学,认识到这些是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组织语言回答即可。【设计意图】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是本课的重点。本题通过设计专利申请书的形式 引导学生感知传说中炎帝黄帝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出现所作的突出贡献,加深其为中华民族 人文初祖地位的理解。同时也引导学
21、生认识到任何一项发明都是许多人长期实践的结果, 不可能是个别人的功劳,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历史解释” “家国 情怀”素养。第3课远古的传说19【拓展延伸】(选做)4.学完本课,我们看到了炎帝和黄帝时期有非常多的发明创造,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一中展现的文物印证了哪些推测?材料一C河南汪沟遗址出土 的炭化丝织品A甘肃出土中国最早的铜刀b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F河南巩义遗址出土的 牙雕蚕D重庆巫山出土E陕西宝鸡出土的筒形瓶的船形彩陶壶(温馨提示:任选两条填写即可)观察下面示例:发现:B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推论: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制作乐器。请
22、你根据这一思路,完成有关推论。(1)发现:推论:(2)发现:推论:(3)发现:推论:(4)发现:推论:第3课 远古的传说 20【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发现:A 推论:肯定了书中提到的黄帝时代学会炼铜Q(2)发现:C、F推论:说明远古人民学会养蚕缭丝。 发现:D、E推论:证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较高的制陶技术。(4)发现:E 推论: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形的交通工具。【作业分析】解题思维可视化步骤一 审题目1.明确作答内容材料一的文物印证了哪些推测2.明确答案范围所学知识中传说炎帝和黄帝时期的发明步骤二 读材料3.据材料一,提取 有效信息。找出材料一展示的文物有铜刀,筒形瓶,炭化的丝织品
23、等。步骤三 信息链接4.信息转化,一一 对应所学知识材料一的文物黄帝会炼铜甘肃出土的铜刀媒祖会缥丝,擅长纺织炭化的丝织品、牙雕蚕炎帝制作陶器筒形瓶、船形彩陶壶黄帝制造船只船形彩陶壶步骤四 定答案5.同类归纳推理示例:发现:A推论:肯定了书中提到的黄帝时代学会炼铜。发现:C、F推论:说明远古人民学会养蚕缭丝。发现:D、E推论:证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较高的制陶技术。发现:E 推论: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形的交通工具。【设计意图】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痕迹是第3课时的重难点之一,远古的传说有神秘 的色彩,但透过神秘的外壳,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真实历史的很多信息。本题直观呈现考古 资源,引导学生探究传说中的真
24、实历史,强化史证意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遗迹和 文物,从考古发掘中做出合理的推论从而证实传说中的可信部分,理解论从史出的道理, 进一步明确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关系。题目中还展示了对贾湖骨笛的示例分析,形成示 范,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这一问题的方法。本题着重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 释”素养。第3课远古的传说 21(-)课时作业属性表作业一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序号类型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择题1易原创15分钟2选择题3V中等原创3选择题1易原创4材料题6、8V中等原创5探究题1s 9V中等原创时间不限 (选做)作业二第2课原始农
25、耕生活序号类型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材料题2、5V易原创15分钟2材料题2V易改编3探究题3、9较难原创时间不限 (选做)作业三第3课远古的传说序号类型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择题4V易改编15分钟2材料题4V易原创3材料题4、7VV中等原创4探究题3、7、9V较难原创时间不限 (选做)22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世界文化遗产、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下列遗址与所在地区 搭配不正确的是()A.半坡遗址一一江淮大地B.北京人遗址一一双奥之城C
26、.元谋人遗址一一彩云之南D.大汶口遗址一一齐鲁大地【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本题学生需要明确各个遗址所在地以及地区的别称。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 域的陕西省,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 江淮大地一般指安徽江苏一带,双奥之城是北京的新名片,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别称,齐 鲁大地指的是山东省。据此分析,搭配不正确的是A项。【设计意图】历史与生活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题结合地理、历史学科以及时事 新闻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判断重要遗址的地理位置,着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素养。2 .说文解字中对家的解释:“-为屋也”;“豕为猪也
27、”。周伯温说:豕居之圈日 家。据此定义,下列选项中有“家”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据题目中“豕居之圈日家”说明开始饲养家畜猪并且过定居生活,只有选 项D符合题意,A、B、C三项中的原始人类还在采集狩猎,并没有从事家畜饲养。【设计意图】本题一方面以“家的释义”为背景,考查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 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也促使语文和历史学习能 力的有机结合。因此设计本题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 .下图是由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精心编排的大型民族舞剧的演出情节,通过观看此剧,
28、我们可以了解()23劈山导淮 涂山会盟祭祀河神 离别治水A.炎黄联盟大战蚩尤的激烈战况。B.大禹率众治水无私奉献的精神。C.河姆渡人临水而居稻米飘香的安逸生活。D.女娟炼石补天抵抗灾难的勇敢精神。【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治水”“劈山导淮”等提示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大禹治水的 典故,其身上闪耀着为民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A、C、D三项都和展示的材料不相符,故 选B。【设计意图】以安徽省的艺术精品代表作之一的大禹考查学生对重要传说故事的了 解,并且通过展示的材料提取关键信息,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增强民族凝聚 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4 .邮票的方寸空
29、间记录了中华文明辉煌的历史。小明同学选用下列这组邮票进行研究性学A.原始农业的兴起B.远古的神话传说C.中华文明的起源D.早期国家的产生24习。他研究的主题是()【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根据题目信息,这组邮票是由北京人复原头像,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 的木桩,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和人文初祖殿组成。北京人生活时期,原始农业还没 有产生,故A项错误。同时北京人头像,干栏式建筑的木桩以及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考古挖掘 出的文物,真实存在的,并不是神话传说,故B项错误。邮票反映的时期是史前时期,国家 还没有产生,故D项错误。只有C项可以完整全面的概括整组邮票的信息。【设计意图】邮票
30、是历史的记录,本题以不同的邮票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历 史知识的概括能力。通过主题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实现大单元教学下的整体复习,构建单元 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另一方面也在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区分史实和传说的关 系。本题的设计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素养。二、材料分析题.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原文大意:上古的人不知道修造宫室之时,靠近山丘,住在洞穴里。)墨子(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穴而处”的远古人类。材料二:图3图4(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二中图3、图4分别代表哪个
31、原始居民居住的哪种类型的房屋 复原图?(3)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人类的居住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促使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25(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写两个即可)(2)图3 :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建筑;图4 :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3)从穴居到定居,(意思相近即可)。原始农业的产生【作业分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居住在山洞 里,第(2)问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和黄河流域的 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有着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在房屋样式中,图3是河 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图
32、4是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型房屋。第(3)问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发现,人们的居住方式由住在洞穴里转变为定居。而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 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发展,人类可以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在一个地区长期生活成为可能, 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设计意图】本题综合考查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以居住方式的变化为主题,通过呈现 直观的图片、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全面 分析能力。这一设计主要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三、活动探究题.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某校开展了 “中华文明溯源追踪”活动,请你参加活动 并完成下列问题。(1)请制作“第一单
33、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时间轴。 要求:标注代表性古人类或重要人物名称;标注距今时间。(2)中华大地上众多的名胜古迹诉说着古老的历史,假设你是一名导游,请从下列4处景点中选择一处并撰写一份讲解稿,向游客宣传介绍,字数不超过150字。26图3西安黄帝陵图4渭南大禹庙【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1)时间轴评价要素:时间和重要事件等标注准确,间隔合理,结构简洁美观,能清晰地展示本单元历史发展脉络。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格、基本合格4个等级进行评价。一河姆渡半坡传说中炎帝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居民 居民黄帝时期I111111A距今约距今约距今约距今约距今约距今约距今约五170万
34、年70万年20万年3万年7000年6000年六千年(2)本题是语文历史相结合的综合题,开放式答案。参考答案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跟我一起游览元谋人遗址。今天,我们来到的 是有着东方人类故乡之称的云南省元谋县,一起拜谒我们的祖先一一元谋人。我们的祖先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学会了用火,从此彻底与动物分野了。经过百万年的薪火相传,穿 越时空的“冰河”,播撒到了东方的每个角落。参考答案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跟随我一起游览埋藏七千多年的河姆渡遗址。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浙江省宁波市的余姚。河姆渡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口水 井,最早的一只漆碗,最早的一批高架木屋等等,为我们留
35、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 当我们回望河姆渡遗址,无一不感叹祖先惊人的生存、生活智慧。【作业分析】第(1)问是按照数轴的组织方式用一条直线来代表历史的发展轨迹,用直 线上的点或小线段来表达时间段或重要人物与事件。首先学生要明确本单元的历史时期: 史前时期。史前时期始自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截止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其次将 时间,关键人物标注在对应的时间轴上。第(2)问是撰写一份讲解稿中需要包含景点的地27点、时间、人物、成就或历史地位等重要信息,注意语句通顺,文采优美。【设计意图】本题是以“中华文明追踪溯源”为背景设计了2个问题:制作时间轴和撰写 讲解稿。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
36、引导学生掌握梳理历史脉络的方法。第(1) 问时间轴是利用数轴原理来引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式复习的有效平台。制作时间轴有助于 学生将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链接并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既提高了 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第(2)问讲解稿的撰写是基于课本知识围绕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而设计跨学科的综合 题,使得学生乐于去完成而不是觉得枯燥乏味。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真实问题能够让学生充 分感受到成就感与价值感,体验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与骄傲,从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四、实践操作题(选做).文物模型
37、制作一一小口尖底瓶【文物介绍】5.8cm462cm【名称】小口尖底瓶【类型】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特征】整体呈橄榄形的我,小口、 细颈、鼓腹、尖底,腹两侧有耳,腹 中上部拍印斜向绳纹。【用途】取水微信扫码了解更多文物信息!28【原理】制作规矩的尖底瓶甚至会自 动打水。制作规矩的瓶接触水面时由 于浮力作用使重心由瓶底向瓶身的腹 部转移,从而产生瓶身自动倾倒的效 果;当水灌到一定位置时,重心再次 回落到瓶底,瓶身会自动扶正,这种 汲水方式正是最早应用近代物理学中 重心原理和定倾中心法则的实例。由 于口小,水有不易溢出。两侧的双耳 用于系绳,既可以背挎还能手提。(-)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史前时期:中国境
38、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的代!|京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渔猎采集半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农耕生活河姆渡居民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远古的传说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华夏族形成上制部落联管国家萌芽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和远古的传 说,主要历史发展线索是以考古发现为支撑的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创造的辉 煌灿烂的文明成就,由于史前社会的人们还没有创造文字,无法记载下来,在口耳相传的 过程中留下许多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故事。本单元的各课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展开,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第1课讲述了 元谋人、北京人、山
39、顶洞人等代表性的古人类,揭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的演进过程。第2 课讲述了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既展示了原始农业兴起的共同特征,又揭示 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第3课讲述的远古传说向我们展示了华夏初 祖创造发明的历史场景,使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成就在前两课叙述的基础上以传说的形式进 一步生动地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融聚一体的特点,而 追溯其起源,则是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所以这一单元的学习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认识我们的祖先在 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认识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共
40、同祖先,从而对 祖先产生崇敬之情,树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与尊重,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研究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方法,初步学 会印证并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信息。【制作方法】1 .搜集整理信息任务了解文物的基本信息和价值意义方法阅读文物介绍、查阅书刊、上网查阅2.制定制作方案任务确定制作材料 确定模型比例 明确制作步骤和分工方法整体 局部 整体跨学科学习(历史、美术、语文、物理等)3.动手制作实践任务按照制定方案动手实践 调整修订制作过程 完成作品制作方法塑造整体一加工廨6-上色完善4.撰写模型说明书任务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文物模型内容文物基本信息
41、文物模型制作过程 制作收获感悟【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手作文物尖底瓶评价标准评价项目自评师评1.能做出小口、鼓腹、尖底的造型。2.能在瓶身上粘上双耳。3.整体上各部分比例协调。4.能打磨光滑。5.能使用工具刻出相应的花纹。6.瓶子制好后风干表面不开裂。7.做了一次取水实验。8.和同学分享交流感悟。评价说明:8项评价,每做到一项在相应的 一栏中画一颗星。我的总星数:颗星。29【作业分析】手作文物的实践作业一方面以教材内容为原点,进行外延和提升,注重让 学生实践和体验;另一方面将多种知识融于一体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 升。制作完成后撰写说明书和同学分享交流感悟其实是为
42、学生搭建了表现自我的舞台,能 够让学生充分展示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增强学习信心,也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 习。【设计意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 产活起来”的要求,本题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仿制文物,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文物的观察 鉴赏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想象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历 史、美术、语文等学科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一实践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渗透“家国情怀”素养。30(-)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
43、择题1、2中等原创30分钟2选择题1、2V易原创3选择题4V易原创4选择题7、8V中等原创5材料题1、2、6VV中等改编6探究题1、 4、 8、 9V中等原创7历史制作2、9V较难原创时间不限 (合作完成)31七、课时和单元作业(学生版)(一)作业内容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作业时间:15分钟【基础巩固(必做).某同学想去我国最早原始人类生活所在地打卡,他应该选择去()A.云南B.陕西C.浙江D.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计划于2022年在安徽省繁昌人字洞遗址开展新一 轮的考古发掘。研究此项原始人类活动遗址,最可信的证据是()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化石
44、遗存.劳动工具是划分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标准之一。请观察下图北京人使用的石器,他们生活 的时代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C.铁器时代D.青铜时代【能力提升】(必做).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曾经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一带。他们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 的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古人类。下面请你从以下几个维度给他们评价一下,公正地选出胜 者吧!【颜值比拼】(1)请观察下图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复原头像,将古人类特征的描述与其对应的复原头 像连线。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32【才华比拼】【才华比拼】前额低平 眉骨粗大 鼻骨扁平 嘴部前伸 颔骨突出 脑容量大图1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图2山顶洞人复原头像(2)请你再来帮助他们区分一下各自掌握的技能并填写在横线上。采用打制的方法制作石器只学会使用天然火使用石器猎取动物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捕鱼会制作装饰品采集植物果实。懂得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会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温馨提示:1.填序号即可。2.古人类都会的技能可以重复选哦!)前额隆起 眉骨细小 鼻骨高挺 嘴部后缩 额骨平滑 脑容量小(3)通过以上分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