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693843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备课素材一 内容解读1 .提出观点,正反论证。文章第1段,从人们对食物的欲望谈起,继而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同时兼顾时“舍生而取 义”的观点。这样,话题很自然地从讨论物质需求过渡到道德修养。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和 类比论证的方法,举例浅近,说理深刻。从生亦我所欲”开始,转入对论点的分析和论证。作者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 面正反论述:所欲莫过于活着,所恶莫过于死亡,这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趋向,是自然属性。 但是,人类除了自然属性,还有道德属性,于是就有了不苟活、不避死的抉择。“如使”以 下的问句,以假设的语气推想“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带来的后果,即 为了生存或避免死亡,可以不

2、择手段,不顾羞耻和自尊,做不义之事。这是不符合社会道德 准则的,所以才会有为了正义或自尊不苟且偷生的人,有能够避免灾祸而不去避免的人。在 这样的人心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他们有比生存更可贵的追求,有比 死亡更厌恶的东西。行文至此,完成了一个论证循环,回到了 “舍生而取义”的论点。作者 反复强调的“有甚于生者”,指“义”;“有甚于死者”,指“不义”。2 .举例论证,得出结论。文章第2段,举例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先讲述了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之后,孟子高 声放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在这里发出豪言壮语,可谓慷 慨激昂,作金石之声,铮铮作响。因为他自己做到

3、了这一点,才会如此豪迈、自信。其后,孟子对“不辩礼义”而接受厚禄的人的心理做了几种推测,认为这样的人可能经 受不住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的诱惑,也可能是想得到认识的贫困的人的感激。如果是这样, 这境界比起“为身死而不受”来,可谓天壤之别。孟子认为,虽然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受物欲、人情的蒙蔽,人们往往又会丧失这样的初心。所以他不由得感叹:那些不顾礼 义而贪求富贵的人,丧失了他们固有的“羞恶之心”。可见,平时舍生取义尤为可贵,危时 趋义弃利尤其难为。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一中心论点。“说理”要靠鲜明的观点。“说理”要靠典型的例子。“说理”要靠巧妙的方法一一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4、2.根据段落层次,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1)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明确】作者运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 “鱼”与“熊掌”都是美味,而“熊掌”更为珍贵,当二者不可兼得时,那就取熊掌(“舍 鱼而取熊掌”):“生命”和“道义”的价值也不同,“道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 者不能同时得到时,必须舍弃“生命”选取“道义”(“舍生而取义”)。(2)提出论点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明确】第1段,提出论点后,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讲道理来论证论点:“所欲 有甚于生者”,却“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却“患有所不辟”,从正面论证“舍 生取义”。“所欲莫甚于

5、生”,却“有不用”;“所恶莫甚于死者”,却“有不为”,从反 面论证“舍生取义”。第2段,举了正反两例来论证论点。先举“乞人不食嗟米之食”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舍 生取义”;再举“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舍生取义”。(3)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卜图补充完整。提出论点心快闪 舍鱼而取熊掌t舍生而取义 十寸(所欲有甚于生者一不为苟得 正面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所恶有甚于死者一患有所不辟L k (所欲莫甚于生T何不用T有不用 反而(所恶莫甚于死者一何不为一有不为,I I 正面: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勿失其|举例

6、花一反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史J【明确】本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 “义”不可兼得时应“舍生而取义”的论点; 先正面阐述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再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 “不义”比死更可恶,说明“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道理,接着进一步指出“义”“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最后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 的重要性,得出“勿失其本心”。三 反复诵读,体会语言1 .自由朗读,勾画出文中比喻、对举、对比、排比的句子,感受其表达效果,体会其论 说气势。【示例】比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7、,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对举: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对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排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教师小结】孟子的语言特色一:巧妙的方法。比喻的句式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轻快灵便又深刻贴切,易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对举 的句式不仅使阐述的内容互为补充,两两比较,而且对仗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对比的句式 使正反双方高下立见,起到了突出的效果。排比的句式不仅使说理层层深入,更严密,而且 气势磅礴,说服力强。孟子的许多

8、名言警句都是对举、对比、排比这三类句式。朗读时要读 出停顿节奏,读出气势。孟子的语言特色二:磅礴的气势。情感激越。孟子具有刚正无畏的大丈夫人格,正如他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表现了孟子不屈的人格。正是孟子这种不屈的人格使文章情感真挚、浓烈, 充满道德感,语言气势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气概非凡。气势雄健。孟子的比喻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轻快灵便又深刻贴切,易引起读者的广泛 共鸣。对比的句式使正反双方高下立见,起到了突出的效果。对举的句式不仅使阐述的内容 互为补充,两两比较,而且对仗整齐,读来

9、朗朗上口。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强文章在逻辑 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2 .诵读课文,注意语速、重音、节奏和语气,读出孟子激越的情感和浩然的正气。布置作业1 .完成相关同步练习。2 .课后收集与“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类似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五 板书设计提出论点n类比 舍鱼而取熊掌一舍生而取义道理论证正面所欲有甚于生者t不为苟得(所恶有其于死者T患有所不辟所欲莫甚于生T何不用一有不用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所恶莫甚于死者一何不为一有不为1举例论证正面: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勿失其 ,反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j本心 二 技法总结1

10、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文章在论述“舍生取义”的论点时,层层深入,思路清晰。第1段先以“鱼”和“熊掌” 设喻,得出中心论点:“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然后进行道理论证,通 过正反两方面论证了 “义重于生”的道理。第2段以举例论证,举行道之人、乞人不食嗟来 之食和有些人为私利而抛弃原则接受厚禄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有力地证明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得出了 “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逻辑十分严密。2 .比喻论证,浅显易懂。文章开篇以“鱼”比喻“生”,以“熊掌”比喻“义”;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比 喻生与义“不可得兼”。这样说理,化抽象为形象,使喻言(鱼、熊掌)与正言(我所欲

11、也) 交错迭出,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在极为凝练的语句中,引人注意,令人深思,推论效 果立竿见影。3 .正反对比,层次分明。本文第1段,选取“鱼”与“熊掌”、“生”与“义”、“生”与“死”、“所欲”与 “所恶”等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正反论述,逐步深化。第2段,由三字短句起 始,节奏加快,情绪高昂。虽然仍保持了对比说理与正反论述,如“得之”一“弗得”、“呼 尔”一“蹴尔”、“行道之人” 一 “乞人”,但将对举的句式转而为铺排,终于推演出汪洋 恣肆的议论、排山倒海的质疑,发出最为强烈的呼喊,如惊涛冲岸,令人动容。4 .语言流畅,气势恢宏。作者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

12、文采。如第2段中,作者用排比 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 气势和论辩的说服力。三 主题概括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证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 “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通过对比论证赞扬了那些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 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应以“义”为重,不要失去“本心”。资料库1 .作家作品。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主张“仁政”,推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

13、暴政害民。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 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还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抽 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易,又精练准确,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2 .作品背景。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告子上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 理论。孟子持性善论,即人性天生是善良的,所谓“恻陷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 “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

14、它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状态一一 “恻隐 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应该保持“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 道德完善的人。文言知识库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所恶(wu)苟得(g6u) 不屑(xi。) 一箪食(ddn)一豆擎(geng) 躅尔(cu)2.重点词汇释义。(1)故不为回得也(荀且取得。这里是苛且偷牛的意思)(2)所学有甚于死者(讨厌,憎恨)(3)故学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4)如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5)他不用也什么(手段)(6)非独贤者有号心也(这种心)(7)贤者能

15、勿弯耳(丧失)(8)摩尔而与之(踩踏)(9)乞人不谭也(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泞核受)(10)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11)妻妾之李(侍奉)(12)是亦不可以弓乎(停止)(13)此之谓失其存心(本性。3.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4.一词多义。蹴尔而与之(给予)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摩”同“避”,寐避“赞”同“建”,幽“也”同”鹭,感恩、感激“叁”同“向”,先前、从前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1)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1)与“领悟”的意思)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乡为身死而不受(

16、连词,表顺承)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犷)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连词,表并列)(2)而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连词,那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就)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假如)(3)则故不为苟得也(做)为宫室之美(为了)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4)为此N谓失其本心(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人皆有之(代词,代指“是心”)宫室之美(结构助词,的)(5)之5.古今异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能够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2) 一里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豆类作物(3)万钟于我何加焉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器

17、具加古义:适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6.参考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 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 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讨 厌的,但我所讨厌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 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讨厌 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

18、祸患的,什么(坏事)不做呢?采用某种手 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 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讨厌的, 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 丧失(它)罢了。碗饭,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 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肯接受。(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 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 “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

19、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 美却接受了;先前为了 “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 前为了 “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 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教学案例二【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 .了解孟子的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3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4 .掌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陈毅在梅岭三章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 成仁今日事,

20、人间遍种自由花。”面对生与死的选择,陈毅是怎样选择的?(学生回答:取 义成仁。)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和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 慨赴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舍生取义”的内涵。二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2 .教师范读或听音频朗诵,学生跟读。(教师课件出示字音、停顿及重音)字音:所恶(Mi) 苟得(gbu) 不屑(xie)一箪食(ddn)一豆里(geng) 摩尔(cu)停顿及重音:(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用/莫甚于死者(3)乡/为身死/而不笠令/为宫室之美/为石(4)是/很不可以己乎3 .学生分组

21、或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尽量读出节奏和重音。4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先小组互相疏通,然后教师出示课件,检查核对。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全班齐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意。【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2 .朗读第1段,思考:(1)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明确】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鱼和熊掌也许都可以得到,生命和道义也许可以都不 舍弃,只是假设当人们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情况的时候,应当如何选择。(2) “舍生取义”的“义”如何理解?【明确】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义”的主要义项有:公正合宜的道理;情义;意义。 从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有甚

22、于死者”可见,这里的“义”和“生” “死”相关, 是一种大义,是“公正合宜的道理”的意思。(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指什么? “故不为苟得也”,意味着怎样的结果? 【明确】“所欲”指“义”,道义。意味着不苟且偷生。(4) “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指什么? “故患有所不避也”意味着怎样的结果?【明确】“所恶”指“不义”。意味着不躲避祸患。(5)在孟子看来,有什么事情比死亡更令人厌恶呢?不躲避祸患的结果是什么?【明确】做不义的事情。结果是牺牲生命。(6)如果一个人认为生命比大义重要,会有怎样的后果?【明确】为了活命和躲避祸患而不择手段地做尽一切不义的事情。3 .朗读第2段,思考:(1

2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指什么?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明确】指“不义”的行为。作者认为这是“失其本心”的行为。(2)作者认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行为应该停止,这与名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哪一句观点一致?【明确】富贵不能淫。(3)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在文中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两句中的“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 依据原文回答。【明确】“是心”指“这种心”,“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是心”与“本心” 本质含义相同。4 4) “本心”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明确】“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

24、”,“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 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4.齐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应时刻以“义”为重,将道义、正义放在 首位。四拓展延伸在今天,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 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明确】理解“舍生取义”的现代意义,既要思考这一精神的永恒价值,又要注意当代 社会生活情境、伦理价值的变化。但无论如何,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民族利益、国 家利益。五布置作业1 .背诵全文。2 .完成相关同步练习。第二课时-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一起疏通了文意,对

25、文章内容也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孟 子怎样运用巧妙的方法、严密的思路和磅礴的气势达到说理的目的。孟子的说理特点我们在 初二上册已经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孟子说理的特点一一雄辩。智慧存于雄辩中,一嵬鲜明的观点,二靠巧妙的方法,三靠典型的例子,四靠严密的思 路,五靠磅礴的气势。二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1.自由阅读,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并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学生分享交流,再展示示例。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阐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 的。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为喻,提出“舍生而取 义”的观点。第二层(从

26、“生亦我所欲”到“故患有所不辟也”):正面阐述为什么要“舍生取义”。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 反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亡更可恶。第四层(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阐明“舍生取义”之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 不过贤者不使本心丧失罢了。第二部分(第2段):举例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观点。第一层(从“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举“乞人”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 从正面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观点。第二层(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到“是亦不可以已乎”):举“万钟则不辩礼义 而受之”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观点。第三层(最后一句):又回到“性善论”,把上述人的行为归为“失其本心”。【教师小结】说理要有鲜明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