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蜈蚣风筝老鹰风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蜈蚣风筝老鹰风筝.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说课稿12.蜈蚣风筝 老鹰风筝说课稿叶集特教学校 朱红艳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十二课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一、说教材蜈蚣风筝 老鹰风筝选自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是小学生喜爱的风筝,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教育学生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班级学生年龄偏小,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但他们的知识面较窄。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案例的设计在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力图体现以下特色: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
2、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聋校低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句意,同时对户外活动产生兴趣。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教材处理本课包括8幅图,10个生字,8个新词和6句话。前三幅图画了三种风筝:蜈蚣风筝、老鹰风筝、蝙蝠风筝。后三幅
3、画的是扎风筝、糊风筝、放风筝。第七幅图画的是两个男孩在用竹子扎风筝。图下有两个问句和两个答句。最后一幅图画的是两个小学生在放风筝。与图相对应的两句话,一个是问句,一个是答句。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的,使他们所见到的东西和文字并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用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借助直观的图画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的词句也为学生说话、写话提供了帮助。在词语后面,本课中出现了与图相对应的问句和答句。教材由词到句,由浅入深的编排顺序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我准备用五课时完成。前两课时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本节课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导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能看
4、图仿写句子。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育对象是二年级的4名聋生。他们个体差异较大,智力情况不同,其中苏喜明和康宁理解能力强,接受新知识快;韩超、费梓桉理解力较差,可进行简单的模仿。 (3)、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及聋生语言发展实际,并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训练重点,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2、能看图回答问题,把仿说的话写成通顺的句子。3、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户外活动。聋校语文大纲指出: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指导学生在学习、积累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灵活运
5、用于指定的句式中。并能结合图片理解句意,逐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培养学生说、写通顺、完整的句子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习词语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能看图回答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聋哑学生的接触面不广,亲身体验到的东西也不多。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这两个句子之间的正确搭配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一样,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低年级聋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词句学习本身的枯燥性,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因此在教学中,准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悟知识。加上课件的演示通过寓教于乐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此突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突破难点。二、说教法、学法教法:(
6、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出发点,巧妙利用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逐步观察图画,边读句子,边看图,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借助图画理解句子的能力。教学生字时,让学生自己寻找识记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情境、情感和学习内容三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交流、体验的过程,积累语言、提高能力。(二)直观教学法由于聋生没有口语基础,对许
7、多事物只认其形,很难与语言联系起来.所以本节课中从实物的呈现、到课件的演示,目的都是为使聋生对感性材料加深印象,形成概念,提高观察、理解、思维能力的作用。(三)讲授法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讲解。(四)谈话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法:(一)发现教学法“发现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诱人的情景,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中我有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等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二)联想记忆法聋校教学原则中明确指出,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
8、法,提高聋生的记忆能力,使理解的知识在记忆中经常再现。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联想,从而达到形象记忆的效果。此种方法,符合低年级聋生心理和思维发展水平。本节课借助情境说话、理解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将感知与语言密切配合,在语言实践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大大提高记忆的速度与持久性。三、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创境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要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就必须及时、不断地复习。所以上课伊始,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说出前两节课学习的新词,再让学生把有关联的词语用线连起来,这样不仅起到了巩固了生字、新词的音、形、义,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学得不够扎实的地
9、方,教师做适当地点拨,更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合作探究1、课件入手,初步感知句子内容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枯燥、单调的句子学习过程中找到一丝乐趣。看图学句要求是从图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初步给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并让学生认识句子是由字、词组成的。新授内容时,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件导入的方法让学生观看放风筝的视频,让学生来观察放风筝的情景为下面学习放风筝的句子打下铺垫。这样可以使教学形式不停留在文字这个枯燥的层面,而且图文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刚才我们欣赏完放风筝的视频,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2课,教师板书后,出示
10、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通过比较两人的风筝的高度,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提出问题: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风筝飞得怎么样?出示句子:谁的风筝飞得高?我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观察。我再次提出问题:老鹰风筝是谁的?这时我在指导学生仔细观看课件,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情况来回答问题。由主体通过探究理解图意,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老师请你们反复读这两个句子:老鹰风筝飞得高,老鹰风筝是于光的。然后再让学生告诉老师谁的风筝飞得高?这时我就让学生反复读两个句子,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理解句意。最后出示于光的老鹰风筝飞得高。2、理解句意,掌握句式在学生初步感知
11、句子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读句子,要求读出正确的停顿。在读准的基础上,说说句子的意思。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明白这个问句是由“谁的”“风筝”“飞得高?”这三个部分组成了。答句“于光的”“老鹰风筝”“飞得高”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这个例句的理解深刻、到位了。(三)实践体验1、看图能仿说句子、仿写句子,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延伸。如果说前两个环节是积累知识的园地、理解知识的天地,那么仿说句子,对句子进行延伸就是为学生搭建了运用知识的平台。“学以致用”,这是积累、学习知识的最终落脚点。在仿说句子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朗读,再次感知句子,理解句子的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可以降低
12、难度。在仿写的环节中我将遵循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通过演示课件,让学生看课件来仿说句子,并能说出一两句通顺的话。这样不仅为学生说句子提供了情境,而且激发了学生说句子的兴趣。形式上,先仿说,再仿写。通过仿写后学生再交流,读一读,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的作用。2、总结课文该环节主要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掌握知识。教师结合板书总结全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概括,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3、到大自然中放飞风筝上节课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利用休息的时间,也简单的制作了几个各式各样的风筝,那么下课后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放飞风筝吧,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啊?四、说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同时由于多媒体操作简单快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这样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存在的不足:个别地方过渡时还很自然,手语不够规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的发现和积累,为孩子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