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文化环境,能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质,形成并发展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将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我们的教学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更趋于最优化。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小学语文 新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
2、新的空间。当今,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启了新的局面。整合作为哲学名词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教育系统的最大效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这些学科性质特点为两者整合提供了可能性。 一、以人为本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人文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资源的人文整合,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富于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资源形象化、丰富化、动态化、发展化,使它们含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在更大范围内的语文课程资源为“学”所
3、用。这些教学资源应以生本教育理论为基石,以学生乐学为基本价值取向,以顺应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高度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体现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而设计。 新课程改革极其关注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感、人文情操、人文情趣、人文情理等,合理地加以阐发,有效地加以渗透,适时地“呐喊”,适度地“灌注”,使人生得以闪光,无疑是新世纪和新课程赋予语文教育的神圣职责。 1、关注生命、促进发展有限的课内资源和无限的课外信息完美结合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不能不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教
4、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留下了许多空间,允许并鼓励着眼发展,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我的具体做法是:凭借教材,积极开发好课内资源为学生所用;超越教材,努力创设课外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以一封信的形式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文中饱含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显而易见,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热爱
5、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是本课教学的生命线。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课件:“和平!和平!和平!”字体由小到大,体现了呼吁和平的愿望由弱渐强。为凸现文本主旨,还先后多次引入课外学习资源。如课始播放“中央电视台4套关注伊拉克特别报道”录像,再现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启发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得到升华。2、关注主体、实现探究开放的学习平台与共享的学习资源完美交互“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所提供的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助学型和提供学习者自
6、主学习的平台,实现人性化、个性化、合作化的学习,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阅读课爬山虎的脚,凭借课件和网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人性化的教学资源设计,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本课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在网络的支持下,按照知识点编排为一个个块状,成为一个专题学习的“积件”。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可以任意选取、自由决定学习的先后顺序。学生可看、可读、可听、可思、可练、可议、可画,完全自主地探究疑难问题,在创设的学习环境中释疑解难。例如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这一问题时,对于抽象的语言文字感到费解,可是通过“长脚”的动画视频,可以从微观上对
7、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建立准确的认知,并能通过“添脚”的实践操作,点击到脚的正确生长位置,就能清楚地看到脚从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快速长出的动态过程,还能通过“画脚”加深理解,最终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探究。 例如有教师就爱的教育展开主题性研读,其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独立探究。进行文本阅读爱的教育,思考作品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爱,并将学习所得独立制作成powerpoint或word文档。 第二步合作探究。网上阅读爱的教育的有关资料(教师提供相关网站的链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如地位影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筛选,确定小主题,3-4人合作制作成powerpoint或word文档。 第三步交流评价
8、。集体交流小组研究的成果,相互补充、争辩和完善。以在线测试的形式进行学习评价,以留言板为载体抒发学习感受。 第四步成果展示。自主合作完成推荐文稿在校红领巾电视台播出或制作爱的教育网页并在校园网内发布,达到资源共享、展示学习成果的目的。 这种基于英特尔未来教育的主题性研读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以教材为蓝本,充分开发语文课程、网络信息的资源。学生在信息技术创设的环境下进行语文学习,逐步实现意义建构,获得多元智能的发展。 如此丰富的网络课件为学习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个体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潜能,乃至兴趣,对学习内容决定孰轻孰重,或多或少。
9、有的可多读一点,有的可多练一点,有的可多一点协作,有的可多一点自主。这样,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会得到发展。而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又促进学生自我展示、合作互学。“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大信息量与网络交互功能的高度融合,学生尝到了合作的快乐,悟到了探究的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以学定教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有机整合根据以往的课堂教学实践,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化静为动,利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构建利于学生个别化学习、个别化体验、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的信息化环境,让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产生“和谐共振”。
10、 1 虚拟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条件和场所,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意义的建构和兴趣的提高。以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开始时,老师即以一个虚拟情境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大家喜欢看电视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电视栏目,你们想看吗?”虚拟节目主持人一同学走上前台,配合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圆明园从辉煌走向毁灭的沧桑历史。随后,“主持人”请大家以科学家的身份,研究由 “历史学家”、“建筑家”、“收藏家”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3、为
11、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种虚拟的学习环境改变了学生的身份,刺激了学生的需要,优化了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喜闻乐见,自然积极地投身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习的效果。情境的创设不能单一地满足“教”,在更大程度上应该促进“学”。 2、合作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进行网络教学的实践时,一方面要利用人机交互功能,在估计学生可能出现困难的环节设置“友情提示”或“帮助”键,灵活地将自主探究、亲身实践过程加以分解。假如还有困难,可通过语音系统请求个别指导或帮助,以“人机”、“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
12、推动学生自主实践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教室的点播功能,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或设计在大屏幕上展播,组织学生分析、评论同伴的思维成果,或评或改,加强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实效。 3、质疑问难崇尚真知“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一个善于质疑的学生思维往往具有批判性,具有科学的求实态度,因而表现出对学习的习惯性反思、实事求是的科学求真思想。利用网络教学可以消除学生提问时害羞、畏惧的心理。学生通过文本将自己的问题输入教师主机或发布网上,而不用公开自己的姓名。教师收到信息后,可根据所提问题灵活处理。如问题简单,可直接作答或提供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复杂化的有价值的问题,更
13、多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坦诚、执著的健康质疑心理品质,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质疑问难的习惯,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思想方法。三、预设生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完美整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时下,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领域的介入为教学目标的达成的确大有帮助。它便捷的操作方式,新颖的表现形式,对于化解课堂教学难点、形成高知多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活动更具完整性、有序性、节奏性、情趣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呢?1激活情趣,于课堂“开篇”时。 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观看
14、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辅助课件,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上课后,先播放雪花儿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动态画面。那飘洒的舞姿,银装素裹的世界,动人心弦的乐声和老师动情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入了一连串丰富生动的情境之中。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下雪天自己会怎么玩。交流完内心的想法后,再点击画面,出现文中的几种小动物。“小动物们在雪地里会玩些什么呢?”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学习目标中。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和学习目标,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再如教学动物过冬一课时,作这样的设计:先出示教材中春季情景,画面
15、中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树林里到处生机勃勃。接着播放深秋黄叶满地,枯枝风中摆动作响的场面,配以“小树”的声音:“冬天快来了,小动物们都去哪里了呢?”以动画形式显现情境,随后演示课题,引入学习目标中,深深吸引住学生,为学习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中的注意事项 1、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面对海量般的信息,一些学生不知去哪儿查资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资料;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或者学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等等。因此要注意训练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
16、快速浏览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对信息的选择、整理、加工和表达的能力,同时给予及时的信息评价,帮助他们信息素养的形成。2、适时运用 “留白”。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逼真的形象,以这些形象激发人们去想象、体验,进而产生共鸣。文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视频图像更具生命力。如果不加考虑地选择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总是把课文语言所描绘的情景以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会剥夺学生充分想象、思考的机会,减少他们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压抑他们想象的灵感。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适时巧妙地运用国画中的“留白”手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亲身体验语言文字,在直觉与灵感之间感受语文的鲜活形象。 参考资料:1、祝智庭 钟志贤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3、62、何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北京大学出版社 02、73、中化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01、74、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