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上册历史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一上册历史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初一上册历史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初一历史教案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生表演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方法,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起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效果。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
2、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教学重点: 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排练,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组织学生编写陈胜、吴广起义剧本、服装的设计和准备、道具的制作等,并指导排练。 3、制作CAI课件,含影片秦始皇片断以及知识网络和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 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
3、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模块一 秦的暴政: 1、播放影片秦始皇中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筑长城有关片断。 2、组织学生思考,在影片中秦朝修建了哪些重大工程?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学生回答) 3、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得出“徭役繁重”这一暴政表现) 播放影片,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计算,积极参与探究,认识到徭役的繁重。 赋税沉重: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
4、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想象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出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窘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而增恨秦始皇。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暴政表现)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暴政表现)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这样农民的生活过得怎样? (学生得出“赋税沉重”这一个暴政表现) 模块二 陈胜吴广起义: 1、投影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2、提问:同学们刚才表演的是什
5、么历史事件的发生?发生在哪一年?谁发动的?地点在哪里?起义的口号是什么?建立了什么政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意义中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里?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第一次提出了斗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第一次推翻了残暴的统治。 模块三 楚汉之争: 1、楚汉之争为何刘邦能取胜? 2、简述项羽失败经过。教学小结: 1、学生闭目三分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教学要点,共同复述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2、播放VCD唱片霸王别姬。设计意图: 通过闭目回顾,放电影式再现本课知识,利用多
6、媒体的动画效果,逐项显示教学要点,突出“秦”亡“汉”立,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1、讨论陈胜吴广在去渔阳的途中,如果不下大雨,不会误期,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2、搜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的有关材料,为下节活动课对秦始皇的评价做准备。 3、加强活动与探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课堂小结: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回望历史的天空,远
7、去的是鼓角铮鸣,暗淡的是刀光剑影。万丈尘沙的残壁,已在烽火燃尽的地方消失。兴亡与成败,都将随着历史的云烟散去。然而,陈胜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象惊雷般在人们的心中响了两千年。陈胜、吴广“身为百姓,心系国家”的精神也将永世流传! 推荐第2篇:初一上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B 刻在龟甲兽骨 C 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 D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什么朝代(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迄今
8、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人面网纹盆 D西周的铜盘 5.战国时,各国进行改革,最彻底的是( ) A管仲改革 B吴起改革 C李悝变法 D商鞅变法 6.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 7.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是( ) A孔子 B孙武 C庞涓 D孙膑 8.战国七雄中,位置最东的是( ) A齐 B楚 C秦 D燕 9.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是( )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11.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重要战役(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9、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闻鸡起舞”的故事说得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 A勾践 B祖冲之 C祖逖 D项羽 13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末年 D.魏晋南北朝 14.三省六部制始创于( ) A秦 B汉 C隋 D唐 1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隋律 B贞观政要 C唐法典 D唐律疏议 16.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突厥 B靺鞨 C六诏 D回纥 17.秦长城的起点是( ) A东到大海 ,西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8.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阿倍仲麻侣 B
10、鉴真 C晁衡 D玄奘 19.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20.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 ) A僧一行 B郭守敬 C鲁班 D李春 二、填空题:(15分) 1.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的农民起义。 2.兴起于东汉后期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教。 3.西汉末年,社会*,王莽夺取政权,进行改革,史称_。 4.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5.汉宣帝时宫女 出塞和亲,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唐朝 公主 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 6.孙权派卫温率船到达_,加强了_和内地和联系。 7.公元97年,班超派
11、部下_出使大秦。 8.魏晋以来,称地主阶级的上层叫_ ,下层叫 。 9._时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 10.南朝齐梁间的唯物思想家 写了神灭论。 11.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画的 是一幅反映汉藏两族友好的历史画卷。 12.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三、列举题(25分) 1、列出隋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和六部的名称。 2、列出下列称号的人的姓名。 、诗仙_ 、诗圣_、画圣_ 、书圣_ 、药王_、医圣 、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_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 3、列出以下时期的统治者 、文景之治_、_ 、光武中兴_、贞观之治_ 、开元盛世_ 4、列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12、三、填图题( 14 分) 1.填出图中隋运河各段的名称。 A B C D 2.填出隋运河的中心及南北端点。 E F G 3.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隋朝大运河连接了_、_、_、_和_五大河流,全长_多公里,成为贯穿_交通的大动脉。 四、材料解析:(6分)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 阅后请回答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1分) 这首诗反映了那时怎样的情况?(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上述言论出自何人?(1分) 他在我国历史上有贡献?(2分) (二) 初一历史试卷 考试
13、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元谋人距今年代为_年,北京人距今年代为_年,山顶洞人距今年代为_年。 2、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_奴隶制王朝。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的_时期。 3、商朝青铜艺术高超,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_和_。 4、从公元前_年到公元前_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_社会瓦解和_社会形成时期。 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_、_进军匈奴,匈奴打败,从此不再与西汉抗衡。 6、东汉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有_和_,一位著有_,另一位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_。 7、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_,加强了_和内地的联系。 8、_是我国古代杰出
14、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_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 9、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_,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大数学家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_位数字,这比欧洲要早_年。 10、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前者在今_省_,后者在今_省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将下面每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我国开始有确切纪年的历史,至今(2023年)约有( ) A、2841年 B、2840年 C、1159年 D、11
15、58年 3、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 ) A、管仲在各国的改革 B、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C、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D、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4、两汉时期出使西域的有( ) 张骞 甘英 班超 窦宪 A、 B、 C、 D、 5、下列发明属于世界首创的新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的有( ) 发明了便于翻土的犁壁 利用温室栽培蔬菜 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丝织技术使用提花机 A、 B、 C、 D、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是( ) 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逐渐衰落 出现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A、 B、 C、 D、 7
1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A、陶渊明 B、顾恺之 C、曹操 D、蔡文姬 三、列举题:(第1题5分,第2小题5分,共10分) 1、列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五次统一。 2、举出佛教对锦州地区文化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建筑方面5座保存至今的风景名胜。 四、填表连线题:(共11分) 1、填表(在下面空格中填上相应的朝代) 2、连线:将两边的朝代、作品分别于中间人物连线 东汉 顾恺之 地动仪 东晋 张衡 离骚 战国 屈原 洛神赋图 五、材料解析题:(6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阅后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话? (2)作者写过什么书?内容如何? 六、问答题:(共9分) 秦始皇采取
17、了哪些加强中央专制集权的措施? 七、识图和填图题:(每空1分,共20分) (一)请在三国鼎立形势图中空格内填出三国的国名、重要战役地名。 (二)图中编号处是三国都城位置,请分别填出: 建立时间 都城 建国皇帝 1._、_、_ 2._、_、_ 3._、_、_ (三)附图A是_评价_ (四)附图B是_评价_ (五)附图C是_发明人是_。 推荐第3篇:初一历史教案第5课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知道商周时期青铜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2知道甲骨文的含义、造字方法、特点、地位及影响。 3认识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灿烂的奴隶制文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重点难点
18、精归纳 1青铜铸造业与青铜文明的区别 (1)青铜铸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历史学家根据人们使用工具的不同,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人们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文明,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3)青铜文明泛指我国整个奴隶社会的生产发展状况,即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和繁荣,并不仅仅是指青铜铸造业。只不过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成就辉煌,最具代表性。 考点: 考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例 1下列关于
19、我国古代青铜工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铜器最早出现于我国商朝后期 B商朝以后,青铜器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青铜礼器的数量反映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后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解析】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就出现了铜器,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可以为证。因此,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二 甲骨文记事 例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个候选项中,汉语(汉字)排名第一。已知的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钟鼎文 D铭
20、文 【解析】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例 3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下列属于象形字的是 ( ) A日 B从 C上 D河 【解析】象形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会意字,是把两个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C项是指事字,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D项是形声字,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 【答案】A 图文识读 四羊方尊 图注:上图是1938年出土于
21、湖南宁乡县的四羊方尊。其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 后母戊鼎 图注:上图呈现的是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的后母戊鼎。鼎重832.84千克,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 甲骨文 图注:上图是一块珍贵的甲骨拓片,它外观精美,刻有大量文字甲骨文。 推荐第4篇:初一上册历史问答题 问答题: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
22、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3、评价秦始皇。 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
23、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4、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24、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P111 答: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进一步实行了改革 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25、,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意义: 1、促进了民族融合.2、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 推荐第5篇:初一历史教案第三课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习目标 1掌握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的情况及华夏族的形成,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2知道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所做的贡献,了解尧舜禹的传说和禅让制。 3结合考古发现与远古人类的传说或神话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故事中的历史信息。 重点难点精归纳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民族做出的重要贡献
26、(1)炎帝 与黄帝结成联盟,联合打败蚩尤。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 经过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黄帝在部落联盟的首领地位得以确立,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2全面了解禅让制 (1)含义:通过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进行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2)实行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3)著名首领:尧、舜
27、、禹。 (4)推举标准: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并且得到公众认同。 考点: 考点一 炎黄联盟 例 1(2023广东)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炎黄传说。炎黄二帝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标志,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情思。联系题目信息“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知,龙的精神就是炎黄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故选B项。 【答案】B 考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例2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
28、”,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这是因为黄帝 ( ) A曾经打败了炎帝 B教民开垦耕种,创造了文字 C与炎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制作了音律,发明了算盘 【解析】炎黄部落打败蚩尤,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黄二帝还有很多创造性的贡献,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也是海内外华人热情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主要原因。 【答案】C 考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 例 3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那么,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
29、首领的 ( ) A世袭制 B武力夺权 C禅让制 D自我推荐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舜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禅让制。 【答案】C 图文识读 华夏始祖炎帝 图注:(1)炎帝是我国氏族社会后期的著名部落首领,与黄帝并称炎黄二帝。 (2)相传他的主要贡献是教民耕种,为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人们通商交换,成为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制作陶器、乐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等,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华夏始祖黄帝 图注:轩辕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轩辕路,始建于汉代,明清修葺。清朝康熙年间,新郑县令许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 尧的传说 图注:这是坐落于山西临汾城南,始建于唐朝的尧
30、庙中的五凤楼。 图注:上图为大禹治水像,选自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石。 材料研读(教材第13页)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提示:华夏民族是由多民族交融而形成的。 问题思考(教材第14页)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提示:反映了当时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为通过考古发现,这些传说中的部分内容得到了科学印证。同时,要注意远古传说不等于史实。远古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是经过人们整理、加工而成的,故与真实可靠的史实之间会存在一定
31、的出入。 推荐第6篇:初一上册物理 初 中 物 理 初二上册部分: 第一章: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声音是如何产生、传播的?声音的速度有多大?)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什么是立体声?) 三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有关系?) 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止噪声的侵害?) 五 声的利用(声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声是如何传递能量的?) 第二章:光现象 一 光的传播 二 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 光的折射 五 光的色散 六 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 二 生活中的透镜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 眼睛和眼镜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
32、四章:物态变化 一 温度计 二 熔化和凝固 三 汽化和液化 四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 电荷 二 电流和电路 三 串联和并联 四 电流的强弱 五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如何将声音保存下来: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 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声的传播需要什么: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介质的种类: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速度:v固体v液体v气体 )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
33、波。 声速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声速的大小和介质的种类(固 液 气)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C时空 气中的温度是340m/s |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的-1次方)| | |空气(0C )331|海水(25C )1531| |空气( 15C )340|冰3230| |空气( 25C )346|铜(棒)3750| |软木(固体)500|大理石3810| |煤油( 25C )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u 速度 t 时间 S 路程 声音传播的距离公式:S = v tv = S/tt = S/v 声源于障碍物的距离计算公式: S = vt/2 (
34、传播速度:v固体v液体v气体 )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 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发声体振动 介质 鼓膜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 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例 如:骨传导) 什么叫做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什么叫双耳效应: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
35、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 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 声音的特性 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 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什么决定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可见发声体振动的 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用什么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 音的音调。 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推荐第7篇:高一历史教案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大象版历史必修一第一
36、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我说课的第一个内容为说教材。 一、说教材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时主要概括了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主要特点。本课内容我们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从而使学生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本部分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知识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37、,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学习,理解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学会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意目标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
38、实际情况,我将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这几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可以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科学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讨论法在于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谈话法则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师生双边的情感交流。 三、说学法 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新课改中“改变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分析情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学会利用辨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讨论,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求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按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课堂教学: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几部分的学习。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下面进入试讲环节。 1、导入新课(写题目) 说起大禹治水的传说,我想同学们都是耳熟能详的。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提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