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for语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6620046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9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for语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2023年for语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for语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for语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for语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这节课是循环语句的第一部分内容,教材只是通过一个应用题引出了循环结构,并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没有给出其语句格式和执行过程。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因此本部分内容分二节课完成,这节课主要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下节课再

2、讲实际应用。 二、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的学生,在高一下学期数学课上学过程序设计三种方法及流程图的画法,但没有上机实践。通过前面的学习对VB程序设计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刚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4)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

3、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学生只有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了其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 教学重点: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教材处理:教材上没有讲for循环语句格式,也没讲它的执行过程,直接讲了它的应用。若直接按教材上的来讲,学生不容易接受。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所以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执行过程。下一节再讲其实际应用。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无网络) 六、教学过程: 自我评析:这是我评教学

4、能手时设计的案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引入课题还是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都没有直接讲解,而是通过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巩固练习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中掌握新知识、消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从反馈情况来看,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希望同行们批评指出。 推荐第2篇:DO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DO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注重实例分析,将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充分利用VB的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实例进行DO循环语句教学并上机实践程序代码的编写。

5、本节内容属于程序设计基础部分中循环结构内容的教学,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仅靠教材上的一个例题是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的。实现循环结构的语句除了FOR循环语句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介绍DO循环语句,它可以实现未知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 【学生情况分析】 本模块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FOR循环语句,理解了循环的含义,并且能够运用FOR循环语句实现累加计算。 本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喜欢自己思考问题,但缺乏互相讨论的意识。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特点,内容抽象难懂,表现形式枯燥,很容易造成书写程序的畏难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教学

6、方法】 教法:实例分析、任务驱动 学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资源】 教师用资源:教学演示文稿(PPT) 学生用资源:“折纸游戏”源程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按照格式要求正确书写DO循环语句。 (2)结合实际问题,能够理解Do WhileLoop格式的执行过程。 (3)能够说出FOR循环语句与DO循环语句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分析,能够正确选择所应用的循环语句。 (2)根据问题需求,能够确定循环控制条件及循环内容,积累程序设计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折纸超身高”和“植树问题”的实例分析中积极思考,形成主动探究新知的意识。 (2)增强DO语句

7、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升主动学习程序设计的欲望。 【教学重点】 DO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确定控制循环的条件及循环内容。 【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景,趣味引出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兴趣,找出纸的厚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一张普通的办公用纸,它的厚度大约有0.05毫米,现在要将此纸对折5此,纸的厚度是多少?你有哪些计算方法? 学生:(1) 0.05*25 (2)对折一次,计算一次。这样每次对折的厚度是上一次对折厚度的2倍。 教师:很好!用赋值语句来实现就是S=2*S。 环节2:循序渐进,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FOR循环语句的应用,在问题分

8、析中引导学生发现FOR循环语句的不足,引出本课的主题。) 教师:经科学实验证明,由于纸的厚度和柔韧度的影响,一张纸最多只能对折7次。(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栏目) 因此,下面将要研究的问题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提问)将此纸对折10次,纸的厚度是多少? 学生:(打开练习源程序,完善教师给出的不完整程序。) 教师:(再次提问)如果有一张无限大的纸,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能够超过你的身高呢? 学生:(学生上机尝试修改程序) 教师:(提问完成的学生)你的计算结果是什么?你是如何修改程序的? 学生:我的身高是1.62米,需要对折15次。(展示其修改的程序) For N=1 To 15 S=2*S I

9、f S1620 Then Print N,S Next N 我在循环中加入了判断,如果纸的厚度超过了1.62米,则输出折纸次数和纸的厚度。 教师:(进一步提问)你是如何确定循环次数的呢? 学生:(边讲解边演示)先把终值稍微改大一些,比如12,运行程序发现没有输出结果,我觉得可能是估算次数太小了,于是我又把终值设为20,运行程序发现输出了多组数据,从这些数中我发现应该是折15次。 教师:从这位同学的尝试中可以看出,要想得到正确结果,需要不断测试终值。终值小了,没有输出结果;终值大了,就会有多余的数据输出。因此要实现次数未知的循环,FOR语句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同学们将学习一种新的

10、语句DO循环语句。(教师板书课题) 环节3:讲解新知,初试身手 (设计意图:讲授DO循环语句的相关知识,利用“折纸计算”初步体会DO循环语句的实际应用。) 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DO语句的格式。(教师板书) (结合流程图讲解DO语句的执行过程) 按照程序自顶向下执行的原则,当程序遇到DO语句时,首先判断WHILE后面的条件,如果条件满足,将执行循环体语句,之后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从而形成重复的过程,直到条件不满足时结束循环。 学习了DO语句的基本知识,该语句在“折纸计算”问题中如何实现呢? (课件展示计算过程,如右图。)请同学们尝试将流程图用程序 语言实现。 学生:(学生上机实践) 教师:(巡视

11、学生,对个别人进行指导) 已经有同学完成了程序代码的书写,他发现有多组数据输出,我们来帮他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利用电子教室软件转播一位学生的程序代码) Do While S N=N+1 S=2*S Print N,S Loop 学生:(互相讨论) 输出语句应该放在Loop的后面。 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输出语句不属于重复执行的部分。 教师:很好!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下面,程序仍有问题的同学继续调试;已完成任务的同学,请尝试一下计算至少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能够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4米)。 学生:(结合自己完成任务的进度有选择的上机实践) 教师:(阶段小结)通过实践发

12、现,FOR语句实现次数未知的循环时需要估算循环次数,并且在循环体中需要加入条件语句进行判断;而用DO语句时则不必考虑循环次数的限制。因此,在实现次数未知的循环时,利用DO语句是比较理想的。 环节4:再接再厉,融会贯通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两段相近的程序,体会DO语句的执行过程,并强调避免死循环的重要性。) 教师:(课件展示练习内容,如右图。) 阅读程序1,思考其执行结果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a和b的初值分别是50和15,此时a的值大于10,执行一次循环,即a=35;此时a的值依然大于10,再执行一次循环,a=20;此时a的值依然大于10,再执行一次循环,a=5;此时a的值小于10,循环

13、结束。因此结果是: 35、20、5。 教师:阅读程序2,思考其执行结果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结果是 35、 15、 35、 15、。因为此时a的值是50,程序中没有修改a的值,因此a10永远成立,循环将会永远执行下去。 教师:(演示程序)我们上机运行一下这个程序。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死循环”,即程序会无休止的运行,此时可以利用“Ctrl+Break”组合键终止程序运行。 由此可以看出用DO语句实现循环时,为了保证循环能够正常退出,循环体中必须有改变条件变量值的语句,避免出现“死循环”。 环节 5:巩固知识,拓展提高 (设计意图:巩固DO循环语句的使用,提高分析问题、书写程序代码的能力。)

14、 教师:(问题描述) 陈婷今年17岁,为了支持环保,她在今年生日的这一天种了1棵树。她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从明年开始她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这样下去,到多少岁时才能累计种到活超过100棵?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可以有哪些实现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上机实践。) (成果展示交流) 学生甲:(展示其实现的程序) Dim tree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Dim t As Integer tree = 1 n = 17 t = 1 Do While tree n = n + 1 t = t + 1 tree = tree + t Loop Print “到”;n;

15、”岁时累计种到”;tree;”棵” 学生甲讲解: 我用tree表示种树总和、n表示年龄、t表示每年种的树,在总和不超过100的条件下,年龄要+1,计算当前这一年要种的树,还要计算出当前的种树总和。 学生乙:(展示其实现的程序) Dim tree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tree = 0 n = 0 Do While tree n = n + 1 tree = tree + n Loop Print “到”;n+17;”岁时累计种到”;tree;”棵” 学生乙讲解: 在循环中我没有计算年龄的变化,因为n既可以表示每年种树,也可以表示种了多少年,因此最终的年龄应该是

16、n+17。 学生丙:(展示其实现的程序) Dim a As Integer Dim t As Integer a = 17 t = 1 Do While t t = t + a - 16 Loop Print “到”;a;”岁时累计种到”;t;”棵” 学生丙讲解: 我用a表示年龄,用t表示总棵数。我发现每年所种树木=年龄-16,因此计算总棵数就可以用t=t+a-16。 教师:看到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完成了问题求解,老师很高兴。同学们的方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说明大家在程序设计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环节6:自我考察,课堂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教师给定的练习题,重点考察学生对DO循环语句执行

17、过程及“死循环”的理解,) 学生:(完成教师指定的练习题目,并将答案反馈给老师。) 1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 ) Dim a As Integer a=1 Do While a A、10 B、11 2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死循环”( A、x=0 s=0 Do While s s=s+x Loop Print x B、a=5 b=10 Do While a a=a+1 ) b=b-1 Loop Print a,b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总结) 通过同学们给老师反馈回来的答案看,大家对DO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正确答案是B。第二个练习中的A选项中虽然循环体中的s=s+x貌似对循环条件变

18、量s的值进行了修改,但x的值始终是0,因此s的值并没有变化。 环节7:总结提升,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总结在实际问题中循环结构的实现过程,强调DO语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种循环语句FOR和DO,以后在遇到循环问题时,该如何运用这两个语句呢?我们需要分析以下几点(课件展示内容) 1 循环次数: 次数已知一般采用FOR语句实现 次数未知一般采用DO语句实现 2 进行循环的条件: FOR语句由循环终值控制 DO语句循环体中必须有改变循环条件的语句 3循环内容:需要重复执行的语句。 在日常生活中,次数未知的循环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现在的音乐播放器都有循环播放的功

19、能,当点击“停止”时,循环结束;为保证信息安全,现在的手机卡密码都有输入次数的限制,当连续输入3次错误的密码时,SIM卡将被锁。这些都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 (强调)程序为生活服务,希望同学们尝试将更多的程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板书设计】 DO循环语句 格式: 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Loop 【教学反思】 1以问题为主线。 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新知,在问题中提升能力。为引起学生兴趣,本课中所选实例均来自于生活,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2情景引入,恰到好处。 本课从折纸游戏出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折纸游戏”复习巩固了FOR循环语句

20、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折纸超身高”的计算,发现FOR语句在实现次数未知循环上的局限性,由此引出了学习DO循环语句的必要性。 3恰当引导,发散学生思维。 “算法与程序设计”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其中尤其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本课抓住了这一学科特点,在讲授DO语句的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完成“折纸超身高”的计算,教给学生应用DO语句解决问题的思想。巩固知识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植树问题”的求解,通过实际上课发现学生想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发散学生思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不足之处 在学生进行折纸计算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半成品”教学法,即给出部分程序代码,由学生来填空。这

21、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于优秀生来讲无疑出现了“吃不饱”的想象,因此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 推荐第3篇:FORNEXT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NEXT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课前分析 教学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 1、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程序设计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循环结构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结构,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复执行。FOR/NEXT语句是循环运算的专家,在程序设计中频繁出现。本节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为实现独立编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并能运用其来

22、编制简单的小程序。难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绘制好流程图,确定循环变量和循环体。因为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能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2、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通过FOR/NEXT语句的学习,写出简单的循环程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先看这个图形(画5个竖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来编写它的程序呢?(本节程序均设置为单击命令按钮cmdstart运行即代码加在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 ) 生(

23、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语句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画10行,100行,1000行“*”呢?难道就这样顺序写下去吗?这样编写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能让计算机去完成这部分重复的内容,而我们只要告诉计算机重复操作的次数就可以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呢?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FOR/NEXT循环语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这个愿望。 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新课伊始,就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认识结构。 2、给出程序,并通过流程图加以理解 师出示上

24、题程序代码并通过流程图和卡通图片分析 程序代码: cls forI=1to5step1 print”*” next 师:循环结构也称重复结构,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但重复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FOR语句中的条件下才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体。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FOR/NEXT语句的语句格式: 格式:FOR数值变量名=数学表达式1TO数学表达式2STEP数学表达式3 语句序列(循环体) NEXT 说明:1)当步长为1时,STEP 1可省略不写; 2)语句序列中可以含有任意多条语句,也可无任何语句,称为空循环; 3)语句序列中可以含有循环结构; 4)有时需

25、中途退出循环,这时用EXIT FOR命令。 3、设置“陷阱”,强调语句格式。 师出示下列有错误的程序段。学生分成六组讨论,发现错误并纠正,然后每组完成一题。在讨论中,学生扮演了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自觉思考、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也可学习到他人的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1)打印15这5个数clsfor n=1 to 5 step?1print n next步长应为1)打印51这5个数clsfor n=5 to 1 print n next步长为1,不能省,应for n=5 to 1 step?1 )打印15这5个数clsfor 1 t

26、o 5 print “n” nextn加上引号,就变成了字符串,应把引号去掉)s=0 for x=1 to 10s=s+xif s20 then exitend if print x next退出FOR循环语句为EXITFOR )打印15这5个数clsfor n=1 to 5 print nFOR与NEXT必须成对出现,不能缺省 6)打印15这5个数clsfor 1 to 5 print n next循环变量n要赋值,for n=1 to 5 4、阅读程序,为程序设计打基础 教学中通过分析已有程序,慢慢渗透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独立进行程序设计。

27、 师:请同学们分析下列程序,绘制出流程图,说出程序功能。示题。 s=0 for x=1 to 100 s=s+x next prints功能:求1到100的和clsfor I=20 to 10 step?2 print Inext功能:输入出20,18,16,14,12,10六个数 (流程图略) 5、突破难点,尝试独立编程。 尝试是开始某种新事物所必需的。任何事情的第一次都需要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编程,在一次次尝试中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注意选题的难度要适当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析阅读已有程序,对循环结构又有了进一步理解,但我们不能仅局限在看懂、读懂程序上,我们的目的是要自己完成程序

28、设计。首先要进行审题,认真分析题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经过哪些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再把分析出来的处理步骤用流程图表示出来,最后用VB语言描述出各个解题步骤,程序设计就不会让你束手无策。下面我们就参照例题,按照老师介绍的程序设计步骤,试着来自己来编制2个小程序。 这两道题在循环体这一部分稍有难度,采取分组讨论,共同写流程图的方法,最后由学生独立写出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 1)编写程序,求100以内的奇数和cl=0 for n=1 to 100 step2 s=s+n print s next2)编写程序,y=x+2,当x=1,2,3,4,5时,y的值分别是多少。C

29、lsfor x=1 to 5 y=x+2 print y next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运用语句进行程序设计的步骤。唯有反思,才能控制思维操作,才能促进理解,提高自己的元认识水平,从而促进程序设计的算法形成和发展,实现良好的循环。 总结略。 师:各门学科之间,各学科的内容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都不是孤立的,同学们要把知识动态化,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解题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这样一个程序设计作业:(作业与数学知识联系密切) 作业:试编写程序,求10!。 总评 本节课教师采用分析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30、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启发、调整、激励来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气氛活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之处是练习题略多了一点,时间有些紧张。 推荐第4篇:整理英语句子教学设计 整理英语句子教学设计 王千庄小学 刘金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记事本窗口。 (2)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熟悉主键盘中的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在体验中感悟击键方法。 (3)让学生了解Shift键、Caps Lock键、回车键等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任务驱动 学

31、科整合 师生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认识、操作键盘,使其在不断地尝试中,感受成功,体验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使用主键区的几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lock键。 【教学策略】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法。本节内容中,记事本的启动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来完成。而键盘的认识,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键盘的分区。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尝试、讨论交流、评价竞争的学习方式进行。 【教学准备】 演示型课件整理英语句子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32、 1、小朋友,咱们一起到电脑乐园里去逛逛吧!大家看,今天电脑乐园里可真热闹呀,我们快去瞧瞧吧! 2、播放动画游电脑乐园 活动二:和记事本交朋友 1、演示课件找朋友游戏,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记事本。 2、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打开记事本。 师:记事本和画图是一对好邻居!,他们都是Windows自带的程序。你能试着打开它吗? 3、通过练习型课件找朋友,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记事本窗口。 活动三:自主体验键盘 1、学生在课件中卡通键盘小导游的带领下,进一步认识键盘。 2、课件出示练习内容。(10个数字、26个字母键),学生自主尝试,熟悉键盘、体验击键要领。 教师巡回指导,(一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输入过程中遇

33、到的困难,二是通过表扬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 3、师生交流总结击键要领。 由学生提出问题,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解决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出:“以指尖击键,击键要轻、快”;“十字分工明确,击键快速准确”。 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你能输入26个大写字母吗?由此引出下一环节即本节课的重点Shift 键和Caps Lock键的使用。 活动四:学习Shift 键、CapsLock键的使用方法 自主探索两键 1、通过动态课件,让学生认识、在键盘上找到这两个键。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两个键位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个键有个初步认识。 引导学习Caps Lock键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C

34、aps Lock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师:请小朋友击一下这个键,再击字母键A,你发现了屏幕上有什么变化?键盘上的capslock指示灯又有什么变化? 生:字母变成大写,指示灯变亮。 师:那你能再把字母再变回小写吗?快试试看! 学生尝试、交流。 引导学习Shift键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尝试,体会Shift键的使用方法。 师:Shift 键,我们叫它换档键或上档键!这个键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1)用小指按住shift 不放,再敲击数字键 1、 2、3,你发现了什么? (2)请继续按住shift 键不放,再敲击字母键A,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2、师生小结shift键的作用及使用

35、方法。 活动五: 小勇士智闯打字关 第一关:字符输入竞赛 sheng dan kuai le!(课件出示) 第二关:“争当打字小勇士” IT PC CPU CAI Help Save (闯关内容在屏幕上滚动显示) 第三关:播洒快乐,传递友谊。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贺卡范例,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本领,为亲人或朋友制作贺卡。在写贺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字体、字号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实践中体会回车键的使用。 作品完成后,通过同学自评 小组互评 全班同学一起评的方式评出“最佳创意奖”。 活动六:综合评价 课堂小结 推荐第5篇: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 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

36、析 本节课是海南省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visual basic 的工作界面和VB代码,并对流程图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VB及流程图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会用程序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1、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挑战。 2、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程序代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看懂流程图并能编写简单的VB程序,通过前面的分支结构的学习,对本课内容有了感性层面上的理解。 3、个别少部分学生对抽象事物认识速度比较慢,对VB的认识还停留在窗体、控件上,对代码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

37、素,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这些学生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五、教法分析 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多分支的流程图及基本格式的理解中通过课件演示、具体实例的分析使抽象的事物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已达到学生理解

38、的目的。再配以恰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探究,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六、学法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理解多分支的流程图并能够利用多分支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学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协助,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七、媒体与评价 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文稿、学案 评价:过程性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时,要注重以激励为主,同时,还要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 八、教学过程

39、1、游戏引入(2分钟) 通过学生喜欢的心理测试的小游戏再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中来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选择不同的面包能够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童心的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 2、初步理解(4分钟) 教师通过解密心理测试的秘密引出游戏的背后的支持者:程序代码,带领学生边玩游戏边看代码,从中发现规律。同时提出问题: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在文本框中输入3,测试结果变成“你是灰太狼”,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对游戏代码做怎样的修改?并说明原因 (代码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定义理解它,通过修改代码从形式上让代码成

40、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接触学生看到代码的陌生心理,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 3、深入剖析(10分钟) 通过理解星猫心理测试的过程,将不同的面包对应不同的测试结果转化为流程图中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语句组,通过心理测试的代码导出程序基本格式。 (设计意图:图形是比较直观好理解的表现形式,通过图形引出结构的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分析该图是如何应用程序语句描述的,以具体的程序语句对照理解语句格式的基本结构也就不难了。) 4、模拟练习(13分钟) 以程序填空的形式完成分蛋游戏,进一步体会不同的年龄段对应不同的礼物,体验调试程序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要演示学生的成果,适时给出表扬。

41、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节课只需要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理解不同的条件对应执行不同的语句组,代码只需要简单了解。通过流程图理解游戏在程序中的执行过程,在通过代码填空,加强对结构的理解。) 5、深入提高(7分钟) 通过思考心理测试当中没有想选择的面包的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引出当表达式对于条件1到条件N都不符合时的处理办法case else 语句组N+1.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 (设计意图:程序设计要求思维严密,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引领学生思考特殊情况并思考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去。) 6、小

42、结 通过两个游戏的流程图以及统一的流程图,进而引出专业术语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通过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两个游戏的执行流程的同时引出本课的课题,这种结构就是VB中的多分支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知识深化 课后思考题:完成成绩评价系统,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通过完成成绩评价系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能够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九、板书设计 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1、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不同的条件对应执行不同的语句组。 2、能够利用多分支的思想解决实

43、际问题。 3、通过调试程序了解了一些VB的语法知识。 十、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程序的选择结构条件语句(教学设计)(优秀) 程序的选择结构-条件语句 灵武一中 马振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广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选修)第二章程序的选择结构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介绍程序选择结构条件语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实践活动过程,逐步掌握利用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但由于大部分学生上机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平时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素养的积累和培养,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根据实际课堂对所设置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条件语句的基本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