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精选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一页,本课件共有65页3.1 测量误差概述一、测量误差一、测量误差1.测量误差测量误差(Observation Magement Error)观测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包括观测误差和模型误差。观测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包括观测误差和模型误差。n 观测误差:观测误差:观测值发生的偏差。如:观测值发生的偏差。如:对同一量进行多次观测,其结果通常略有差异。对同一量进行多次观测,其结果通常略有差异。n 模型误差:模型误差:数学模型不恰当而导致待求量发生数学模型不恰当而导致待求量发生 的偏差。的偏差。如:如:第二页,本课件共有65页二、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二、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1
2、.仪器的原因(仪器的原因(Instrumental Errors)每一种测量仪器具有一定的每一种测量仪器具有一定的精确度精确度,使测量结果受到一定,使测量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的影响。另外,仪器结构的不完善仪器结构的不完善,也会引起观测误差。,也会引起观测误差。2.观测者的原因(观测者的原因(Personal Errors)由于观测者的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辨别能力感觉器官的辨别能力存在局限性,在仪器对存在局限性,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操作时都会产生误差。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操作时都会产生误差。第三页,本课件共有65页3.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影响(Natural Error
3、s)测量作业环境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力、日光照射、大气测量作业环境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力、日光照射、大气折光、烟雾等客观情况时刻在变化,使测量结果产生误折光、烟雾等客观情况时刻在变化,使测量结果产生误 差。差。例例如,温度变化使钢尺产生伸缩,如,温度变化使钢尺产生伸缩,风吹和日光照射使仪器的风吹和日光照射使仪器的安置不稳定,安置不稳定,大气折光使望远镜的瞄准产生偏差等。大气折光使望远镜的瞄准产生偏差等。第四页,本课件共有65页三、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原则三、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原则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在相
4、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如:测距仪的固定误如:测距仪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等。差和比例误差等。系统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因而对成果质系统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因而对成果质量的影响也特别显著。但由于它具有规律性,可采用下列量的影响也特别显著。但由于它具有规律性,可采用下列方法消除或削弱其影响:方法消除或削弱其影响:第五页,本课件共有65页计算改正数。计算改正数。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2.偶
5、然误差(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Random Error)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看,其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差看,其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第六页,本课件共有65页 如如读数误差、照准误差等。读数误差、照准误差等。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且具有统计规律性,可应用数理统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
6、的,且具有统计规律性,可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处理。计的方法加以处理。3.粗差(粗差(Blunder,&Gross Error)观观测测数数据据中中存存在在的的错错误误,称称为为粗粗差差。是是由由于于作作业业人人员员的的粗粗心心大大意意或或各各种种因因素素的的干干扰扰造造成成的的,如如瞄瞄错错目目标标、读读错错大大数数,光光电电测距、测距、GPS测量中对载波信号的干扰等。测量中对载波信号的干扰等。粗差必须剔除,而且也是可以剔除的。粗差必须剔除,而且也是可以剔除的。第七页,本课件共有65页4.误差处理原则误差处理原则 在进行观测数据处理时,按照现代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数据在进行观测数据处理时,按照
7、现代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探测粗差的存在并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探测粗差的存在并剔除之;对偶然误差进行适当处理,来求得被观测量的最可靠值。剔除之;对偶然误差进行适当处理,来求得被观测量的最可靠值。第八页,本课件共有65页四、偶然误差的特性四、偶然误差的特性 设某一量的真值为设某一量的真值为X,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此量进行,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此量进行n次观测,得到的观测值为次观测,得到的观测值为l1 1,l2 2,ln,在每次观测中,在每次观测中产生的误差(又称产生的误差(又称“真误差真误差”)为)为1,2,n,则定,则定义义 第九页,
8、本课件共有65页实例 在某一测区,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共观测了在某一测区,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共观测了358个三角形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由于每个三角形内角之和的真值(的全部内角,由于每个三角形内角之和的真值(180)为已)为已知,因此,可以上式计算每个三角形内角之和的真误差知,因此,可以上式计算每个三角形内角之和的真误差i,将它们分为负误差和正误差,按误差绝对值由小到大排将它们分为负误差和正误差,按误差绝对值由小到大排列次序。以误差区间列次序。以误差区间d=3进行误差个数进行误差个数k的统计,并计的统计,并计算其相对个数算其相对个数kn(n358),),kn称为误差出现的频率。称为误差出现的频率。
9、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5页误误差区差区间间 d d 负误负误差差正正误误差差误误差差绝对值绝对值K KK/nK/nK KK/nK/nK KK/nK/n0 03 345450.1260.12646460.1280.12891910.2540.2543 36 640400.1120.11241410.1150.11581810.2260.2266 69 933330.0920.09233330.0920.09266660.1840.1849 9121223230.0640.06421210.0590.05944440.1230.1231212151517170.0470.04716160.0450
10、.04533330.0920.0921515181813130.0360.03613130.0360.03626260.0730.073181821216 60.0170.0175 50.0140.01411110.0310.031212124244 40.0110.0112 20.0060.0066 60.0170.0172424以上以上0 00 00 00 00 00 01811810 05055051771770 04954953583581.0001.000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5页 由此,可以归纳出偶然误差的特性如下:由此,可以归纳出偶然误差的特性如下:n界限性:界限性:在一定的观测
11、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的限值。n聚中性:聚中性: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小。现的频率小。n对称性: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具有大致相等的出现频率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具有大致相等的出现频率。n抵偿性:抵偿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趋近于零,即: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趋近于零,即: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5页由上图可以看出:偶然误差的出现符合正态分布,其分布曲线的方由上图可以看出:偶然误差的出现符合正态分布
12、,其分布曲线的方程式为:程式为:+3 +6 +9 +12 +15 +18 +21 +24X=-24 -21 -18 -15 -12 -9 -6 -30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5页式中,参数式中,参数为观测误差的标准差。为观测误差的标准差。从中可以看出正态分布具有偶然误差的特性。即从中可以看出正态分布具有偶然误差的特性。即n f()是偶函数,即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求得的是偶函数,即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求得的f()相等,故曲线对称于纵轴。相等,故曲线对称于纵轴。n 越小,越小,f()越大;越大;越大,越大,f()越小。越小。n 当当=0时,时,f()最大,其值为最大,其值为n 当当第十五页,本课
13、件共有65页方差为偶然误差平方的理论平均值:方差为偶然误差平方的理论平均值:标准差为标准差为 由上式可知,标准差的大小决定于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由上式可知,标准差的大小决定于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出现的绝对值的大小。由于在计算标准差时取各个偶然误差出现的绝对值的大小。由于在计算标准差时取各个偶然误差的平方和,因此,当出现有较大绝对值的偶然误差时,在差的平方和,因此,当出现有较大绝对值的偶然误差时,在标准差的数值大小中会得到明显的反映。标准差的数值大小中会得到明显的反映。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5页3.2 衡量精度的标准衡量精度的标准 一、精度(一、精度(Precision)测量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测
14、量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n准确度(准确度(Accuracy):):表示测量结果与其真值接近程度的表示测量结果与其真值接近程度的量。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量。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n精密度(精密度(Precision):):表示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反映表示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反映偶然误差的大小量。偶然误差的大小量。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5页二、衡量精度的指标二、衡量精度的指标 1.中误差(中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根据偶然误差概率分布规律,以标准差根据偶然误差概率分布规律,以标准差为标准衡量为标准衡量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观测结果的精度是比较合适的。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观测结果的精度
15、是比较合适的。在测量中定义:按有限次观测的偶然误差求得的标准差为在测量中定义:按有限次观测的偶然误差求得的标准差为中误差,用中误差,用m表示,即表示,即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5页p两组观测值的误差绝对值相等两组观测值的误差绝对值相等pm1 m2,第一组的观测成果的精度高于第二组观测成果的精第一组的观测成果的精度高于第二组观测成果的精度度次序次序第一第一组观测组观测第二第二组观测组观测 观测值观测值真真误误差差观测值观测值真真误误差差18018000030003-3-39 9180180000000000 00 018018000020002-2-24 417917959595959+1+11
16、117917959585958+2+24 418018000070007-7-7494917917959565956+4+4161618018000020002-2-24 418018000010001-1-11 118018000010001-1-11 1180180000000000 00 017917959595959+1+11 118018000040004-4-4161617917959525952+8+8646417917959575957+3+39 9180180000000000 00 017917959585958+2+24 417917959575957+3+39 9180
17、18000030003-3-39 918018000010001-1-11 1|242472722424130130中中误误差差 -m2 -m1+m1 +m2XY不同中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5页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一般用分子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的分式表示。式表示。例如:用钢卷尺丈量例如:用钢卷尺丈量200m和和40m两段距离,量距的中误差两段距离,量距的中误差都是都是2cm,可见其,可见其精度相同精度相同,但,但 前者的相对中误差为前者的相对中误差为0.02200 110000,而后者则
18、为,而后者则为0.0240l2000,显然,显然前者的量距精度高于后者。前者的量距精度高于后者。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65页3.极限误差(极限误差(limit error)根据正态分布曲线,可以表示出偶然误差出现在微小区根据正态分布曲线,可以表示出偶然误差出现在微小区间间d中的概率:中的概率:根据上式的积分,可得到偶然误差在任意大小区间中出现的根据上式的积分,可得到偶然误差在任意大小区间中出现的概率。设以概率。设以k倍中误差作为区间,则在此区间中误差出现的概率倍中误差作为区间,则在此区间中误差出现的概率为:为: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5页 分别以分别以k1,2,3代入上式,可得到偶然误差的绝对值
19、不代入上式,可得到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中误差、大于中误差、2倍中误差和倍中误差和3倍中误差的概率:倍中误差的概率:由此可见,偶然误差的绝对值大于由此可见,偶然误差的绝对值大于2倍中误差的约占误差总数的倍中误差的约占误差总数的5%,而大于,而大于3倍中误差的仅占误差总数的倍中误差的仅占误差总数的0.3%。一般进行的。一般进行的测量次数有限,测量次数有限,2倍中误差应该很少遇到,因此,以倍中误差应该很少遇到,因此,以2倍中误差倍中误差作为允许的误差极限,称为允许误差,简称作为允许的误差极限,称为允许误差,简称“限差限差”,即,即 允允2m 现行现行测量规范测量规范中通常取中通常取2倍中误差作为限
20、差。倍中误差作为限差。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5页3.3 误差传播定律一、误差传播定律一、误差传播定律 观测值的误差对观测值函数的影响。用观测观测值的误差对观测值函数的影响。用观测值的中误差去表征待求量中误差的数学模型,值的中误差去表征待求量中误差的数学模型,则为中误差传播定律。则为中误差传播定律。二、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传播定律二、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传播定律 设设Xi(i=1,2,n)是一组独立观测量,而)是一组独立观测量,而Y是是Xi的函数,即:的函数,即: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5页 式中,系数式中,系数ai已知,且假定无误差。设已知,且假定无误差。设xij是第是第i个个观测量的第观测量的第j
21、次观测值,则按上式求出待定量的计次观测值,则按上式求出待定量的计算值算值yj为:为:将(将(1 1)式减去()式减去(2 2)式得:)式得: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5页 当对当对Xi各观测各观测k次时,上式将共有次时,上式将共有k个,分别将各个,分别将各式式两边平方两边平方,并对,并对k个式个式求其和求其和,再,再除以观测次数除以观测次数k,考虑到偶然误差的考虑到偶然误差的抵偿性抵偿性,可得:,可得:顾及顾及中误差的定义公式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并设,并设Xi的中误差为的中误差为mi,则,则可得:可得: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5页三、非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传播定律三、非线性函数的中误差传播定律 设有非
22、线性函数设有非线性函数Y=f(X1,X2,Xn),),Xi(i=1,2,n)为)为独立观测量独立观测量,并设,并设Xi的中误的中误差为差为mi,为此,可先将非线性函数线性化,然,为此,可先将非线性函数线性化,然后再按线性函数处理。后再按线性函数处理。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5页四、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四、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1.步骤:步骤:n列出正确的函数模型列出正确的函数模型注意注意:模型符合测量事实;观测量各自独立模型符合测量事实;观测量各自独立n非线性函数线性化非线性函数线性化n运用误差传播定律运用误差传播定律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5页2.应用举例应用举例例例1:用尺长为:用尺长为l的
23、钢尺丈量距离的钢尺丈量距离S,共丈量,共丈量4个尺段,设丈量个尺段,设丈量一个尺段的中误差为一个尺段的中误差为m,试求,试求S的中误差。的中误差。解解一一: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5页 解解二二: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由两种解算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两种解算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距离距离S的中误差不相的中误差不相等等,显然,解二的数学模型是错误的。,显然,解二的数学模型是错误的。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5页例例2:设有函数:设有函数 。若。若 X、Y为独为独立观测量,其观测值中误差为立观测量,其观测值中误差为mx、my,试求,试求U的中误
24、差。的中误差。解解一一:由线性中误差传播定律,显然有:由线性中误差传播定律,显然有:则有:则有: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65页解解二二:由于由于 应用线性函数中误差传播定律,得:应用线性函数中误差传播定律,得:即:即:显然,这两种解法中至少有一种解法是显然,这两种解法中至少有一种解法是错误错误的。解法一中的。解法一中由于未考虑观测量的由于未考虑观测量的独立性独立性,显然是错误的。,显然是错误的。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5页例例3:设有函数:设有函数 若观测值若观测值d=180.23m,中误差,中误差md=0.05m;=612210,其中误差为,其中误差为m=20,试求,试求y的的中误差。中误差。解
25、:解:故有:故有: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5页思考题1、设自已知点设自已知点A向待定点向待定点B进行水准测量,共观测进行水准测量,共观测n站。设每站。设每站的观测精度相同,其中误差为站的观测精度相同,其中误差为m站站,试求,试求A、B两点间高差的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中误差。2、设等精度观测、设等精度观测n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获得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获得n个三角形内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闭和差,试求测角中误差。角和的闭和差,试求测角中误差。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5页例例4:水平角观测限差的制定:水平角观测限差的制定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与其误差的综合影响有关,对于水平角观测的精度与其误差的综合影响有关,
26、对于J6光学经光学经纬仪来说,设计时考虑了有关误差的影响,保证室外纬仪来说,设计时考虑了有关误差的影响,保证室外一测回的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为方向中误差为6。实际上,顾及到仪器使用期间轴系的磨损。实际上,顾及到仪器使用期间轴系的磨损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设计精度一般小于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设计精度一般小于6,新出厂的仪,新出厂的仪器,其野外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小于器,其野外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小于6,在精度上有所富裕。,在精度上有所富裕。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5页对于水平角观测的精度,通常以某级经纬仪的标称精对于水平角观测的精度,通常以某级经纬仪的标称精度作为基础,应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分析,求得
27、必要的数度作为基础,应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分析,求得必要的数据,再结合由大量实测资料经统计分析求得的数据,考虑据,再结合由大量实测资料经统计分析求得的数据,考虑系统误差的影响来确定。下面仅以标称精度为基础进行分系统误差的影响来确定。下面仅以标称精度为基础进行分析。析。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5页3.3 误差传播定律设设J6经纬仪室外经纬仪室外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为:为:(1)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2)半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半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3)归零差的限差)归零差的限差(4)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的限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的限差 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5页
28、3.4 等精度观测值平差等精度观测值平差一、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一、等精度观测与非等精度观测n等精度观测等精度观测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由等精度观测而获得的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由等精度观测而获得的观测值称为等精度观测值。观测值称为等精度观测值。n非等精度观测非等精度观测 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由非等精度观测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由非等精度观测而获得的观测值称为非等精度观测值。而获得的观测值称为非等精度观测值。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5页二、测量平差二、测量平差由于观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偶然误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由于观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偶然误
29、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提高成果质量,同时也为了检查和及时发现观测值中的作中,为提高成果质量,同时也为了检查和及时发现观测值中的粗差,通常进行粗差,通常进行多余观测多余观测。(例如:一个平面三角形,只要观测。(例如:一个平面三角形,只要观测其中的两个内角,即可确定其形状,但通常是观测三个内角)。其中的两个内角,即可确定其形状,但通常是观测三个内角)。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5页 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通过多余观测必然会发现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通过多余观测必然会发现观测结观测结果不一致果不一致。因此,必须对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进行处理,使得。因此,必须对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进行处理,使得消
30、除不符值后的结果,可认为是观测值的最可靠结果。由此可知,消除不符值后的结果,可认为是观测值的最可靠结果。由此可知,测量平差的任务是:测量平差的任务是:(1)对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运用概率统计的方)对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消除它们之间的不符值,求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法来消除它们之间的不符值,求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2)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5页测量平差方法测量平差方法严密平差:所依据的准则是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严密平差:所依据的准则是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如:间接平差法等(见如:间接平差法等(见测量平差基础测量平
31、差基础)近似平差:所依据的准则是建立在近似的理论基础之上,近似平差:所依据的准则是建立在近似的理论基础之上,亦称简易平差。亦称简易平差。根据某一待求量的一系列观测值,求出其根据某一待求量的一系列观测值,求出其最佳估值(或最佳估值(或最或是值)称为最或是值)称为直接观测平差,分为直接观测平差,分为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和和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65页三、等精度直接观测值平差三、等精度直接观测值平差1.算术平均值原理算术平均值原理 在在相同的观测条件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未知量进行下,对某个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其观次观测,其观测值分别为测值分
32、别为l1,l2,,ln,将这些观测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将这些观测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量的最或是值,即:量的最或是值,即: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5页现用偶然误差的特性来证明现用偶然误差的特性来证明:设某一量的真值为设某一量的真值为X,各次观测值为,各次观测值为l1,l2,,ln,其相应的真误差为,其相应的真误差为1,2,n,则,则 将上列等式相加,并除以将上列等式相加,并除以n,得到,得到 等式两端取极限,则等式两端取极限,则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5页由偶然误差的由偶然误差的抵偿性抵偿性,有,有 故可得:故可得:2.观测值的改正数及其性质观测值的改正数及其性质 观测值的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
33、差,即:观测值的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即:将上列等式相加,得将上列等式相加,得 即:一组观测值的改正值之和恒等于零。这一特性可以作为即:一组观测值的改正值之和恒等于零。这一特性可以作为计算中的校核计算中的校核。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5页3.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n 根据真误差计算等精度观测值中误差根据真误差计算等精度观测值中误差 由于真值的不可知,导致真误差的不可知。但是,有时可将由于真值的不可知,导致真误差的不可知。但是,有时可将理论值视为真值,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理论值视为真值,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等。等。例例4:设等精度观测:设等精度观测n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试
34、根据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测角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试根据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中误差。解:三角形闭合差:解:三角形闭合差:根据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得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根据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得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5页 而根据中误差传播定律,可得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而根据中误差传播定律,可得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其中,其中,m为测角中误差。将此式代入上式得:为测角中误差。将此式代入上式得:此式即著名的此式即著名的菲列罗公式菲列罗公式,通常用于计算三角测量的测角中,通常用于计算三角测量的测角中误差。但当三角形的个数大于误差。但当三角形的个数大于20时,由此公式算出的
35、测角中误差时,由此公式算出的测角中误差才比较可靠。才比较可靠。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5页u 根据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其中误差根据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其中误差 设某量的设某量的n个等精度观测值为个等精度观测值为l1,l2,,ln,其真误差和改正数,其真误差和改正数为:为:于是有:于是有:将上列将上列n个等式两边分别个等式两边分别平方平方,并,并求其和,再除以求其和,再除以n,则有:,则有:上式中,上式中,考虑到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可得:,考虑到中误差的定义公式,可得: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5页4.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设观测值的中误差为设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算
36、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则应用误,则应用误差传播定律于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则有:差传播定律于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则有:故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故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5页例题 对某一距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某一距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6次观测,其观测值为:次观测,其观测值为:120.031m 120.025m 120.031m 119.983m 120.047m 120.040m试求其最可靠值,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试求其最可靠值,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解算见下表解算见下表:第四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5页次序次序观测值观测值l(M M)l(cmcm)改正改正值值v v
37、(cm)(cm)vvvv(mm)(mm)计计算算x,mx,m1 1120.031120.031+3.1+3.1-1.4-1.41.961.962 2120.025120.025+2.5+2.5-0.8-0.80.640.643 3119.983119.983-1.7-1.7+3.4+3.411.5611.564 4120.047120.047+4.7+4.7-3.0-3.09.009.005 5120.040120.040+4.0+4.0-2.3-2.35.295.296 6119.976119.976-2.4-2.4+4.1+4.116.8116.81(l0 0=120.000)=120.0
38、00)10.210.20.00.045.2645.26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5页思考题思考题:今有四个观测小组对同一个水平角进行观测,第一组今有四个观测小组对同一个水平角进行观测,第一组观测观测2个测回,水平角值为个测回,水平角值为l1,第二小组观测,第二小组观测4个测回,水平个测回,水平角值为角值为l2,第三小组观测,第三小组观测6个测回,水平角值为个测回,水平角值为l3,第四小,第四小组观测组观测8个测回,水平角值为个测回,水平角值为l4,试计算其最可靠值,并评定,试计算其最可靠值,并评定测量成果精度。测量成果精度。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65页3.5 权倒数传播律一、权的概念一、权的概念1
39、.权(权(weight)衡量观测值(或估值)及其函数的相对可靠程度的一种指标。通衡量观测值(或估值)及其函数的相对可靠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常用P表示。表示。权的定义公式为:权的定义公式为:上式表明:在一组观测值中,某观测值的权与其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而上式表明:在一组观测值中,某观测值的权与其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而2为比例系数,为比例系数,可任意选取,但对于同一个观测问题,应在数据处理前确定,可任意选取,但对于同一个观测问题,应在数据处理前确定,并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不变。并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不变。第五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5页2.单位权(单位权(unit weight)数值等于数值等于1的权。此时
40、,有的权。此时,有 ,当二者单位相同时,当二者单位相同时,称称为为单位权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此时的观测值为单位权观测值。此时的观测值为单位权观测值。3.权的特性权的特性n 权只能反映观测值之间的权只能反映观测值之间的相对精度相对精度,在反映观测值精度时,在反映观测值精度时,起作用的不是权本身的大小,而是权之间的比例关系。起作用的不是权本身的大小,而是权之间的比例关系。n 权既可反映同一类量的若干个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也可权既可反映同一类量的若干个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也可反映反映不同类量不同类量的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的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第五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5页4.权的确定权的确定n
41、 根据权的定义公式确定权根据权的定义公式确定权例例1:已知一组角量观测值:已知一组角量观测值X1、X2、X3的中误差的中误差m1=2;m2=4;m3=8,试求各观测值之权。,试求各观测值之权。解一:解一:第五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5页解二:由上例可以看出,系数由上例可以看出,系数改变,各观测值的权亦改变,改变,各观测值的权亦改变,但观测值之间的但观测值之间的权之比权之比并未改变。并未改变。第五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5页u 距离测量中根据边长确定权距离测量中根据边长确定权例例2:按同等精度丈量三条边长,得:按同等精度丈量三条边长,得S1,S2,S3,相应的长度,相应的长度为为3km,4km,6km。
42、试确定三条边边长观测值的权。试确定三条边边长观测值的权。解:由于按同精度丈量,所以每千米的丈量中误差相同。设每千解:由于按同精度丈量,所以每千米的丈量中误差相同。设每千米丈量中误差为米丈量中误差为mkm,则边长,则边长Si的中误差为:的中误差为:将其代入权的定义公式得:将其代入权的定义公式得:第五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5页 本例中,取本例中,取C为为12km,则得,则得S1,S2,S3的权分别为的权分别为4,3,2。此时。此时S为为12km时的权为时的权为1。也就意味着,。也就意味着,以以12km的观的观测为单位权观测测为单位权观测,相应的权为单位权相应的权为单位权,相应的中误差为相应的中误差为
43、单位权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由此还可以看出,上式中。由此还可以看出,上式中C的含义就是单位的含义就是单位权观测权观测。第五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5页u 水准测量中根据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定权水准测量中根据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定权例例3:设一个水准网由四条同一等级的水准路线所构成。设四条:设一个水准网由四条同一等级的水准路线所构成。设四条水准路线的路线长度为水准路线的路线长度为S1=4km,S2=2km,S3=1km,S4=3km,相应的测站数为,相应的测站数为n1=50,n2=25,n3=10,n4=40。试分别按路线长度和测站数来确定这四条水准路线观测高。试分别按路线长度和测站数来确定这四条水准
44、路线观测高差的权。差的权。解:由于这四条水准路线是按同一等级观测的,所以它们解:由于这四条水准路线是按同一等级观测的,所以它们每千米观测高差中误差每千米观测高差中误差mkm和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和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站站均是相同的,则第均是相同的,则第i条路线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条路线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第五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5页将其代入权的定义公式得:将其代入权的定义公式得:令令则,第则,第i条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为:条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为:本例中,当按各水准按路线长度定权时,若取本例中,当按各水准按路线长度定权时,若取C为为12km,则各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分别为,则各水准路线观测高
45、差的权分别为3,6,12,4;当按各水;当按各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定权时,若取准路线的测站数定权时,若取C为为100,则各水准路线观测,则各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分别为高差的权分别为2,4,10,2.5。第五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5页三、权倒数传播律三、权倒数传播律 设有非线性函数设有非线性函数Y=f(X1,X2,Xn),),Xi(i=1,2,n)为)为独立观测量独立观测量,并设各观测值的中,并设各观测值的中误差及其权为误差及其权为m1,m2,m3,mn和和P1,P2,P3,Pn。由一般函数中误差传播定律可知。有:。由一般函数中误差传播定律可知。有:第五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5页按权的定义公式,则有:按
46、权的定义公式,则有:即即 上式即为权倒数传播律的数学表达式。上式即为权倒数传播律的数学表达式。例例4:已知观测值:已知观测值li(i=1,2,n)的权为)的权为Pi,试求,试求 的权。的权。解:由权倒数传播律可值:解:由权倒数传播律可值:第六十页,本课件共有65页3.6 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一、加权平均值一、加权平均值 设对某一量作不等精度观测设对某一量作不等精度观测n次,其观测值为:次,其观测值为:l1,l2,ln,相应的中误差分别为:,相应的中误差分别为:m1,m2,mn,其权分别为,其权分别为P1,P2,Pn,则其最或是,则其最或是值为:值为:第六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5页证明:根据改正数
47、计算公式,可得各观测值的改正数为:证明:根据改正数计算公式,可得各观测值的改正数为:等式两端分别乘以等式两端分别乘以 得:得:上列上列n个式两边分别平方,并求其和,则有:个式两边分别平方,并求其和,则有:根据最小二乘准则,当根据最小二乘准则,当 时,相应的时,相应的 就是最或是值,就是最或是值,由此令:由此令:则有:则有:第六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5页二、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二、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应用中误差传播定律于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可得加权平均应用中误差传播定律于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为:值的中误差为:有权的定义公式可得:有权的定义公式可得:,代入上式得:,代入上式得:第
48、六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5页三、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三、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 对于不等精度观测,由于观测值精度互不相等,每个观测对于不等精度观测,由于观测值精度互不相等,每个观测值的精度只能用各自的中误差来描述。由权的定义公式可知,值的精度只能用各自的中误差来描述。由权的定义公式可知,只要知道只要知道单位权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即可根据各观测值的权求出各观测值,即可根据各观测值的权求出各观测值的中误差。由此,不等精度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可归结为的中误差。由此,不等精度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可归结为单单位权中误差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其计算方法可根据其的计算。其计算方法可根据其真误差真误差计算;也计算;也可根据其可根据其改正数改正数计算。计算。n根据真误差计算:根据真误差计算:n根据改正数计算:根据改正数计算:第六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5页感谢大家观看第六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