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物理教案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物理教案怎么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一物理教案怎么写 作为一位物理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教案,欢迎大家查阅。 高一物理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概念,正确应用功的公式计算。 3、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本质含义。 4、知道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功的公式,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论证能力。 2、通过求解分力做功、总功和变力做功等问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公式
2、的同时,初步接受“微元法”处理问题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工作、学习都要讲效率,“正功”“负功”可以促使学生的勤奋向上思想意识,合作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引入功的物理定义,掌握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难点: 1、理解功的公式的使用条件,体会处理变力功的思想方法。 2、理解正功与负功的含义,体会功是标量。 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钢球、纸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实验,
3、有请两位同学。教师将小钢球放在纸巾上,小钢球静止。教师将小钢球举高,请同学们观察小钢球落下后纸巾有无损坏。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受到什么启发? 被举高的物理具有穿过纸张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能量。 实际上人们在研究能量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做功,这节课我们来看第七章第二节功。 (二)功的定义 1、功的两个要素 在刚才的例子当中,同学们说我将小球举高了,我对小球做了功,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对小球有力,并且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在生活当中你还能不能举出做功的例子? 对学生所举例子进行分析,都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存在力的作用,还有就是一定要发生一段位移。显然这是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那么有力有位
4、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吗?显然不是,而应该在力的方向上存在位移。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定义式刚才的这些例子当中,都存在做功过程,那么究竟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你能不能计算出来?实际上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当力和位移同方向时功的计算。(展示ppt),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力F的作用并向前移动了s,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Fs。如果情况变化一下,力F与s不在一条直线上,你会不会求这个力所做的功呢?请同学们尝试着回答。 方法有两个,一是分解力,二是分解位移。无论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W=Fscosa。有了这个公式,我请同学们帮我计算一个问题。我现在
5、用100N的力水平踢一个足球,踢了一脚之后足球水平向前滚动了50m,求我对球做的功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回答。 显然这个情况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要想脚对球一直存在作用力,那你这个脚得跟着球向前走50m。所以应用公式要注意:(1)F、s要对应,即在s中要一直都有力的作用 再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达式,你还注意到了什么?引出cosa有正有负,那么功是标量还是矢量?是标量那功的正负表示什么呢?实际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如果力对物体做了正功,表示这个力是个动力,如果是负功则是阻力。(换句话说,如果力做了正功,那表示有能量转移到这个物体上来,反之做了负功就表示有能量从这个物体中转移出去。) 那在我
6、们的例子当中,这些力是什么样的力?细心观察你会发现都是恒力,这个公式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不能用它。当然如果在过程中物体受到阶段性变化的力,每个阶段都是恒力,那自然我们可以将过程分段处理,每一段又都变成恒力了,最后再把各个阶段所做的功代数求和即可。 (三)合力的功 如果在某一个过程中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些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又怎么求呢?请同学们回答。方法有两个: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比如,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受到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物体发生5m的位移,求各个力做的功、合力所做的功? (四)几种可以转化成恒力的变力做功问题 这是我们
7、这节课介绍的有关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实际上除了刚才所说的阶段性的变力可以转化成恒力来计算做功,还有两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处理。当力与速度始终同向,而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时,你会不会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呢?引导学生学会用微分的方法处理。 另外如果力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我们也可以处理。比如一个弹簧处于原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用一个力缓慢地拉物体,那么这个力做了多少功呢?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初速度是零,末速度是v,它和速度是v/2的匀速直线运动是等效的,我们就用这个平均速度替换掉了这个变化的速度。现在你能不能受到这个例子的启发?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平均的力替换掉这个变化的力,我们说这是
8、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的力,它的平均值刚好我们会求,那么这个例子中拉力和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就等于kx/2与x的乘积。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特殊的情况入手,得到了一般情况下恒力做功的定义式,知道了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几种能够转变成恒力的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到了做功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7.2功 一功的定义 二合力的功 1功的两个要素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高一物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
9、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4)掌握合力做功的意义和总功的含义; (5)掌握公式W=Fs cos的应用条件,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理解正负功的含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探究功来探究生活实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 教学难点 1.难点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方向的位移容易混淆,需要讲透、讲白; 2.使学生认识负功的意义较困难,也是难点之一。 教学过程 一、功 1.基本知识
10、(1)功的定义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因素 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功的公式 力F与位移l同向时:W=Fl. 力F与位移l有夹角时:W=Flcos_,其中F、l、cos 分别表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 各物理量的单位:F的单位是N,l的单位是m,W的单位是Nm,即J. (4)正功、负功 (5)合力的功 功是标量,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2.思考判断 (1)公式W=F
11、l中的l是物体运动的路程.() (2)力F1做功10 J,F2做功-15 J,力F1比F2做功少.() (3)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位移一定为零.() 探究交流 一个人提着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了一段路程,人对水桶是否做了功? 【提示】 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人提桶的力对水桶不做功.因为人提水桶的力,沿竖直方向,而水桶在竖直方向上无位移. 二、功及正功、负功的理解 【问题导思】 1.公式W=Flcos 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何? 2.功有正负,功是矢量吗? 3.做功与做工相同吗? 1.对公式W=Flcos 的理解 (1)各符号的含义:F表示力的大小;l表示力的作用点相对于地面位移的大小
12、,当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与物体的位移相同时,也常常说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移大小;表示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2)W=Flcos 与W=Fcos l的理解 公式可以表示为W=Flcos ,表达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力与沿力F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公式也可以表示为W=Fcos l,表达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沿位移方向的力与位移的乘积. 2.对正功、负功的理解 (1)功是标量:功是标量,只有量值,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方向,而且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我们既不能说“正功与负功的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它们仅表示相反的做功效果. (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决定,所以
13、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 (3)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误区警示 1.计算功时首先应明确要求的是哪一个力的功,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做功时互不影响。 2.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含义不同。 高一物理教案篇3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认识机械工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知道功的单位是焦(J)。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实例中认识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
14、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 2教学准备 滑轮、砝码、细绳、小车、木块、图钉、弹簧秤、木槽、铁球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理解、计算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功 一、引入新课 (回忆这本书的力学部分,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规律性知识,本章主要讨论力和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大家对功这个词并不陌生,如功课,功劳、立功、大功告成、
15、事半功倍、用功学习等等。这些词中有的功具有“成效”(板书在黑板右侧)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就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当然在力学中还有它严格的含义。 二、新课学习 (一)功的概念 以下我们要通过物理小实验,借此来理解物理学中的“功”,为此我们演示实验并归纳得出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板书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演示: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标出箭头及F、s。 指出:F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在这个F力的作用下,有了通过一段距离S的成效,那么,力和运动具有这种关系的,物理学里就说这个拉力做了功。任何一种机械在工作时,都必须对工作对象施以力的作用,还必须使工作对象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如果对物
16、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就像物体在F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向上移动了距离s。我们就说力F对物体做了功。 现在想一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你知道了吗? 你们说的真好,力和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就是机械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 板书: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功可以表示为 。还记得力和距离的单位各是什么吗?你能推断出功的单位吗? 单位: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公的单位就是Nm,叫做焦耳,简称焦(J)。 1J=1Nm (二)做功 我
17、们知道了做功的两个重要因素,那到底怎样判断是不是做功了呢?请同学注意以下的物理小实验,看这些物体或者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了?看谁能准确无误地掌握了功的两个因素。 1、 小明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 因为石头没被推动,所以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也就是说小明并没有对大石头做功。 2、 踢出去的足球,滚动了 12米的距离。 足球被踢出去之后,是依赖惯性滚动,在滚动的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没有做功。 3、 请同学们再注意下面的演示实验,用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来判断外力是否做功了。手提砝码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地移动了一段距离。 人对砝码的拉力是否做功了?虽然力是作用在砝码上,但砝码所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砝码
18、受力的方向垂直,故拉力并没有对砝码做功,或者说拉力所做的功等于零。可见当力和移动的距离方向垂直时,这个力也不做功。 通过刚在的实例,我们知道,不是有力、有距离,就是做功了,我们还要分析他们的方向。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推出去的小铁球在木槽中滚动的过程。 问:小铁球开始阶段的受力作用,至A点处撤去外力作用,由于惯性,它仍可经B运动至C,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S的距离,推力是否对铁球做功了? 正确的回答明确哪个阶段: 在点之前,推力是对物体做了功,而在点之后,推力已经不存在,当然不会做功。 强调: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严谨的,用两个因素去鉴别就不会出现结论的错误。小球从A至C虽有一段距离,它在水平方
19、向上没有受推力的作用而是靠它的惯性,所以推力并没有对小球做功。 以上我们已经解决了,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如果我们已经确定了物体做了功,那么需要解决物体做功的多少,也就是我们怎样把物体做功的多少计算出来。 (三)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 ,在计算功时,找到力的大小和对应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乘就可以得到功的大小。 如何计算出水平推力对箱子所做的功。 已知:F50N、S 10m、G100N。 求:W 解:在水平方向上,推力F根推动箱子移动了 10m的距离。 跟据 50N 10m500J。 在重力的方向上,箱子并没有移动,所以重力并没有做功。 答:水平推力对箱子所做的功为500J。 讨论:根据上题
20、如何改变条件,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可以与物重G有关,而与水平推力F无关。提示: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而在水平方向没有移动。 三、小结 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功的计算: 高一物理教案篇4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2r/T;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如何去分析有关问题; (2)体会有了线速
21、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新课导入 建议在我们周围,与圆周运动有关的事物比比皆是,像机械钟表的指针、齿轮、电风扇的叶片、收音机的旋钮、汽车的车轮在转动时,其上的每一点都在做圆周运动.你即使坐着不动,其实也在随着地球的自转做圆周运动.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每秒29.79km
22、,公转一周所用时间为1年,月亮绕地球运转速度为每秒1.02km,运转一周所用时间为27.3天,有人说月亮比地球运动得快,有人说月亮比地球运动得慢,你怎样认为呢?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探究交流 打篮球的同学可能玩过转篮球,让篮球在指尖旋转,展示自己的球技,如图5-4-1所示.若篮球正绕指尖所在的竖直轴旋转,那么篮球上不同高度的各点的角速度相同吗?线速度相同吗? 【提示】篮球上各点的角速度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高度的各点转动时的圆心、半径不同,由v=r可知不同高度的各点的线速度不同. 1.基本知识 (1)圆周运动 物体沿着圆周的运动,它的运动轨迹为圆,圆周运动为曲线运动,故一定是变速运动. (
23、2)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比较 2.思考判断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2)角速度是标量,它没有方向.() (3)圆周运动线速度公式v=t(s)中的s表示位移.() 二、匀速圆周运动 探究交流 如图所示,若钟表的指针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秒针和分针的周期各是多少?角速度之比是多少? 【提示】秒针的周期T秒=1min=60s, 分针的周期T分=1h=3600s. 1.基本知识 (1)定义: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的圆周运动. (2)特点 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是一种变速运动. 角速度不变. 转速、周期不变. 2.思考判断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24、()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3)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三、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间的关系 【问题导思】 1.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各物理量意义是否相同? 2.怎样理解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式? 3.试推导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式. 高一物理教案篇5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思考: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 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区别是,空气中存在着空气阻力.对于一些密度较小的物体,例如降落伞、羽毛、纸片等,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影响较大;而一些密度较大的
25、物体,如金属球等,下落时,空气阻力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了.因此在空气中下落时,它们的快慢就不同了. 在真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相同. 2.不同物体的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1)有空气阻力时,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轻重不同的物体的下落快慢不同,往往是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 (2)若物体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尽管不同的物体质量和形状不同,但它们下落的快慢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1)v0=0 (2)加速度恒定(a=g). 4.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26、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都相同. 4.在不同地理位置处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不同. 规律: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最小,南(北)极处重力加速度;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 因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gt2 3.位移速度关系式:v2=2gh 4.平均速度公式:= 5.推论:h=gT2 问题与探究 问题1: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相同吗?你有什么假设与猜想? 探究
27、思路:物体在真空中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不再受到空气阻力,此时物体的加速度较大,整个下落过程运动加快.在空气中,物体不但受重力还受空气阻力,二者方向相反,此时物体加速度较小,整个下落过程较慢些. 问题2:自由落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请你结合实例谈谈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物体下落的运动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思路:回顾第一章质点的概念,谈谈我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如何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进一步理解这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问题3:地球上的不同地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吗? 探究思路:地球上不同的地点,同一
28、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也就不同.一般来讲,越靠近两极,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就越大;离赤道越近,加速度就越小. 高一物理教案篇6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物块在旋转的平台上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物块为什么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向心力 1.向心力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与支持力。 教师:物块所受到的合力是什么? 学生:重力与支持力相互抵消,合力就是摩擦力。 教师:这个合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 教师:得出向心力的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使概念的得出自然、流畅。) 2.感受向心力 学生:学生手拉着细绳的一端,使带细绳的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教师:钢球在水平面内尽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学生:对钢球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拉力使钢球做圆周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常见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向心力的感性认识。) 教师:也就是说,钢球受到的拉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家动手实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体验并猜想:拉力的大小可能与钢球的质量m、线速度的v、角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