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研究.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573428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研究 石河子大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研究学生姓名:刘伟亮学 号:20151004056学 院:文学艺术学院专 业:美术学年 级:2015级指导教师:王黎明中国新疆石河子2019年6月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秦统一后我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持续最久、政权更迭最复杂的时期,也是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本文通过研究龙门石窟宾阳洞建造历史、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宾阳洞佛像造型嬗变,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的文化一直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其中暗示了必将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构成了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基本统一的时代风格。关键词:龙门石窟;宾阳洞;佛

2、像;造型;AbstractThe period of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as the most complicated period of the North-South division and regime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fter Qins reunification. It was also a period of prosper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cul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

3、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inyang Cave in Longmen Cave, the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nyang Cave Buddha statu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inyang Cave Buddha statue, and proves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during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has al

4、ways influenced and merged with each other, which implies that i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a unified historical trend. It constitutes the basic unified style of culture and art in this period.Key words: Longmen Grottoes; Binyang Cave; Buddha statues; Shape;一、宾阳洞建造历史1.1北魏政权及其汉化政策公元386年,旧代国贵族拓跋珪称王复国,后来

5、国号改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公元386年-534年)是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动荡分裂的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政权。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并称帝,开启了北魏的“平城时期”。平城在今天的山西大同,北魏在此留下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北魏进入相对稳定和发展的时期,皇权的扩张性驱使北魏改革求变。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在推行汉化,所以旧时候又被称为孝文汉化,改革的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重塑法律体系、变革官制、迁都洛阳、提倡中原汉俗等。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权迫切需要同中原门阀世族进行合作,所以孝文帝需要消除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但在北魏根据地

6、鲜卑贵族集中的平城,一是缺少汉人,尤其缺少汉族知识分子,二是鲜卑旧贵族不愿汉化,因此孝文帝迁都到汉文化腹地洛阳。孝文帝在位期间强力推行汉化改革,使得洛阳鲜卑深度汉化,在龙门石窟这一时期的佛像上得到了充分体现。1.2拓跋氏的佛教情结北魏拓跋氏从道武帝(公元396-409年)与晋室和亲后,开始信奉佛教。道武帝本人喜欢读佛经,也喜欢琢磨黄老之术。北魏政权寻求稳定发展,积蓄力量,因此利用佛教安抚民众、稳定社会。后来太武帝(公元423-452年),“锐志武功”,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北魏国内民生凋敝,于是令五十岁以下的僧人还俗,然后征召入伍,以此补充兵员。后来政策愈紧,官民捐钱或在家中供养僧人也受到了禁止

7、。到了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发生盖吴起义,北魏朝廷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发现长安有寺院存放兵器和官民寄存的财备,怀疑僧徒与盖吴起义有关,于是下诏尽诛长安及各地僧人,并焚毁经像。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的第一“武”。到文成帝(公元452-465年)即位后,北魏朝廷逐步放开对佛教的封杀,准许各州县可以在民众聚居处建寺一所,这时候平民可以出家为僧了,寺院佛像也修复起来了。到了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时,皇帝常参与到佛事中,提倡一些有利于安抚民众、稳定社会的佛教学说。孝文帝以礼待名僧表明崇佛的意愿,为扇多在嵩山建立了著名的少林寺,后世传说游僧达摩建少林纯属民间想象,此事史料确凿,已有不

8、少学者作了考证。其后宣武帝(公元499-515年)时大兴佛教,有不少外国僧人来到洛阳,皇帝特地建造了永明寺,永明寺规模浩大,据说有一千多间房舍,为一千多名僧人提供服务。龙门石窟也是这时开建。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整个北魏时期,除太武帝灭佛,各朝都对佛教极尽尊崇,当时佛教为皇帝所推崇,达到了极繁荣的程度。这些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详细考证和论述,在此不作赘述。由于北魏皇室信奉佛教的影响,因此朝野风从,许多僧人享尽尊荣,官民出家为僧成为了一种风尚。另一方面由于战争频繁,朝廷对民间资源的汲取使民众难以承受,而入道后可不承担赋税徭役,所以民众多假称入道来逃避徭役。据释老志、洛阳伽蓝记所载,孝文帝太和元年(公

9、元477年),平城即有僧尼两千多人,全国各地僧尼七万七千多人。到了北魏后期,各地僧尼更是多到二百多万人。佛教发展规模盛况空前。当时兴造寺塔的风气极盛,据记载,孝文帝时期,平城新旧寺庙约一百所,各地六千四百多所,但到了北魏后期,仅洛阳就有一千三百多所,各地寺庙更达三万多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官方供养的“官营寺院”。综上,北魏时期皇帝对佛教的情结,引领了社会信奉佛教的风气,佛教的发展,可谓盛极一时,由此也就有了首都龙门的大规模石窟造像。二、宾阳洞佛像造型特征宾阳洞是宣武帝为他的父亲孝文帝作功德而营建的,宾阳洞分三个石窟,三洞仅中洞于北魏时期完工,南北洞跨越北朝到唐代,因此本文着重论述对象是宾阳中洞

10、。据魏书释老志所记载,宾阳洞原本设计了三窟,由于主持建造的宦官刘腾病故,然后胡太后政变掌权等原因,北魏时历时24 年只完成了中洞一所。据考证,宾阳洞是明清时期改的名字,北魏时名为灵岩寺,这符合当时对石窟的称呼。研究宾阳佛像造型特征,可以管窥这一时期分裂与统一的历史动向。2.1 宾阳洞形制 宾阳洞位于龙门西山最北端,北魏主要信仰对象有三世佛,即所谓的释迎牟尼的过去(迦叶佛也有说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三世。此经的方便品对三世佛还有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宾阳洞的三佛,大约就是如此。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应为 释迦牟尼和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净土世界的阿弥陀佛。宾阳洞窟外两侧各雕一个力

11、士,由于在洞外,风化严重,尤其南侧力士风化严重。力士表现手法比较夸张,雕刻近浮雕,但还能辨析出裸露着健劲有力的躯体,挥舞手臂,怒目圆睁,左手持金刚杵,右臂曲伸于胸前,五指刚劲有力,一副准备搏斗的姿态,表现出护法的威严气势。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据介绍,窟高约9.3米、深约11米,宽约 11米。窟顶刻一个复瓣大莲花,周围有八个伎乐天人和两个供养天人环绕飞舞,衣带飘然,莲花是佛教重要图样,宾阳洞地面四周刻莲瓣图案,中间有一条供参拜的石道,两侧各雕两朵大莲花。迎面正壁造像为常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组合,“一佛”是释迦牟尼佛,盘腿坐在台面上,穿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这是孝文汉化后的典型造型,“二弟

12、子”是阿难和迦叶,采取弱化表现,再外是文殊和普贤“二菩萨”。左右两壁都是一佛二菩萨的“三人行”组合像,风格与正壁一致,可惜四个菩萨头像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政局动荡时被盗,笔者考察时未能获取一手材料,据介绍保存于日本。窟门两侧壁各有浮雕,两侧由上而下对应的分别是文殊菩萨与维摩诘、萨埵太子本生图与须连弩太子本生图、皇帝礼佛图与皇后礼佛图,最下方皆为五神王(又合称为十神王)。其中著名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遭窃,现今保存于美国,有学者认为由于盗墓贼雇佣当地土匪和石匠凿取,导致礼佛图成为碎片,经过周转损毁流失严重,保存于美国博物馆的帝后礼佛图是复制品。但是笔者在一些资料里见到了声称是

13、尚在石壁上的皇帝礼佛图,其精美程度令人惊叹,本文也以该图参考美国博物馆保存的原件开展论述。窟门通道两侧雕刻有三层浮雕,此处原有券门,1978年为保护雕刻拆除券门,自此一批精美浮雕和一位三头四臂护法重现。窟门外两侧原有石柱,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残迹,目前可辨析的南侧柱头雕饰与希腊爱奥尼亚式的柱头装饰十分相似。这些雕塑其实已经残破模糊,需要借助一些资料才能准确考察这些雕塑的造型和表达。2.2主佛造型特征 宾阳洞主佛造像有着汉传佛教造像的“基本模样”:发髻比较大而且呈扁圆形,涡形发纹,脸型短而宽,额头饱满方正,鼻梁挺直有型,杏眼圆眉,薄唇方口,身体结实,给人以厚实饱满的感觉,与常见释迦牟尼佛像一样,

14、同为坐姿,双腿盘坐于台面,双膝处以简洁方式处理,棱角分明,右腿盘置于上,右足露出,但底部设计追求简单方便雕刻,令脚底与腿部线条循着石头边缘连到一起,绝非写实,看上去很不自然,这是这一类型佛像线条的通病。但释迦牟尼身躯的整体造型与莲花洞主佛相似,双肩为方圆状,身体量感呈宽厚状,衣襟部分设计成层叠的波浪状循着身体自然垂批,下端覆盖在台座上。盘坐部分比较高也比较厚,设计师将盘坐的双腿雕刻为方形平台,这样西方雕塑的肌肉质量风格是迥然不同的,这在中国佛像造型中是常见手法。在外衣之上,释迦牟尼还披着袈裟,图案纹路刻痕较深,线条平直朴拙,简单明了的造型,予人庄严沉重的质感,衣裳下摆耷拉下来,覆盖到台面上,衣

15、褶不深,是以简单线条纹路来表现,层叠有序,线条柔顺曲线自然。2.3 胁侍菩萨造型特征胁侍菩萨是佛教中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在释迦牟尼佛两侧的是文殊和普贤。宾阳洞胁侍菩萨都具有中国人物造像典型特征,头部比例略大,不遵循与人体一比一的比例。两像皆戴高高的头冠,冠身较高且饰以花纹,两侧无冠缯。由于是左右伴侍,所以两菩萨造型大同小异,脸型宽而方,五官棱角分明,与本窟风格统一,五官细节与主佛像造像特征同。整体比例而言,头部略大,上身短下身长,表现高高在上庄严气象,因此也有足够长度表现衣服垂下的自然飘逸。表现附着在身体上的衣服手法与南北壁的燃灯、弥勒相同,柔顺轻薄,与本文所论述的其他胁侍菩萨一致,都披着条帛

16、,衣褶纹简约单薄,刻画较浅。它的脸形略长,眼形细长弯曲如新月,眉毛呈弧状,括出上眼皮平滑的区域,愈显神采奕奕;鼻翼丰满,嘴角略翘,呈微笑状,更显庄严之相;躯体魁岸,两肩宽厚,身著冕服。这已经没有北魏前期云岗石窟佛像那样的偏袒右肩式或通肩式衣服设计,也没有云冈石窟严肃凌厉表情。这种造像艺术风格上和服饰上的变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效果,说明了鲜卑中汉化水平已经推到了一定程度。孝文帝在迁洛之前,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下诏以汉服式样制定了官服统一制式,他自己也在新年的朝会上穿汉服制式皇袍,戴冕旒。佛教原本佛像即有偏袒右肩式及通肩式,在北魏之前中原佛像仍保持着外来衣饰特点,到了孝文汉化后,涌现出

17、被称为“褒衣博带”的冕服式佛像,这是中国佛教艺术进一步本土化民族化的表现。2.3帝后礼佛图人物造型特征 宾阳洞帝后礼佛图分为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已不在原处,现藏于美国。孝文帝礼佛图表现的是孝文帝在左右簇拥中,缓缓行进的场面。文昭皇后礼佛图与孝文帝礼佛图相似,表现的是文昭皇后在左右簇拥中缓缓行进的场面,两图行进方向相对。图中人物顾盼照应,密集重叠,场面盛大又肃穆,既浑然一体,又有丰富变化。不同于传统常见的以位置高低人物大小来区分人物等级的手法,而是采用了以人物位置、相互关系、表情仪态的微妙变化体现出画面中心和等级,创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绝非普通工匠可以做到。虽然图中人物形象并无显著的大小

18、之别,服饰也大致相同,但创作者的巧妙设计使帝后高贵与尊严体现地淋漓尽致。帝后礼佛图的重要历史文献价值是从图中人物的衣冠发式和仪仗规制可以明显看出,孝文帝改革已经做到了实处,从仪仗服饰上可以推论其他政治、社会改革也取得了。帝后礼佛图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当时很受重视,被盗后在北平文物市场红极一时,出现大量复制品,以致现存美国的仍有许多学者质疑为复制品。帝后礼佛图已经摆脱古印度的犍陀罗风格,这与东晋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类似,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有似“吴带当风”的艺术语言色彩。礼佛图一类作品即供养人题材,在当时已经蔚然成风。尤其本洞的这两幅供养人群像,在雕工上更是精雕细琢,充分体现此窟供养人的特

19、殊身份皇帝和皇后,这绝对超出其他供养人雕像艺术水平。此外,同在河南的巩县石窟中,也有一组帝后礼佛图,七精美程度不逊宾阳洞,有意思的是礼佛图所在的位置,也在窟门两侧,与宾阳中洞所见相同。这表明宾阳洞人物造型风格是被当时所认可的风格,并对之后的造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宾阳洞佛像造型的嬗变3.1龙门石窟同时期造像对比与宾阳洞同为北魏时期建造的石窟寺,还有古阳洞和皇甫公窟。古阳洞据学者考证是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清代康有为认为它有:“魄力雄强、气势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十美。古阳洞正壁为释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与宾

20、阳洞释迦牟尼佛像相比面相更长一些,体躯较瘦削,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双手叠压置于腿上。两侧侍立二菩萨,身材较矮,头部较大,头戴宝冠,面容清秀,长裙飘然,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与宾阳洞造像风格一致。古阳洞与宾阳洞不同的在于古阳洞有许多佛龛,龛内的造像,都是瘦削形的秀骨清像。皇甫公窟因北魏胡太后母舅皇甫度开凿而得名。此窟损坏严重,辨析困难,借助资料得知主佛释迦牟尼高三米,与古阳洞、宾阳洞一致,身穿褒衣博带式的袈裟,衣裙有棱有角,坐在莲花座上。面部已经残损了。通过论述宾阳洞、古阳洞与皇甫公窟这三座北魏时期石窟,可得知此时期造像服饰样式完全统一,佛像都穿着汉化的褒衣博带式袈裟,而胁侍菩萨像都披着条帛。

21、北魏早期的造像组合主要是一佛二菩萨造像组合,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开始把阿难和迦叶二弟子像列入造像的组合之中,将造像组合由“三人行”即一佛二菩萨发展到了“五人行”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造像组合随着北魏崇佛风气,越来越多样,并开始往群像组合的方向发展,这成为北魏时期造像的一大特点。在造像的造型特征上,躯体紧实粗拙的线条逐渐柔化,随着政权稳定、社会发展,设计师与工匠的技艺也逐渐精湛,用自然舒适的躯体神态加上柔顺飘逸的衣服褶纹,更充分地表现出神仙气质。这时期,装饰重点放在服饰衣纹表现呈现出较强烈的装饰性,成为主要审美趣味的所在。 3.2东晋、南朝人物像风格在宾阳洞的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三百年,是秦统一后我

22、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状态持续最久、政权更迭最复杂的时期。但在这三百多年中,却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最终促成了隋唐的大一统局面。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我国厉史发展的总趋势。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映政治经济,在此时期,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而且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和作品。宾阳洞造像是北魏人物造型的代表作,笔者以宾阳洞造像与东晋、南朝一些人物像对比,寻找其中的承袭。“维摩变”便是一例。维摩的题材多见于东晋、南朝的佛寺壁画和画卷中。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东晋荀勘,“多才艺,善书画,有维摩洁像传于前代”;南朝画家袁倩亦有维摩诸变一卷;东晋张墨、南朝陆探微和张僧爵等著名画

23、家,也画过这类题材。在传世的唐代贞观公私画史寺塔记和宋代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等古籍中所提及的有关维摩的画数量可观。京师寺记记载了东晋顾恺之为江宁瓦棺寺画的维摩诘壁画:“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钱百万。”意思是顾恺之为瓦棺寺画的维摩诘壁画,人们蜂拥而至争相观看,竟然堵塞寺门,捐的钱一会儿就累计达上百万。这幅画像张彦远有描述:“顾生首创维摩诘像,有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这与宾阳洞的维摩诘那种悠然自在、气动飘逸的动态、气质不谋而合,这当然不是巧合,顾恺之时代比宾阳洞早一百年,而北魏力行汉化,自然地吸收了晋代南朝流传的艺术风格,所以宾阳洞显然是吸收了东晋顾恺之首创的维摩诘形象特征。涉及

24、这一时期中国画风格嬗变的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中有“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告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替附以树石 ,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的记载。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虽已佚失,但我们用传世的摹本来比对,两图风格特征也符合张彦远记述。相应的,笔者在宾阳洞的两幅本生故事浮雕中也发现了山水树石“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宾阳洞帝后礼佛图中人物的动态、气质和衣著,与顾画摹本里的人物也异曲同工;宾阳洞以外,同属北魏时期的大同市郊发掘出土的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屏风漆画上的人物,也同属这种风格。至此,结合石版的宾阳洞佛像、人物与木版的司马金龙墓漆

25、画人物造型特征,非常清晰地沿袭了东晋顾恺之画风,也是后来南朝画风。在南北朝对峙动荡之时,不起眼的人物造型特征的联系,实是暗示和孕育了统一的历史趋势。结 论龙门石窟宾阳洞佛像充分体现了北魏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情况,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一个比较成熟的水平。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政权更迭,但是政治动荡阻挡不了南北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其中暗示和孕育了必将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南北一脉的艺术造型特征和风格构成了这个时期艺术基本统一的时代风格。参考文献:1张若愚.伊阙佛龛之碑和潜溪寺、宾阳洞J.文物,1980(01):19-24.2何养明.洛阳龙门北魏石窟艺术的特点J.史学月刊,1981(05):34-36.3宫大中.北魏汉化新窟宾阳洞J.河南文博通讯,1978(04):38-42+35.4吴艳月. 龙门石窟北魏造像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7.5卫琪.龙门石窟艺术特色刍议J.洛阳大学学报,1998(01):22-25.6张豫. 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7王梅格. 十个微笑D.中央美术学院,2014.8马静. 论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D.河北大学,200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