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 (2).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摘要】罗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著名作家,他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盛誉,他也是一位争议颇多的作家。几十年来,评论界对他褒贬不一。吉卜林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包括小说、游记、诗歌以及儿童文学。其中,他的短篇小说尤其著名。他的丛林之书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这一描写印度少年与动物的系列作品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本文将从翻译技巧方面去研究他的这部作品。【关键词】吉卜林;丛林之书;翻译丛林之书是吉卜林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作品讲述一个印度少年莫戈立与丛林中的动物的故事。婴儿时期的莫戈立由他父母带着上山,结果遇到老虎的袭击,胆小的樵夫丢下他逃跑了,莫戈立不知不觉地爬进了狼窝,在母狼
2、的喂养下,他逐渐长大,变成一个威猛聪明的少年。善良而沉稳的狼妈妈、一起长大的狼兄弟、老成而又强壮的黑豹、憨厚而笨重的老熊都成为他最好的朋友。而且他还得到狼群头领阿克拉的喜爱。这些朋友一直守护这莫戈立。教他各种本领,让他能够生存下去并与身边的动物和睦相处,让他懂得在丛林中生活的“规则”。一、 理解吉卜林的内心世界 翻译丛林之书时应该充分理解吉卜林的内心世界。吉卜林是印度出生的英国人后裔,年少时家境富足,儿时的伙伴和欢乐的时光让他对印度的感情多少年都难以割舍。六岁时,吉卜林被送回英国寄养在一个退伍海军军官家里,在英国接受正统教育。在英国寄养期间,他受到退伍军官的虐待,精神刺激很大。这断经历后来体现
3、在他的作品咩咩黑羊中。如同丛林之书中的莫戈立一样,整部作品充满了估计与荒凉。吉卜林长大后,这种被抛弃感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17岁回到印度后,在拉哈尔的军民报任职。他曾希望进入白人的圈子,但是以失败告终。他喜欢在印度的大街小巷游逛,这引起了当地那些白人的不满。结婚后吉卜林定居美国,过了几年快乐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家庭纠纷,迫使他回到英国。吉卜林曾对朋友说过,他只愿意住在美国的布拉特布罗和印度的孟买。但是这两个地方都没法再呆下去了。此后吉卜林辗转几个国家,但是一直居无定所,在美国因为家庭纠纷而被迫离开,在南非因为对当地英国人不满而离开,最后只能定居在英国乡下苏塞克斯。虽然那里的景色让他迷
4、恋,但是他称那里为“最美的外国景色”,这里的“外国”一词,含义颇深。在吉卜林的内心深处,印度一直是他的故乡。但是,白人认为自己是优越种族,这使得他无法正视自己对印度的感情。伴随着他在世界各国的游荡,这种无归属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充满了孤寂和落寞。从这个角度看,丛林之书中的莫戈立少年,就是吉卜林自己的真实写照。被抛弃、被虐待、在空旷中游荡而无法找到归宿。首先,莫戈立的两难处境体现了他的无归属感。在丛林之书中,存在着村庄和丛林两个对立的世界。面对这两个世界,莫戈立陷入两难之中:他出生在村庄,但是丛林却是他的成长之地;他是人,但是却在丛林中领导着百兽。他无法在两个世界中做出
5、选择。他厌倦村庄的村民们贪婪、猥琐、吵闹和懦弱,而眷恋丛林中的那份宁静、和谐、淳朴而善良。虽然村庄也让他有那么一丝的留恋,例如他比较怀念儿时在村庄牧牛的时光,作者用浪漫的笔调描写了这段生活,不仅有欧洲风情,也充满了东方情趣,这也体现了他对印度乡村的眷恋之情。但是最让莫戈立难忘的是他初回村庄后的养母。默苏娅初次见到莫戈立,就认定他是自己失踪的儿子,将所有的母爱都赋予了他。在这部丛林之书中,母狼拉克莎与默苏娅是仅有的两个女性形象。这两位慈母让莫戈立感觉到家的温暖,亲情的滋养。从整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莫戈立被抛弃后,其实他有了很多父母,不仅有默苏娅,还有狼妈妈拉克莎。另外还有蟒蛇卡、黑豹巴希拉和雄
6、狮巴鲁都是莫戈立的父母。我们知道,吉卜林儿时曾在英国受到虐待,他的被抛弃感和孤独感始终无法消退,因此他对家庭的亲情特别看重。所以,他在丛林之书中将亲情写得特别感人。默苏娅给莫戈立的爱就不用再叙,就连狼妈妈拉克莎对他的爱护也写得惟妙惟肖。母狼收留了这个被抛弃的孩子,为了保护他与老虎谢尔汗搏斗。巴鲁在他被狼群劫去后急的团团转,而巴希拉为了救他不惜去向蟒蛇求情。并明确地说:“我们不能没有他”。当莫戈立躺在卡粗壮的身躯上玩耍时,也许我们更应该想到,幼年的吉卜林也是这样在父母的怀抱中嬉戏和撒娇的吧。吉卜林通过这些柔情的描写来填补心中对那断痛苦回忆的裂缝,也体现了他对亲情的渴望和对无归属感的无奈。二、 丛
7、林之书中充满了诡秘的奇幻色彩 翻译丛林之书时,译者还应该看到书中奇幻的色彩和诡秘的气氛。逐渐长大的莫戈立成为丛林中的百兽之王,丛林是他的天堂,他自由的生活其中。与老虎惊心动魄的斗争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趣味性。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诡秘奇幻色彩的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与忧伤,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于文学的精神殿堂。中国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也许会想起在阅读武侠小说时才会有的那种感觉。在中国,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曾经不被人们重视,也无法等文学的大雅之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优秀的通俗作品会成为经典之作。如同文学巨著红楼梦也是在时间的积淀下变得无比辉煌
8、。现在,各界学者开始对中国的武侠小说感兴趣,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了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更是备受人们关注。武侠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奇异思想让读者与研究者叹为观止。正是在这些虚构的世界中,武术的青年读者尽情地放纵自己,放飞自己的思想和梦想。曾有人这样评说武侠名家还珠楼主的作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侠小说,将自然描写得无比生动,海可沸,山可倾、地可翻、人可传神。故事背景也是天上有天,地下有地;修炼者可以灵肉合一,也可灵魂离体,化身为身;而练功者可以数月数年不饮不食,功成者可以辟谷可以避寒。就连风雨冰雪、日月星辰都可以化为修炼者的力量。 社会中有许多读者整天生活在限制与束缚中,吉卜林为他们构建了
9、一个充满想象和虚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可以任意地放飞自己的心灵,释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去享受阅读的乐趣。充满感染力和渲染力的想象世界是吉卜林带给读者的第一笔重要财富,丛林的世界中,虎豹鱼虫可以说话,巨蟒黑熊可以与人和睦相处,人可以从动物那里学习丛林法则,还可以带领百兽攻击村庄,人们不禁会沉浸在这奇思妙想之中,沉醉迷途。这个充满迷幻色彩的世界吸引并征服了大多数的读者,让他们不愿回到现实。然而,吉卜林在这里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迷幻的丛林世界。因为这里是儿童的乐园。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般到了故事中,例如:巴鲁的原型是一位善良而啰嗦的学校老师。另外,寓言本身也有一定的教育和说服作用,带给读者另一个
10、充满哲理的空间。三、 理解“丛林法则” 在这部作品中,莫戈立战胜了百兽之王老虎谢尔汗,成为了真正的丛林之王。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在丛林中生存,就要遵守“丛林法则”;狼群要重新选举首领,然而老狼王已经年迈体弱,不再适合担当首领,法则中,年老的狼王应该被杀死。这时,莫戈立站了出来,他点燃树枝,吓得群狼都不敢妄动。坚强了一辈子的狼王也不禁向莫戈立投去祈求的目光。莫戈立全身赤裸,散批一头黑发,伴随着熊熊的火光,他确立了在从零中的权威和地位。可以这么说,莫戈立在丛林的霸主地位,是依靠这火光而建立的。一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王位和权威,他就可以自由制定属于自己的法则,可以凌驾于法则之上,而其他的狼群只能服
11、从。在吉卜林的思想中,服从是他法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强权者可以制定法则,依靠武力来维护法则,而其他的动物则只能去服从强权和王权,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比服从更合适的了。在吉卜林的所有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纪律和秩序的推崇和强调。 其实,吉卜林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丛林中,只有服从才能建立稳定的秩序。吉卜林只是借丛林来暗指现实中的印度殖民地,他希望依靠强权而建立的秩序得到遵守和服从。世界上本来没有规则,没有法律,原本只是一片混沌和混乱。只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更有效地进行群体的管理,所以才由强权者建立了法律,人们在受到一定约束的同时,其实是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例如丛林中的狼群称自己为“
12、自由之民”,但是,他们的群体在任何行动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首领的统帅。他们需要“领导”。而莫戈立点燃的火炬和威严的眼神成就了他的王位。莫戈立给我展示了一个在自然世界中法则的形成过程。没有温柔细语的商量,而是血腥与暴力的斗争,强者在血与火种依靠自己的力量拼杀出一条通往权威和地位的道路。所以,他可以制定法则,凌驾于所有臣服者的头上,让他们无法摆脱。莫戈立在群狼的争斗中获得了胜利。这本来是一个个体化的事件,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成因和环境使得他变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事情。吉卜林借助莫戈立要向大家表达的是:“我的特殊性代表了普遍性,特殊的道路也是所有人的必经之路,相信我创造的真理,就能像我一样创造历史。”这就
13、是世界性的历史形成的过程,而别的历史因为不在法则范围内而不能成立。他们只能是地方性的特殊历史,而不是人类的普遍历史。关注历史的人往往会忘记他的形成过程,所以只能陷于表象而看不到真理。而通过吉卜林的作品,我们看到了普遍性的真理的形成。这也为我们开辟了一个理解世界新通道。结论: 罗得亚德吉卜林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丛林之书是他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解读丛林之书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这位充满争议的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吉卜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儿童从幼年成长到成年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世界或者是成人世界的批判或否定,尽管比较含蓄,但是明眼人同样可以在作品中看出来。翻译时,应当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解读这部丛林之书中的法则。参考文献:1 尹锡南.吉卜林与印度的心物关联及其创作中的“历史缺席”问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的印度书写”研究J. 南亚研究季刊. 2004(02) 2 萧莎.今日重读吉卜林J.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3) 3 李敏.重读吉卜林文学作品之丛林之书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17)4 李秀清.吉卜林的“丛林法则”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6) 5 郭桂昆.对一位英籍作家的争议可见端倪读吉卜林有关印度的短篇小说J. 中国图书评论.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