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杆跳高后六步助跑速度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以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撑杆跳高后六步助跑速度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以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为例.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摘 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撑杆跳高的后六步助跑速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12周,每周2次,每次3小时的训练课,运动员实验后的撑杆跳高后六步助跑速度较实验前有一定的提升,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不变,握杆高度不变,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跳高成绩上升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不变,握杆高度增加,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跳高成绩上升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增加,握杆高度不变,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跳高成绩上升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增加,握杆高度增加,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跳高成绩上升与其它模式相比成绩上升最为明显。同一名运动员
2、后六步助跑速度越快撑杆跳高成绩越好,培养优秀的撑杆运动员要着重加强后六步助跑速度的练习。这说明撑杆跳高运动员的后六步助跑速度对运动员的撑杆跳高成绩有明显影响。关键词:田径;撑杆跳高;后六步助跑速度;运动员;成绩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last six steps run-up techniques of pole vau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ed of the last six steps r
3、un-up of pole vault after the experiment is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he experiment through 24 weeks, 2 times a week and 3 hours a time In a certain range, the six-step run-up speed of pole vault is accelerated, but the high score of pole vault is not significantly incr
4、eased; in a certain range, the number of pole pounds is unchanged, the height of pole vault is increased, and the six-step run-up speed of pole vault is accelerated, and the high score of pole vault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 certain range, the number of pole pounds is increased, the height of
5、 pole vault is unchanged, the speed of six-step run-up of pole vault is accelerated, and the high score of pole vault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 certain range, the Within the fixed range, the number of poles increased, the height of holding pole increased, the speed of six-step run-up after po
6、le vaulting accelerat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ole vaulting increased the most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s. The faster the run-up speed of the last six steps of the same athlete, the better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pole vaulting. The training of excellent pole vaulters should focus on s
7、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of the run-up speed of the last six steps. This shows that the last six run-up speed of pole vaulter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pole vaulting. Key words: track and field; pole vault; last six step approach speed; athletes; results目 录1 引言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
8、法12.1 研究对象22.2 研究方法22.2.1 文献资料法22.2.2 实验法22.2.3数理统计法23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23.1 运动员实验期间训练计划23.2 实验结果33.3分析讨论33.3.1握杆高度与助跑速度的分析53.3.2助跑速度影响运动员握杆高度和成绩53.3.3杆子磅数与助跑速度的分析63.3.4后六步助跑速度对运动员杆子磅数和成绩的影响63.3.5腾起高度与助跑速度的分析63.3.6不同速度的助跑方式对成绩的影响64 结论与建议94.1结论94.2建议10参考文献11致 谢11撑杆跳高后六步助跑速度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以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为例1 引 言撑杆跳高(pol
9、e vault )是古代人类使用木棍,长矛等撑越障碍的活动演变过来的,是运动员借助杆子支撑和弹力,以悬垂、摆体和举腿、引体等杆上动作使身体越过一定高度1。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因为其复杂的技术动作,超高的技术难度和视觉冲击使得其迅速成为人们最喜欢看的体育项目之一2。我国运动员在撑杆跳高运动上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撑杆跳高运动员的优势已不复存在。近年来,我国男子撑杆跳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撑杆跳高水平相对较弱。随着世界各国体育人士对撑杆跳高的重视以及科技迅速的发展,世界各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的撑杆跳高运动员。鉴于目前国内撑杆跳高的现状,因而如何提高我国撑竿
10、跳高水平,已然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2。撑杆跳高的运动技术动作包括持杆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展体、拉转推杆和过杆落地等3。现代撑竿跳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为握竿高度,助跑后阶段的速度,运动员体重与竿硬度的差数,腾起高度4。持杆助跑使人体获得一定的动能,根据动量守衡定律,握杆高度越高,相应要求的助跑速度就越高5。撑杆跳高后六步的助跑速度与撑杆的握杆的高度、杆子磅数、腾起高度等这些技术环节息息相关6,通过福建省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撑杆跳高项目的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和访谈对象,研究撑杆跳高后六步助跑速度对握杆高度、杆子磅数和成绩的影响。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参加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11、(大学生部)的撑竿跳高运动员12名,其中福建师范大学运动员1名,华侨大学运动员1名,宁德师范学院运动员10名。其中参与实验的对象为宁德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6名和非体育专业学生4名共计10名实验对象。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查询知网和借鉴有关于撑杆跳高的文献与资料,并通过在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维普、方硕查阅有关论文数篇,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分析撑杆跳后六步的助跑技术主要从哪些方面影响到运动员最后的成绩。2.2.2 实验法以宁德师范学院参加福建省第十六届省运会(大学生部)撑杆跳高田径队队员作为实验对象,共10名运动员,进行为期12
12、周的训练,每周训练2次课,每次课训练3小时共24次训练课。通过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各项数据,分析撑杆跳高后六步助跑速度与握杆高度、杆子的磅数和成绩的影响。2.2.3 数据统计法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归纳。3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3.1 运动员实验期间训练计划本研究设实验计划的周期为12周,每周2次训练课,每次课时训练时长为3小时共计24次课。第13次课的训练内容以心肺功能训练为主,有助于快速恢复体能,增强运动能力。主要是30米到60米的短程加速跑和绕操场变速跑,提高运动表现为之后的运动训练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第46次课的训练内容30米
13、、60米、100米速度测试训练,通过计时的方法完成30米、60米、100米速度练习,各三趟(根据运动员身体状态安排),要求每趟都发挥出最快的速度,并记录下成绩。第710次课的训练内容为30米持杆节奏跑练习,刚开始持杆跑时可以不要求运动员速度(根据运动员适应情况,能力好的可以适当提高速度),主要是以跑节奏为主,让运动员适应拿撑杆跑的感觉,掌握启动、冲刺、加速的技巧,利用米尺量出适合运动员助跑的距离,再摆上标志盘固定出适合的步长进行练习,助跑时,速度由慢逐渐加快,最后六步要有意识的主动加速,每步的步长要基本固定。第1114次课的训练内容为30米的持杆跑的计时测试,通过此练习提高运动员持杆助跑的绝对
14、速度,有助于最后六步助跑的加速,可以练习后程加速能力。1519次课的训练内容是最后六步加速练习,培养运动员后六步主动积极加速的习惯,提高运动员后六步的助跑速度,可以利用标志盘做辅助练习,在运动员的步点上,最后六步摆上六个标志盘让运动员养成最后六步加速的习惯,通过多次练习形成记忆。最后2024次课练习用于巩固和提高运动员的全程持杆助跑技术,练习全程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和节奏感。表3-1实验训练课的内容第13次课第46次课第710次课第1114次课1519次课2024课150米变速跑、加速跑练习30、60、100米速度练习30米持杆节跑奏练习30米持杆跑练习最后六步加速跑练习持杆全程助跑练习3.2 实
15、验结果经过这12周的训练,对比实验后的各项目成绩显示,实验对象各项目的成绩随着训练课的增长均有了明显进步,后六步速度不断增长的同时,实验对象的握杆点也随之增高,撑杆磅数也随之增加,撑杆跳高成绩得到一定的提升。以体育组佘某同学为例,通过表3-2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他开始实验前30米的成绩是389,30米持杆跑成绩是428,后六步助跑速度是232,在经过24次训练课后他的30米成绩是369,30米持杆跑成绩是408,后六步助跑速度是174,握杆高度和杆子磅数也从3.5米和145磅变成4.1米和160磅,成绩的提升也很大,所以后六步助跑速度越快,对于握杆点、杆子磅数、成绩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他实验
16、对象也是如此.公体组以王某某同学为例,对比他在表3-3中实验开始前的成绩和经过24次课之后的成绩,王某某同学30米成绩由401进步到378,而30米持杆跑的成绩从451提升到421,后六步的速度从239提升到210,握杆高度和杆子的磅数更是从原来2.6米、110磅提升到3.7米、145磅,成绩提升了一大截,通过表3-4的数据,也发现后六步速提升之后,握杆高度和杆子的磅数也会随着提升,因成绩就会提升的很大。那么就得出撑杆跳后六步速度越快,成绩就越好的结果。表3-2 体育组实验前、后的各项目成绩比较各项成绩佘某某肖某某林某某徐某某吴某陈某某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30米成绩(s)3.893.693
17、.843.713.793.693.783.683.763.724.013.7460米(s)7.346.897.377.147.276.957.237.017.257.117.477.24100米(s)11.7811.0611.8511.4511.6910.9811.7411.0411.7611.4512.0411.8930米持杆跑(s)4.284.084.314.114.274.184.334.134.374.194.474.36最后六步速度(s)2.321.742.361.812.281.852.381.882.422.062.462.12握杆高度(m)3.54.13.13.82.63.75
18、2.73.752.62.82.42.6试跳成绩(m)3.54.23.23.82.73.22.732.42.52.32.4磅数(bs)145160145155110145120145110120145145表3-3 公体组实验前、后的各项目成绩比较各项成绩王某某赵某某黄某某陈某某续表3-3 公体组实验前、后的各项目成绩比较前后前后前后前后30米成绩(s)4.013.784.233.754.133.774.083.860米(s)7.467.347.537.337.477.357.447.3100米(s)12.4512.0412.6712.4412.5312.1812.5612.2330米持杆跑(s
19、)4.514.214.694.334.554.364.714.31最后六步速度(s)2.392.12.482.352.442.32.452.31握杆高度(m)2.63.72.32.62.32.52.32.6试跳成绩(m)2.63.82.152.52.152.42.22.6磅数(bs)110145110120110120110120表3-4 实验对象实验前、后各项成绩提升的幅度各项成绩王某赵某黄某陈某佘某肖某林某徐某吴某陈某30米成绩(s)0.230.480.360.280.20.130.10.10.040.2760米(s)0.120.20.120.140.450.230.320.220.140
20、.23100米(s)0.410.230.350.330.720.40.710.70.310.1530米持杆跑(s)0.30.360.190.40.20.20.090.20.180.11最后六步速度(s)0.290.130.140.140.580.550.430.50.360.34握杆高度(m)1.10.30.20.30.60.71.151.050.20.2试跳成绩(m)1.20.350.250.40.70.60.50.30.10.1磅数(bs)35101010151035251003.3 分析讨论3.3.1 握杆高度与助跑速度的分析撑杆跳高成绩是运动员的握杆高度和腾起度决定的,握杆高度取决于运
21、动员的持杆助跑速度6,从握杆高度和腾起度看,其中握杆高度应占运动成绩的89%左右,很多年来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握杆高度一直在增长,运动成绩也一直在提高,这表示运动员的握杆高度对撑杆跳高成绩的影响息息相关,因此国内外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都尽力将握杆点提高当成首要任务,从表3-5可以看出中外男子撑杆跳高握杆高度与助跑的速度紧密联系,助跑速度越快其握杆的高度就越高,成绩也越好。 表3-5国内外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握杆高度与成绩的比较姓名撑杆跳成绩(m)100米成绩(s)握杆高度(m)布勃卡6.1510.55.17维涅隆5.9110.624.9沃尔科夫5.8410.694.92加陶林6.1010.605.01
22、梁学仁5.5510.704.9许刚5.5010.734.85张宏伟5.3010.854.853.3.2 助跑速度影响运动员握杆高度和成绩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大学生部)田径男子乙组撑杆跳的比赛中,宁德师范学院的佘某某与福建师范大学王同学在最后的冠军争夺战中,王某某在4.2米高度上试跳成功夺得冠军,通过表3-6的数据可以看出,王某某后6步的助跑速度是1.69秒,握杆高度是4.5米,而佘某某后六步的助跑速度是1.74秒,握杆的高度也只有4.1米,不管是在助跑速度上还是在握杆高度上都略逊一筹,可见握杆的高度和后六步的助跑速度对于成绩来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表3-6的数据发现根据动量守衡定律,撑杆跳
23、运动员握杆高度越高,相应要求的助跑速度就越高。得知助跑速度与握杆点的高度是相互依赖的。运动员的后六步助跑速度越快,他能握的握杆点就越高,从而提升成绩。表3-6 男子乙组撑杆跳决赛成绩名字单位成绩握杆高度后六步助跑速度王某某福建师大4.20m4.50m1.69s佘某某宁德师院4.00m4.10m1.74s肖某某宁德师院2.60m3.8m1.81s陈某某宁德师范2.60m2.8m2.12s3.3.3 杆子磅数与助跑速度的分析杆子磅数与握杆高度一样都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数之一,同时也是走向高水平运动员不可或缺的条件7,也是所有撑杆跳高运动员所追求的,要使用大磅数的杆子,离不开快速的持杆助跑和强有力的起
24、跳能力,所以在掌握合理的跳跃技术前提下努力提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和撑杆磅数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通过表3-7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外撑高跳高运动员杆子磅级上的差距非常巨大,这种显著差异归根结底是由助跑速度和起跳能力决定的,因此想要提高握杆点应从改进和提高持杆助跑速度着手。表3-7 国内外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磅级与成绩的比较姓名撑杆跳高成绩(m)100米成绩(s)杆的磅级(bs)许刚5.510.73185梁学仁5.5510.70190沃尔科夫5.8410.69195布勃卡6.1510.5220维涅隆5.9110.622003.3.4 后六步助跑速度影响运动员的磅级和成绩通过调查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大
25、学生部)田径男子乙组撑杆跳运动员所使用的撑杆磅数来对比,分析它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从表3-8可以看出王某某的后六步助跑速度是1.69秒,他所使用杆子的磅级是170磅,成绩是4.2米,佘某某后六步的助跑速度是1.74秒,所使用杆子的磅级是160磅,成绩是4.0米,佘某某在后6步助跑速度不如王同学的情况下他所使用杆子的磅级也是不如王某某,成绩也是如此,由此可以得出撑杆跳高实质上就是一种能量转变过程,即动能和势能的转变过程,通过助跑获得动能之后再转变为杆子将运动员向上弹起的弹性势能,撑杆的磅数越大,弹性就远大,就更能将运动员弹的越高从而提升成绩8。所以运动员助跑后六步的速度决定他所能利用杆子的磅数,
26、助跑越快能使用的磅数越大,那么成绩相应就越好。表3-8 男子乙组运动员使用的撑杆磅数名字单位成绩(m)磅级(bs)后六步助跑速度王某某福建师大4.201701.69s佘某某宁德师院4.001601.74s肖某某宁德师院2.601451.81s陈某某宁德师院2.601402.12s通过表3-9可以看出,男子甲B组的撑杆跳高决赛比赛中,也同样发现,水平越高的运动员,他后六步助跑速度越充分积极,所用的撑杆磅数越大,成绩就越好。表3-9 男子甲B组撑杆跳运动员后六步助跑速度、磅数与成绩姓名成绩磅数后六步助跑速度的变化姚某某4.83m(破纪录)185bs全程16步助跑,前十步助跑均匀加速,后六步加速度非
27、常明显陈某某4.60m175bs全程14步助跑,前八步加速较快后六步速度略减速通过对比两名不同运动员的助跑技术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姚某某同学通过助跑过程中最后六步的加速获得更大的动能,更有利于转化为撑杆的弹性势能,速度越快,他所需的磅数就相应就越大,成绩相应提高。陈某某运动员后六步速度的减慢会导致损失助跑的动能,那么就导致他无法获得更大的撑杆磅数。在赛中,陈某某同学从4.2米的高度开始起跳,过程全是一跳过,在冲刺4.8米高度时,连续两次的试跳失败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导致他在最后一跳时,助跑过程中后六步助跑速度降低许多,而导致了试跳失败。而姚某某运动员在试跳4.8米时,选择将原先使用的175磅撑
28、杆换成185磅的撑杆,助跑时后六步速度比之前的试跳的后六步速度要更加的迅速,提升了握杆高度,成功越过4.83米的高度。成绩增长了一大截。通过对比这两名运动员的后六步速度的变化与成绩,发现姚某某运动员后六步速度提升明显,使用的磅数更大,成绩就提升的明显,而陈某某运动员后六步的速度无明显加速,甚至减速,因此成绩就无法提升,所以后六步助跑速度的提升是提升成绩的重要关键。3.3.5 腾起高度与助跑速度的分析腾起高度是指运动员过杆时超过握杆点的高度。腾起高度不但是构成撑杆跳高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标志运动员技术的优劣,快速正确的技术能取得较大的腾起高度9,从对撑杆跳高运动员握杆高度与腾起高度关系调查得
29、知,运动员握杆高度越高,相应的腾起高度就越高,或者说运动员腾起高度越高,需要的握杆高度也越高,成绩也会越好,因此要提高运动员的腾起高度,提高握杆高度是前提,握杆高度则取决于运动员持杆的助跑速度。3.3.6 不同速度的助跑方式对成绩的影响持杆助跑技术是撑杆跳高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持杆助跑技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运动员握杆的高度、杆子的磅数和成绩10,我们这里对两种不同的助跑技术进行分析,第一种是全程平稳没有明显加速的助跑技术,它的特点是助跑节奏稳定,步长较大,第二种是后六步积极加速的助跑技术,它的特点是步频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能够快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通过对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
30、会田径比赛赛场的直接观察,发现在握杆高度和杆子磅数不变的条件下,撑杆跳高运动员的两种不同的助跑速度,对其成绩有一定影响11。一种是后六步积极加速的助跑技术,一种是全程平稳没有明显加速的助跑技术,通过对比发现,前者的成绩要好于后者,这里以王某某同学3.8米高度的两次试跳对比为例。如表3-10王某某同学在第一次试跳3.8米高度时全程助跑速度均匀,后六步匀速无加速的情况下第一次试跳失败,但在第二次试跳时才成功,通过对比前后两次试跳的助跑技术发现,第二次试跳后六步助跑速度要比第一次试跳的助跑速度更积极主动,因此第二次试跳的后六步速度大于第一次试跳的后六步速度,分析出握杆高度和撑杆磅数不变,运动员后六步
31、助跑速度快慢影响其成绩的好坏12。表3-10 王某某后六步助跑速度、磅数与成绩试跳次数握杆高度杆子磅数后六步助跑速度方式第一次3.7m145bs助跑均匀无明显加速第二次3.7m145bs助跑加速明显主动积极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1)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不变,握杆高度不变,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跳高成绩上升不明显;(2)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不变,握杆高度增加,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跳高成绩上升明显;(3)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增加,握杆高度不变,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跳高成绩上升明显;(4)在一定范围内,撑杆磅数增加,握杆高度增加,撑杆跳后六步助跑速度加快,撑杆
32、跳高成绩上升与其它模式相比成绩上升最为明显。(5)同一名运动员后六步助跑速度越快撑杆跳高成绩越好,培养优秀的撑杆运动员要着重加强后六步助跑速度的练习。4.2 建议(1)提高助跑节奏的稳定性,提高绝对速度,按规定的时间跑完一定的距离,培养速度感。(2)提高绝对速度。通过30米-60米或100米短跑练习,提升运动员助跑过程中所需要的绝对速度,再通过素质练习提高运动员髋关节力量,有助于助跑过程中送髋提升后六步助跑速度。(3)通过计时跑,培养学生的速度感,通过阶段训练改善学生的助跑技术提升助跑节奏水平,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助跑能力,成为提升成绩的关键。(4)增强身体素质训练从而这不仅有利于动作技术的尽快掌
33、握、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更有利于学生充分的完成技术动作,来提高训练的效率。(5)培养运动员比赛的应变能力。如,对场地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是在赛前提前到比赛地点让运动员适应比赛场地,如,气候的变化等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实景模拟训练。按照比赛的时间和实力相差的对手来模拟比赛真实情景,让运动逐渐适应比赛引起的精神紧张、动作失调等各种刺激。(6)训练计划的完善、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和训练方法的进步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出色的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注重培养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多参加比赛或经常进行比赛模拟训练,才能使运动员经得起比赛环境的考验,注意训练安全的防护,减少运动员伤痛疾病。参 考 文 献:1 谢慧
34、松. 撑杆跳高运动员组跑速度与其成绩的关系研究.山东体育科技,2007.2 冯之琛. 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最后四步持杆助跑技术与成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3 贾军茹. 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薛长锐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4 周浩祥,潘家武,苑廷刚.中外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05):111-118.5 王涛. 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及起跳技术的研究D.山东师学,2019.6 安琛,王琳.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32(03)
35、:100-104.7 吴鋆,曹晓培,乔月枝.简析青少年撑杆跳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方法及手段J.运动,2017(03):32-25.8 阳亚. 撑杆跳高项目制胜因素及制胜规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9 胡俊,刘昳.安徽省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姚捷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4):141-144.10 刘威. 对我国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成绩关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11田敏,程昊,陆宇明.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速度利用率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03):73-76.12胡俊,刘昳.安徽省优
36、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姚捷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4):141-144.13周浩祥,潘家武,苑廷刚.中外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助跑和起跳技术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05):111-118. 致 谢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指导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
37、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论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