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民间歌舞_八角鼓_引入地方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思考_刘玮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白族民间歌舞_八角鼓_引入地方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思考_刘玮宏.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OF DALI UNIVERSITY 第 11卷 Vol.11 第 4期 2012年 4月 No.4 Apr. 2012 大理白族民间歌舞 “八角鼓 ”引入地方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思考 刘玮宏,和锡健,王 虹,姜凤云,史红强 (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摘要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工 作力度不断加大,少 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也为民族 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促进边疆民族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 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文章拟探讨大理白族民间歌舞 “八角 鼓 ”的健身价值,
2、把它引入云南省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 较高的开 发价值,为进一步丰富地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 关键词地方小学;体育课程;白族民间歌舞;八角鼓 中图分类号 G807.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2345( 2012) 04-0097-04 Research on Introducing Dali Bai Folk Songs and Dances of Bajiao Drum into the Local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LIU Weihong, HE Xijian, WANG Hong, JIANG Fengyun,
3、 SHI Hongqiang (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minority areas, further efforts will be made to promote the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for basic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hich means the study of tradi
4、tional ethnic sports not only enters a new period, but also provides a wid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for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border ethnic heritage. This paper explores fitness value about Dali folk dance Bajiao drum, which is put into the sports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5、also provides reference to further enrich the local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Key words local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ai folk songs and dances; Bajiao drum 2001 年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 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 、 地方 、 学校三级课程管
6、理,增强课程对地方 、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2003 年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又提出赋予学校合 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 课程 、 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 课程提供保障 。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校本课 程开发已成为一个十 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 体实施国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和地方 体育与 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 2 李养丽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J .西 安文理学院学报, 2009, 12( 3): 122-124 3 龚婉敏 .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与改革
7、 J .体育学 刊, 2001, 8( 5): 80-82 4 路国华 .对高校体育选项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 2011, 27( 3): 138-139 5 宋翠翠 .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系列论文之二 J .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 2010, 33( 5): 80-86 基金项目大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JGIV-51) 收稿日期 2012-02-28 修回日期 2012-03-20 作者简介洪锡钧,讲师,主要从事篮球训练理论与高校体 育教学研究 . (责任编辑 袁 霞) 97 1 总第 100 期 自然科学 大理 学
8、院 学 报 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 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 要目的的方案 2 。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理地区基础教育与健康新 课程改革,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 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认真思考 、 研究民 族地方小学体育 课程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借助实 验性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地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 开发利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 施 。 1 地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背景 条件及其类型特点 1.1 地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背景条件 结合我国的实际, 地方 ”主要指农村地区 、 民族地 区 。 “地方 ”承载着直接为当
9、地社会 、 经济 、 文化服务 的重任,承载着地方性知识(本土文化 、 民族宗教文 化) 。 地方小学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同 于一般意义上的小学,如国家政策 、 地方政策和特 殊的外在社会环境氛围等 。 1.2 地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类型及其特点 凡重 大的教学改革,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顺应课程改 革的潮流,体育 课程标准 实验稿)则明确提出了 “课程资源 ”的概念 。 积极利用和开发体育课程资 源,是包括小学在内的各年级体育教育顺利实施 “新课标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各种课程资源,就可以充分 “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 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 ” 。 在人力
10、资源开发方面,应充分利用班主任 、 有 体育特长的教师 、 校医 、 社会体育指导员 、 家长等资 源;在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中,充分发挥体育器材 的多 种功能,能够利用现有条件改造场地器材,能 科学合理的布局使用场地器材;在课程内容资源的 开发方面,应注意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对新兴 运动项目的引进以及对民族 、 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 开发 。 2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开发 利用的形式及成果 近年来,政府与民间组织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 统体育运动会来传承 、 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 98 动,例如白族霸王鞭 、 佤族健身操 、 彝族 “跳菜 ” 打 歌) 、 烟盒舞 、 傣族孔雀舞等,以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表演项目的形式在全省推广;通过民族节庆来推广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发挥体育的经济价值,如: 三月街民族节赛马会 、 苗族秋千 、 抽陀螺等;通过云 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专项经费项目来 挖掘 、 整理 、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等 。 可以 说,具有民族文化特点 、 动作简单 、 易操作 、 群众基 础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能够被很好的保留 并传承推广,云南省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有了阶 段性成果 。 3 白族 “八角鼓 ”的产生 、 特点和方法 “八角鼓 ”是满族 、 白族 、 汉族等民族的打击乐 器,相传 “八角鼓 ”是由满族八旗的首领们用八块上 等的木料制
12、成八角,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 。 明代中 叶 流行于北京,都城八绝之一有刘雄为八角鼓绝 ” (沈榜 宛署杂记 ),并在天津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内 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和云南省大理 、 剑川等地 传播开来 。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族聚居区流行 的白族 “八角鼓 ”,白语 “滴低鼓 ”,只有单面鼓皮,鼓 皮一般用牛皮或羊皮制成,部分鼓皮绘有蝴蝶等体 现白族特点的图案 。 鼓边框两角间有扁圆形的孔, 每一个孔都装有一对铜制的小钹,还有一面边框装 有一个小铜环,系着两根丝质的长穗作装饰 。 演奏 时,左手持鼓 、 鼓身竖置,右手敲击鼓面发声,有坐 、 弹 、 垫 、 轮等
13、技巧,摇震鼓身时小 钹片互相碰击而发 音,也可用左手弹击鼓皮的反面来演奏,无固定音 高,声响清脆悦耳,主要用于伴奏或自打自唱 。 “八角鼓 ”与白族宗教文化相联系,是白族民间 乐器中起源比较早的乐器之一 。 白族八角鼓虽说名 为 “八角 ”,实为六角 。 民俗研究学者认为,白族八角 鼓起源于白族 “绕三灵 ”,绕三灵 ”“绕丧灵 ”)时人 们所举的树枝称 “大帛 ”,手上持的霸王鞭是 “杵丧 棍 ”,八角鼓为 “汤饭盆 ”,双飞燕 ”是 “棺材钉 ” 5 。 从古至今,八角鼓一直在白族地区的民间流传,而 且应用广泛,几乎所有的白族民间艺术活动都缺不 了它,大理州的专 业文艺团体还多次为八角鼓编
14、创 “八角鼓舞 ”,与霸王鞭一起应用 。 表演时男持八角 鼓,女打霸王鞭,表演 场面热烈有气 势,很受大 理 人,特别是白族人民的喜爱 。 3 总第 100 期 刘玮宏,和锡健,王 虹,等 大理白族民间歌舞 “八角鼓 ”引入地方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思考 第 11 卷 4 白族八角鼓引入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 发展的路径,以真正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 展 。 因此,白族八角鼓引入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 较高的开发价值 4.1 有广泛的群众性,经济实用性 “八角鼓 ”是白 可行性,更为重要的是其具有的社会与历史意义 。 5 “八角鼓 ”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族乐队中非常有特色的打击乐器,白族舞蹈的 道
15、具,也是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论 是在大理的城市还是在农村,八角鼓有着广泛的群 众基础,其简单易学,动作多为敲击 、 行进,行动可 自由也可有套路,动作纯朴,对参加者的年龄 、 性 别 、 职业等都没有特别的要求 。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 验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 、 教师认识八角鼓 。 八角鼓 具有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 经济实用,且动作简单 、 群众基础好等特点,不同群体对八角鼓引入体育课 堂的认可度较高,把它引入大理市小学体育校本课 程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 4.2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新的体育课程改 革是培养 21 世 纪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新的体 育课应包含以下基本理
16、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 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 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 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 每一个学生受益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发 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 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 通过实验研究,学生参加八角鼓的主要动因是有兴 趣,动作简单,易操作,和着音乐运动,能够锻炼平 衡感,增强自信心和团队配合,帮助学生认识民族 文化,促进 个体情感与意志培养以及人格的健康全 面发展,这符合开发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 4.3 紧跟民族体育的发展走向 现代的竞技体育 起源于全球各
17、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民族宗 教文化密切相联 。 全球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 化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各大体育科学研讨会 议的焦点 。 在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 民族体育的大趋势下,东西方体育文化 、 竞技与民 俗体育运动等领域的冲突与互补,显得更为突出与 激烈 。 民族地区往往又是贫困地区,云南省是集 边疆 、 山区 、 贫困 、 民族等几位一体的地区,体育教 学工 作者有必要探索出一条培养青少年民族意识, 增强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民族青少年人体素质全面 世界卫生组 织在 1978 年国际初级卫 生保健大 会上所发表的 阿拉木图宣言 中重申:健康不仅是 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
18、身体的 、 精神的健康和社 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 实验证明,白族八角鼓运动不 仅能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要,更能陶冶 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 和交友空间,使学 生学于其中 、 溶于 其中 、 乐 于其 中 。 5.1 八角鼓运动对小学生生理健康的影响 音乐 不但能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而且 和人的生理健康 有着重要的关系,自古以来,人类就认识到音乐活 动有助于健康 。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 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国家 、 社会 、 学校关注的 重点,更是每个家长的心声 。 音乐能改善大脑功能,协调大脑左右半球,从 而提高人的智力 。 对发展儿童的智力尤其显
19、著,并 可改善智力低下儿童的能力,所以音乐广泛地应用 于特殊教育 。 有结果表明,长期系统的进行白族 “八 角鼓舞 ”的训练,可以使小学生运动系统机能得到 比较明显的改善,为小学生身体健康的茁壮成长打 下良好的基础 。 5.2 八角鼓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影响 据国 外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在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 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和睦;如果经常欣赏浪 漫派音乐,人们的心理性格多半是开朗的,思想也 比较活跃;而热衷于声音嘈杂的现代派音乐,经常 欣赏嘶哑粗暴的声音演唱流行歌曲的家庭,其成员 之间则多半争吵不休,且离婚率高 。 白族 “八角鼓舞 ”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 、 力 、 美 、
20、 巧为特征,它将体操 、 跳跃动作同民族舞蹈 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吹 、 弹等乐器的伴奏 下进行的集体的综合性练习,故对小学生身心健康 的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5.3 八角 鼓 对小 学生形 成未 来完 善人格 的塑 造 音乐能影响人格,人格成长中情感培养是最重要的 方面 。 音乐包容了人的情感的各个方面,所以音乐 99 6-7 8-9 总第 100 期 自然科学 大理 学 院 学 报 能有效地铸造人格 。 音乐能直接作用于意识,在心 理治疗中有特殊功效 。 我国儒家创始人孔子是首倡 礼乐的,认为音乐既表现人的情感又陶冶人的情 感,最 终能感化人心,使人走向人格的完善 。 小学生在
21、学校读书期间正处在生理 、 心理发展 的基础阶段,对其人格的培养,行为的教育和引导 尤其重要,将白族 “八角鼓 ”作为本土校本课程资源 进行教学和训练,能增强小学生参与的意识,培养 小学生对民族特色的兴趣,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自主 、 自律 、 自由地尽情投入,陶冶情操 、 发 展能力 。 6 结论 6.1 学校教育教学中追求民族体育的作用,传承民 族文化 在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丰富 了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 参与热情,增强了体质, 更重要的是通过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的教学,增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加强了各族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友谊,潜移默化中弘 扬和传承了
22、民族文化 。 6.2 白族 “八角鼓 ”引入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较 高的价值 “八角鼓舞 ”是大理白族富有民族民间 原生态特点的体育舞蹈,并与白族 “霸王鞭 ”共同演 奏,是白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 。 它承载了 白族传统文化 、 艺术情感,深受白族人民的喜爱 。 通 过问卷调查分析和实验法对比 、 专家访谈,我们认 为,八角鼓舞 ”动作简单,场地 、 器材和活动的组织 要求不高,对人体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作用 。 不论 是学校群体还是社会群体,把八角鼓引入课堂具有 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将其引入大理市小学体育 校本课程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 因此,八角鼓舞引 入地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可行
23、性,进一步丰富 了地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内容与路径, 对大理州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政策 、 发展思路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1 董翠香 .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4. 2 王涛 .探析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 J .文化教 育, 2008( 9): 103. 3 季浏 .论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J .体育教 学, 2006( 3): 9-11. 4 卢肃 .八角鼓源流初识 J .民族音乐研究, 1997( 1): 27- 28. 5 杨红斌 .白族八角鼓的演变 J .民族音乐, 2008( 3): 38- 39
24、. 6 顾渊彦,梁龙旭 .国家体育课程的校本开发之五国家体育 课程校本开发的基本条件 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 2): 6-7. 7 王程 .试论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研究对策 J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2( 4): 106-109. 8 曹绍芳 .论校本 课程资源之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 J . 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8( 3): 160-163. 9 王岗,王铁新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 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86-192. 10 叶翠 音乐与心理 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12( 4): 51-53.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09C0166) 收稿日期 2011-09-29 作者简介刘玮宏,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与训练研究 . (责任编辑 袁 霞) 10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