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rvku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aorvku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daorvku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我们“打败了敌人。我们“(把敌人)打败了。管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进展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 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与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i.是在管理理论丛林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2 .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交叉科学3 .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4 .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5 .是一门边际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理论科学管理科学研究方面1 .合理协调与组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 .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
2、系3 .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产生:【管理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进展而进展】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管理是人类智慧的产物。管理是客观需要的产物。小知识:i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公元前5000年,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 米尔人。ii中国古代最早的管理活动:商代一一指挥作战。周朝一一设立三公六卿五官2、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 依存性 知识性3管理的必要性(在我国):作为进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作为进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与企业建立的基础。实现预
3、期目标都需要全体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近几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应用与普及。4、管理的概念管理主体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管理客体实施整合,协调以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内涵: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类管理职能的过程。5、管理的基本职能:P13计划 组织 领导 操纵 创新过程性职能(主干型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操纵功能性职能:领导 协调 操纵 沟通 创新 【在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6、管理的特征:两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M 16-18)普遍性组织性(前提两个人以上 的共同劳动,共同目标)7、管理的要素:人员(核
4、心)资金 物资时间信息(纽带)环境(空间)分权的途径:制度分权与授权(懂得P316)二、组织功能指一定人力、物力、财力等通过组合后,实现组织目标能力达到最终目的。即实现组织功能。最终标准:管理效果是否提高。 组织目标是否实现。观察标准:结构设置是否合理。职位层次是否清晰。权力关系是否明确。意见沟通是否畅通。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协调合作是否有效。第五节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一、组织变革的动因外部环境因素: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进步的影响。资源变化的影响。竞争观念的改变。内部环境因素: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 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 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快速决策的要求。提高组织整体管理
5、水平的要求。二、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类型:战略性变革 结构性变革 流程主导性变革。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P368)目标:1.使组织更具环境习惯性2.使管理者更具环境习惯性3 .使员工更具环境习惯性三、组织变革的内容对人员、结构、技术与任务的变革。四、组织变革过程与程序过程:解冻阶段变革阶段再冻结阶段程序: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 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阻力:个人阻力:利益上的影响、心理上的影响团体阻力: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五、消除阻力的计策1.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与阻力的强弱。2.创新组织文化3.创新策略方法与手段小知识
6、:学习性组织 通过学习获得智力,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彼德圣吉第五次修炼组织文化一、概念: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同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与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 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与思维方式的总与。二、特征:超个体的特殊性相对稳固性融合继承性进展性三、结构:潜层次的精神层表层的制度系统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四、内容:组织的价值观组织精神一一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伦理规范五、功能:整合功能习惯功能导向功能进展功能持续功能六、形成一一管理者倡导、组织成员的同意七、塑造途径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3.提炼定格4.巩固落
7、实5.在进展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第八章人员配备第一节人员配备的概述根据组织结构中规定的职务的数量与要求,对所需人员进行恰当的选择使用考评培训的过程。8、管理的作用与任务作用:是促进生产力进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社 会进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任务:实现本机构的特殊目的与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关心对 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9、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角色:人际角色一管理者务必扮演组织联络者的角色。信息角色一监督者决策角色一决策者技能:技术技能一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与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一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
8、念技能一吧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与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10、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对象:以各类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进展一、管理思想的启蒙:以产业革命为分界线。1、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领导需得到群众的拥护需有内聚力,向心力。具有坚强而深沉的意识具有 良好的品质与能力。2、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性质与原因研究劳动制造财富。(揭示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本质)劳动分工。(好处:提高技能节约时间工具改进)“经济人”观点。(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生产管理化。查尔斯巴贝奇1832年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罗伯特欧文一人事管理创始人
9、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进展背景:管理理论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称之“古典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理论: 19世纪末出现了专门的管理阶层。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诞生观点:科学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立科学管理理 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泰罗确定科学管理的原理方法的基础)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在精神上思想上来个完全的变 革。内容:工时研究标准化 差别记件工资制职能原理(计划职能生产职能职能工长制) 例外原理评价见P58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通常管理理论)新的管理理论1916年通常管
10、理与工业管理企业职能:【对物】技术职能 商务(经营)职能 财务职能安全职能 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对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操纵计划:统一性联系性灵活性精确性组织:确定人与物的结构指挥:保证企业各人员能履行企业给予的职能协调:企业中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活动统一与谐操纵:保证企业中的运动符合既定的计划方针管理的基本原则:共14条见P60分工 权利与责任 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报酬公平集权 等级链 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固集中精神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是组织理论之父其著作有经济史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个人崇拜式权威一神秘化组织传统式权威一传统式组织合理化法律化权威一合理化法律化组
11、织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1、早期的行为学家运用自然科学中实践观摩的方法,研究对自然,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其目的是通 过研究人的行为的产生进展行为变化规律来预测,操纵,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 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个人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人物:I.雨果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1912年心理学与工业效率II玛丽福莱特利益结合原则形势法则协作原则循环影响III利连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传统管理风格一管理者表现为合格的驱动者过渡管理风格科学管理风格一认确实甄选职工2、人际管理学说梅奥、霍桑的结论:企业的职工时“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手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
12、键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 素。管理者要有人事管理能力企业应使用新型的领导方法正式组织:是指企业组织体系中的环节,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总目标而担当明确职能的机 构。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定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 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者惯例,要求个人服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体见P707i1943年人类的动机理论五种需求:生理 安全 感情与归属 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麦格雷戈的XY理论见P7374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见P72评论:对人性做出了新的假设开发了管理科学新的研究方向与理论为行为科学的形成奠基了基
13、础问题:否定了 “经济人”的观点,确信了 “社会人”的观点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强调“士气”决定生产效率,而“士气”决定于员工的满足度备:士气一一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进展“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生产与经营等领域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标准,即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总体的最大收益。衡量标准定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实施方案与描述事物的现状及进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与直 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管理方法。“决策理论”学派的特点(以统计学与行为科学作为标准)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21
14、世纪的管理一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管理管理指导思想创新管理原则创新经营目标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生产系统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中国现代管理思想进展的新趋势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由政府管理向民营管理转变 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变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一节原理一一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的要紧特征客观性一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及客观规律的表述概括性一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类复杂因素与复杂关系的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描述,或者者说是在总 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差别,通过高度综合与概括而得出的具有普遍性、规
15、律性的结论。稳固性一管理原理会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进展而进展。但它不是变化多端而是相对稳固的。管 理原理是确定的、巩固的,具有“公理的性质”系统性一系统原理是管理的基础,人本原理是管理的主体,责任原理是管理的保证,效益原理是管理 的目的。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关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与手段。第二节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一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特征:集合性(系统的最基本特征)一一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之要素
16、,也就是说,系统是由各个要素集 合而成的。层次性有关性一一系统内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原理要点整体性原理一一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 体,使整体效果最优。即整体功能大于个人功能之与。动态性原理一一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固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掌握系 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动态规律,能够使我们预见系统的进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 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进展。开放性原理一一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 能量与信息。环境习惯性原理一一系统与环境交流,
17、能够保持最佳习惯状态,则说明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综合性原理一一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 性。第三节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一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与适度分权、民主治厂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一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代表参加企业最高决策机构管理委员会或者董事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代表参加企业最高监督机构监事会。广泛参加日常生产管理活动。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进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第四节责任原理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一职责界限要清晰,职责中包含横向联系的内容,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职位设计与权限委授议
18、要合理权限一明确了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利益一权限的合理委授,只是完全负责所需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力一是完全负责的关键要素。(职责与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应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P135)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第五节效益原理概念:效果:投入通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有效益,有的没效益。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第六节封闭原理第四章一、道德管理的特征:1、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向责任。2、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3、合乎道德的管
19、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有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有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 理管理者与通常员工及通常员工内部的关系。4、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5、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著的成就。6、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7、合乎道德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达1、办好企业,吧企业做强、做大、做久。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3、社区福利投资 4、社区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 动对生态的破坏。第五章管理决策第一节决策的概念及特征一、决策的概念决策是在调查分
20、析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有序的方法与程序针对未来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各类可能可行的 解决方案,并在其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懂得:决策是有目的的 对信息的把握 正确的决策按科学的程序与方法。 决策是在若干方 案中进行选择决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瞬间。二、正确决策应符合的条件目标合理 决策结果能够满足目标需求 决策本身应符合满意、效率、经济性原则三、决策的类型与特征类型: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P205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优)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特点: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关键)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第二节影响决策的基本因素因
21、素: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伦理组织文化时间人影响决策的决定因素是人决策者如何保证高质量的决策:在重大问题中要善于发挥思想体的作用。善于进行信息处理。善于摆脱主观愿望的影响善于及时调整、纠正决策失误(责任心)第三节决策的基本程序诊断问题,识别机会识别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作出决定选择实施战略监督与评估第四节决策的原则与方法一、原则:1、信息整合原则:尽量使收集的信息完整、全面对收集的信息要科学的整理、分析、筛选、推断信息的收集也是一个过程,因此要不断的收集信息2、进取创新原则3、可行论证原则(从实际出发)4、集体决策原则5、整体优先原则(合理、优先) 二、方法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
22、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政策指导矩阵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一一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法(具体见P224-225)风险型决策方法(P226-229)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具体见书本P230)后悔值=理想效益-现实效益第六章管理计划一、计划的概念:计划即在决策目标导向下,对组织各项活动的具体过程,做出安排,并进行统筹规划,以保证决策目 标实现的过程。二、作用:1、计划是管理组织生产进展的纲领2、计划是管理组织协调的前提3、计划是管理组织指挥实施的基本 准则。4、计划是管理组织操纵活动的根据。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与特征类型: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业务计划、
23、财务计划与人事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性质: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 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与秩序 性计划工作追求效率第三节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一、制定计划的要求在客观能动、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组织实际的计划二、原则1、科学性原则一一以科学的方法规律为基础,避免在无科学根据条件下,单凭主观臆断制定规则各项计划指标的判定,要尽可能经科学计算,系统分析,综合平衡,使人为因素减少到 最低最小,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各项计划指标的落实要有具体的措施予以保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方法(市场调查、综合平衡、计算机使用)2、统
24、筹性原则一一要充分考虑计划对象系统中各要素间相互关系3、可行性与制造性相结合的原则一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计划应有所制造以习惯环境4、灵活性与稳固性相结合的原则一一计划制定要留有相应的余地,要有弹性5、效率与效益原则6、民主参与原则一一能够提高员工执行计划的积极性,使计划更符合实际。第四节 计划工作步骤与方法调查研究一一掌握有关信息确定阶段指标化一一便于执行编制方案调配资源综合平衡制定细则标准计划下达一计划微调计划工作方法一一这节没听,听了也不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就记了个页数P258 P262第五节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54年提出的。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
25、务务必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员工务必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保证企业总目标 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定共同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 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与衡量各自奉献的准则。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者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者工 人对企业总目标的奉献。4、管理人员与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根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操纵、而不是由他 的上级指挥与操纵。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与奖惩也是根据这些目标。二、目标的性质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三、目标管
26、理的过程制定目标一一明确组织的作用一一执行目标一一成果评价一一实现奖惩一一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 理循环。四、优缺点优点:管理有效,降低成本 责任明确,便于操纵缺点:准确的目标难以制定 目标短期化现象严重,不易调整我国正实现目标管理,但理论上未跟上实践五、组织目标管理意义权力下移 自我操纵 成果第一第七章管理组织一、管理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组合起来的,具有共同目标、明确分工与有关数量人员的集合体。(静态角度)(它 是一个实体)2.它是有着共同利益与目标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原则与程序进行分工合作的活动与建立相应的机构。(动态 角度)(活动过程实体)二、管理组织的要素人员(管理者与被
27、管理者) 岗位职务 职责与权力 信息 目标第二节管理组织的设计一、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效益一一成本一一情感(满足三方面的基本要求)1、系统整体原则一一组织完整,要素有用,目标优先2、命令统一原则一一指挥链不能中断,切忌多头指挥,不能越级指挥3、权责对等原则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一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低级管理人数3-6,高级管理人数7T15、信息沟通原则(备,影响管理幅度因素:主管与下属的工作能力 工作的内容与性质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二、组织设计的特点与步骤1、组织设计特点是一个过程随机制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设计建立的组织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2、组织设计的基本步骤确定目标任务分体与综合构建组织
28、机构确定岗位职务与相应责权选配人员运行检测与评估反馈三、组织设计的任务、内容与根据1、任务: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与编制职务说明书2、内容:纵向层次划分 横向部门设置3、根据(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经营战略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技术及其变化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企业进展阶段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规模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第三节管理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的概念是指组织在相对静止状态下,各部分、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与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基本模式。二、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直线+职能而构成组织机构第四节管理组织运行一、组织协调1、组织力量的整合(见A)2、集权与分权(见B)3、横向部门间的关系:a.大家都
29、以大局整体利益出发。b.职责要科学划分c.加强信息的交流A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企业组织体系中的环节,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总目标而担当明确职能的机构。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定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 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者惯例,要求个人服从。即是以情感为纽带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积极:能够满足员工的需要。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与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与加强合 作的精神。非正式组织尽管要紧是进展一种工作之余的,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它们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 中的工作状况往往是非常重视的。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
30、的。危害: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假如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进展。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进展组织的惰性。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1、利用非正式组织,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定性与必要性。2、通过建立与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奉献。直线、参谋及其相互关系(主导与从属关系)直线关系是一种命令关系,是上级指挥下级的关系。是管理人员的要紧关系。参谋关系是伴随着直线关系而产生的。参谋的设置是方便直线主管的工作,减轻负担。直线与参谋的矛盾:保持命令的统一性,但参谋作用不能发挥。参谋作用发挥失当,破坏了统一指挥的原则。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明确职权关系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B集权与分权集权: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组织历史 领导的个性 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过分集权的弊端:降低决策质量 降低组织的习惯能力 降低组织员工的工作热情分权的标志:决策的频度、幅度、重要性与对决策的的操纵程度(具体见P314)分权的影响因素:a促进因素:组织规模 活动的分散性 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B不利因素:政策的统一性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