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苏武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苏武传》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苏武传精品教案【教材定位】苏武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苏武牧羊”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苏武出使前后的遭际、在匈奴经历的艰辛,其中种种细节我们未必清楚。阅读苏武传,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细节,更加深入地认识苏武其人。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因变被扣、不惧威逼、不受利诱、苦守北海、持节不失的事迹,生动刻画了苏武这位爱国者的形象。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梳理情节脉络,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探寻他备尝艰辛却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源泉。同时要注意,这篇文章精于剪裁,善用对比,灵活选取人物的典型语言,学习时要特别关注其叙事艺术,并体会
2、作者寓于其中的情感倾向。【素养目标】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了解苏武的生平事迹。2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3.鉴赏体会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4.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和学习苏武忠贞不屈的气节。【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苏武牧羊”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苏武出使前后的遭际、在匈奴经历的艰辛,其中种种细节我们未必清楚。学习苏武传,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细节,更加深入地认识苏武其人。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3、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他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他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他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2.了解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全书有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其中,8表和10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班昭和马续补写的。3.相关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不断讨伐匈奴,
4、双方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天汉元年(前100年),且鞮侯单于即位,害怕受到汉朝攻击,于是说:“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送还了之前扣押的汉使路充国等。武帝为了赞许之,于是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单于礼物,以答谢单于。4.解题“苏武”,汉武帝派去出使匈奴的使者。“传”,人物传记。5.了解“苏武”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
5、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三、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移中(yi)且鞮侯(jU di)遗单于(wi chan)丈人行(hdng)缑王(g6u)昆邪王(hdn ye)浞野侯(zhu6)阏氏(ydn zhi)左伊秩訾(zi)煴火(yUn)雨雪在)旃毛(zhdn)牧羝日1)节旄(mdo)棫阳宫(yh)斧钺(yu。(二)初读课文。【思考1】通读课文,划分层次结构。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第3-8段),重点记述
6、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第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思考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按时间顺序,奉命出使-因变被扣-自杀殉汉-卫律劝降-幽置大窖-苦守北海-李陵劝降-获释归汉。四、文本研究【思考1】研读第一自然段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稍迁:逐渐提升。移中厩:汉宫中有移园,园中有马厩(马棚),故称。相当:相抵。中郎将:皇帝的侍卫长。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斥候:军中担任警卫的侦察人员。丈人行:汉天子是我的长辈。丈人,对男子长辈的尊称;行,辈。置币遗单于:备办了一些财务送给单于。活动二:问题探究1.概括这一段的内容及作用。明确这一段交代了双方有互
7、派使者的举动,也保留着互相扣留使者为人质的做法。这是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表明了苏武出使匈奴时严酷的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为下文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埋下伏笔。【思考2】研读第二、三自然段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阴相与谋:暗地里一起密谋阏氏:匈奴单于正妻的称号相知:相熟识,有交情幸蒙其赏赐: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货物:财物治其事:审理这个案件恐前语发: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谈话泄露以状语武:把情况告诉苏武此必及我:这一定会牵连我见犯乃死,重负国: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活动二:问题探究1.试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明确因
8、变被扣2.苏武想自杀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明确“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最核心的词是“重负国”。原因:张胜私自参与叛乱阴谋,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汉、匈通好的宗旨,使汉朝处于理亏的地位,自己作为正使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这是失职,此为一“负国”;如果再被匈奴拘捕审讯,受到侮辱之后才死,使汉朝的尊严受到损害,那就更加给汉朝丢脸,此为二“负国”;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此为三“负国”。【思考3】研读第四自然段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受辞:听取供词屈节辱命:污损了节操,辜
9、负了使命煴火:没有火焰的微火蹈:同“搐”,叩击,拍打。舆:名词用作动词,用车载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活动二:问题探究1.试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明确自杀殉汉2.苏武的自杀,引起了什么反响?苏武的自杀行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格?明确在自杀后,卫律惊,常惠等人哭,单于壮其节。他自杀的行为让敌人感到震撼,进而感佩,令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连敌方的单于都被他的气节打动。这一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表现了他的忠贞爱国、舍生取义和以死明志,表现了他对汉朝的忠贞不渝。【思考4】研读第五自然段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武益愈:苏武渐渐痊愈会论虞常:会同判定虞常的罪当死:判处死罪。相坐:相连治罪。拟之:向苏武比画
10、着要杀他空以身膏草野:白白地拿身体给荒野做肥料君因我降:你通过我投降畔主背亲:背叛主上,背弃双亲。畔,同“叛”何以女为见:要见你干什么?斗两主:使两主相斗活动二:问题探究1.试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明确卫律劝降2.写张胜请降,有何用意?明确一个“请”字写出了张胜在卫律剑下丧失骨气、奴颜婢膝的样子,反衬了苏武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3.卫律是怎么对苏武进行劝降的?苏武又是如何应对的?明确律的劝降方式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拒绝后又举剑来威通,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来利诱。卫律原来是汉朝的武将,是被匈奴俘虏后投降的。苏武对其威逼而“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
11、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思考5】研读第六自然段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白单于:禀告、告诉单于幽:囚禁雨雪:下雪羝:公羊别其官属常惠等: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挖野鼠穴中藏的草实充饥杖:名词用作动词柱檠:动词,用檠矫正弓弩穷厄:困顿活动二:问题探究1.试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明确幽置大窖、苦守北海2.如何刻画苏武形象的?明确通过典型环境,烘托人物。苏武在匈奴十九年,饱尝艰苦。被囚禁于大客断绝饮食,啮雪吞旃,单身流放,掘鼠穴收野果,苏武顽强地活了下来。在最困难的时候,
12、他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强烈的爱国意志支撑着他在苦难中坚守,通过对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的爱国意志,表现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思考6】研读第七、八自然段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求:访求虚心欲相待:一心向往,想以礼相待空自苦亡人之地: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亡”同“无”扶辇下除: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除,门与屏之间的通道劾大不敬:被判决为“大不敬”祠:祀女弟:妹妹春秋高:年纪老恨:遗憾分:料想,断定9322;效死于前:在您面前死去9323;决去:告别离开。决,同“诀”。活动二:问题探究1.试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明确李陵劝降2.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明
13、确忠义无人能见,汉朝百姓看不见,汉朝天子更看不见,诱使苏武放弃守节。说明苏武家人的不幸遭遇:长兄苏嘉(长君),伏剑自刎;弟弟苏贤(孺卿),饮药而死;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妹妹和儿女生死未卜。述说自己投降的经历。现在的皇帝年老昏庸,法令无常,不值得为他守节。【思考7】研读第九、十自然段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诡言:欺骗道具自陈道:自己详细地陈说(这几年的情况)让:责备召会:召集会见前以降及物故:除去以前已投降的和死去的。以,同“已”活动二:问题探究1.试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明确获释归汉2.“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感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的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
14、念,维护了汉朝的尊严,保持了气节。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荣归故里。【思考8】本文里各种人物对苏武都起对比的作用,请把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做对比,看看对塑造苏武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其他人物苏武张胜头脑简单,糊涂谋反,事情败露,立即叛变认识清醒,高瞻远瞩,欲以死息祸;面对劝降,始终保持气节卫律阴险狡诈,卖国求荣,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为国效命,忠贞不贰,不卑不亢,光明磊落李陵意志不坚,因私叛国,痛苦羞愧忠贞不渝,心系祖国,无怨无悔【思考9】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苏武的形象的?明确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受到牵
15、连时对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并拔出佩刀自刎。这一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他以死报国、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个性。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节操。在两次劝降中,苏武不畏淫威不为利动,不为情动,崇高气节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艰苦考验的描写,表现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灭的爱国意志。苏武被囚禁于大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旃,单身流放,掘鼠穴收野果,但他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强烈的爱国意志支撑着他在苦难中坚守,表现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思考10】本文塑造了苏武怎样的形象?简要谈谈你的理解。明确苏武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忠贞不贰,长达十九年
16、守节不移,表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思考11】什么是忠诚?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做无谓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明确观点一:苏武的忠诚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争取的权利也要争取。这就是我
17、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观点二:如果我们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被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方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考12】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乙)单于欲降武,使卫
18、律治其事。律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问题1:下列对文言文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诸葛亮竭尽全力辅佐后主来实现先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B.苏武面对
19、匈奴威逼利诱宁死不投降,不背叛汉朝。C甲、乙两文都体现大臣的忠诚,诸葛亮和苏武忠诚的表现都是一样的。D.单于开始时派卫律对苏武威逼利诱,后来把他关在大窖中不提供食物,苏武始终不屈服。明确 C问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明确早晚忧愁叹息,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2)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明确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年出使时身强力壮,等到回来时,胡须头发都白了。五、技法点拨细节描写【技法指引】苏武传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
20、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这些细节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动人、高大的英雄形象,充分表现了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的爱国情操。【写法指导】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典型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做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
21、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3)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典型。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4)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5)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迁移运用】球场
22、,一个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魅力舞台。请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对踢足球进行形象的描写,不少于200字。明确我必须接住这个球,因为我怕。我怕听见对手刺耳的嘲笑,怕看见对手讥讽的目光,但我更怕队友们悲伤的长叹和失望的目光。“我一定要接住它!”一团信念之火在我体内燃起。我深吸了一口气,弓着腰,目光聚焦在黑白相间的足球上。只见王博文高抬起腿,“砰”球像一颗流星,更像一个狞笑着的恶魔,冲着球门飞来。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足球,朝着球来的方向腾空跃起,双手伸向足球,就像老鹰伸出利爪,去抓捕猎物。我牢牢地抱住了它。在这一瞬间,我听见队友们热烈的欢呼声。六、明晰主旨苏武传集中叙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
23、操,历经千辛万苦而不辱使命的事迹,表现了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赞扬了他忠贞不渝、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节,再现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七、拓展阅读司马迁与班固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
24、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
25、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史记除
26、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
27、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八、素材积累班固名句1、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2、以管窥天,以蠡测海。3、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4、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5、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6、遗子黄金满藏,不如一经。7、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8、直言之路开,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9、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九、作业完成配套练习。侯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