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难》赏析三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行路难》赏析三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李白行路难赏析三则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受艰难后的感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白行路难赏析三则,欢迎阅读。 行路难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一: 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 应当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诗的前四句写挚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
2、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才学识见如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从今险山恶水,天各一方。将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犹如从前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验,诗人又有了对将来的新的信念。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路多艰,虽然将来还会有机会,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冲突,都出现在诗人的脑海中。最终,出于诗人本身主动入世的愿望和毅力、决心,他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3、济沧海。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动式的思维,以及昂扬的气概,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赏析二: 行路难是乐府集杂曲,本为汉代歌谣,内容倍言世路难及离别伤悲之意。行路难共三首,比较集中表现了李白的悲愤与苦闷,表现了他的追求与幻灭,代表了他浪漫主义的特点。行路难其一可以代表李白诗歌的中心主题。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诗中虽因志向不得实现而悲愤万端,但仍未失去进取的信念,全诗的思路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志向与现实的冲突快速绽开,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困难改变。其次首中说: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后一句用汉代
4、贾谊遭遇元老贵臣忌恨排挤的典故,意思很明白。诗人在得到玄宗征召时,曾作诗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蓬蒿人指居处于草野间的人。诗人如此兴奋,是因为他以为从今可以由布衣而卿相,走上实现政治理想的道路。他怀着一腔热望来到长安,看到的是贤愚不分的现实: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燕雀做巢于梧桐之上,鸾凤却栖止于草丛之中。遭受的则是不断射来的明枪暗剑: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简直无法再在长安驻足,只好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了。这不能不使诗人心中充溢愤懑之情。其一诗共十四句可分为三段,每一段的前一部分都侧重写客观现实,后一部分侧重写自己的主观感情,表现对志向的追求。本诗是一首抒情之作,主要通
5、过意象组合,构成可感的诗歌形象予以表达。揭示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基本途径。前四句(第一段)是一幅完整的画面,描绘抒情主子公面对美酒佳肴投箸茫然的情景,是一种感情的宣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金樽指华贵的酒杯。斗十千是一斗值十千钱的好酒。羞同馐。珍馐指宝贵的菜肴。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下筷,拔剑四顾,心绪茫然。这几句写挚友们为李白送行的现实,让人感觉好像是个快乐的宴会,但紧接着的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微环节就显示诗人感情波涛的剧烈冲击,他食不下咽,表现了他的悲愤心情,丰富的酒宴消解不了因为在朝廷得不到重用,实现不了理想失意的苦闷。四
6、句诗表露出来的激愤感情,大有洪水破堤之势。由于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对诗人行为表现的描写反映出来,不仅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心情,还能看到他被苦闷煎熬的神态,大大加强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整个诗句都是用夸张强调的笔墨。前两句特殊渲染了酒宴的美盛:器皿是华贵的,金制的杯,玉制的盘,酒是珍美的,斗酒十千,盘菜万钱。如此美酒佳肴,却不能下咽,这使人从反面起兴,以此烘托诗人内心若有所失的茫然,亦见出愁愤之深。第三句写不能食,重叠两个动作,停杯、投箸,属细微环节描写第四句写激烈之情,排比三种情态,拔剑、四顾、心茫然,都是用浓墨重笔,勾画得异样醒目,给人印象剧烈。这四句明显受到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7、诗句的影响,但已带有唐人诗的流宕风华。诗从愤懑心情发端,倾泻而出,很有气概。诗人的愁苦从何而来呢?接着的两句写心情产生的根源,落到行路难本题。中间的四句是诗的其次段,釆用比兴象征方法,运用多种意象,形象传达出悲观与希望的内心冲突。开头是用现实中的险山恶水,示意当时自己境况的艰难和政治道路的坎坷。第一段四句是白描笔法,这两句则转用比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正面写行路难,生动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境况,想要渡过黄河可寒冰堵塞了河流,想要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住了道路。此时,李白正准备东游梁、鲁,不料途中却遭受黄河、太行之险。这两句用来比方世路艰难、举步皆蹶的状况,贴切而明透。鲍照舞鹤赋说:冰塞
8、长川,雪满群山。李白这两句用词同鲍句相近,但鲍句只是写景,李白则用为比兴,含意便大不同。诗的表面意是欲渡黄河而坚冰塞川,将登太行而大雪封山。而诗人的真正用意,却是借山川的阻碍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这样广袤的世界上竟没有自己的条出路,诗人瞻望前程,怎么能不四顾茫然呢?那诗人就此止步了吗?李白并不是那种懦弱的性格。拔剑四顾依旧是不甘消沉。由于现实的险阻,他试图过垂钓、乘舟的游闲隐居生活,但下不了决心。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更是种接着追求的表现。从字面上看垂钓、乘舟是一种途穷归隐、游闲自得的生活,事实上这两句是暗用两个典故,表现诗人内心的追求。一是姜太公吕尚遇到周文王时曾经在溪边钓鱼,
9、后得遇文王被征为师,又帮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另个典故是伊尹受命商汤之前,原不过是个耕田的,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边穿过,后果真受到商汤的赏识,并帮汤取得了天下。自己虽遭压抑冷落仍旧心存希望。李白在心境茫然之中,仍旧依吕尚、伊尹自比。梦寐以求的是像他们那样受命于贤明君主,作一番大事业。这两位起先并不顺当,但最终成了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这给了李白以信念,也使他万分不平。为什么自己就没有这样的幸运,自己的出路在哪里?用此典故显示出诗人仍旧不能遗忘现实,他还是盼望能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在这段中,李白的希望与悲观,抑郁与追求急剧交替改变。正是这种现实与希望在内心
10、中的激烈冲突,使诗人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呼喊,诗进入第三段。先以行路难,多歧路把心情由向往拉回现实,精确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欲接着探究追求的困难心理。歧路就是岔路口。可东可西,可南可北。在如同说止处,这里引申有往意。诗句节奏短促跳动,他仿佛走到一个歧路上,找不到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他徘徊、彷徨,在人生道路上不知所从,这和上面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前呼后应的。可以看作是四顾茫然、急迫担心的心里状态下的内心独白,形象地传达出诗人进退两难,而又要接着探究追求的困难心理,这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喊,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千百年来激发了多数命运坎坷、壮志难酬之士的剧烈
11、共鸣。它真实地传达出苦闷彷徨的心境和激越的感情。世路维艰,岔路口就在面前,向哪里走呢? 我们认为倔犟而又自信的李白,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诗人并没有由徘徊而颓唐,由苦闷而消沉,而是展望前程,放声唱出了充溢信念的洪亮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是用南朝宗悫的典故。宗悫曾对他的叔父表示志向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志在四方,建树功业。由于他矢志不渝,奋勇自励,终成大器。文帝时,为振武将军。后随武陵王刘骏(孝武帝),屡建战功,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大明三年,参与平定竟陵王刘诞之乱。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死后,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李白困顿之时,化用宗悫语以明志,充
12、分表明他的乐观与自信。云帆指高帆。济是渡越。沧海即大海。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张高帆直越大海。诗语的高亢昂扬,气概的豪迈直前,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自信和力气。他把思路推上了豁然开朗的境界,唱出了昂扬乐观的调子。并未因世路的艰难而放弃对志向的热情追求,他仍旧坚信自己的志向、理想,总会实现的。整首诗思维是跳动的,思想是冲突的,情感是起伏改变的,可以说是一股感情奔泻的激流,随着困难冲突的感情的推移,自然地形成诗的起伏波澜。愤懑的激烈,苦闷的彷徨,昂扬的乐观,交替而出,转折振荡,撼人心魂,表现了诗人歌行体诗的特色。全诗三段,每段的前半部分,或实写,或比兴,侧重于客观的描写;后两句或直言,或用典,都侧重
13、于表现主观志向,对现实与志向的交替穿插描写,表现了志向与现实的对比冲突,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改变,既充分显示了黑暗现实对诗人志向理想的阻碍,反映出诗人由此而引起的内心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愤激,有茫然,有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改变跳动。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倔犟、自信和对志向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摆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气。这首诗就是在志向与现实的冲突中写出了诗人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精神。梁启超曾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躲避者
14、也。(论毅力,饮冰室文集·新民说)人生遭受逆境并不行怕,可怕的是在逆境面前畏葸不前。豪言壮语,当然动人;然而无力面对人生险途的志向却无疑是虚幻的。本诗以现实与志向的冲突为基调,以作者的感情起伏改变为线索,在揭示抒情主子公困难心路历程的过程中、展示诗人追求志向的执着精神,令人感到真实、动人。诗中,面对美酒佳肴时的茫然,冰塞川、雪满山所象征的仕途艰难,以及行路难,多歧路的残酷现实,既是阻挠诗人志向实现的障碍,同时也是考验诗人斗志与信念的试金石。诗人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时,正是他冲破重重冲突和障碍之时,也正是他折服自己,走向将来和希望的起先。该诗运用比兴手法,象征意义深
15、远;运用历史典故,含义深广,很好、很精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行路难其次首,着重表现现实的黑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句,这是多么悲愤的呼喊!结尾的行路难,归去来!既是沉重的叹息,也是生气的抗议。行路难第三首,则更多地表现了消极颓唐,及早隐退的心情。这三首行路难,充分地表现了在志向与现实的冲突中,挣扎着的李白的悲愤与苦闷,代表了他浪漫主义的特点。其一最具代表性。除此以外,李白的浪漫主义还表现一种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屈的性格。他对腐朽的上层的蔑视、抨击和抗拒,是他诗歌民主性精华的集中表现。阅读李白的诗歌,应抓住一个中心主题、主调,就是志向与现实的冲突,一种明珠暗投、愤世嫉俗的心情不断地从他的
16、诗中流露出来。 赏析三: 1. 主旨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境况。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明珠暗投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抒写了诗人人生道路上的迷茫、苦闷的心态及对人生志向追求的精神,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诗以行路难比方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受艰难时,产生的不行抑制的激愤心情;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志向,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理想,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溢了主动浪漫主义的情调。2. 结构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快乐的宴饮气氛,好像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
17、转直下,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剧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李白明显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那么,诗人的悲伤究竟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溢诗意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志向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但志向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志向不能折服现实,现实也不愿认同志向。这样的苦痛交织于诗人心中,他最终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决了长风破浪的信念,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志气。就整体而言,这首诗起伏跌宕,曲径通幽。前四句写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五六两句揭示自己虽然全力以赴找寻出路,但阻碍重重,似乎到处被冰雪隔绝。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迫的心情。最终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念。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