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和’字的思考”导写及范文.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6376945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作文“‘和’字的思考”导写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作文“‘和’字的思考”导写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作文“‘和’字的思考”导写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作文“‘和’字的思考”导写及范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模拟作文“和字的思考”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要求:(1)观察汉字结构,挖掘汉字内涵;(2)流衍延伸,体现文化底蕴、思想深度、思辨精神、现实观照;(3)自选角度,自拟标题,800字以上。【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文字图画式的作文题目,既是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模仿,又显得新颖有创意,同时能考察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是一道很好的练笔作文题目。“和”是中华文明的追求,家庭追求和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国家追求和谐,以仁爱之心待人,团结一心;世界追求和平,友好相处,共富共荣。“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说:“冲气以为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认为“和”揭示了

2、宇宙运动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和”作为中国古代杂文学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反映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气质,其义蕴中还包括了调节社会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调节平衡身心健康。如荀子乐论所称君臣上下一同听乐而“莫不和敬”,强调“乐者审一以定和”。礼记乐记又据此加以发挥。中国古代医学认为心身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灵枢本藏:“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原文中“人之常平”,

3、即健康无病之人。健康的标准就是一个“和”字。【名句素材】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座右铭3、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4、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6、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7、礼之用,和为贵 。8、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9、和则利,战则损。10、利凖则久,和则安。周礼考工记【学生佳作】1.齐纳万家笙乐,共行命运征程自诞生之初,“和”与“龢”共生,与“口”紧密相关:一片屋檐下,三人并肩吹笙,共奏和声,协调动人,如此曰“和”,即为和谐、融洽

4、之意。光阴流转,时代更迭,纷争不断,人们未尝停止对“和”的追求。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容纳各家声乐,追求天下大和。“和”,是一笙领起,八方响应的合奏。领起的笙乐统领全曲,正如演奏的调式,贯穿始终;响应的和声置于和奏,一如绿叶点缀红花,不可或缺。这合奏是家庭,男女老少遵守着家风的教导;这合奏是民族,千家万户铭记着血脉的引领;这合奏是国家,各族人民追随着党的步履。因此,我们见证了汶川的重生,亲历了新冠的考验,创造了湖南抗洪的史诗。中国人民虽各处异地,心怀不同的理念,却能同心协力,共求灾祸平息。这是我们对家国之“和”的追求。“和”,是集万家所长,同心共书的华章。凝望神州,中国天眼打开世界之窗;

5、放眼世界,美国耕地遍布,专业化世界领先,地中海一代石油深藏,产量惊人,澳大利亚矿产丰富,畜牧业享誉全球。由于历史背景,或是地理因素,亦或是发展方针的不同,世界呈现多样发展的趋势。在实现国家富强的共同理想下,合作发展应运而生。在共享中实现互补,在交流中互利共赢。这是我们对世界之“和”的践行。“和”,是调和矛盾,均衡共行的交响。当今世界,单边主义初现端倪,各国纠纷层出不穷,疫情考验仍然严峻,多边形势备受考验。如今有些国家以己利为中心,拉帮结派,寻衅滋事,各国矛盾重重,本质是各国利益的冲突。但多边化不会停止,在此关键时刻,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广泛与各国沟通,建设“亚投行”,积极参与国际事

6、务,在巴黎协定、“金砖国家”中留下不凡的一笔。中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协调各国关系,寻求平衡,向人类未来的命运大胆迈步。这是我们对未来之“和”的奋斗。从个人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每个个体始终吹奏着五彩的笙乐,我们唯有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万家音符,在交流中谋取理解,在争论中达成均衡,共同踏上人类命运的征程,方能谱写出“和”的华章。【简评】本文堪称“五段三论”式作文的典范。开头段,紧扣“和”字,准确地指出其本义,然后结合时代大背景,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观点,自然晓畅;主体分为三个层次,由家国而到世界,再到未来,层层深入,文质兼美;结尾段,总结全文,提出希望,与前文形成照应。2.“和”以清恬润人生看见“和”

7、,仿佛遇见了温柔。“和”带着与生俱来的温润流转到今天,浸润了无数心灵,绕缠了无数人生。“和”伴随了一个个随遇而安,引导了一次次处之泰然。无疑,小小的“和”,将以它独特的清灵与恬淡,浸润我们的人生。“和”是“不争”。西班牙有古谚:“不争不争,别让美酒伤了和气。”自古冲突,由争而起。古有争天下的春秋战国,近有争资本的帝国主义,现有争世界的霸权主义。往小了说,也有官场的尔虞我诈,职场的勾心斗角,家庭的不欢而散。所有的不和,均因一个“争”字而起。不争,即是和。如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是世界各国对“和”的向往,是大和;人与人间倡导的宽容有礼,小家中的温馨和谐,是小和。世界的和谐与宁静,就流淌在这一个个大和

8、与小和之间“不争”的温度,由此可见。“和”是“不怨”。不怨是心灵的和解。与他人的心灵和解,我们看见蔺相如在廉颇的羞辱中平淡的眼神,听见他在廉颇嫉妒的磨牙声里自谦的话语。宽厚的不怨与大度的不争,不仅让赵国强盛一时,也在历史上流传下“将相和”的美谈。不怨,既是不怨人,也是不怨己。不怨己,坦然面对过往,接受经历的荣辱得失,对自己宽容和大度,这是与自己心灵的和解。林清玄认为,每个人都是“水上的一个字”。是啊,顺流而安,不怨身为芸芸众生的自己,方能安居于内心的宁静。“和”是“清恬”。“清”是澄澈,是己身的通透、洁净,是不求名利,不望财权的独立人格;“恬”是恬适,是怡然自乐、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和”取清

9、恬,是浮沉之后看破人生的顿悟。“和”的意境自然荡漾,那么与世无争、与人不怨的心境也就自然流转了。以“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因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通达打动了我;李叔同化名弘一出家求佛的顿悟感染了我;陈仲甫愿沉身故纸堆安享晚年的宣言点化了我。走着走着,人就领会了一路的悲欢,于是心就在和的意境中化开来,只顾“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了。“和”如一汪清潭,轻灵的水滴叮咚回响。恍惚间,那一份清恬飘过,飘进我的心里,飘进我的人生。【简评】本文有思想、有文采,颇见作者的文学灵气。作为高一学生,大多数同学很难准确把握层次之间的逻辑,于是作文多有堆砌拼凑之嫌,但小魏同学的“不争”“不怨”“清恬”

10、则有较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实为难得!3.和谐之美德,文明之音律论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五千年中华文明曲调悠扬,“和”始终是那最婉转悦耳的音律,如林籁泉韵,深幽而高致,给民族以美德,赐中华以精神。和,笙箫之乐器也,古人“三笙一和而成声”,管弦二三,余音如缕。商周千年,华夏先祖用简朴的竹管创造和谐的律动,用原始的音乐凝聚华夏的灵魂。和流传百世,它的音律深深根植于华夏的土壤,积淀出独特的韵雅。尽管春秋战国,群维逐鹿,和在风尘之变中走向消亡,但和之音律依旧留存,它驻留在孔孟的思想中,并将在未来几千年间塑造民族之气度,焕发无限之生机。和,君子之美德也,悠扬的音律萦绕人心,催生向阳之花朵。魏晋之时,中

11、原纷乱,陶潜在自然中领悟到天人之和,于南山下伴天地共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平衡了生命的天平,在朝耕晚归的日复一日中,任生命随季节的静流淡然地飘逸。唐宋之际,政坛相争,苏轼于赤壁下与清风明月把酒言欢,在“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无我之境中找到心灵的和谐,墨韵绵绵,流传千古。“和”的音律悠扬动听,回响在无数文人雅士的心中,引领他们追寻美德的和谐之花。和,民族之精神也,天下分分合合,但和谐统一的思想始终根植于民族灵魂。面对外来文化,我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既创造了如盛唐般璀璨夺目的文化花园,又将独特的华夏文明介绍给世界。同时,我们也贯行“和而不同,求同求异”的外交方针,尊重他国文化,力求先进与

12、多元、开放与包容,让和谐之声响彻世界。和,时代之音律也,翻过文明的新篇章,“和”之音律间杂音初显。在这个单边主义盛行、全球化受阻的时代,中国毅然在国际社会奏响“和”之音律:铺设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派遣大量维和部队巩固地区稳定;修筑工厂铁路促进小国发展反观美国,其始终与和平为敌:加速逆全球化、奉行单边主义、干涉他国内政。这势必导致混乱的加据,破坏国际社会的稳定。面对这种情形,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吹响“和”之音律,共建和之家园。以和为贵,奏响时代之音律。我辈必不负使命,砥砺前行,塑造和谐之自我、和谐之家国、和谐之世界。【简评】本文内容干净利落,体现了作者较强的语言驾驭功底。对于“和”的

13、理解,从笙箫乐器,到君子美德,再到民族精神和时代音律,层层深入,见解深刻。4.美的真谛是和谐柏拉图曾说过:“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的确,当世界万物组成一个整体,当各种思维共生共存,当社会趋向和合大同,我们就能切身体会到美的真谛是“和谐”。【引出观点言简意赅】在说文解字中,“和”字被这样解释:“咊,相譍也。从口,禾聲。”“禾”代指竹管,表示吹奏竹管或芦营管制成的排笛。“咊”字强调“演奏乐曲”的意义。的确,正是因为各种乐器的协奏才能组成动人的乐曲。单一的声音组合不成动听的音乐,单一的事物构成不了欣欣向荣的世界,味道单一的食物也难以满足人们的味蕾。中

14、国传统认知世界的系统中提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和谐组成,就像各种高度不同的音阶可以谱写和演奏出一首首悦耳的协奏曲。“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正是有了“和”,才有了万事万物最本真的“美”。【从“和”字本义的角度阐释“和谐之美”:角度选择合理,但内容略显凌乱】中国人一向崇尚“和谐”的传统哲学。论语言“君子和而不同”,正体现了一种哲学的美感,让人享受到“草异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谐的芬芳世界的美好各种思维方式与光同尘,使一个社会充满勃勃生机,是一个社会大有希望的体现。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群英荟萃,各学派的交流与融合,思想维度的重叠与交互,终成一个熠熠闪光、思想活跃的时代,即使历史长河蜿蜒不

15、息,其永远耀眼璀璨。无独有偶,“五四运动”前昔,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他不反对学校里的守旧派、顽固派,反而赞成其行为,因为只有思想的交锋才能诞生出正确的道路,这样的思想,自然带有勃勃生机的美。【本段从哲学的范畴谈“和谐”:认识更进一层,但论述分析不够精辟】“和谐”不仅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至高至纯的人生心境。瓦尔登湖畔,曾接纳了一个心潮澎湃的思想者梭罗。“我绝没有鼓吹悲观颓废的意思,我只愿像只报晓的雄鸡,立于栖木之上,引颈高歌,唤醒世人。”梭罗的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他找到了许多人终生不得的人生真义一一独特的人生价值与精神自由之间的和谐。淡泊名和利,淡泊成和败 ,终成至高至纯至美之境。【本段由上段理性的哲学思考过渡到感性的人生心境:思维转换灵活且合理,但论述略显单薄】“和”是雅正和平、含蕴深厚的艺术境界,是艺术辩证法的适宜度量。马克思说:“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我亦坚信:正是有了“和”的存在,才有了我们对于“美”最本真的认识。美,将永远存在于“和”之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