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点:政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书P7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经济:土地国有,井田制,奴隶集体劳作青铜业铸造发达农具以石木为主文化:礼乐制度象形文字天下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一、政治上: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1)东周分为: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五霸 战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七雄(2)影响:带来了社会的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促进社会转型与民族交融。社会经济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政治体制:由贵族等级分权制走向君主
2、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历史:由分裂趋于统一,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一、政治上: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2、华夏认同:(1)原因:华夏、往来密切(2)内容:(3)影响: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广泛二、经济上: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社会转型核心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1)农业:铁犁牛耕逐步推广,生产效率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2)手工业:(3)商业:生产力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变化以及社会转型: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奴隶和平民自耕农(农民)、新兴地主阶级二、经济上: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社会转型核心2、商鞅变法:(1)原因: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方面:铁
3、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井田制瓦解。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封建化政权。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二、经济上: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社会转型核心2、商鞅变法:(1)原因: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井田制瓦解。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封建化政权。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二、经济上: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社会转型核心2、商鞅变法:(2)目的:为了富国强兵。(3)性质:封建地主阶
4、级的政治变革(4)内容:经济措施:1.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重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重农抑商,抑商,奖励耕励耕织2.拆大分小,推拆大分小,推动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发展展政治措施:3奖励励军功,剥功,剥夺和限制和限制贵族特族特权4.什什五五连坐,互相坐,互相纠察告察告发5.推行推行县制,君主集制,君主集权(5)评价:三个最,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三、思想上:百家争鸣1、背景: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私有经济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阶级关系上:市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兴起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
5、领域的体现。三、思想上:百家争鸣2、代表人物及主张:目的: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儒家:孔子主张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天命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01仁:仁者爱人仁:仁者爱人04改良政治改良政治06教育教育02 礼: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05 天命:天命:敬而远之敬而远之03德:德: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三、思想上:百家争鸣2、代表人物及主张:目的: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道家:老子主张(1)哲学思想(2)朴素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道家:庄子主张三、思想上:百家争鸣2、代表人物及主张:目的: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法家:战国韩非子、商鞅法
6、、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法治国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三、思想上:百家争鸣2、代表人物及主张:目的: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孔子孔子“爱人爱人”是有等差的爱;是有等差的爱;墨子的墨子的“兼爱兼爱”是无等差的爱,代表是无等差的爱,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下层平民利益。三、思想上:百家争鸣2、代表人物及主张:目的: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阴阳家:战国 邹衍五行学说;“相生相胜”理论;三、思想上:百家争鸣3、意义(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智慧在现代社会仍极具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