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 .案例主题杜甫一一,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结合章节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案例意义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特色,学习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2 .案例描述(1)简述杜甫生平。杜甫(712年一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 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 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 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 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 以后,在长安应试不幸落第,因而能够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
2、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 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 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并先后创作了 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 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 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 时年五十九岁。(2)介绍杜诗风格。杜甫的诗以古体、律诗见长,数量惊人,而且 风格多样,多以“沉郁顿挫”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并以“沉郁”为 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反映社会动乱、政 治黑暗与人民疾苦,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
3、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并有“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 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 约1 500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 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3)分析相关作品。在简述杜甫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情况之后, 重点分析代表作品春望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同时揭示杜甫关 心国事、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分析解读以下名篇 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4、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 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案例反思(1)案例实施的优点:在教学组织上,通过教师讲述、学生讨论和 随堂练习,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唐代文学的历史开展和艺术特 色,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掌握诗歌创作特色。同时,在 思政育人上,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 感。(2)案例实施的缺乏:从案例导入、课程讨论、随堂练习到最后总 结,导入时间较长,环节稍多,需要适度提高课程效率。3 .育人效果与反应通过对杜甫诗歌的教学、交流与研讨,使学生对杜甫的生平事迹 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 主义情怀,提升了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